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在線 第七章 ︰項氏集 團正式掛牌成立

作者 ︰ 飄雪樓主

七、項氏集團的發跡史

(1)項梁的韜光養晦

讓大家久等的項羽終于要登場了,激動啊,首先讓項羽同志用一句話來發表一下登場的感言吧。

項羽旁白︰就一句啊。讓我想想說什麼好呢!他輕拍著頭,憋了良久,終于說道︰對不住各位父老鄉親,敗軍之將實在無臉見人ing。

靠,都說了什麼了,現在才剛登場,還沒到烏江兵敗的時候呢。項羽意識到這一點,突然面紅耳赤的起身跑了。

各位看官別急,都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項羽就算牛了點,也不能這麼沒禮貌吧。他跑了,他的家人總跑不了吧。咱們先問侯一下他的祖宗十八代再說。

項氏在中國是一個特別的姓。項家人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貴族,為楚國的繁榮和復興立下汗馬功勞,因功勛卓越被楚王賜為項氏。

項家也不負君王厚愛,幾乎每代都出名將來。到項梁的父親項燕時,因為當時秦強楚弱,項燕成了保衛楚國的守護神。但項燕一個之力不可能阻擋得了強大的秦軍前進的步伐。最終,項燕為國捐軀了。而楚國也隨之滅亡了。

項梁為逃避秦軍的「斬盡殺絕」政策,不得不隱遁它鄉。

而項羽自幼喪父,十來歲時就被叔父項梁領養。

項羽字籍,從力大過人,常常有舉鼎過頭的驚人之舉。且長著一雙雙重瞳子眼(據說是帝王才有的眼楮),眉宇間有一股英豪之氣。

為了培養這個接班人,項梁幾乎傾盡自己所有的精力。

首先︰教項羽識字。

然而,三年下來,先生發話了︰孺子不可教也,還是讓他學劍吧。

項梁看著先生忿忿而去,那個揪心的痛啊,雖然有一半是為自己那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白白的浪費掉了。

然後︰教項羽練劍。

同樣,三年下來,先生發話了︰孺子不可教也,還是讓他學點其它的吧。

文也學不好,武也學不好,項梁不禁有些生氣了,將來光復楚國還指望這小子呢?

這時,項羽說話了︰學書不過記個姓名,學劍也不過抵擋一個人,這些有什麼了不起。我要學的是抵擋萬人之術。

好家伙,這小子志氣倒不小,兵法正是項梁的長項,當年他在父親項燕的耳濡目染下,自然學了不少用兵之道。

最後,沒折了,他親自教項羽兵法了。(自己教的好處是可以省去一大筆雇佣金)

然而,項羽是個淺嘗輒止的人,不到一年,就對兵法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了,一談到兵法就大呼頭疼。

用現在的話來說,項羽每學一樣東西都是半桶水。當然,半桶水雖然沒有一桶水那麼的高度和深度,但半桶水的好處那就是至少自己將來有領悟和提升的廣大空間。

每樣都懂一些,自己就變成全能選手了,這對于只精通一門的人來說,他反而具有獨特的優勢。

當然,話雖如此,那時的項梁為此卻沒有少生悶氣,其大有恨鐵不成鋼之態勢。

前面已經提到,那年春天(公元前223年春天),秦始皇進行了大規模的東巡。張良當時精心的準備了一個暗殺行動的同時,我們的項羽同志也沒閑著。他和叔父站在會稽街頭,望著秦始皇那宏大的氣勢,說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話︰將來我要取代他。(彼可取而代也!)

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也」和劉邦的「大丈夫當如是也」,及第一個拉大旗起義的陳勝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意思大同小異,都是典型的「取代主義」者。

用俗一點的話來說,他們的話也是他們當時心目中的理想和目標。

至于是不是這句話惹的禍,現在已無從考證。反正項羽說完這話句,不久就有人把他們叔佷告到縣衙里,罪名是「莫須有」的造反。

項氏叔佷也不是省油的燈,聞得消息,腳底沫油,趕緊溜了。這一溜就到了一個叫「吳中」(現在的蘇州)的地方。

到這里後,項梁開始展現英雄本色,他豪爽大方,仗義疏才,辦事果斷,不久,成了這里紅白大事的操辦人。

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當然,項梁這麼熱衷紅白大事的操辦也不純粹是想「為人民服務」,還有其政治目的。

在操力過程中,他一邊組織人員配合使用,一邊了解每個人的長處和本領,為日後起義做準備。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當陳勝起義的號角吹響神洲大地時,項梁知道他等待的時機終于來了。十余年的光景,項羽也早已被他**成一個風度翩翩的人才了。

十年磨一劍,這句話果然不假。

(2)就從這里出發了

楚雖三千,亡秦必楚。

陳勝是楚國人,項梁項羽也是楚國人。後來正是楚國人的前僕後繼,才把**的秦王朝徹底推翻。

正在項梁開始籌備起義事宜時。在這個節骨眼上,會稽太守殷通主動把他請上府去了,把他的起義日期又大大向前推進了。

如果後來殷通知道自己這一請是引狼入室的話,他一定會自己粗率的行動而感到後悔。

當時殷通以敏銳的眼光看到秦朝馬上就要滅亡了。歷史的潮流如此,已經不可逆轉了。

先發制人,後發制于人,于是,他決定先發制人,此時不起義更待何時。他找來項梁是想讓他助他一臂之力。

一些必要的客套過後,殷通終于說到了正題,他正色說道︰「我想起義。」

我想起義,多麼直白的話啊,簡駭明了,連傻子也听得懂。

項梁聞言先是一震,然後裝成比傻子還傻的樣子,表示听不懂太守的話。

「我想起義。」當殷通第二遍說這句話時,項梁才知道太守並不是在說玩笑,也不是在試探自己。

「大勢所趨,太守真是識時務者了!」項梁說這句話時,已明白太守這次請他來的目的了,心里不由暗道︰可惜你雖識時務,卻不識人,我唐唐項氏名門之後,豈會和你這個昏庸無能的太守同流合污。

「我想任你和桓楚做將軍。」殷通的話果然不想他所料。

項梁先是客套的說自己「無德無能」之類的話推托一翻,然後才說︰「桓楚最近不知所蹤。除了我佷子項羽外,其它人都找不到他。」

「那趕緊把項羽請來。」

從以上對話,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太守的智商簡直就處在一個嬰兒階段,在他還不完全了解這個人的情況下,就冒然把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他固執的以為他是身為唐唐太守,他管轄範圍內的人沒有不敢听他的。更何況這次是重用他們。

如果是一般的人,也許他這樣做無可非議,但問題是,他此次要用的人是項梁,一個非同常人的項梁。

隨後的事實證明,殷通的智商比嬰兒還要低。

因為隨後項梁引來了磨刀霍霍多時的項羽,項羽進府後,就毫不客氣就給了殷通一刀。

殷通的防御能力這麼差,連項羽都感到不可思議。

就這樣,項梁項羽就這樣輕松的合計殺害了會稽太守殷通。然後叔佷兩振臂一呼,早就對秦朝不滿的眾人歡呼跳雀,紛紛涌向項梁叔佷身邊,不幾天他們身邊就匯集了八千余人。

此時正是公元前208年,項氏集團正式掛牌成立,項字大旗迎風飄揚,打出的廣告語是︰

選擇項氏集團,成功就在眼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在線最新章節 | 漢朝在線全文閱讀 | 漢朝在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