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九十九章初定

作者 ︰ 旻寧

——林熙菡的情況實在嫁個規矩的世家難,可是寒門子又不能保證家風,他們沒有族規限制,宗族力量狹小,上面沒有壓制,鳳凰男不是好嫁的,一旦發達了,很容易丟下臉面,背棄林熙菡這個無父無母的弱女子。

再來林熙菡也不是那些小官新貴女,骨子能學的是世家女學,做不來那等子守著空屋子,看夫君日日做新郎,自己天天和小妾爭斗,年紀一大把還要成天折騰嫡庶糾紛的事兒。

柳老太太光想想就覺得不忍。

她一想到自己乖巧的佷女崔詩韻就嫁了婆婆是寒門新貴出生的世家,都折騰得夫妻沒了性命,獨留下孤苦無依的女兒。

本來林熙菡就上無可靠宗族,下無嫡親兄弟,要是不嫁給規矩多,家風嚴的世家,嫁給那等子滿心往上爬寒門子,豈不是送命丟財的事兒。

柳老太太是個快入土的老人,也不會像閨閣小女子一樣,相信什麼才子佳人的故事,再她看來才子佳人的故事說道成親就沒了,慣是後來淒慘無比。

比方鶯鶯傳里面的崔鶯鶯,好好的相爺小姐不做,偏偏嫁個俊秀窮書生,最後成了寒門子往上爬的墊腳石。

甭看戲曲里唱的好听,那原型就是死得不能再死,慘得不能再慘,崔家丟得不僅僅是個閨女的性命和崔府相爺一門的財產,更多的是崔相爺家族隱形人脈勢力。

可就這樣還不是薄情郎連條苟延殘喘的性命都沒給崔鶯鶯留著。

柳老太太不信寒門子的品行,也不能指望林熙菡就遇到了這天下萬分無一的好事兒。

再來這世上的男人沒有一個不想出軌的,只看出軌的代價大不大。

在世家你出軌,寵妾滅妻,很大程度上不僅受人鄙視,子孫丟臉,人情往來受宗族世家排擠,更多的是會遭到世家姻親懷疑品性,很多時候好的資源和位置都不會考慮給你。

比如說白霜霜的父親,白大少爺就是因為寵妾滅妻,事情被崔大姑女乃女乃鬧到宗族里,白大少爺丟了臉面,受了排擠,才會十來年沒升上一官半職,絕了青雲路。

甚至最後掌權人的身份被各方面不如自己弟弟給頂了去。

當然柳老太太也不覺得崔大姑女乃女乃玉石俱焚的做法聰明,白大少當年的出軌內有蹊蹺。

可惜自家大佷女慣不是個聰明的,她骨子里被寵壞了,遇到事兒沒有搞清楚,就和自己夫君鬧翻了,報復了自己男人。

最後人財兩失,讓白大少這個有青雲之志的世家子毀了整個仕途和家族地位,也讓白大少絕了希望,干脆自暴自棄地真的如崔大姑女乃女乃所願,寵妾滅妻起來。

以至于這對歡喜冤家走上了怨侶之路,白大少至死都不原諒崔大姑女乃女乃,臨死還要休掉崔大姑女乃女乃,以圖生死不相往來。

可寒門卻毫無這樣的顧慮,寒門家族勢力弱,宗族里指不定就只有這個寒門子出息當了官,遇到些事兒,自然不會為了個外聘的媳婦得罪家族的靠山。

再來寒門子亦是剛剛崛起出頭,也不在乎那點子顏面,再加上大胤律法也是給士族官宦提供了納妾的方便,他們納些妾室,持著大胤律法和女書的妒忌,硬是逼得賢惠女子不得不低頭。

半點忘了其身不正,何以正他人。自己三心兩意,半點不尊重妻子的,夫妻間添了第三人,憑什麼要求妻子善待庶出子孫。

何況一般妻子納妾不是丈夫歡喜妾待,而是妻子喜歡,不想伺候丈夫,才給丈夫納妾。

寒門子簡直忘了納妾的初衷,反而將這當做自己獵艷的理由。

其實柳老太太出嫁也是帶著陪嫁丫鬟,她當時年紀小,怕疼,又怕傷身體,就選了幾個合自己意的丫鬟給柳老太爺送去。

柳老太爺也是重禮節,重養生的,柳老太太不樂意,他也是不願意精力浪費在丫鬟身上,幾個通房丫鬟一輩子都不曾升為妾室。

柳老太太年輕時候無聊,也選了幾個長得好看,手里有特技的歌姬養著玩,還曾給柳老太爺送去幾個上好的,柳老太爺還勸她不要玩物喪志。

所以柳老太太實在難以理解現在寒門子寵妾滅妻,或者過于重視庶出子女的心態。

妾通買賣,妻妾並列,這不是不把妻子當人看,豈不是逼著妻子去坑自己家嗎?

難怪家風不正的寒門從沒有過三代的,就連林國公這才效仿了寒門的子嗣傳承計劃,這整個家族就被牛老太太坑了。

柳老太太左想右想,沒法子給林熙菡找個符合身份又清明體面的世家,不由後悔起剛才答應崔老太太答應得太早了。

柳老太太甚至想要是林熙菡是在林家長大或者在哪個寒門長大,沒在崔家生活過,學習的是世家規矩,而是像寒門那樣內宅紛爭斗大的,指不定柳老太太還能忍忍,找個好點上進的寒門子。

可林熙菡見得多是極為重視嫡妻的世家,來往的親戚也大多數是一妻制,又學得是世家女學,多陽謀少陰毒,這入了內斗不斷、下作手段備出的寒門內宅,豈不是如羊入虎口,找死來著。

柳老太太做了幾十年的宗婦,骨子里責任心強,她答應了小姑子自是全心全意地辦事兒,這下子她心思重了,也享受了一把崔老太太的福利,夜半睡不著。

到了第二日,柳老太太沒辦法,想到了偷偷讓陛下做惡人的主意,讓自己家的孫子邀請些同窗好友,考校些好男人,請崔老太太偷偷請旨。

反正成了親,世家按照規矩又不能四十歲前納妾,又不敢薄待宗姬掃了陛下的臉面,人啊,幾十年一過,沒情分也是有情義的。

就算四十歲了,男人想納妾,林熙菡也一把年紀了,萬事考慮了子嗣,丈夫納妾什麼的,也是不相干的。

何況林熙菡生為孤女,夫君就是休妻也是不成的,更不可寵妾滅妻,否則一不小心就是出族、斷前程的事兒。

柳老太太主意定了,就和幾個媳婦,孫媳婦行動了起來,花了大半個月的時日,挑選了十一個好二郎,就請了崔府女眷參加賞荷宴。

崔老太太接到請帖,拉著崔大舅母,好一陣曖昧的笑意,又想到不知所蹤的白霜霜,以及才有了消息的小兒子,心里就感慨萬千。

林熙菡守著牛老太太的孝,崔老太太不好明目張膽的給林熙菡打扮,還是硬是被崔老太太壓著底線打扮了一翻。

林熙菡穿著素色大袖羅裙,五官沒長開,有些嬰兒肥,也不適合梳繁瑣的發髻,帶太多的首飾,只能從質量上下功夫。

崔老太太看了幾次林熙菡的樣子,很是不滿意地讓丫鬟取了一套環佩,首飾,給林熙菡重新換上。

只見林熙菡皓齒明眸,靡顏膩理,五官七分似林玉 ,三分似崔詩韻,雖未長成,卻有了二人八分風采,尤其是在頭上一對白玉鈴蘭花映襯下,顯得嬌俏可人,眉目如畫。

林熙菡見崔老太太這般重視花宴,親自打理她的行裝,心不由踹踹,「老太太,府里有貴客嗎?」

「呵呵,哪里有什麼貴客,咱們是要到別府做貴客來著

崔老太太「嘿嘿」一笑,崔大舅母抿嘴偷笑,越發讓林熙菡不明就里。

一直到柳府,林熙菡才明白,敢情是去崔老太太娘家,難怪崔老太太重視。

可林熙菡下結論得太早。

等崔府女眷和柳府女眷上了湖心小花樓,坐著長廊窗下,一個個品著往來往去的船舫正全神貫注斗詩的少年,數落著各家身世和族譜時候,林熙菡才惡寒的在崔明曖昧的眼光下明白。

原來這柳府不是賞荷,是賞的船上的如蓮花般的一群少年。

「九娘,你覺得哪個大哥哥看著合眼緣啊?」林熙菡年紀小,眾人也不指望她來個一見鐘情,只是覺得至少合眼緣才成,總不能讓孩子看了就厭煩吧。

林熙菡听了柳老太太笑探,心里微微嘆息,這家中長輩也太急了吧,她連豆蔻都不到,就開始給她找婆家。

不過想想也明白,她到底和崔明不同,上無父兄,下無家世,還是五不娶內的難嫁之人,長輩哪里能不早早給她定了婆家,免得留下的都是歪瓜裂棗。

又有林熙菡到底是陛下娘娘賜的宗姬,也不能將就了一般身份,更怕萬一哪日需要番邦外嫁,陛下膝下子嗣珍貴,一時沒辦法將林熙菡嫁了出去。

林熙菡垂下眼簾,微微瞥了兩眼船上的少年,均是不及弱冠的少年仔,年紀最小在十二歲,最大不過十五六歲,一看就知道絕非娶過妻妾,定過親事的。

這幾個人身份,林熙菡也再剛才長輩議論中知道了大概,均是世家掌權人嫡子,且非長子嫡孫,身上多有秀才功名亦或太學讀書,長相不俗,品風優佳。

一看就是長輩精挑細選出來,完全符合林熙菡的身份,不會造成結親不成,反成怨。

林熙菡甚至可以猜出來,柳老太太打定主意是讓陛下去和這些觀望的世家談談,來個賜婚什麼的定下親事。

長輩好心,林熙菡自是不會辜負,何況她也是被白霜霜和林熙蕙瘋狂的愛慕嚇怕了,她另可找個長輩覺得不錯像崔大舅母夫妻一樣過一輩子,也不要像白霜霜和林熙蕙那般沒了自我,任人嘲笑而不知。

林熙菡點點頭,覺得一群男孩子除了年紀大小,實在分不清區別,也不覺得他們多長了一張嘴還是多長了一只眼,惹人注目,便老實道,「看著都一樣,沒什麼的區別

林熙菡還開竅,骨子懵懂不知情,長輩一下子僵住了,她們一時不該慶幸沒再出個情竇初開的白霜霜,還是愁死孩子年紀太小。

崔大舅母憋笑好一會兒,才細聲細氣道,「九娘,你看看哪個大哥哥,你看了從心里歡喜,想要和他一起說話,玩耍的

「沒有。他們長得都一個樣,衣服也穿得不好看,頭發也不好看,我要玩耍還是和表姐玩耍來得好

林熙菡覺得長輩隨便挑一個好了,她看了半天,沒看出來差別,反正听起來身世背景均差不多。

與其自己沒頭沒腦的挑個長相合心的,不如長輩挑個符合情況的穩當人。

「大舅母,你覺得哪個不錯,就哪個?」

崔大舅母看著林熙菡肯定的眼神,一時無語了,她知道林熙菡明白自己這是挑夫婿,只是孩子沒開竅,覺得沒差別。

林熙菡說完,就笑嘻嘻地和崔明坐在小花上擺弄起了棋子。

柳老太太看了笑笑,「這婚姻大事哪有問孩子的,孩子自是不懂的

崔老太太亦是點頭,崔大舅母也不多做旁事兒,直接道,「少年夫妻老來伴,年紀差太多,老了孤苦,九娘如今年堪十一,不若挑個三歲之內的

崔大舅母話一落,柳老太太卻微皺眉頭,細聲道,「這兩個小點的好是好,和九娘相差不大。只是徐家走丟了個女兒,看著門風不大緊,家中主婦掌家無度,讓人擔憂得狠。文家背景太甚,上面三個嫂嫂具是權貴之後,九娘嫁過去,怕是要吃妯娌苦頭的。我看還是柏、雲、範、郎四家不錯,家風清正,長子嫡孫夫婦聰慧厚道

柳老太太一下子去了大半,只剩下四家挑選,崔家柳家女眷听了老太太一說,仔細一想,也覺得這四家更符合。

倒是崔老太太直皺眉頭,高聲道,「那郎家可是大姐兒的婆婆娘家族人,老瘟婆家必不是個好的

崔老太太話一落,柳老太太就心里不快了。

在柳老太太看來,崔大姑女乃女乃落到如今地步純屬咎由自取,人家白家沒找上門鬧事,白家老太太郎氏沒打上門來,讓崔家賠個兒子,就看得出來是厚道的。

再來白家郎氏不過是個旁枝嫡女,哪里能和郎氏嫡支嫡系堪比。

崔老太太好在不是個真傻,她一看柳老太太板起臉,立馬明白自己又惹了嫂嫂不快,當即露出笑臉,直道,「嫂嫂,便是這郎家,再好,九娘也是去不得的,大姐兒的事兒,怕是郎家人心里也是有些想法的

崔老太太這一說,柳老太太心念也一轉,結親兩家之好,崔大姑女乃女乃坑死了個白家好苗子,只不定郎家對崔府的家教還念叨著,送九娘嫁入,怕是郎家不會拒絕,但也不會多歡迎體諒林熙菡。

再來林熙菡有些過于冷淡木楞,看著就不是什麼八面玲瓏,處事周全的,去了郎府受了委屈也無處撒,這不是找罪受嗎?

柳老太太遂點頭,又和一干女眷商議來商議去,從人家祖上九代開始翻騰,家族中各種隱秘事兒查探。

最後安排一干小輩女眷,回娘家打听剩下的三家是否有什麼不為外人所知的丑事兒,又派遣了家中子弟打听起柏、雲、範三少年是否有隱疾,怪癖,和身份不明的事兒。

這樣才花了半個月,等到崔大表哥崔明淵婚事提上日程,柳老太太才讓崔閣老將這三家少年的名錄遞到了宮中,讓宮中貴人做主。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