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在線 第六章 ︰張良的登場

作者 ︰ 飄雪樓主

更新鳥,要花花和收藏……

另︰推薦兩本飄在追的書︰

小邪的《逆邪——天煞孤皇〈狂〉》書號︰21643

小月的《卜王之王》書號︰21653——

(2)張良的登場

張良,字子房。與劉邦手下形形**的涉及各行各業的領將謀士相比,唯張良是個例外。

張良祖父張開地也作為宰相為三代韓王效力。張良的父親張平最先是侍奉韓末之王惠王的名臣。桓惠王去世後,公子韓安繼位國君。張平依然盡力輔助國君。但韓安卻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張平最終為抗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終勞累過度而死)

張平死後,公元前230年,韓也隨之滅亡。

國破家亡,從此,張良這個只有十幾歲的少年開始隱姓埋名,他白天讀書,晚上練劍,期待能報仇血恨。

後來經過他不懈的努力,終于找到了一個殺手組織——倉海幫。如果單以時間來看,這個倉海幫可能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殺手組織了。至于後世流傳的什麼丐幫、華山派之類的幫派估計都是從這里演變而來的。

張良直接找到倉海幫的幫主倉海先生。送上不菲的禮金,要求幫他殺人。

做為忠烈之後,他時時不忘報仇血恨。他要殺的人自然是當時的一國之君秦始皇了。

倉海幫本來就都是反秦人士組成的。他們大多和張良一樣,都跟秦朝有著國恨家仇,有著個人恩怨。

倉海對張良說道︰「這筆生意我接了!」

就在這時,機會來了。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秦始皇自從當上皇帝後,空閑多了,便喜歡上了出巡,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外出游山玩水。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驢友,至少和他一起游山玩水,一路銷費都不用愁,反正他可以報公款唄。

公元前223年春天,秦始皇開始了第二次大規模的東巡。

收人錢財,替人辦事。倉海開始策劃暗殺秦始皇的行動。

1、睬點

倉海詳細研究了秦始皇此次東巡可能經過的路線,設計好了暗殺的地點。

陽武縣內有一段路段是行事的最佳境地。此處是一條原始通道,兩岸夾山,樹茂林盛,藏身和逃跑都很容易,是一個絕佳的行刺的地點。

倉海把行刺地點選在這里,充分說明他作為具有職業殺手的敏銳眼光。

對于倉海地點的選擇,張良大為贊同。

2、人選

倉海從幫內選擇了一個大力士作為此次任務的執行者,此人姓鄭,名敢。亦是燕國的一個壯士。是個不折不扣的職業殺手。據說此人力大如牛,幾百斤重的東西在他提起來毫不費勁。

傳聞鄭敢在他從事職業殺數十年的殺手生涯中,保持著「鄭敢出手、例無失手」的驚人記錄。

對于這樣出色的殺手,張良大為滿意。

3、報酬

倉海雖然收了張良不菲的錢財,但那只是作為中介費,既然選擇鄭敢此次出馬,鄭敢大口一張︰看你出多少錢了。

在刀口舌忝血過日子,人家上有老下有小,總得給錢花吧。

鄭敢對一般的小錢根本就不看在眼里,這里引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職業殺手不收禮,收禮只收黃金條。

為此,張良毫不吝嗇把父親留下來的一麻袋黃金送給鄭敢。

ok,就這樣,張良滿意這個殺手,殺手滿意他的黃金,倉海一鍾子下去,雙方成交。

倉海料事如神,秦始皇的巡游隊伍果然要經過他精經所選的地段。

鄭敢潛伏在那路段的樹叢中,三天三夜後秦始皇的車隊如期而至。

鄭敢知道成敗在此一舉,他不由屏住呼吸,手持那根重達一百多斤的鐵錘。瞅準秦始皇的座輦,等到最近,角度最好,方向最佳時出手了。

他果然不愧為是職業殺手,出手毫無聲響,卻又是那麼的漂亮,就象一個絕世武林高手一樣,說時遲那時快,鐵錘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直奔目標。

然而,就在這時秦始皇的輦車突然踫到一塊石頭,車輪歪了一下,俗話說失之毫里差之千里,這稍稍一偏,鄭敢的大鐵錘便和車中的秦始皇擦身而過。

始皇東游。至陽武博浪沙中,為盜竊所驚。(《史記?秦始皇本紀》有簡單記載)

人算不如天算,這次刺殺行動就這樣極富戲劇性的失敗了。做為職業殺手的鄭敢第一次失手,沒有完成任務,後來他當著張良的面,砍下自己的一條手臂做為懲罰。由此可見當時職業殺手具備的素質是何等的高。

有的機會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能再重來。張良知道,他刺殺秦始皇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他也知道今後再也找不到這麼好「暗殺」的手段來干掉秦始皇了。

面對秦始皇下命重賞抓拿凶手,張良只有一條可走了,隱姓埋名躲起來。

大隱隱于世,小隱隱于野。當時的張良隱身到了下坯。在這里一隱便是十年。

當然,他隱居也不是白隱的,因為他來到下坯後不久就遇到一位奇能異世之輩。

這也算是一個小插曲,但對張良來說極為重要。這里且來簡單的說一下。

一天,張良滿懷心事的走到一座橋上,正在他搖頭擺尾的長嘆唏噓時,一個童顏鶴發的老頭走到他身前,他故意將自己腳下的一雙鞋子丟到橋下,然後以命令的口氣對張良喊道︰「給我撿回來。」

「nnd,老子和你素不相識,憑什麼給你撿鞋。」張良心里嘀咕歸嘀咕,但見老頭滿頭白發,他頓生側隱之心,便主動去幫他撿鞋子。

好不容易撿來鞋子,老人非但沒有感謝,接下來的話更是石破天驚︰「給我穿上!」又幾乎是命令的口氣。

「nnd,老人的爹我還沒這麼溫順的伺侯過呢?」張良一想到爹,眼楮又變得紅紅的。是啊,我無依無靠固然可憐,可一個老人家無依無靠豈不是更可憐?

于是他蹲子,真的又為老人穿上了。

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到的積善,哪怕你並沒有用肉眼看到回付,但至少你的心靈已經得到了淨化。對于一個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張良馬上就提到了好人有好報這句話的含義。

不過,當時老人給張良的話很含蘊︰「五天後天亮時分來這里,我送一件禮物給你。」

張良當時壓根兒就沒想過要什麼回報。但好奇心里讓他五天後真來赴約了。不過他怎麼也想不到,這一赴約竟約了三次才成功。

現在的年輕人,情人約會時,帥男不能遲到這是公平的秘密,如果遲到了,靚女會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小則給帥男一定的懲罰(主要以經濟懲罰為主),大則或者拂袖而去(如果不及時上門負荊請罪,兩人的關系很可能就此黃了),所以現在男人在談戀愛時總結了這樣一句話,「再遲不能遲約會,再累不能累情人」。

當時的情景就是這樣,張良到橋上時,那老人早已守侯在那里了。

老人很生氣,後果呢?

老人拋了一句話來︰「與人第一次約會,就這般姍姍來遲,五天之後再來會我。」說著便拂袖而去了。

張良的第一次約會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當第二個五天到來時,張良先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估計那時還是單身的他,以為老人家會把美貌如花的女兒或孫女相許之意)

這次,張良吸取了教訓,天還剛剛亮,就急勿勿的趕到橋頭來了。但當他睜著蒙朧睡眼看見老人又早已在橋上等他時,不由面紅耳赤。

這次老人依然很生氣,後果呢?

老人依舊拋下一句話︰「再過五天見面。」說罷又拂袖而去了。

張良的第二次約會也這樣以失敗告終。

都說事不過三,張良的第三次約會終于成功了,雖然他最終並不是抱的美人歸,但他卻抱著比美人更重要的《太公兵法》而歸了,可謂收獲不小。

這一次,張良就是傻瓜也不會再遲到了。他的辦法很簡單明了,那一夜甘脆就不睡到家里(寒舍),而是直接卷起鋪蓋地毯睡到橋上得了。

這下,老人沒折了,交給他一個包袱就走了。

據說這個包袱里就藏著姜太公當年留下來的《太公兵法》。

有了這本書,張良等于得到了姜太公兵法戰略真傳,多年潛心學習後,已具備了運籌帷幄的萬千韜略。

此時與劉邦一見面,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直到現在我仍然沒搞明白,劉邦是怎樣一見面就把張良整的服服帖帖。但我知道,良臣擇禽木而棲。張良當時遇到劉邦這一幕就好比姜子牙遇到周文王一樣,良臣和明君本來就是斑配的一對。

張良不需要借別人的慧眼,以自己的肉眼看清眼前這位一臉龍象之人的不凡之氣。

他才是我要等的明主。

他才是我要找的謀臣。

張良和劉邦如是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在線最新章節 | 漢朝在線全文閱讀 | 漢朝在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