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11.第四六回 享優待清廷退位 行騙術袁氏篡權(上)

作者 ︰ 若愚

第11節第四六回享優待清廷退位行騙術袁氏篡權(上)

第四六回享優待清廷退位行騙術袁氏篡權(上)

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無異于對袁世凱的當頭喝棒。他立即下令召回唐紹儀,制造和談破裂之假象。同時又命令馮國璋、段祺瑞從武漢撤出北洋軍,以示其謀求和平之「誠意」。袁世凱非常清楚,北洋軍雖為勁旅,但畢竟只有八萬兵力。面對十七個**省的軍隊,單靠武力撲滅革命火焰,根本做不到。只有左右開弓,一面施放和平煙霧,一面暗中搶奪權力;既要迫使清廷退位,又要取消南京政府。他致電孫中山,冠冕堂皇地宣稱︰「同意推翻清廷,反對南北開戰。贊成民主共和,順應時代潮流。」同日,他又上奏清廷,信誓旦旦地表示︰「臣受皇太後、皇上厚恩,對清室忠心耿耿。堅決反對民主共和,堅持實行君主立憲。雖時勢至此,決不辜負孤兒寡母。」袁世凱巧舌如簧,言詞動听;實則佛面蛇心,難以度量。

得到袁世凱的保證後,攝政王載灃自知已毫無作用,隨即自請退位,不再過問國政。載灃的弟弟載濤職任軍咨府大臣,兼禁衛軍訓練大臣,也接著請求解除軍權。袁世凱毫不挽留,立即照準。馬上任命其親信徐世昌擔任軍咨府大臣,馮國璋擔任禁衛軍統領。殘余在皇族手里的最後一點軍權,從此全部喪失。慶親王奕劻早已同袁世凱狼狽為奸,對此極力贊成。部分皇族對袁世凱篡權,雖然心懷不滿和猜忌,但也只能坐看他為所欲為。隆裕太後視袁世凱為唯一之依靠,幻想著由他來挽救清朝命運。在北京城里的官員們,有些看到形勢不妙,棄職而去;留下者紛紛依附在袁世凱周圍,追臀捧屁,為虎作倀。

數日後,袁世凱接到孫中山回電,稱︰「如果清帝實行退位,袁氏贊成共和,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職,以讓位于袁氏。並于近日由參議院選舉袁氏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閱電後,心花怒放;當即決定實施逼宮。他授意駐俄公使陸征祥聯合各駐外公使,共同致電清廷,要求清廷退位。然後,袁世凱拿上電報,進宮朝見隆裕太後。他跪在隆裕面前,滿面淚痕,哽哽噎噎地道︰「各駐外使臣聯名電奏,逼請朝廷退位。臣心如刀絞,謹此奏聞;誠惶誠恐。」隆裕大驚道︰「駐外使臣,亦食我朝廷俸祿,豈能如此悖逆不道。」袁世凱哭道︰「駐外使臣皆與洋人交誼深厚,其所奏之事,實為外國政府之意。」隆裕大恐道︰「洋人之心,固然難測。你的北洋新軍不能保國嗎?」袁世凱道︰「繼各省亂黨之後,海軍盡叛,天險已無;僅靠北洋六鎮兵力,無法防衛京津。舉國皆叛,雖欲效周室之播遷,已無相容之地。因此,除非皇帝自行退位,實行共和,以換取優待條件外,別無出路。如若遲疑不決,難免不遭外國干涉。頃刻之間,禍起蕭牆,則悔之晚矣。」隆裕聞奏,嚇得渾身顫栗,傷心悲泣。袁世凱暗自竊喜,起身出宮,揚長而去。

隆裕急忙召集宗室親貴,召開御前會議。僅有奕劻、載灃、載濤、溥偉、溥倫、鐵良、良弼等十余人參加。眾人對袁世凱之驟然劇變,無不深感震驚。隆裕哭哭啼啼地道︰「數日前,袁世凱還發誓效忠,不負孤兒寡母,言猶在耳。今日卻公然逼宮,脅迫皇上退位,其心叵測。」突遭此番變故,使宗室親貴們手足無措。奕劻喪氣地道︰「袁世凱大權在握,朝廷衰微不堪。皇上退位,實行共和,換得優厚待遇,亦是好事。」良弼大怒道︰「你乃長輩,何出此言。我大清王朝,全毀在你的手中,無能無謀,昏庸誤國。你死之後,有何面目見歷代祖宗于九泉?」罵得奕劻滿面通紅,匆忙起身,逃出會場。載灃淚流滿面,惟有長吁短嘆。載濤怒罵道︰「袁賊乃私通革命的奸細,忘恩負義的小人。竊取高官厚祿,竟然落井下石。又與洋人沆瀣一氣,仗勢公然逼宮,足見其心腸歹毒。」載灃嘆道︰「恩將仇報喪人性,養蛇為患反噬主。悔呀,悔之晚矣。」溥偉道︰「空有嘆息,于事無補。我的主意是孤注一擲,同袁世凱和革命黨拼死一戰。」載灃道︰「赤手空拳,孤掌難鳴,能斗過袁賊嗎?」隆裕太後左右為難,只有伏案痛哭。十多位宗親大多如同泥塑木雕,緘口不言。良弼謀劃道︰「我有一法,我們也組建一個黨,就叫宗社黨。把宗親都組織起來,齊心協力,與袁賊拼個魚死網破,誓保皇上不退位。」載濤擊掌道︰「好主意,我第一個報名加入宗社黨。凡我愛新覺羅氏的子孫,都應加入。」溥倫插嘴道︰「我反對建立宗社黨。我們的命都在人家手里攥著,斗不過袁世凱,我們都得死。」會場立即大嘩,眾人吵成一團,嚇得小皇帝宣統放聲大哭。隆裕抱起宣統,大罵道︰「一群廢物,只會吵鬧。都給我滾。」會議不歡而散。次日,隆裕再次召開御前會議,依然無果而終。

袁世凱在逼宮之後,便稱病不出,躲在官邸內,遙控黨羽興風作浪。他致電伍廷芳,向孫中山轉告︰「清廷退位之日,南京政府應立即解散。」孫中山接電後非常憤慨,當即致電各外國公使,稱︰「本總統甚願讓位于袁氏,而袁氏已允照辦,豈知袁氏忽令南京臨時政府立即解散,此則為民國所萬難照辦者。蓋民國之願讓步,為共和,非為袁氏也。袁氏之意實欲使北京政府、南京政府並行解散,俾得以一人而獨攬大權也。」

次日,袁世凱又授意其心月復段祺瑞實施逼宮。段祺瑞聯絡了四十八名北洋軍將領電奏清廷,強硬威逼清帝退位,極言局勢萬分危急,「如再遷延不決,即有兵潰民亂,盜賊蜂起之憂。寰宇糜爛,必無完土,瓜分慘禍,迫在目前」。要求清廷︰「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以現在內閣為共和政府,取代大清皇權,擔任條約國債務及交涉未完各事項。再行召開國會,順應天下民心。」隆裕太後覽奏,嚇得心驚肉跳,不知如何是好。皇室宗親恐慌萬狀,紛紛謀求出京逃避。

是夜,禁衛軍統領馮國璋親到袁府密報︰「禁衛軍協統良弼圖謀不軌,組建了秘密宗社黨,有反叛袁公之舉動。」袁世凱心頭一驚,問道︰「情況嚴重嗎?」馮國璋道︰「禁衛軍官兵中有許多滿人,良弼之影響甚大。」袁世凱道︰「誠為心月復之患,應盡快除掉他。」馮國璋道︰「屬下立即去辦。」言訖,起身欲走。袁世凱道︰「且慢。不要自己動手,應該借刀殺人。」馮國璋疑惑道︰「借何人之手?」袁世凱眼珠一轉,道︰「馬上給汪精衛打電報,讓革命黨派人暗殺他。」馮國璋喜道︰「袁公高明,屬下佩服。既除了心月復之患,又不露絲毫痕跡。」

兩天後,良弼在回家的路上遇刺,被革命青年彭家珍用炸彈炸死。消息傳進紫禁城,那些養尊處優、貪生怕死的王公貴族,一個個嚇得魂不附體,不約而同地來了個「鳥獸散」!有的逃亡青島或旅順,有的搬進了天津的外國租界。隆裕太後哭得死去活來,哀求載灃︰「快去,快去求袁世凱,務要保全我母子二人的性命。」載灃淚流滿面,哽咽道︰「退位之事,如何回答?」隆裕哭道︰「退,退,我們退。」載灃又請示道︰「優待條件,又該如何談?」隆裕急道︰「談條件?我們敢談條件嗎?袁世凱給什麼條件,我們都接受。保命要緊。只要能保住我們的性命,不論什麼條件,都行。」說畢,隆裕、宣統、載灃三人抱頭大哭。

哭了半天,載灃跑到總理府,求見袁世凱。袁世凱避而不見,外務大臣胡惟德出面接待,弄清了載灃的來意。胡惟德轉身向袁世凱稟報︰「清廷答應退位,該如何優待,還要請袁公裁定。」袁世凱又玩弄花招,連連搖頭道︰「優待之事,非袁某所能決定。我們不定。將此事推給南京方面,由他們去定。我們只作壁上觀,即可坐收漁人利。」胡惟德奉承道︰「袁公超然若神,胡某欽佩之至。」袁世凱笑道︰「還有,電告張謇,退位詔書就由他來寫。他是狀元出身嘛。」說完,哈哈大笑。胡惟德笑道︰「胡某立即辦理。」

在袁世凱的一手導演下,南京臨時政府很快上當。林森主持臨時參議院開會,確定了優待清廷的條件,其主要內容有︰清帝尊號永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儀相待之;清帝辭位後,暫居紫禁城內,其生活費用每年供給四百萬元,由中華民國撥付;宮內各執事人員照常留用,皇室及其親貴的原有私產予以保護。

三天後,清帝優待條件和退位詔書均以確定,袁世凱立即派人送達皇宮。清廷退位,水到渠成。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後帶著六歲的宣統皇帝,在養心殿舉行清王朝的最後一次朝見儀式。然而,內閣總理袁世凱依舊稱病不入朝,只是委派外務大臣胡惟德等人率領內閣成員參加朝見。隆裕太後面容淒慘,眼含淚珠,將《清帝退位詔書》交給胡惟德。胡惟德接詔,當眾宣讀道︰「隆裕皇太後懿旨,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遙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隆裕太後珠淚滾滾,泣不成聲。胡惟德切齒道︰「何哭之有,不殺爾等,已是袁公仁慈。」言訖,拂袖而去。小皇帝滿臉稚氣,茫然不解。眾大臣表情復雜,紛紛轉身離開。至此,清帝正式退位,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王朝,從此壽終正寢。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宣詔聲中帝制除,萬家歡笑一家哭。新陳代謝自然理,寒冬過後大地蘇。

次日,袁世凱以清廷退位詔書為根據,自稱為清王朝的合法繼承者,立即改組內閣,成立了以他為首的北京臨時政府。同時,他致電南京臨時政府,施展媚術,用極其動听的言詞迷惑革命黨人道︰「民主共和為最良之國體,世界所公認。今由帝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之心血所造成,亦民國無窮之光榮與幸福。」並一本正經地呼吁︰「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見于中國。」但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甜言里面有欺詐,誘惑之中含陷阱。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小人奸猾,巧舌如蜜。南京臨時政府的首腦人物,被袁世凱的甜言蜜語所迷惑。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則群起鼓噪,大肆歌頌袁世凱,似乎是靠了袁世凱,革命才取得了最後勝利。那些以舊官僚、立憲派為主體的各省都督,左一個電報,右一個宣言,都說國事危機,外**事干涉迫在眉睫,竭力渲染恐怖氣氛。他們制造出一片噪音,迫使孫中山兌現諾言,立即辭職讓位。孫中山乃誠信君子,被迫當眾宣布︰「此次清帝退位,南北統一,袁君之力實多。若舉為總統,必能盡忠民國。」次日,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呈,並推薦袁世凱接任。隨後,參議院批準了孫中山的辭呈,選舉袁世凱為第二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黎元洪為副總統。

應該說,作為政治家的孫中山,對袁世凱保持有一定的警惕,並有所防範。他在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呈時,曾附有三項條件︰一、臨時政府設在南京,不能更改;二、新總統必須到南京就職,那時他才解職;三、新總統必須遵守臨時參議院制定的《臨時約法》。孫中山以為,有了這三條,即可防範袁世凱背叛民國。然而,事實證明,孫中山的三條措施,根本就無濟于事。和袁世凱的陰險、奸詐、凶殘相比,孫中山則顯得非常幼稚、單純、誠實。孫中山天真地認為,用此調虎離山之計,使袁世凱來南京就職,便能預防其危害民國事業。

2月25日,孫中山派出蔡元培、宋教仁、汪精衛等八人為「迎袁專使代表團」,趕到北京,迎接袁世凱南下就職。

袁世凱不想離開北京。北京是他經營了多年的老巢,他在北京爪牙密布,黨羽羅列;如果南下就職,則有可能孑然一身,難免受革命黨人之監視。袁世凱繼續施展手腕,對迎袁專使團舉行隆重歡迎儀式,又設盛宴予以招待。隨即與蔡元培等人舉行會談。袁世凱談笑風生,大灌**湯道︰「諸位都是革命功臣,倡導民主共和之先驅;必將名垂玉帛,受萬代欽佩。」蔡元培道︰「我們受臨時政府之托,專程迎請袁公南下,共建革命大業。」袁世凱滿口答應道︰「南京乃民主共和之搖籃,袁某一定南下就職。袁某渴望民主,贊成共和,極願早日南行。」蔡元培等人聞言,無不點頭稱善。袁世凱又一臉誠懇,與蔡元培等人共同研究南下的路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