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京

作者 ︰ 旻寧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膠州被拐環瑯閣已經是記憶深處的事兒,林熙菡在那兒待了不過短短兩三月,對環瑯閣記憶只停留在課業多,女童多,規矩多這一處兒,並沒有太深的記憶。

唯一記憶深刻,還時常噩夢驚醒的就是環瑯閣罰李荀棐的「活人皮繡花」,縱使時隔三年,林熙菡想起來時都是一身冷汗。

這場噩夢的制造者就是外面淒慘哀嚎的老奴陳嬤嬤,更諷刺的是如今她所受的痛苦就是她曾賴以驕傲的絕技「活人皮繡花」。

林熙菡听著陳嬤嬤的慘叫,靜靜發呆,片刻道,「我幼學曾听夫子將過一則故事,平望人王均,喜歡吃蛙,制作一根二尺長的鐵針,捕到青蛙,就用鐵針穿在蛙的頸脖上,等串滿長針正是一盤蛙膳。王均,喜樂烹食之。一日王均到親戚家做客,晚上遠處有人家失火,王均幸災樂禍,爬上了屋頂,隔岸觀火,樂極生悲,一下子掉了下去

「親戚家臨河居,怕遭賊,牆外種滿鐵條,又尖又長,像一根長針直立,王均從屋頂掉一下,鐵條直穿他頸脖。他似他往日所食青蛙般怎麼掙月兌也掙月兌不掉,哀嚎而死

林熙菡的故事很平淡簡單,旁邊的丫鬟听了卻駭然覺得頸脖涼颼颼的,听著外面的慘叫聲,支吾一句,「這世上總有些巧合

林熙菡見嚇到小丫鬟,輕輕一笑,「有些事兒,看似巧合,何嘗不是應了佛家那句善惡終有報的恩果循環

小丫鬟默然,垂首不語。

屋外的華嬤嬤听了卻眼里含淚,她如今的下場何嘗不是報應,可惜那些害了華家的人如何不曾報應來著。

林熙菡听到敲門聲,便指著窗外道。「嬤嬤,我已讓人贖了陳嬤嬤,你看你如何處置?」

「隨她去吧

華嬤嬤透過窗外,看著躺在泥濘里陳嬤嬤,衣衫襤褸,滿是血污,就是離得遠,也仿佛能看到她扭曲的容貌,輕輕嘆了口氣,道。「我恨的人如斗沙,恨我的亦如斗沙,太多太細密。我都快記不清了,只能挑著第一個讓我痛的人來復仇

歲月像抓不住的流星,在你不經意間就爬上了額頭,可就有些人,天生受上蒼的喜愛。連花心的青春也不願意離開她,脆弱的美貌十年如一日的保存。

林三太太林韓氏是這樣的美人,華媽媽亦是這樣的美人。

林熙菡看著她光潔的額頭,燦若星辰的眼,芙蓉花般艷麗的唇,還有那婀娜多姿的身段。無法阻擋的風情。

這麼多年過去了,什麼都變了,她還是沒有變。依然是那般美貌。

林熙菡陡然想起環瑯閣第一件見到華媽媽的驚艷,更想起回杭州就起她時的狼狽不堪和三年的守護。

三年前,林玉 夫婦過世一年多,姑蘇林府和京都國公府分宗,卻故意不將林玉 夫婦墳地遷入京城族地。將林熙菡扔在已經不是她族人的姑蘇林府,卻霸佔七房產業和崔詩韻的嫁妝。至林熙菡死活于不顧。

這等卑鄙無恥的行為惹怒了崔氏一族,在林熙菡的求救和崔大舅母的謀劃下,崔外祖母代表崔氏和國公府的牛老太太打起御狀,最後在種種局勢下,今上和稀泥般,讓林玉 夫婦的產業和嫁妝交由銀號和官府托管,日後留給林熙菡做嫁妝。

而林熙菡的教養問題在今上的默認下,被崔府接收了。

林國公府不知道是被崔氏惹怒了,還是根本就不關心林熙菡,或者兩者皆是,林熙菡去崔氏的事兒,國公府和林氏族人不曾提出半點異義。

林熙菡回杭州的路程很是順利,唯獨笠澤江交叉口貨船發生口角沖突,發現了奄奄一息的華媽媽。

華媽媽曾今讓林熙菡恨得咬牙切齒,卻不曾真正傷害她們,反而林熙菡這麼多年細想下,驚覺當年華媽媽是放了水,讓自己等人自主逃跑。

林熙菡對她心情復雜,一時暈了頭,硬是賴著和蘭嬤嬤要救下華媽媽,蘭嬤嬤沒辦法,不想讓主子傷心失落,只得惱怒不已的餓就下華嬤嬤,也對華嬤嬤是處處提防。

一直到後來,華媽媽在林熙菡身邊安分守己得過分,幾乎不出現在人前,蘭嬤嬤才放心一二。

特別是季希逋性子少了幾分變通,來錢塘(浙江加部分江蘇南邊一點)和官家打交道買桑園,很是迂腐差點引起官家注意。

要知道大胤朝除購買良田,購買山地、灘涂等非田賦田地,超過一定量是要按十一五增加山林稅。何況林熙菡還是非出嫁女,以副契文書購買總是引起猜測,若是被林氏一脈知道了,也是得不償失的。

華媽媽出面,多次謀劃,才讓林熙菡的桑園織坊能夠迅速發展起來。

蘭嬤嬤看華媽媽不惹事,懂規矩,又知趣,還能給小主子帶來好處,勉強接受了華嬤嬤,這次季嬤嬤留在了錢塘一帶,蘭嬤嬤左思右想才帶上華嬤嬤,可見算是接受了華嬤嬤。

至于華嬤嬤發生了什麼,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落到那等地步,林熙菡是一概不知,華嬤嬤不說,她便不問,最基本的尊重,林熙菡再小,也是知道的。

陳嬤嬤的賣身契辦好了,華嬤嬤也不等林熙菡回話,便讓人將陳嬤嬤帶下去,轉身對林熙菡道,「她這個心思不正,又狠毒,擅長揣摩人心思,又沒信譽的誰都出賣,唯獨一點好處就是手上技術天下一等一的

林熙菡知道華嬤嬤的意思,與其讓陳嬤嬤知道了林熙菡的身份,日後拿捏林熙菡拐賣的事兒威脅了林熙菡,不若帶下去,不讓她知道了主子是誰。

只是人皮繡花,林熙菡還是不寒而栗,身邊還是用不著的。

林熙菡不說話,臉上表情就出賣了她的心思,華嬤嬤看了知道她的意思,笑道,「這陳嬤嬤外家是湘繡傳人,父家是蘇繡,夫家是蜀繡,後來流落膠州一代繡房,學的又是粵繡,算是極幾家之長,日後織坊大了,總要做些刺繡成品的,讓陳嬤嬤教下面靈秀的女僕總是好的

林熙菡這才听明白她的意思,第二日就讓陳嬤嬤隨著崔家船回了錢塘,讓季嬤嬤送她去桑園。

通州到京城的馬車走了大半日,便遠遠看到了巍峨壯麗的城牆。

大胤有四京,西京洛陽,東京江源,南京江寧,北京燕京,均是繁華昌盛之地,一是除東京外均做過歷朝國都的。

洛陽長安唐朝國都,自是一番唐朝綺麗風情,高大莊重,色彩鮮活明麗,一直到女帝當家,亦做過酆矢王朝三代君主的國都,就連東京江源也是那個時候第二代女帝打下來的,當時這一代是附屬國高麗、百濟、新羅,因不服從女子做主,被女帝一怒之下攻打下來,現在這三國都成了大胤朝的三府。

南京江寧是酆矢王朝最後一代君主的國都,末帝是個性子柔弱膽小的小女子,天生悲天憫人,並不適合做君主,奈何她的母親只有她一個女兒,她只能無奈做了皇帝,後來種了蠻族的苦肉計,廢除了第一代女帝的亡國滅種政策,讓蠻族得以喘息,攻入了酆矢王朝。

膽小弱懦的女帝倉皇出逃到江寧,留下王夫也就大胤太祖在幽州抗蠻。

大胤太祖北方抗蠻十年,女帝卻在南朝花天酒地十年。二人多次

十年北方平定下來,王夫氣恨女帝多情,為此事爭吵不休,女帝不以為然。

大胤太祖一怒之下黃袍加身,在攻打下來的蠻族領地登基稱帝,建立了大胤王朝,封燕京為國都,也就是如今的國都。

女帝這才發現王夫已經和自己恩斷義絕,後悔無比,但二人也斷無可能。

最後女帝將酆矢王朝親手獻給王夫,太祖為帝,她為後,以求原諒,結束夫妻二人間隙,也結束大胤朝三百年歷史。

而林熙菡一行人如今正站在有著一段香艷情史的大胤朝國都外,等著接受國都美景的洗禮。

崔家在京都也是又老宅院,只是常年不住人,很是荒廢破敗,而今上旨意太突然,以至于崔家來不及細節方面的整理。

崔大舅母看著只是簡單收拾了一下的宅院,還是建議一家老小先到弟媳家公主府暫住一兩日,等老宅去了濕氣再去。

崔家二媳婦身份在皇室很是尷尬,帝姬本不是大胤朝皇帝親娘家,是大胤朝先太子的姬妾子,因太子沒了,徒留她一個不能即位的主子。

先帝爺按照大胤例收她為長女,用來和親。

帝姬性子剛烈,誓死不嫁蠻人,而林老太爺又在長城外攻打南蠻,收復了大胤大片失,當今蠻族不成氣候,林老太爺差不多完成了新帝遺願。

原先大胤國弱打不過蠻族,只得和親。

現如今大胤國富明強,林國公一干老臣又有信心收復失地,今上自是不攔著。

經過十來年努力,大胤朝失地均被收復,今上也對曾經得力干將起了疑心。

林國公一干戎馬臣子均落得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