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11.第六回 戰浙東官僚荒唐 保家園民眾仗義(上)

作者 ︰ 若愚

第11節第六回戰浙東官僚荒唐保家園民眾仗義(上)

第六回戰浙東官僚荒唐保家園民眾仗義(上)

浙江前線連吃敗仗,一月之內丟失了三座城市。消息傳到北京,在清朝統治者中引起了一場大亂;有人驚慌失措,有人痛心疾首,也有人幸災樂禍。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心懷叵測,每接到一次清軍戰敗的奏報,便眉飛色舞,高興不已。奇怪!朝中宰輔大臣聞敗即喜,豈非咄咄怪事?要弄清其中原委,就必須從清代的官場說起。

清代選官大體有三個途徑。其一是享有特權的滿清貴族;他們即使目不識丁,菽麥不辨,甚至昏聵無能,寡廉鮮恥,但卻能世代襲爵承勛,坐享高官厚祿。其二是通過科舉考試,博取功名入仕。讀書人先以童生的身份參加每年一次的縣級考試,合格者即可錄取為秀才。秀才方有資格參加三年舉行一次的省級考試——鄉試,其合格者錄取為舉人。而後,舉人再參加全國性的會試,或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成績優秀者即錄取為進士。進士中之前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常被授予顯官高位;此即所謂科甲出身之「正途」官吏。第三條途徑便是「捐納」。清政府為了開闢餉源,把賣官蠰爵作為正當的財政收入,並設有隸屬于戶部的「捐納司」專掌此事。清政府把道、府、縣各類官職以及佐雜、下僚、貢生、監生等職位分成等級,明碼標價,任人「選購」;公開鼓勵地主、紳士、富商、巨賈花錢買官做。而且花錢越多,買得之官職亦越大。這種公開買官的行為,被美其名曰「捐納」,捐得官職的人便稱為「捐班」出身。凡是沒有得過科舉「功名」的人,只要肯出錢,便可從貢生、監生出身捐起,一直捐到道台;有「功名」的舉人,為盡快謀取一官半職,更可出錢捐個官作;受過革職處分的人也可以靠捐納得到起復,重新做官。

嚴格地說,捐官者所買到的只是一個空頭的官餃,于是就又出現了「候補」現象。捐官者先把銀錢交到戶部「捐納司」以領取「官憑」,再持官憑到吏部銓敘司去抽簽,以確定分派到某省去等候補缺。由于賣出去的官額太多,大大超過了全國官吏編制的限度,因此,買到官餃的人並不能馬上就得到「實缺」,還須等待遇缺補授的機會,故稱「候補」。候補,往往一候就是若干年。因為捐錢買官的人太多,所以,即使遇上個「缺」,還得論資排輩,或靠走門子,或再出高價行賄才能搶到正式補授的位置。既然他們花了高價才撈到一官半職,上任後的首要「任務」,當然是拼命搜刮、勒索,除了撈回成本,還得賺夠一筆財產;這已成為清代官場通行的「做官之道」。

在「千里做官只為財」的清代官場上,捐官之目的完全是為了發財。捐官者之所以放棄原來的營生而捐官,是因為他們知道︰普天下之買賣,只有做官的利潤最好,做官是真正的一本萬利。曾有個富商捐了個知府,引見時皇帝問他︰「既然經商可以致富,爾又何必捐官?」富商回答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經商獲利雖多,但終不如做官獲利優厚;而且當商人也不如當官體面,所以我才棄商捐官。」此中道理,皇帝亦非常清楚。道光皇帝曾對身邊大臣道︰「朕最不放心者,即是捐班。此輩不讀詩書,將本求利。欲使其廉潔,誠為難事。」

由于捐官者以發財為直接目的,並為此投下了血本。因此,一旦當了官便毒如蛇蠍、狠如虎狼。捐納的官吏是如此,科舉出身的所謂正途官吏,從念書、科舉、中進士到身居官位,所下的本錢並不比捐納者少;故其搜刮、勒索的手段也決不在前者之下。于是,就形成了朝中大員營圖私利不擇手段,衙門吏役貪婪殘酷更是肆無忌憚。只要能撈到銀錢,什麼橫征暴斂、貪污受賄、敲骨吸髓、乃至草菅人命,各種苛毒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只要能撈到銀錢,什麼國家興亡、民族安危都可以置之腦後而不顧。時人曾有詩刺之曰︰

食祿乘軒著錦袍,不知民瘼半分毫。滿斟美酒千家血,細切肥羊萬姓膏。燭淚淋灕冤淚滴,歌聲嘹亮怨聲高。群羊付與豺狼牧,辜負朝廷用爾曹。

當此之世,何種營生發財最快?惟走私、販賣鴉片耳。早在林則徐禁煙之前,大官僚百齡出京赴廣東巡撫任時,向人借錢作路費。幾年以後,他升任兩江總督,動用夫役兩千多人搬運個人財物。此外,他還購置了房產六處,良田五千多畝。如此暴富,全來自鴉片私商行賄。事實上,因此而發財者,也絕非百齡一人。在鴉片走私活動中,英國鴉片商不惜以重金賄買清朝的官吏兵丁,勾結中國煙販,建立起從沿海到全國各地的販毒網點。一些在沿海緝私的巡船,竟暗中與英國鴉片商約定︰每箱鴉片收五至十元的賄賂,便免于檢查,立即放行。更有甚者,發展到官商勾結、通同作弊、按股分贓、包庇行私。許多地方官吏和兵卒名為緝私和查禁鴉片,實則收受賄賂,反成了煙販的耳目和幫凶。他們再以送禮納獻的形式把贓銀層層分潤,賄賂其上司。這樣,上至朝廷王公大臣,下至地方官吏兵弁,層層串通,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鴉片受賄集團。直隸總督琦善、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便是該集團的頭子,也是該集團最大的受益者。是故,琦善投降賣國,穆彰阿反對禁煙、每聞清軍戰敗即欣喜若狂便不足為怪了。

但是,道光皇帝極不高興。浙江前線連吃敗仗,使道光皇帝怒火中燒,他怎麼也不甘心。一個泱泱大國敗給了一群海盜,並且是只出動了四千名海盜,便把天朝上國的大軍打得丟城失地,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為了挽救浙江前線的敗局,道光皇帝決心再打一仗;于是,任命他的另一個皇佷奕經為揚威將軍,偕參贊大臣文蔚等,征調各省軍隊一萬三千多兵力,馳赴浙江收復失地。

與此同時,英國侵略者在佔領了浙江沿海數城後,就打算在此地過冬。璞鼎查從香港調集的大批援軍也已趕到定海,增強了英軍的實力。由于雙方兵鋒所向,浙江便成了軍事中心,一場大戰將在所難免。

道光皇帝對奕經寄予厚望,在召見時明確表示︰「汝乃我愛新覺羅氏之後裔,亦是朕之股肱,此次赴浙退敵,事關社稷安危。朕翹首東南,日盼捷音之至也。」奕經叩頭有聲,道︰「臣當竭忠盡智,報效朝廷;殺退英夷,為皇上分憂。」奕經嘴上說的確實動听,然而,在行動上卻極其昏庸。他和奕山一樣,是清朝統治集團內愚頑腐朽的典型代表。他掛帥出京以後,不像要去打仗,而是像去休閑旅游。一路之上盛設儀仗,擅作威福,恣意縱欲享樂,盡情游山玩水。隨行的侍衛、司員、幕僚皆紈褲子弟,所到之處驅使地方官員征集歌妓舞女,勒索供應,飛揚跋扈,濫施婬威。三個多月的時間,才走到蘇州。又貪戀蘇州供帳之隆、飲食之豐、聲色之悅,整天沉溺在花天酒地之中。屯兵月余,逗留不前。主帥如此,其所帶之兵亦不像兵。這些從各省臨時征調來的兵,全是些烏合之眾,在營中公然酗酒賭博,吸食鴉片;紀律敗壞,無異于土匪;兵將不和,毫無斗志可言。每到一地便勒索商賈,敲詐銀錢,劫掠百姓,胡作非為,直鬧得雞飛狗跳,民怨沸騰。

在蘇州住了一月有余,奕經日則逍遙于太湖山水,夜則醉臥于煙花妓館。雖說每日快樂勝似神仙,但也難免日久生厭。一日,酒飽飯足之後,正思何以消遣為樂。左右報道︰「浙江省官員求見。」奕經命進。只見三名官員近前跪拜道︰「新任兩江總督牛鑒偕浙江巡撫劉韻珂、浙江總督佘步青叩見大將軍。」奕經道︰「起來吧。」借起身之際,牛鑒搶前一步,從袖中取出一張三十萬兩的銀票,呈到奕經座前道︰「我等的一份孝心,請大將軍笑納。」奕經接過銀票,嘴上說道︰「讓你們費心。」牛鑒道︰「卑職听說大將軍一路辛苦,特意從浙江趕來迎接。」奕經道︰「也好,本將軍在蘇州也住膩了,那就換個地方,去浙江。」就這麼非常隨意而草率的一句話,便成了部屬開拔的命令。隨從侍衛即刻收拾行裝,擺開儀仗,奕經起身上轎,鳴炮啟程。

這批紈褲子弟,一路悠哉游哉,十多天後到達浙江嘉興。轎馬顛簸實在辛苦,奕經下令在此休息。牛鑒忙前跑後,催逼地方官員進獻美食、美酒、美女,竭力伺候。是夜,奕經大醉,高臥于錦帳之中,黎明時分得一奇夢。夢見英軍紛紛上船,竄出大洋,倉皇逃命。奕經大喜,即刻召集隨軍官員圓夢。奕經眉飛色舞地講完自己的美夢,贏得了眾官員的一片喝彩。牛鑒道︰「大將軍吉人天相,此夢主上天保佑,大吉大利。」劉韻珂道︰「卑職原來以為英夷船堅炮利,不可戰勝,只能求和。現在看來大將軍貴人神助,示以吉夢,此行必然馬到成功,兵不血刃即可大獲全勝。」奕經聞言喜不自禁,道︰「以前作戰連吃敗仗,那是你們漢人無能,不會打仗。要說打仗,還是我們旗人最棒。想當年,我們八旗鐵騎橫掃半個中國,所到之處攻必克,戰必勝。」眾人連忙附和道︰「大將軍所言甚是。」文蔚道︰「大將軍文韜武略,料敵如神。又是皇家貴冑,福至心靈,早已勝算在握,方有此神靈托夢,昭示吉祥。」被眾馬屁精一陣恭維,奕經喜笑顏開,即刻下令大軍開拔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