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3.第二二回 三次易帥剿捻軍 兩路分兵皆慘敗(上)

作者 ︰ 若愚

第3節第二二回三次易帥剿捻軍兩路分兵皆慘敗(上)

第二二回三次易帥剿捻軍兩路分兵皆慘敗(上)

話說長江以南的太平軍徹底覆滅後,長江以北的太平軍余部和捻軍匯合,繼續堅持斗爭,馳騁縱橫于江北各省,給清政府造成了極大地恐慌。

1864年春,天京陷落之前,太平軍扶王陳德才、遵王賴文光的部隊從陝西回師,圖謀解救天京。清廷派欽差大臣勝保,湖廣總督官文率十萬清軍在鄂皖之間堵截,與太平軍大戰數次,致使太平軍無法東下。陳德才急躁輕敵,督率前軍冒險挺進,陷入清軍重圍,遭致大敗,陳德才絕望自殺。賴文光率後軍急忙撤退,避開優勢清軍,乘隙馳入河南境內。其時,黃淮流域的數支捻軍張宗禹部、任化邦部、牛宏升部均被清軍所迫,認識到孤軍奮戰之缺陷,陸續投奔賴文光,共推賴文光為統帥。賴文光的部隊和捻軍匯合後,軍勢復振,兵力達到五萬人。賴文光以太平軍的軍制重新整頓隊伍,組建起一支全新的捻軍。他結合捻軍多為騎兵之特點,注重運用游擊戰術,制定了「堅城不攻、強敵不打」;「劫富濟貧、爭取民眾」的方針,迅速打開了局面。在作戰時,捻軍首先避免和敵人正面接觸,而是奔馳疾走,引誘敵人跟蹤尾追,等到追來的敵人疲憊沮喪之際,突然迂回反擊,把敵人包抄殲滅。新捻軍所過之處,誅殺清朝地方官吏,打擊地主富豪,把劫得之財物分給貧苦百姓,在山東、河南境內贏得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新捻軍在北方軍勢大振,引起了清廷的恐懼,急命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湖廣總督官文、兩江總督曾國藩三人掛帥,聯合出兵,會同剿滅捻軍。曾國藩老奸巨猾,擔心自己權勢過大,招致滿族主子的疑忌。他知道朝廷雖令三位大帥聯合剿捻,實則欲借此樹立滿蒙將帥之「威望」,以對抗湘軍將帥,因此,他上書朝廷稱︰「捻賊流寇,乃疥癬之患耳。徒以三大帥會剿,恐群盜輕朝廷。」以此為借口,曾國藩只派出二萬湘、淮軍交給僧格林沁調遣,自己坐在南京不動,以靜觀成敗。然而,湘、淮軍是軍閥隊伍,只服從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指揮,對僧格林沁的命令常常陽奉陰違。同時,僧格林沁亦非常憎惡湘、淮軍,有意尋釁問責。于是,這幾支反動軍隊之間經常發生彼此攻殺、械斗火並現象。

是年冬,僧格林沁部署二萬滿蒙騎兵、二萬湘淮軍、五萬清軍,計九萬兵力從三面圍攻捻軍。由于行動極不統一,清軍行動遲緩,湘淮軍有意觀望,致使捻軍乘隙跳出重圍。僧格林沁率蒙古騎兵隨後急追,至河南魯山一帶,被捻軍牽著鼻子左盤右旋,疲于奔命。一連數日,僧軍求戰不能,追趕不及,終于勞困不堪,疲憊松懈,在一條山溝中扎營休息。至夜,賴文光率領捻軍突然殺來,漫山遍野,火把亂晃;金鼓齊鳴,驚天動地;喊殺之聲,不絕于耳。僧軍從夢中驚醒,匆忙上馬迎戰。捻軍萬弩齊發,箭如驟雨;排槍橫掃,彈似飛蝗;打得僧軍人仰馬翻,亂作一團。山溝狹窄,不利于大隊騎兵馳騁;夜色漆黑,看不清捻軍藏身何處。僧格林沁見狀,急忙傳令︰「順著山溝向南突圍,沖出山地。」僧軍隨即向南沖突,萬馬爭奔,如同山洪暴發,奪路而逃。其實,捻軍並未臨陣廝殺,而是利用夜色掩護,藏身于樹叢、山坡之間,不斷開槍射箭,擂鼓吶喊。僧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個個如同驚弓之鳥,拼命狂奔,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僧軍大將桓齡面門中彈,翻身落馬,被踐為肉泥。僧格林沁混在亂軍之中,倉皇逃竄。一夜奔跑,到天明時沖出山溝,在平原邊站住陣腳。僧格林沁收軍歇息,計點部卒,一夜折損六千余人,糧草輜重丟失殆盡。只好回兵,至魯山縣城,補充給養,重整隊伍。

數日後,湘軍大將肖德揚、淮軍大將張樹珊各帶一萬兵力,趕到魯山城外。安營扎寨畢,肖德揚、張樹珊進城參謁僧格林沁。正趕上僧格林沁因孤軍冒進,遭致慘敗而怒火中燒,一看見肖、張便破口大罵︰「該死的狗奴才,行動遲緩,貽誤軍機,該當何罪?」肖德揚、張樹珊連忙俯伏在地,叩頭解釋道︰「王爺息怒,王爺麾下全是騎兵,動作神速;我等皆是步兵,隨後緊追,還是沒馬跑得快。」僧格林沁一想,倒也有理,便道︰「雖然如此,但兵貴神速;爾等切記,今後不得遲誤。」肖、楊連連稱是。僧格林沁道︰「爾等退下。」肖德揚、張樹珊退出帥府,一路上邊走邊罵。肖德揚道︰「真是條瘋狗,他自己打了敗仗,卻拿我們出氣。」張樹珊道︰「實在倒霉,千辛萬苦前來助戰,落得一場臭罵。」他倆罵罵咧咧,出了城門,各自回營歇息。

不料,城中耳目甚多,幾名滿蒙騎兵听到了肖德揚和張樹珊的謾罵,跑到帥府,向僧格林沁加鹽調醋地講了一遍。僧格林沁听罷火冒三丈,下令滿蒙騎兵全體出動,剿滅湘軍。當是時,肖德揚的湘軍扎營于城南門外,張樹珊之淮軍扎營于城東門外。僧軍萬馬奔騰,沖出南門,撲進湘軍營寨;正值湘軍午餐之際,眾兵卒聚堆成團,席地而坐;爭勺搶碗,狼吞虎咽。僧軍縱馬突入,大刀闊斧,狂砍猛殺。湘軍遭此突然襲擊,個個驚得目瞪口呆,不少人正在遲疑之間便已身首異處;醒過神來的急忙扔掉飯碗,抱頭亂竄。營盤內人喊馬嘶,一片鼎沸。僧軍橫沖直闖,痛下殺手,上面刀劍呼嘯,下面鐵蹄踐踏,湘軍未及還手便已死傷過半。一部分手腳利索的湘軍跑進營房,操起洋槍,匆忙還擊。頃刻之間,槍聲驟起,子彈亂飛,營盤內掀起了更為激烈的混戰。僧格林沁見湘軍開槍抵抗,更加怒不可遏,喝叱麾下瘋狂攻殺。這場廝殺,僧軍一萬四千鐵騎,突然爆發,肆意發泄胸中積怨;湘軍遠來疲憊,亦毫無防範,難免慘遭屠戮;待到部分湘軍持槍抵抗,已為時過晚。滿地死尸狼藉,黑血橫流。槍聲陣陣,刀光閃閃;如此自相殘殺,持續了近三個小時,湘軍十死七八。肖德揚自知難以抵敵,帶領二千余名殘兵邊打邊退,乘隙逃出營盤,拼命跑向城東,鑽進淮軍營寨躲避。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將帥不和生嫌隙,致使兩軍火並急。自家上演窩里斗,同盟翻臉變仇敵。

血洗了湘軍營盤,僧軍亦損傷近二千人。僧格林沁殺得滿身血污、兩眼血紅,依然恨恨不已,收軍整隊,意欲再殺向城東,消滅淮軍。忽見正南方向塵頭大起,一彪軍馬風馳電掣而來。僧格林沁急忙傳令︰全軍列陣,準備迎戰。待到近前細看,原來是湖廣總督官文、袁甲三等人帶領大隊清軍匆匆趕到。官文等人下馬參拜僧格林沁,禮畢,見僧格林沁滿臉怒氣,忙問所為何事。僧格林沁連說帶罵,將火並湘軍之事粗述一遍。官文等人大為驚訝,連連苦諫,勸僧格林沁暫息雷霆之怒,以期維持大局,勿為捻匪所笑。時值天已黃昏,僧格林沁順風轉舵,傳令收兵回城。官文命令清軍一面清理湘軍死尸,一面安營扎寨。至夜,官文、袁甲三趕往城中帥府,與僧格林沁商議善後事宜。

是夜,湘軍頭子肖德揚和淮軍大將張樹珊提心吊膽,督率淮軍持槍待戰,百倍戒備,心驚肉跳,通宵未眠。次日,袁甲三單騎出城,來到淮軍營內,與肖德揚、張樹珊商談。袁甲三道︰「敢問二位將軍,為何與王爺作對?」肖德揚道︰「我們豈敢作對,是王爺有意尋釁。」袁甲三道︰「再問二位將軍,下一步有何打算?」肖德揚大聲嚷道︰「回南京,請曾大人做主。」袁甲三道︰「你就不怕曾大人宰了你?」肖德揚道︰「為何?」袁甲三徐徐言道︰「曾大人是封疆大吏,他奉旨剿匪,派你們來是遵旨辦事。你現在回去,是違抗聖旨;就算曾大人不殺你,朝廷也會以抗旨罪要了你的命。」肖德揚、張樹珊听罷,驚出一身冷汗,齊聲道︰「那該怎麼辦?」袁甲三道︰「進城,向王爺認錯、賠罪。」肖德揚道︰「憑什麼?」袁甲三道︰「就憑他是郡王、皇親國戚,又是欽差大臣、三軍主帥。你和他作對,無異于以卵擊石。再說了,大清國是滿人的天下,王爺罵你是狗奴才,這是你的造化。你卻罵他是瘋狗,你是自己找死。」張樹珊勸肖德揚道︰「好漢不吃眼前虧,我們進城賠罪。」肖德揚道︰「我要是不去呢?」袁甲三怒道︰「那你就死定了。我來傳達王爺鈞命︰進城賠罪,一切既往不咎;否則,命你立即自盡;由我提著你的頭進城復命。」肖德揚聞言,不由得兩腿一軟,癱坐在地。張樹珊連連表示︰「我們賠罪,我們賠罪。」少頃,肖德揚有氣無力地道︰「我們進城賠罪,萬一王爺變卦,乘機殺了我們,豈不更冤。」袁甲三道︰「王爺一言九鼎,不會出爾反爾。」言訖起身,督促肖德揚、張樹珊進城,向僧格林沁叩頭賠罪。就這樣,一場大規模的兩軍火並化為烏有,八千名湘軍變成了荒郊冤鬼。

八千條人命,死得一文不值。其死因僅僅是兩句閑話,當官的泄私憤,圖報復,便大開殺戒;這便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真實寫照。封建社會把人不當人。王公貴族、高官大帥可以草菅人命,對普通百姓、士兵任意屠殺。普通百姓、士兵的命運如螻蟻、似草芥,無辜冤死者究竟有多少?誰能說清?

一月之後,連接數起探馬急報,捻軍已攻入山東,一路上劫富濟貧,聲勢甚大。僧格林沁傳令大軍追剿,並再次親率一萬騎兵為先鋒,殺氣騰騰地向山東挺進。僧格林沁性格暴躁,又立功心切,一路上揮軍晝夜急追。數日後,兵到山東曹縣,安營扎寨。曹縣地方官吏一面征集民夫,供給糧草;一面帶領衙役牽羊擔酒,到僧格林沁大帳拜見、慰問;一直鬧騰到天晚才應酬妥善。是夜,僧軍征途勞累,倒頭酣睡,就連各營崗哨亦個個困頓不堪,睡意濃深,疏于防範。

不料,三更時分,營寨突遭捻軍偷襲。捻軍首領張宗禹帶領三千精騎,人餃枚,馬勒口,潛至寨外,掇開寨柵,突然爆發,闖入寨中。鐵騎橫沖直撞,刀矛亂砍亂刺。僧軍夢中被襲,猶如俎上魚肉。死者魂歸地府,生者驚起亂竄。營中人喊馬叫,殺聲驚天動地。僧格林沁聞警躍起,持刀沖出中軍帳外,大聲傳令︰「亂竄者立斬,抵抗者有賞。」隨即組織散兵,結成方陣,上前迎戰。張宗禹見襲擾之目的已經達到,呼哨一聲,率領捻軍調轉馬頭,旋風般撤出戰斗,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天明,僧格林沁查看軍營,只見各營軍帳東倒西歪,兵士傷亡二千余人;直氣得兩眼冒火,渾身亂顫。左右忽報,寨北發現一股捻匪。僧格林沁登高瞭望,果見一支捻軍約二千余騎,盤旋于寨北附近。他根本就沒料到,此乃捻軍的誘敵之計;張宗禹所部在夜襲擾敵之後,故意在此逗留,專門引誘。僧格林沁報仇心切,下令全軍立即出動,全力追剿。

張宗禹見敵人上當,組織捻軍用強弓硬弩一陣猛射之後,回頭北撤。僧格林沁不知是計,督軍隨後緊追。捻軍邊戰邊撤,引誘僧軍步步深入。直到午後,僧軍追至渮澤高樓寨,人困馬乏,個個累得東倒西歪,遂扎營歇息;殊不知已鑽進了捻軍的伏擊圈內。賴文光指揮五萬捻軍張網以待,將僧軍四面圍的水泄不通。突然之間,槍炮轟鳴,鼓角喧天,捻軍如同山呼海嘯,從四面發起進攻。僧軍極度疲憊,倉促接戰,馬疲無力奔走,人困難舉刀矛。捻軍蓄勢已久,個個生龍活虎,沖入僧軍之中,揮刀掄劍,如同砍瓜切菜;槍擊斧劈,好似屠豬宰羊。僧軍反抗乏力,紛紛倒地斃命;捻軍攻勢凌厲,個個奮勇沖殺。僧格林沁持刀爭戰,被數十名捻軍戰士一擁而上,砍為數段。大戰進行了三個小時,僧格林沁及其八千騎兵無一漏網,全部被殲滅。捻軍繳獲了大批馬匹、軍械,實力大增。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僧王徒逞匹夫勇,兵敗渮澤喪殘生。捻軍設伏誘敵處,大獲全勝見奇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