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九十八章難嫁

作者 ︰ 旻寧

——崔老太太慣是行動主義,輾轉反側了一個晚上,也沒崔老太爺、崔大舅母商議一番,就興致沖沖地一大清早跑到柳家,和自家哥哥嫂子商議起來。

柳家老太太一听崔老太太的主意差點一個巴掌扇過去,柳家從上代家主開始就不打算涉及朝廷糾紛,若不是今上被寒門世家的各種黨爭逼得無處可逃,柳家甚至打算合族遷回族地,沉靜兩代。

崔老太太卻打算讓她最優秀的孫子娶林熙菡這個身份曖昧復雜的,不是把柳家往火堆上坑嗎?

說實在話,柳老太太恨不得扒開自己小姑子的腦袋看看,里面到底是不是生草了,旁人不知道林玉 的身份,柳老太太難道還不清楚自己女婿的身份。

娘家一心為她好,照顧了她大半輩子,就連她的子孫後代都多有維護,她倒好,還將禍害給坑到柳家。

柳老太太要不是知道崔老太太的性子,最是該精明的時候不精明,不該精明的時候恁是精明,她早就一頓打殺攆了出去。

姑嫂處了大半輩子,柳老太太也不跟崔老太太打花槍,直接道,「姑女乃女乃不是我說你,你這一大把年紀能安生點嗎?你今個來,有和姑爺說道,又和佷媳婦說道嗎?」

「這要怎麼說道的?」

崔老太太有些吃驚,「我這不是打算和嫂子商議過來,再回家和老太爺反應來著嗎?」

柳老太太有點恨起姑嫂太貼心,不知道是該感激自己小姑子對自己的信任,還是該痛恨,「姑女乃女乃,你是知道的,柳家做了幾代太傅,聲望太過了,你哥哥打算這下面兩代安分耕田詩賦一段日子

「這不是正好嗎?」

崔老太太一听,滿意地直笑,「咱們家九娘就是本分老實,沒什麼彎彎繞繞的,最適合過這平淡的日子了。再來林家也月兌了朝廷糾紛,她也是沒什麼娘家拖累的

柳老太太陡然苦笑不得了,「姑女乃女乃您這是精明呢,還是糊涂來著。你也不想想,崔柳兩府姻親關系,要是小輩再結親,總是不體面的

崔老太太听了柳老太太的話越發不理解了,「這不算換親吧,又不是姐兒嫁過來,九娘又不是崔家的閨女

柳老太太看了兩眼四周,讓家中下人退了出去,才悄聲道,「我不是說淵哥兒的事兒,淵哥兒媳婦又不是咱們家的小姐,只是族里的閨女。我說得是咱們兩府,崔姑爺做了閣老,在陛下手上做事,還是背後關系干淨一點。你說崔府再和柳家結親,這算什麼事兒,陛下能放心不

柳老太太說得淺白、明白,崔老太太再不懂朝廷上的事兒,也是心知肚明的。

崔老太太嘆了口氣,直能作罷。

「一個好外孫女婿沒了。這讓我哪里找比柳家娃子還好的男兒

崔老太太惋惜不已,連連哀嘆,讓柳老太太一時起了幾分愧疚,又听崔老太太訴苦一頓,頓時保證給林熙菡找個好人家。

柳老太太保證了,崔老太太一一述說了條件,柳老太太在崔老太太哀求下,也沒法子不答應這個好了一輩子的姑女乃女乃。

崔老太太得了柳老太太的準信了,人也清輕松了,閑話了幾句,就風一陣地回崔府,繼續喝她沒喝完的養生湯,只留下開始犯愁的柳老太太。

崔老太太一通蜜灌下來她沒細想,這崔老太太剛走,她才發現崔老太太的要求還真是只有柳家男子才能完成得了,一時不禁嘆息家門不幸,自己小姑子心眼都算計到家里人身上了。

崔老太太的要求多也不多,難也不難,但是對于如今朝廷的行事,林熙菡的身份背景卻是難上加難的。

崔老太太要求這家世清明,家境富裕,家風清貴,男子遵循老例,家族謹遵祖訓,年紀不及弱冠,身有功名,五官端正,身無殘缺,母非繼室,父非庶子,本人非過繼子,五代無作奸犯科之輩,九代無出妻之人。

世家聯姻通的是兩姓之好,自然是雙方滿意,不會讓男方家佔了便宜的,這樣的條件不過是一般世家嫁女的相婿基本條件。

可對比林熙菡的條件確實難的。

林熙菡隸屬于五不娶之列,少年喪父喪母,孤寡之人,按照世俗說法,親緣太薄,煞氣太重,是個沒什麼福氣的。

再加上無生母教養,其品質教養很難保證。

何況一般孤兒飽受世情冷待,自然對家族和宗族的少了幾分忠心和赤誠,過于冷情,也很難融入家族,獲得家族信任。

林熙菡這樣的條件,一般世家都不予考慮。

好在後來陛下給了林熙菡宗姬的封號,才讓一部分沒落的世家起了心思,可這些起心思的世家又在樓、趙、崔三家黨爭白日化的時候,縮了回去。

林熙菡這樣的條件實在是嫁給世家難。

可嫁給勛貴寒門卻是完全不符合崔老太太要求的,尤其是寒門子。

與大多數話本里的才子佳人不同,現實中的寒門子從來都不是世家嫁娶的好選擇。

倒不是因為寒門子窮困之類的原因,還是寒門暴富暴貴的陋習。

比方說吧,從唐朝到女帝年間再到大胤朝,都是為了抵制世家勢力,開始了科舉選撥人才的手段。

但是佔據官位大多數均是出生世家或者是地方望族,其余才是勛貴,接著才是寒門子。

而造成這些的原因不是歷代皇帝昏聵或者是世家權勢滔天,而是世情決定的。

其一世家子佔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珍貴的書籍畫冊數不勝數,又是自小啟蒙,出發點就高于多數寒門子,自然也就比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寒門子獲得成功容易。

其二人情練達,欲溝難填。世家子生來富貴,他們手上本來就有很多資源,對于一些財富也是看得淡,貪也貪不了多少。

可是寒門子從底層上爬上來,就圖的是一躍成龍,大胤朝那點子俸祿根本無法維持日常生活,不貪怎麼活下去。

沒辦法,現實逼得寒門子只能從小利貪起,一朝貪心起,就像是吃了餌的魚,再也放不下了。

這也是為何歷代名相名臣還是世家子佔的數量大大超過寒門子的原因。

其三融合兼並,世家最大的優點就是傳承融合,他們太有耐心,百年幾代對于一個世家來說太過短暫,代代聯姻,多數具有傲骨的優秀寒門最後也再反復聯姻中,變成了新的世家。

這些諸多問題也是歷代皇帝不喜歡世家卻在大多數時候沒有完全拋棄世家的原因,實在是對于家國,有時候世家人品更比勛貴寒門值得信任。

至少在辦公貪污方面,世家子的人品比寒門子和勛貴干淨得多。

同樣,嫁女為何首選是世家子,除了世家富貴,更多卻是規矩守禮,大多數世家為了維護傳承和聯姻,立下了無數條規矩,這些規矩既限制了出嫁女,也限制了家族中的男子。

比方說大多數世家族中都有規定四十無子方可納妾,五十無嗣庶子方可過繼,但是就是這樣庶子承繼家業也是難上加難,蓋因大多數世家子另可絕嗣或者過繼族中嫡子,也不會選擇出身卑微的庶子,這種骨子里的驕傲和自尊,就是連血緣也無法逆轉。

對于大多數世家女來說,納妾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兒。

當然世家中也是有例外的,比方說林家,林家出生地方望族,很多時候為了維持世家的驕傲,按照世家老規矩辦事的,可就在老林國公時候被打破了。

老林國公嚴格說起來不僅僅是棄筆從戎,做了勛貴,更從根本上背棄了世家準則,投靠了皇族。

而且他也是第一個打破林家規矩的人,更改家族規矩,家族發展方向的人。

老林國公為了家族發展很多學習借鑒了寒門一些傳承,比方說寒門納妾的習俗。

大多數寒門新貴均是發達了後,多是會在不違背大胤律法的情況下,盡量納妾,以確保有兒子繼承血脈。

而不是像世家一樣,幾乎一輩子無妾室,就是有,也是年紀過四五十,生不出孩子的時候。

林家子嗣艱難,嫡支凋零,子嗣早夭,幾度絕嗣,為了完成種族計劃,老林國公強制給家族子嗣按照大胤律法配備了妾室,就是為了讓多生孩子。

從他本人做起,先後納有多個妾待,生下七個兒子,一堆他自己都記不清的女兒。

為了這不體面的決定,林家八老太爺甚至還差點和老林國公拼命,決定被當做種豬侮辱了。

後來要不是老林國公這些叛逆的做法,讓世家對他極為鄙視,嚴重影響了世家聯姻,兒孫嫁娶,老林國公才收斂,沒立下什麼不分嫡庶,競爭上崗的決定。

所以很多世家都說老林國公最後只能娶了牛老太太這個寒門爬上來的新貴,也全是好人家的女兒不嫁給他的原因。

事實證明,老林國公想法是錯誤的,這兒子生得多不如生得好,養得好。

林國公府的覆滅給世家敲響了警鐘,家族中某些起了心思的家族子弟也一下縮了回去。

美人再多,兒子再多,也要用命享,不要最後和國公府一般灰飛煙滅的下場,還不如沒個敗家的兒子。

有這樣的世家身份的林熙菡並不會比白霜霜這個有個寵妾滅妻的父親受歡迎。

從本質上來說,林氏家族的某些做法是讓世家看不上的。

林熙菡常想要不是多數林家子都是頗有才干,長相俊俏,而世家女身份又不及男子,怕是連個好的世家媳婦都娶不到。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