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犬情緣 1.第一節 以“開哨”聞名的小老滿

作者 ︰ 常 江

第1節第一節以「開哨」聞名的小老滿

盛夏酷暑,火辣辣的太陽掛在天上,就像一個大火盆烘烤著大地。雲彩仿佛被燒化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天氣悶熱得不行,使人喘不過氣來。地里的莊稼摽著勁兒地瘋長,谷子竄出了梃,麥子抽出了穗,挺直了腰桿的苞米也都沒腰深了,一陣風吹來發出一片「沙沙」的響聲。隊上今年種的苞米連成了片,像一片片無邊的森林,幾乎把屯子包圍了。

眼瞅著就要掛鋤了,這幾天隊里的活兒少多了。

活兒輕巧了,地頭歇氣的時間也就長了,人湊在一堆兒喝點水抽袋煙,便開始嘮上閑嗑兒。說是閑嗑兒,實際上就是唻大彪,有時還有兩三個人一起比著唻的,這里的人管這叫「哨」。為什麼叫「哨」無從考證,反正就是不管是道听途說還是隨意發揮都在這田間地頭上個頂個的顯擺,誰把誰說沒嗑了就算贏。

屯子里最能「哨」的當屬羊倌小老滿了。此人姓滿,叫滿玉堂。小老滿是他的外號。也許是外號叫著順溜,大號反而鮮為人知了。別看小老滿是天生的大舌頭,說話還有點兒磕巴,但「哨」起葷嗑來溜著呢,精彩無比的順口溜加上惟妙惟肖的表演能把人們的肚皮笑破。

小老滿今年還不滿四十歲就已經是四個孩子的爹了。大兒子叫滿囤子,今年十九歲,在隊里趕大車,號稱三老板子。老二和老三是女孩,一個叫滿枝子,才十六,去年就張羅著找婆家,說早點嫁出去好給老大說媳婦;另一個叫滿園子,十三了,只上了小學二年級就不上了,在隊上干半拉子,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工分。滿桌子是他的老兒子,鄉下人也不會起名,一核計四個人夠一桌了,就叫滿桌子吧。滿桌子今年十歲,正在讀小學三年級,正趕上「停課鬧革命」在家閑著沒事,一天到晚不著家,可甸子里瘋玩。

小老滿個頭不高,頂多也就是一米六吧,長得又老模卡齒眼的,咋一看就像六十多歲的老頭子似的。也許是一個人支撐著六口之家實在是力不從心,十幾年下來累得腦門溜禿一臉折子,上秤一約也就是八十多斤,還趕不上個「克朗」沉呢。地里的活兒是啥也干不動,讓他扶犁他說吆喝不住牲口,讓他點種他說把不住「葫蘆」,讓他楊糞一頭晌扒不了兩個糞堆,氣的打頭的直罵︰你挺大個男人還不如個老娘們,趁早收拾收拾去世算了,活著干啥?可他心服口不服,嘴里的閑嗑總不斷溜︰說我不如我服氣,干啥非得早去世,你有能耐下個崽兒,別在這旮耷放響屁。弄得大家哭笑不得。後來沒辦法了,隊里就安排他放羊。生產隊的一百多只羊是上邊為了積肥攢糞無償下撥的,有明文規定,只能養不能殺。要是偶爾有病死的也要大隊的獸醫出具證明才可以處理。社員們拿它們可當寶了,生怕有個閃失不好交待。好在小老滿別的不行,放羊還真有一套,幾天下來可甸子亂跑懶散慣了的羊群就規規矩矩地跟著小老滿的紅纓鞭子轉了。社員們都說,小老滿還真行,把羊群交給他,老少爺們兒都放心。

小老滿長得瘦小枯干的,卻是個出奇的饞嘴巴子。那年月人人都為填飽肚子犯愁,可就數他鬼點子多。只要把羊一趕到甸子上,他不是灌個「瞎模杵子」就是逮個刺蝟蝟,就地挖個坑檢點柴火一烤,既填飽了肚子又拉了饞,有時還奢恀地撒上點咸鹽面,那滋味兒就是一個字——香!可就是長了個沒良心的肚子,咋吃也不見長膘。

至今屯子里還流傳著小老滿饞嘴巴子明著吃獨食兒的一件笑話事兒。

說有一次,小老滿在甸子上撿到一只剛死的野雞,覺得烤著吃實在是白瞎了,就帶回了家,也顧不上檢查死因就褪巴褪巴放進鍋里炖上了。看看老婆孩子都聞著香味圍過來了,小老滿犯愁了︰一只野雞炖熟了不到一斤,也就是一二大碗,全家六口人都上嘴兒輪到自己時恐怕就只剩下喝湯了。咋辦呢?他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野雞炖好了端到桌上,小老滿長嘆一口氣假裝傷心地樣子對老婆發話了。

「這野雞是美國扔毒藥藥死的,吃了備不住就得死啊。」

「啊?真的?」

「我能騙你嗎?我不正在這旮耷琢磨呢嗎。你說,我要吃了這野雞死了你領著孩子能過;你要是死了我領著孩子可咋過啊……」

「那可咋整啊?咱還是別吃啦!

「不吃不是白瞎了嗎?好容易撿來的。這麼的吧,我先吃點嘗嘗咋樣,沒動靜你再動嘴,行不?」

沒等老婆點頭,小老滿就張開大嘴吃起來。老婆孩子在一旁看著小老滿一個人兒吃,饞得直門兒淌哈喇子。

「你覺得咋樣啊?」老婆急切地問。

「就覺得嘴里麻酥酥的……」小老滿沒吃夠仍舊不肯停嘴,搪塞地說︰「還得再嘗嘗……」

小老滿甩開膀子一陣猛摟,一只野雞吃得連骨頭都沒舍得往外吐,這才放下筷。

「看來沒事兒啦。」小老滿打著飽嗝對老婆說,「這點湯……你領著孩子們喝了吧……」

老婆孩子一擁而上,瞬間的功夫便風掃殘雲般喝干了湯。滿桌子更是賣力,最後把碗都舌忝了個溜干淨。

這件事兒鄉親們都把它當作笑話傳,附近十里八村沒有不知道的。至于真假早已無法考證,反正屯子里的人們都信,因為憑小老滿的鬼機靈勁兒,這樣的事兒做得出來。

小老滿本來就是一個默默無聞地羊倌,除了能說會「哨」以外,沒有啥真本事。可是,前幾年發生的一件事卻讓鄉親們對小老滿有了幾分敬意,現在說起來還直伸大拇指。

那是一九六三年春天。到了開犁種地的時候,屯子里家家的余糧早就吃光了,能添補食用的野菜還沒長出來,正處于一年到頭青黃不接最難熬的時期。鄉親們一個個餓的眼楮瓦藍,就盼著政府的救濟糧能早發幾天多發一點。千盼萬盼終于盼來了公社的干部,可那個干部卻按每個壯勞力每天四兩的量往下發,大家不滿意都不敢說。小老滿家就他一個勞力,分了一個月的量十二斤苞米面。他舉著面口袋走到那位干部面前,深深施了一個禮,開口「哨」了起來。

「走上前來行個禮,

黨的恩情沒法比,

送來救命面和米,

如同久旱逢甘雨……」

周圍的人見小老滿敢在干部面前開「哨」,幾十雙驚奇地眼楮齊刷刷地盯在他的身上。那個干部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就是發的有點少,

肚里沒食直閃腳,,

一月這點兒真不多,

不夠我一頓造個飽。

古時舊話說的好

救人就要救到了。

如果能再多幾斤,

我帶頭去放二踢腳。」

那個干部被小老滿逗樂了,他把小老滿叫到跟前,問道︰「你說啥?這一袋面不夠你一頓吃的?老鄉啊,咱說是說,笑是笑,可不興耍彪撒謊啊?」

小老滿瞪著眼楮回答︰「我哪敢跟干部開玩笑啊?實不相瞞,這一袋面十二斤,一頓吃了還不一定能夠呢。」

那個干部急了,大聲說道︰「你如果真能一頓吃了,我就再給你,不,再給你們全屯的人每戶追加十斤!」

「你說話算話?」

「說話算話!」

「不再反悔?」

「絕不反悔!」

結果,十二斤苞米面蒸了十六個大個窩窩頭,小老滿三下五除二全給造了。那個干部是公社里新來的社長,目瞪口呆地見證了這一奇跡,當眾宣布每戶追加十斤救濟糧。鄉親們一片歡呼,可小老滿卻好懸沒撐死。鄉親們樂顛顛地把口吐白沫的小老滿抬回了家,灌了兩瓢泔水酵子,上吐下瀉地折騰了好幾天才緩過來。從那以後便做下個毛病,看見窩窩頭胃里就冒酸水。小老滿家從此再也不敢蒸窩窩頭,一色改為貼大餅子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義犬情緣最新章節 | 義犬情緣全文閱讀 | 義犬情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