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20.第二十回 陳玉成延津就義 李秀成蘇浙鏖兵(下)

作者 ︰ 若愚

第20節第二十回陳玉成延津就義李秀成蘇浙鏖兵(下)

第二十回陳玉成延津就義李秀成蘇浙鏖兵(下)

東部戰場上的巨大勝利,使李秀成盲目樂觀,喪失了應有的警惕。他認為有了蘇杭繁華之地,即可高枕無憂。他只看見面前站著的拿槍之敵,而看不見鑽進自己內部的奸細。當大軍橫掃蘇、浙時,不少清朝軍官率殘部投降,大批地方團練、土匪紛紛歸順;李秀成來者不拒,全部收在麾下,編為太平軍。許多清朝官吏、地主、豪紳捐獻錢糧,大肆行賄,李秀成一律笑納,馬上封官,使他們搖身一變,成了太平天國的地方官員。這些人的大量加入,使太平軍內部的成份非常復雜,許多人暗中與清政府勾結,伺機叛變投降。其中,大地主錢桂仁向李秀成獻上金獅一對、金鳳一雙。李秀成大悅,即保奏錢桂仁為天軍主將,掌管常熟地區之軍政大權。不久,錢桂仁又在常熟城外修建一大石坊,稱作「報恩牌坊」,刻石立碑,為李秀成歌功頌德。李秀成喜得心花怒放,又保奏其封為「比王」。而在暗中,錢桂仁卻派遣其心月復將領駱國忠與李鴻章聯系,秘密接洽投降事宜。還有蘇州守將陳坤書,擁兵十萬,卻貪財,縱兵害民。李秀成欲治其罪,陳坤書連夜逃遁,竄至天京,向洪氏集團行以重賄,立刻被封為「護王」。于是,陳坤書便與李秀成平起平坐,不再受其節制,所轄地區之法紀軍令亦徹底廢弛。陳坤書受爵歸來,即在常州城外大興土木,征集數萬民夫,為自己修建護王府,極盡豪華奢侈之能事。從此,陳坤書沉迷酒色,不理政事;後亦叛變投敵。

1862年1月,李秀成部署五路大軍自杭州、蘇州出發,水陸並進,第二次進攻上海。太平軍沿途廣貼布告,警告外國侵略者不得干涉中國內政;通告稱︰「我國所欲殄除者,滿清妖鬼也。我國所欲恢復者,中國也。今清妖未除,偉業未竟,上海未復,茲即兵進上海,誓滅清妖。爾等在上海貿易之洋商,各宜自愛,兩不相擾。倘敢助清妖為惡,與我軍為敵,則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英、法兩國駐上海領事也以通告形式做出回應︰「上海縣城及其周圍,包括吳淞在內,現已為英法軍隊佔領」,太平軍倘若「膽敢進犯該地,將自蹈險境」。其時,太平軍在上海附近的敵人共有四股︰一是英、法軍,約四千人;二是從蘇杭一帶敗下來的清軍,約五萬人,但幾乎沒有戰斗力;三是李鴻章的淮軍,約八千人;四是華爾的常勝軍,約五千人。

此次太平軍進攻上海,兵分五路,犯了未能集中優勢兵力之錯誤。而敵人則緊密勾結,聯合作戰,以逸待勞,相對主動。第一路太平軍由慕王譚韶光率領一萬兵力,急躁冒進,十多天的時間,攻至上海近郊的高橋,陷入了敵人的重圍。李鴻章指揮淮軍、「常勝軍」,與英法聯軍互相配合,從三面夾擊。左邊︰英法聯軍的新式野戰炮瘋狂轟擊,炮彈在太平軍行伍中連連爆炸,太平軍戰士成片的倒地傷亡。右邊︰華爾的「常勝軍」猛烈射擊,槍彈如雨,大批大批的太平軍戰士喋血沙場。前面︰李鴻章的淮軍剽悍凶殘,持刀輪劍,狂砍猛斫,殺氣逼人。譚韶光指揮太平軍三面迎敵,浴血奮戰,拼命抵抗。戰場上槍炮轟鳴,殺聲震天,刀劍飛舞,血水飛濺。大戰持續了近五個小時,太平軍十死七八,步步後退。譚韶光遍體鱗傷、滿臉血跡,帶領殘部匆忙後撤,原路逃回。李鴻章與英法聯軍乘勝追擊,大肆反攻,雙方在奉賢南橋鎮再次激戰,太平軍又遭慘敗,被迫退出南橋鎮。李鴻章得意非凡,指揮淮軍連續進攻;一月之間,從太平軍手里奪去了奉賢、嘉定、青浦、松江等地。為了酬謝侵略者,李鴻章慫恿英法聯軍在攻陷的各城鎮大肆劫掠,燒殺奸婬;並給華爾的「常勝軍」獎賞十萬銀元。

初戰不利,使李秀成大怒,重新集結十多萬精銳部隊,再次向上海進軍。李秀成親率大軍趕到太倉,立即與英法侵略者開戰。雙方擺開陣勢,互相用大炮轟擊,只見炮聲隆隆,彈雨紛紛,烈火熊熊,煙塵滾滾。猛烈的炮戰持續了一天,雙方各死傷一千余人。次日,雙方列陣再戰。李秀成指揮太平軍發起沖鋒,萬馬奔騰,如同狂濤洶涌,勢不可擋;十萬大軍漫山遍野,席卷而來。只有三千余人的英法聯軍陣地迅速土崩瓦解,倉皇後退;其陣後的清軍營壘亦不攻自破,一萬清軍丟甲棄戈,一哄而散。太平軍所向披靡,猛沖猛打,奮戰四個小時,斬殺英法聯軍六百余人,迫其落水溺死者一千余人,法軍司令卜羅德沙場斃命;踏破清軍營壘三十余座,奪得大炮洋槍不計其數。第三日,太平軍追至嘉定,把英軍副司令迪佛力和一千多名英法聯軍團團包圍。正當太平軍準備攻城時,五千多名從廣東新調來的英軍,自上海趕到嘉定城外。李秀成立即布陣迎敵,雙方展開激戰,槍炮轟鳴,刀矛搏擊,人喊馬叫,山崩地裂,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大戰三日,太平軍死傷一萬余人,英軍死傷三千余人。迪佛力乘機棄城突圍,與城外的英軍大敗而逃。太平軍隨後窮追不舍,又斬殺英軍一千余人,打死了英軍副司令迪佛力。太平軍收復了嘉定,李秀成出榜安民,派兵駐守。

休整數日後,李秀成率大軍繼續前進,迅速逼近青浦。英法聯軍再次乘船來救青浦,被太平軍用繳獲的洋槍洋炮迎頭痛擊,敵船中彈起火,數百名英軍驚慌失措,跳水逃命,被太平軍沿江追殺,全部擊斃。駐扎青浦的華爾「常勝軍」聞訊,縱火焚城,倉皇出逃,在城外與太平軍展開混戰。太平軍兩面夾攻,常勝軍狼狽逃竄;激戰數小時,斃傷常勝軍二千余人,活捉其副統領法爾思德。華爾率其余殘兵逃往松江。次日,李秀成揮軍挺進松江。英法聯軍再次從上海派出十余艘輪船,三千余兵力支援松江。太平軍在松江城外擺開陣勢,嚴陣以待。此時的太平軍擁有大量的洋槍洋炮,不論是在人數上,還是在武器上,均佔有絕對的優勢。英軍停船靠岸,紛紛搬運槍炮上岸之際,太平軍先發制人,數百門洋炮一齊開火,上萬支洋槍同時射擊,直打得侵略者暈頭轉向,哭爹叫娘,滿船亂竄,死傷一片。霎時間,數條敵船起火燃燒,無數英軍焦頭爛額,紛紛跳水逃命;其余敵船見狀,扔下岸上的伙伴倉惶逃遁。太平軍隨即發起猛攻,把上岸的英軍全部擊斃。這一仗,消滅英軍一千余人,燒毀敵船四艘,又奪得大批洋槍洋炮。太平軍隨即包圍了松江。後人有詩贊李秀成痛擊侵略者曰︰

令旗指處萬眾從,連戰連捷有豐功。打擊侵略保國土,民族氣節貫長虹。

這一系列的追殲戰,打得痛快淋灕,狠狠地教訓了英法侵略者,大漲了中國人的志氣。歷時一月有余,李秀成驅兵橫掃,連克太倉、嘉定、青浦三城,共殲滅英法聯軍六千多人,常勝軍二千多人,擊潰清軍二萬多人,攻破清軍營寨一百三十余座,繳獲的槍炮軍資堆積如山;直殺得外國強盜亡魂喪膽,一提起李秀成的名字便渾身打顫,從此龜縮在上海,再也不敢與太平軍交戰。李鴻章如喪考妣,向清廷奏報道︰「嘉定、青浦復失,逆焰大漲,英法聯軍被賊眾所敗,從此不敢出戰。」一些清軍敗將則幸災樂禍地嘲弄道︰「洋人之畏太平軍,亦與我同;怯而怕之,真相畢露。」

李鴻章非常狡猾,在此次大戰中,他以搶劫、獎賞鼓動英法軍和常勝軍出戰,而其淮軍則避開李秀成的主力,在上海附近把另一路太平軍擊潰。

正當李秀成在嘉定、青浦一帶大獲全勝,準備直搗上海,收復國土之際,曾國荃率領湘軍攻破蕪湖,進圍天京。洪秀全一天連下三道詔令,催促李秀成火速回援,以解天京之危。李秀成不得不撤松江之圍,放棄攻取上海的計劃,率二十萬大軍回師天京。

當是時,曾國藩從湖北、安徽戰場抽調七萬湘軍,由其胞弟曾國荃率領,分成三路,水陸並進,逼近天京城外。曾國荃采取步步為營,深溝高壘,節節推進,穩扎穩打的策略,指揮湘軍逐步攻佔了天京外圍的若干據點,從西、南、北三面圍困天京;而江北浦口的太平軍則叛變投降,各戰略要地全為湘軍所有。曾國荃部之主力經過激戰,逼近雨花台扎營,與城中的太平軍形成咫尺對峙的局面。

面對如此嚴峻之局勢,洪秀全下詔調集了十五個王的兵力,號稱六十萬人,解救天京。1862年9月,當李秀成趕到天京城外時,發現各王皆屯兵觀望,避戰不前。他召集各王開會,特別強調︰「如欲奮一戰而勝萬戰,先須聯萬心而作一心。」然而,互不統屬的各王,誰也指揮不了誰,根本就無法形成統一的作戰部署,更無法實現統一指揮。會後,各王貌合神離,彼此各懷鬼胎,無人冒死破敵,都想保存實力。李秀成大憤,卻只能指揮自己麾下的兵力浴血奮戰。客觀地說,此時的太平軍人數比湘軍多,火力也比湘軍強,但卻無法戰勝湘軍。原因在于,除各王袖手旁觀外,不少太平軍戰士亦消極厭戰,尤其不願打內戰;紀律松弛,臨陣畏縮不前。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天國後期濫封王,各懷鬼胎多彷徨。臨陣對敵畏刀劍,同床異夢難久長。

天京城外的大會戰,進行了四十六天,每天炮聲隆隆,槍聲陣陣,彈雨紛紛,殺氣騰騰,卻始終未能分出勝負。曾國荃指揮湘軍憑借重重疊疊的深壕堅壘,頑強抵抗;他親臨戰壕,與湘軍兵勇同吃同住,頭部負傷,血流滿面,依然持槍還擊,不下戰場。在他的感召下,湘軍個個殊死惡斗,士氣倍增。在安慶遙控指揮的曾國藩嚇得膽戰心驚,寫信向上海的李鴻章求救,稱自己︰「如在驚濤駭浪之中,心已用爛,膽已驚破。望速遣精兵救援。」

然而,未等李鴻章派出援兵,太平軍卻主動停止了進攻。原來,其時恰值秋末冬初,陰雨綿綿,冷風颼颼,李秀成所部未帶冬衣,又缺乏糧草,士兵在泥水中作戰,渾身濕透,一個個凍的瑟瑟發抖。其他各王借口衣食不繼,紛紛帶兵撤離;只留下李秀成和李世賢的兩支兵馬,且軍心混亂,喪失了進攻能力;遂使湘軍主力雖遭重創,但卻逃過了被殲滅之厄運。

李秀成趕回天京,籌得一批冬衣,為麾下將士散訖。復與洪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