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九十七章婚事

作者 ︰ 旻寧

——崔明的親事定下來沒多久,崔明淵,崔家嫡長孫的親事就提上了日程。

崔明淵年長崔明六歲有余,按理早該成親,可惜諸事繁多,涉及朝廷糾紛,其又是崔家長子,婚事便是一拖再拖。

好不容易相中了楊氏嫡長女,追根可追至五代吳王楊行密,二人小定都下了,差了不到半個月就成親。

新娘子卻一夜吹了風寒,就沒了。

楊家嚷著換嫡次女續假,崔大舅母怎麼都沒同意。

這楊家嫡長女和嫡次女不僅宗族身份地位不同,且嫡次女乃是繼室所出,地位只不過比庶女高點,比原配嫡子可差得十萬八千里。

再來楊家嫡次女外家不過是個五品寒門小官之女,官位不顯,家族不旺,母親嫁妝也不豐厚,主持楊家中饋時,多有貪念。

這樣眼界淺薄的母親哪里能養得出識大體的女兒,崔明淵長子嫡孫,日後成繼家業,有照看弟妹之責,若是有個眼皮子淺的當今主母,不利于家族興旺。

崔家不同意,楊家宗主喟然長嘆,又為兩家交好,給崔家引薦了多個相好的世家。

當然這些原因是崔家對外為了保住楊家顏面,維持兩家友誼才攬了指責。

實際上,林熙菡听了崔大舅母一句,「好好的出嫁女,哪里有那麼不容易沒了的

林熙菡才明白楊家姑娘死得蹊蹺。

崔家同情卻又慶幸,一個被不明不白害死的姑娘,實在太糊涂,太無知了,她便是嫁入崔府怕是也是不適合世家之間的明爭暗斗。

尤其是作為長嫂,她隨時面臨著自己被害,還要保護弟妹,指點引導族中子弟的職責。

她連自己都保護不好,糊里糊涂地被害,哪里能護得住旁人來著,要是崔家交給她,還不坑了全家。

林熙菡听罷心中難過的同時,也暗暗警惕,後來偷偷調查了一下,發現楊家嫡長女死後,身邊伺候的丫鬟婆子都一夜間發賣了的。

她將此事告訴了崔明,崔明嘆了一聲,「不過是繼室女和原配女斗爭那點子事兒,這在任何家族中都再正常不過了。不過是嫡次女,也是個不聰明的,沒個把握,就放手一搏,半點不給自己留後路。你看吧,崔家不上當,怕是個兩敗俱傷的結局。楊家這代就毀在了繼室昏聵淺薄之上

崔明話落下沒多久,就應了驗,崔家拒絕換親沒多久,楊家嫡次女就匆忙嫁給了自己表哥,楊家嫡次女的外家又窮又破,表哥也不是什麼青年才俊,不過是個無能昏庸之輩。

可楊家沒辦法,若是不嫁表哥,楊家女兒,怕是嫁不出去的。

有些事情,不用證據,聰明人也猜得出因由,這世家閨閣中混的世家子有幾個不清楚姐妹爭斗的事兒,楊家嫡長女死得不明不白,好人家的孩子都是不敢取過于陰毒的婦孺,怕毀了一家子。

後來崔大表哥就定親定的是崔老太太的娘家柳家女,可又遇上了朝廷的派系斗爭,崔家被推上了搖搖欲墜的閣老位置,柳家對這類黨爭避之不及,哪里能送家族女兒來受罪。

崔明淵就悲催得年近弱冠都沒娶上媳婦,和他同齡的連兒子都抱上了,就連小不了多少的弟弟崔明源的婚事也拖了下來,讓二表哥只能每天眼巴巴地圍著未婚妻家的牆門,團團轉,好不可憐。

現在好了,崔家的諸事定了下來,崔閣老的位置也穩當多了,崔家又由于替陛下掌著小金庫,與陛下是一條船上的人,相互猜忌也少了許多。

柳家女也年紀漸長,拖不起,便同意初秋,天氣不熱不冷的時候將女兒嫁了過來。

這消息一出,向來穩重板著臉的崔大表哥也不由自主得偶爾露出幾分清風般的笑。

一听大哥好日子定下來的崔二表哥崔明源更是急沖沖地催促起他的婚期,他和自己小未婚妻,自來認識,多年情分,早就盼著夫妻錦瑟和鳴的日子,只是大哥婚事不順,他這個做弟弟的自是不能提前成了好事的。

現在大哥婚事定了,他也是片刻等不得。

崔明源年紀也不小了,今年剛有了秀才功名,不像崔大表哥是為避禍避嫌,沒參加會試最後一場考試。

他去年參加鄉試,卻未中,性子天生樂觀豁達,對科舉不中也不慎在意,只是不能娶了小嬌妻,那是在意得不得了。

兩孫子沒入仕成功,崔老太爺不僅沒失望,反而放心不少,夜里很是欣慰得表揚了大孫子開得清,有舍有得,比他老子腦袋靈光。

對于這一點林熙菡倒是佩服異樣,崔家和林家半點不同,林家太過重名聲了,少年才子層出不窮,林家兒郎也是大胤朝有名的有才有貌,可林家最後卻沒有真的位高權重的人。

不是林家子不行,也不是他們小時了了,大必不佳,相反大多數林氏族人皆刻苦勤奮,天資過人,年少才華隨著時光打磨越發精明能干。

可惜木秀于林,風吹之。

林家子成也是多才,敗也是多才,一個這麼聰明能干的家族怎麼能不讓人害怕,這世家上家族太能干豈不是要頂替了皇族。

大胤朝上下對于林家這類才子一律打壓,壓到最底層,讓他沉浮慢慢往上爬,就這樣,林家還是每年都會一兩個壓都壓不下去的能人,比如林玉 。

如此情形下,林家少年才子入仕自是比一般人難上加難。

林家子聰慧能干,天下皆知。

林熙菡卻不覺得林家人天下第一等的聰明,才子也是天下一等的多。

林熙菡甚至覺得林家祖宗挨過不聰明,太過急功近利,以至于林家子佷被壓著上去,卻下不來。

難道天下所有的鐘靈鼎秀都在林家了,當然不是,起碼林熙菡所處的崔家兩個表哥也是不凡的,只是不似林家那般張揚吧。大多數聰明的世家都選擇了低調做人。

不過換位思考,位置決定思想,林家到底是處境尷尬,他們不得不通過揚名,才能將自己家族聲譽提高,實在是處境尷尬。

崔明源的一翻撒嬌耍滑,到底是打動了家中長輩,也同意將他的婚期定下在秋末。

崔家三兄妹的婚事定了下來,林熙菡這個唯一的婚事未曾定下來的表妹就成了崔家長輩眼中釘,日日帶著林熙菡奔赴各種花宴,打著主意早早替林熙菡定下親事。

天知道林熙菡豆蔻之年還不曾到,人也沒長開,個子雖高,人卻是一副女童樣子,根本還沒到相看婆家的時候。

崔老太太听了林熙菡的話不以為然,「再等,好的都被挑了,到時候剩下的都是歪瓜裂棗

林熙菡哭笑不得,老太太這敢情是把相看外孫女婿當做挑菜來著。

崔大舅母和福慧帝姬也深以為然。

林熙菡沒辦法只能任由家中長輩折騰,獨自一人奔赴周旋各種花宴,人也比從前會說話多了。

至于崔明那自是按習俗定了親事的姑娘,是要留在房里繡嫁妝,在娘家學著主持中饋來著。

崔明的未婚夫長子嫡孫,按理她將來不僅是掌管家業的當家大*女乃,還是大名府這支孔氏的宗婦。

日常俗例禮節極多,她每日忙著學習孔氏一脈的規矩就已經累得不可開交,這還不算,還要日日打理自己的嫁妝。

哪里還顧得上日日參加花宴,開拓社交的林熙菡。

林熙菡再多次避無可避,人也不得不成長起來。

可惜,林熙菡的婚事卻一直沒定下來,讓崔大舅母和崔老太太急得不行。

沒辦法,林熙菡的身份比崔明發雜多了。

她先是宗姬,還是有封號又俸祿的宗姬,名下也有宗姬莊子,可她卻不是皇族。

說她得寵吧,可陛下皇後也就早起賞賜過幾回,並不曾單獨召喚她入宮。

看著像是不得寵吧,可按照陛下和林玉 夫婦的情分,又不該如此。

光這點就讓大胤朝的世家揣測不已,毫無頭緒,只得放著觀望一下,免得不知為了不知名的理由被坑了。

再來林熙菡出生林國公府,國公府卻沒了,成了罪臣。

但你說她罪臣,你又不成,她生于國公府,卻過連同父母上的是姑蘇林家的族譜,姑蘇林家和京都林家分了宗的,國公府的事兒也是牽連不到林熙菡頭上。

這樣算林熙菡的娘家族人應該是姑蘇林氏,可林熙菡卻長在崔家和崔家情分更高,和姑蘇林氏也只是面子情,崔府也算是林熙菡的娘家。

再加上林熙菡身後還有個義父薛氏。

林氏、薛氏、崔氏以及姬氏皇族都是不同的陣營,林熙菡背景太復雜了,少有不慎,均會被拖累,最主要的是林熙菡與他們均是不夠深又不夠淺的關系,月兌不了干系,還得不到好處,關鍵時刻,還容易被丟車保帥。

聰明的世家宗族自然要考慮得多,至少林熙菡再優秀也是不能主動求娶的,若是萬一被陛下賜了婚,也只是小心供養,不得罪也不討好。

林熙菡種種尷尬的處境加上林熙菡還是五不娶,喜歡林熙菡的命婦很多,求娶的一個沒有。

這樣一來,讓對林熙菡樂觀不已的崔老太太開始焦躁了,她本來覺得林熙菡行情好得緊,比白霜霜好多了,沒想到這個外孫女也是倒霉催的。

崔老太太翻來覆去,覺得對不起小女兒,不能看著林熙菡和小女兒一樣乖,就忽略得,要是林熙菡嫁得不好,她豈不是沒臉見小女兒了。

崔老太太琢磨來琢磨去,就主意打到了娘家柳氏那兒去了。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