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12.第六回 戰浙東官僚荒唐 保家園民眾仗義(下)

作者 ︰ 若愚

第12節第六回戰浙東官僚荒唐保家園民眾仗義(下)

第六回戰浙東官僚荒唐保家園民眾仗義(下)

在勝利美夢的鼓舞下,奕經率領部隊浩浩蕩蕩趕往前線。又走了十多天,終于來到紹興。從上年十月出京,到次年三月抵達,整整走了六個月,總算到達前線。依然是醉生夢死,照舊是歌舞宴樂;既不作軍事準備,也不派人了解敵情,一心一意只等著夢里所昭示的勝利從天而降。和奕經的虛驕昏庸、盲目輕敵相反的是,璞鼎查用重金收買的一批漢奸,在浙江東部各地四處搜集情報,把奕經的舉動全部打探得一清二楚,並據此加強了英軍的防務。

奕經等了數日,不見美夢變成現實。正在滿月復狐疑之際,左右進讒、蠱惑道︰「附近有座禹王廟,其神簽極為靈驗。」奕經聞之,正中下懷,便帶上一大群官吏,乘轎出城,進廟求神拜簽;求得一支「上上大吉」簽,簽上赫然寫著「五虎驅羊」四個字。眾人不解其意,奕經卻忽然心血來潮,肆意曲解道︰「虎者虎將也,羊者洋人也。五虎驅羊者,五員虎將驅逐洋人也。」他突然一陣狂喜,向左右道︰「神靈昭示,此戰必勝無疑。今年是虎年,本將軍又屬虎,再選三個屬虎的副將,豈不是五虎麼?猛虎下山,群羊亂竄;五虎驅羊,洋人聞風遠遁;豈非妙計乎?」眾人聞言,齊聲喝彩道︰「禹王保佑,神靈昭示;大將軍皇室貴冑,智慧超凡,果然有此妙計。」奕經喜不自禁,立即返回帥府,擂鼓聚將,商議軍機。奕經大言不慚地宣稱︰「今年是虎年,本帥又屬虎。此次作戰,可用五虎驅羊之計,羊即是洋人。現在只需從眾將官中挑選三員屬虎的統領,帶兵出戰,即可克敵制勝。此乃天機神算,又暗合五行相生相克之理。」

這位從小生長在北京皇城的封建官僚,根本就不懂得戰爭,更談不上什麼用兵謀略,完全是憑幻想發號施令。奕經煞有介事、故弄玄虛,在眾將領中反復挑選,竟然真的選出了三名屬虎的總兵︰一個是蒙古族人,名叫阿木穰;一個是滿族人,名叫哈克里;第三個是漢族人,名叫鄭鼎臣。奕經給這三個總兵分別授予「蒙古虎」、「東北虎」、「華南虎」的稱號;讓每人戴一頂虎頭帽、披一件虎皮衣,作為克敵制勝之法寶。

次日,三位「虎將」備好行頭,聚集到行轅听令。奕經大喜,發令道︰「‘蒙古虎’阿木穰率三千兵力進攻寧波,‘東北虎’哈克里率三千兵力進攻鎮海,‘華南虎’鄭鼎臣率三千水師進攻定海。三路兵馬立即出動,務要大張聲勢,如同猛虎下山,三天之內收復失地,把洋人趕下大海。」三將得令,分頭領兵出營。

混賬之人盡做荒唐之事,荒唐之人才有混賬之舉。更為混賬、荒唐的是,待三路兵馬出動後,奕經便認為大功告成,陶醉于勝利的夢想之中。一連三天,奕經在牛鑒等地方官員的陪伴下,游禹陵古跡,觀蘭亭勝景,飲紹興美酒,賞艷妓彈唱,在歌舞宴樂之中等待前線的捷報。第四天,消息傳來,三路軍馬大敗而歸。不但沒有收復三城,反而被英軍尾隨追趕,乘勢佔領了慈溪,兵鋒直逼嘉興。奕經聞報,如同五雷轟頂,匆忙上馬,帶著身邊侍衛倉皇逃往杭州,從此再也不敢言戰。

此次浙東戰役,清軍大敗,奕經難辭其咎。他視戰爭如同兒戲,以夢幻指揮三軍。誠所謂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細究根源,道光皇帝的兩個佷兒奕山和奕經,一個在廣州戰役中采納了「馬桶避邪」之計,一個在浙東戰役中發明了「五虎驅羊」之計,其混賬、荒誕之處,足以成為天大的笑話;如果不吃敗仗,那才是天大的怪事。

可憐道光皇帝坐在紫禁城中,望眼欲穿,渴盼捷音,終于盼來了奕經的奏報,稱︰「浙東天氣炎熱,兵士不服水土;因病死亡甚多,暫且休兵罷戰。」道光覽奏,長嘆一聲︰「真是不幸之至。」信矣!將帥無能,每戰必敗;蒙蔽朝廷,欺君行騙;不僅是大清國之不幸,亦是中華民族之不幸。

和官軍的狼狽敗退完全相反,浙東人民自發的拿起武器,與敵人展開了游擊戰。長期以來,浙東地區活躍著一支民間秘密組織——黑水黨;或者說是一支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的綠林好漢組織。以徐保、張曉火、錢大才等為其魁首;他們個個身懷絕技、武功高強,逾牆走壁、矯捷如飛;其手下約有四五百人。黑水黨散則隱蔽于蘆蕩河灣、山野民居之中,聚則統一行動、組織嚴密。

自英軍佔領寧波後,徐保及其同黨不斷偷襲、狙擊、騷擾,成了侵略者的克星。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黑水黨殺敵,不搞正面對壘,專搞暗中偷襲。英軍自恃武器先進,狂傲驕橫,常常三五成群,外出游蕩,伺機劫掠。這些小股敵人便成了黑水黨襲擊的目標,且一旦被黑水黨盯上之英軍便極難生還。某日,三名英軍在城中小巷內游蕩,錢大才帶領手下突然從其背後予以襲擊,一陣長矛捅刺,殺死英軍後,錢大才等人迅速撤離。一次,五名英軍出城游蕩,被黑水黨用飛鏢擊中,殺死後陳尸路旁。又一次,十多名英軍駕小舟欲往鎮江,被黑水黨偵知飛報首領。徐保立即帶領一百多人,分乘七八只小艇在江中狙擊,使十多名英軍全部斃命。又一次,徐保帶領幾名弟兄化裝進城,發現四個英軍在一家酒館鬧事。徐保靈機一動,主動上前應酬,買酒買肉請英軍大吃大喝,將其全部灌醉後裝入麻袋,連夜偷運出城,扔進江中。就這樣,黑水黨頻頻出擊,連連得手,其神出鬼沒,巧妙殺敵之法大抵如此。

張曉火更是技高一籌,在火藥中加入鐵砂、鉛丸制成**包,專門夜襲敵人營房。待敵人睡熟之後,張曉火帶領同黨潛入敵營,先用飛鏢消滅掉哨兵,再引燃**包扔進敵人兵營,給英軍造成重大殺傷。連續數次的夜襲,使英軍如同驚弓之鳥,徹夜不敢睡覺。臥烏古惱羞成怒,組織英軍大隊出動,欲與對手決一死戰;而黑水黨卻消失得無影無蹤。等英軍返回駐地時,其後隊卻遭到數桿抬槍的猛烈襲擊,四十多名英軍立即倒在血泊中掙扎。抬槍的出現,再次刺痛了臥烏古的神經,他急令英軍搶走死體、傷員,退回城中駐地,再也不敢外出滋事。

此夜,臥烏古失眠了。他認真統計的結果是,與奕經的大軍作戰,英軍幾乎沒有傷亡。然而,近兩個月來被黑水黨殺死、失蹤的英軍接近三百人,平均每天死亡五名士兵。這是一個讓臥烏古膽顫心驚的數字,也是讓他徹夜難眠的事情。回憶近兩年來的經歷,從廣州三元里,到廈門的陳莊,再到今天的寧波黑水黨,臥烏古終于明白了義律當初所說的︰不能和中國的民眾作戰。處在中國民眾包圍之中,看不見軍隊卻處處都有復仇的刀槍,英軍晝夜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臥烏古連夜寫信,天明派人送往定海,向璞鼎查建議撤出寧波。璞鼎查接報,亦深感問題嚴重,英軍分散駐防確實不利。于是,他下令英軍撤出寧波、鎮海和慈溪,退回定海集結。

英國侵略者在侵犯閩浙沿海的同時,又曾分兵進犯台灣。當時,台灣道姚瑩和總兵達洪阿積極應對,組織軍民聯合抵抗侵略,取得了可喜的戰績。早在英軍撤出廈門不久,就派出軍艦攻擊基隆;姚瑩、達洪阿指揮基隆守軍開炮猛烈還擊,英艦「納爾不達」號被擊傷,觸礁沉沒。英軍跳水逃命,被台灣軍民生擒活捉一百三十余人,並繳獲大炮十多門。到英軍攻陷定海後,再次派出數艘軍艦來基隆侵擾,仍被嚴陣以待的基隆軍民擊退。浙東戰役結束後,英軍又派出軍艦一艘、舢板四只到台灣騷擾,被漁民誘入土地公港觸礁沉沒。島上守軍和義勇、漁民駕起數十只戰船、漁船群起攻擊,殺死敵人六十余名,俘獲三十余名,繳獲大炮十門。在台灣軍民的嚴密防範下,英國侵略者三次想侵入台灣,均未得逞。

待英軍全部退回定海後,璞鼎查召集屬下計議。臥烏古道︰「我們遠離本土來中國作戰,必須集中兵力對中國官軍實施打擊,不能分兵駐守,不能深入中國內陸;更不能與中國的民眾作戰。此次在寧波駐守數月,損失太大。」巴爾克道︰「是的,海軍三次進攻台灣未能取勝,也是因為分兵出擊,導致失敗。」璞鼎查道︰「分兵之弊,顯而易見。爾後我們不再分兵,而是集中兵力,重點打擊清朝的軍隊和官府。」臥烏古道︰「我認為應該直接攻打北京,捉拿中國皇帝。」璞鼎查道︰「不。應該先打南京。」臥烏古道︰「為什麼?」璞鼎查道︰「我們的優勢在于軍艦上的強大炮火,打北京就無法利用這種優勢。打南京則不然,我們的軍艦可以從長江到達南京。控制南京就能控制中國的長江和運河兩大水道,使江南的漕米不能北運,給北京的清政府以沉重地打擊。」巴爾克道︰「可是,在台灣那邊還扣押著我們一百六十多名俘虜。」璞鼎查道︰「這個問題只有等打下南京才會解決。」臥烏古道︰「既然如此,那就立即行動。」璞鼎查道︰「是的,立即出動。要速戰速決,先打乍浦,再打上海,沿長江而上,直逼南京。」巴爾克道︰「為什麼要打乍浦?」璞鼎查道︰「據我們收集到的情報,乍浦駐有清朝的八旗兵,號稱是中**隊的精銳。打下乍浦,對清政府會有很大的震動。現在我命令,各部隊準備出擊,進攻乍浦。」

應該承認,侵略者的情報是相當準確的。乍浦是浙江的又一個海防重鎮,駐有二千名旗兵和五千名漢兵。由滿蒙統領長喜、左統領隆福、陝甘提督韋逢甲三位將領鎮守。遺憾的是防守乍浦的將領意見不合,旗人歧視漢人,猜忌漢兵,斥漢兵為漢奸。長喜令左統領隆福帶領旗兵守城,令韋逢甲率漢兵守海岸炮台和城郊。

是日,璞鼎查指揮大隊英艦逼近乍浦,在開炮轟城的同時,出動英軍二千人首先從東郊發起進攻。在韋逢甲的指揮下,防守東郊的漢兵竭力抵抗,開炮還擊,拼死格斗,激戰一個多小時,斃傷敵人近百名。英軍在東郊不能取勝,轉而向南門進攻。城下的漢兵浴血奮戰,城上的旗兵卻袖手旁觀。英軍不斷增加進攻兵力,南門外的漢兵五百余人,浴血蹈火,奮力拼殺;激戰半日,全部戰死。英軍再次集中炮火持續轟擊,致使南門城牆坍塌。英軍從坍塌處攻入城內,長喜、隆福督率旗兵揮刀迎戰,相繼中彈陣亡,旗兵被殺死二百余人,余者棄城逃跑。韋逢甲絕望自殺,城外清軍四散逃命。乍浦失陷,璞鼎查下令屠城。英軍獸性大發,殺戮之慘,積尸滿路;路塞難行,又棄尸河中,河水為之不流。隨後,英軍在城中大肆搶劫,把糧食、財物洗劫一空。最慘者莫過于年輕婦女,被英軍強暴蹂躪,奸而後殺者不計其數。英軍在乍浦肆虐十日後,自動放棄乍浦,返回定海。

乍浦之戰,七千守城清軍敗給了二千英軍,進一步暴露出了清朝統治者的又一個致命弱點︰大敵當前,不是齊心協力,團結對敵,而是露骨的疑忌和排斥漢人。這才是︰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之;國因內亂,而後敵侵之。要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