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17.第九回 洪秀全落第思反 金田村農民起義(上)

作者 ︰ 若愚

第17節第九回洪秀全落第思反金田村農民起義(上)

第九回洪秀全落第思反金田村農民起義(上)

詩曰︰自從孔子開師門,可憐天下讀書人。明知學問不值錢,依然用功到更深。半饑半飽好騖遠,全心全意夢青雲。王侯將相多粗魯,達官顯貴少斯文。

姑妄言之︰中國古代,有兩個「壞人」,一個「好人」。第一個「壞人」是後稷,發明了種莊稼。本來,上古先民以漁獵、畜牧為業,輔之以自然采集;人們逐水草而居,雖說生活不太穩定,但卻活得悠哉游哉。自後稷首創農業耕種之後,人們被迫「面朝黃土背朝天」,終年勞累亦難得溫飽。嗣後,出現了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農民便被壓到了社會之最底層;勞動果實常常被統治者搜刮一空,辛勞之後卻只能以糠菜度日。是故,農家子弟沒有一個甘心當農民者,無不渴望著「一朝鯉魚跳龍門,子孫萬代月兌苦海」。倘能如願,便視為三生有幸。第二個「壞人」是孔子,發明了教書、上學;且美其名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自此以後,歷朝歷代確實有無數人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三更燈火五更雞,一心只讀聖賢書。然而,仔細考查,不難發現︰真讀書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來多。在封建社會,絕大多數文人把讀書只是當作「敲門磚」,企圖通過科舉之路,博取功名,躋身官場。應該承認,的確有一少部分人科舉成名,做官為宦,光宗耀祖。但更多的人則名落孫山,羞愧滿面,無地自容。嗚呼!十載寒窗,千辛萬苦;考場敗北,希望破滅,更是苦上加苦。追根索源,制造這種痛苦之始作俑者,便是孔子。另一個「好人」是秦始皇,發明了當皇上。當皇上多好!駕馭百官,富有四海,金銀如山,美女如雲,至高無上,言出法隨。吸引得天下英雄豪杰人人心馳神往,個個垂涎三尺;伺機提著腦袋拼一場,渴望著黃袍加身坐龍床。就連那些微末小吏,都個個心存妄想,無不處心積慮往上爬,勾心斗角盼升官;其最高奮斗目標,不外乎是「混個皇上當當」。

上述妄言,看似閑話,亦非閑話。何以見得,有人為證︰近代中國曾出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此人出身農家,卻不想當農民,十年苦讀,四次參加科舉考試,均名落孫山,難以進入官場,憤怒之下扯旗造反,終于稱王,差點兒當了皇上;可謂集農民、書生、皇上三者于一身;此人便是洪秀全。

洪秀全,廣東花縣人,長的方臉圓額,鷹鼻闊口,眉展英豪之氣,眼露傲慢之色。洪秀全原名洪仁軒,後因萌發反志而改名為「秀全」。「秀全」二字拆開為「禾、乃、人、王」四字;「禾」、「我」二字諧音,故「禾乃人王」者,我乃人王也,是為「秀全」。洪秀全家有薄田十余畝,其父和兩位兄長自耕自種,雖然談不上富裕,卻也衣食無憂。洪秀全七歲入私塾讀書,聰明勤奮,學業優異,深得父兄稱贊,勉其刻苦用功,以期他日科舉成名,光耀門庭。然而,由于父兄溺愛,也使洪秀全養成了唯我獨尊、任性叛逆的性格。十六歲時,洪秀全赴廣州應秀才考試,在街頭偶遇兩名基督徒散發傳教之小冊子——《勸世良言》,便隨手拿得一本,在寓所粗略翻閱一遍即裝入行囊。次日進場應試,結果落第而歸。洪秀全情緒低落,其父兄勸勉道︰「汝還年輕,來日方長。切勿氣餒,發達有時。」第二年再次進城應考,依然失敗而返。連續兩次考試失利,使洪秀全精神上受到極大刺激。歸家即病,一連四十余日臥床不起;持續發燒,口說囈語,暈去復醒,精神恍惚。似夢似幻之中,洪秀全感到被人帶上天堂,見到上帝;上帝向他指出妖魔迷惑世人之種種情形,授予他一把寶劍,令他把闖上高天的諸多妖魔一一斬除。隨後,上帝稱他為次子,命他下凡人間除妖救世,作萬國之主,掌人世太平。夢醒之後,病體漸愈,又調養數日,即下地助父兄務農。父親見洪秀全身體虛弱,便托人為其在本村村學中謀得教師一職。當上教師,自然免去了耕田之累。終年與四書五經做伴,必然深受儒家思想之影響。「學而優則仕」的理念,支配著洪秀全繼續苦讀,希望通過科舉入仕,擠進官場。二十六歲時,洪秀全第三次到廣州參加考試,又一次名落孫山。急切渴望功名,卻屢次遭受失敗,讓洪秀全無比憤恨;回家後把自己關在一間小房子內,苦思冥想了數日,思想上發生了重大變化,寫成七律一首,其詩曰︰

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眼通西北江山外,聲震東南日月邊。展爪似嫌雲路小,騰身何怕漢程偏。風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飛龍定在天。

詩言志。從這首詩來看,此時的洪秀全已經萌發了「反志」。他雖然牢騷滿月復,但是為了生計,還得繼續教書;同時心存一線希望,期冀下次能僥幸成功,依舊刻苦讀書,晝夜用功。到三十一歲時,洪秀全第四次踏進考場,拼力一搏;誰料蒼天不遂人願,再次慘敗而返。

洪秀全實在不是一塊讀書的材料,四次考試,連個秀才都沒考中,更談不上中舉人、中進士。羞愧、憤懣、絕望之中,他的思想發生裂變,忍不住滿腔怒火噴涌而出,仰天狂嘯道︰「我要當皇上。」「我要是當了皇上,由我來主持科舉考試,讓天下的考生任我錄用。」他把滿月復的怨恨轉化成一股戾氣,又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同官府黑暗、百姓災難聯系起來,決心探索一條推翻清朝統治、解救天下黎民的道路。

扯旗造反,絕非易事;推翻滿清皇帝,單靠一己之力,無異于蚍蜉撼樹。洪秀全明白,要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就必須動員民眾;而要動員千千萬萬的民眾起來造反,談何容易。他越想越多,越想越煩。在極端的迷茫和煩躁之中,他的目光停在了案頭一大堆書卷上,一股莫名其妙的怒火從心中升起,正是這些四書五經、儒家典籍坑害了自己。「燒掉它」,這個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他點來火種,抓起一本書撕成兩半就燒了起來。一本接一本的撕,一本接一本的扔到地上燒。望著跳動的火苗,長期郁積在胸中的憤懣得到了發泄,使他感到一絲少有的寬慰。無意之中,洪秀全的手模到了十多年前得到的那本宣傳宗教的小冊子——《勸世良言》,不由得心頭一愣,自語道︰「此書可以不燒。」說來真是鬼使神差,他開始仔細閱讀這本小書,竟然深受啟發。洪秀全接受了其中之說教︰上帝是唯一的真神,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彼此應該平等,大家都應該只拜上帝,而不應該敬拜其它鬼神和各種偶像。聯想到十多年前的夢境,自己曾經上過天國,見過上帝;上帝呼他為次子,上帝便是他的天父。忽然之間茅塞頓開,洪秀全感到眼前一亮,迅速產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想法︰創立一個宗教組織——拜上帝會,借助上帝的權威,宣傳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統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間「天國」。

帶著這種想法,洪秀全找到一同在村學中教書的好友馮雲山和族弟洪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