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10.第五回 一老農陳莊運籌 三總兵定海捐軀(下)

作者 ︰ 若愚

第10節第五回一老農陳莊運籌三總兵定海捐軀(下)

第五回一老農陳莊運籌三總兵定海捐軀(下)

次日,璞鼎查調整部署,指揮英艦停在遠處,向定海南門外炮台猛烈開火。清軍的大炮射程不及英艦,只有被動挨打。炮彈在身旁不斷的爆炸,清軍死傷慘重。在優勢炮火的掩護下,臥烏古指揮五百多名英軍乘小艇搶灘登陸。葛雲飛命令各炮瞄準登陸的英軍射擊,一陣炮轟過後,數只登陸艇被擊中,但仍有大部英軍爬上海岸。葛雲飛趁敵人立足未穩,率領千名清軍躍出陣地,沖進敵群猛砍猛殺。海灘上雙方展開了殊死格斗,英軍匆忙開槍射擊,挺起刺刀頑抗。葛雲飛揮起大刀,左劈右砍,數名英軍頭顱落地。清兵個個奮勇,人人拼命,但見大刀上下翻飛,中刀者非死即傷;長矛前後挑刺,著矛者破月復開膛。英軍的近戰肉搏能力實在太差,左躲右閃,勉強遮擋防御,步步後退,毫無進攻之能。臥烏古見狀,急令殘敗英軍跳海逃命,海岸邊留下了近二百具尸體。遠處的英艦又一次瘋狂開炮,葛雲飛帶領清軍冒著炮火迅速撤回陣地。這一天,英軍除了炮轟之外,再也不敢組織陸軍搶灘進攻。

第三天,英軍避開城南的主陣地,從東邊數里處登陸,向竹山門發起進攻。鄭國鴻組織守城清軍英勇抗擊,只听得炮聲隆隆,殺聲陣陣,一天的激戰,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到傍晚,英軍又扔下近百具尸體退回軍艦。第四天,英軍再次改變進攻方向,從城西向五奎山門殺來,被王錫朋指揮清軍打得人仰馬翻,再次扔下數十具尸體敗退回艦。

連續幾天的激戰,雖然保住了定海城池,但守城清軍也十死七八,傷亡極為慘重。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三位總兵計點部卒,只剩下不足一千兵力。三總兵深感處境危機,聯名修書,連夜派人向鎮海大營求援。

連續四天的進攻,英軍死傷四百多人,卻未能攻陷定海,使璞鼎查惱羞成怒,連夜召集巴爾克、臥烏古商量對策。經過反復分析,狡猾的敵人終于意識到了定海城的防御策略︰清軍重點防守的陣地是定海南門,東、西門亦有較強兵力防守,北門可能是清軍的薄弱環節。于是,璞鼎查定下了一個「南門佯攻、北門偷襲」的作戰計劃。

第五天,巴爾克指揮十多艘英艦集中炮火轟擊定海南門,吸引葛雲飛調集兵力,嚴防死守。臥烏古則帶領一千多名英軍從城東數里處偷渡上岸,大寬轉迂回到定海城北,從小路偷偷爬上曉峰嶺。傍晚時分,臥烏古指揮英軍向定海北門發起偷襲。由于連日激戰,北門兵力已全部調往南門參戰;英軍幾乎兵不血刃就佔領了北門,殺進城中。王錫朋聞訊北門失守,急帶數十人馳援北門,與敵展開巷戰,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與此同時,另一隊英軍搶灘成功,從東邊向竹山門發起猛攻。正在萬分危機之時,清軍的炮彈全部打光;英軍迅速逼近城下。鄭國鴻率剩余的數百兵力沖出城外,與敵人殊死血戰。短兵相接,刀劍相格;英軍不斷開槍射擊,清兵接二連三倒地傷亡。鄭國鴻身中數彈,遍體血污,依然揮刀搏斗,終因流血過多,英勇犧牲。

入夜,東門失守,兩股英軍在城中會和,定海陷落。只剩下南門外葛雲飛及其二百多名士兵還在陣地上堅守。葛雲飛遍體鱗傷,巡視陣地,目睹所部彈盡糧絕,筋疲力盡。葛雲飛無限感慨,大聲吟詠道︰

男兒仗劍守國門,誓滅賊寇不顧身。熱血融入神州土,鑄成中華民族魂。

部下受其感染,堅定必死信念,握緊手中刀槍,等待最後決戰。黎明時分,英軍開始了新的攻擊,成串的炮彈在身旁落下,清軍的陣地被炸得七零八落。上岸的英軍列開陣勢由南向北推進,城中的英軍則由北向南壓來;葛雲飛及其所部陷入重圍,他手持大刀,率二百多名士兵,冒著槍林彈雨,沖入敵陣,拼命廝殺。戰斗進行的無比殘酷,陣地上布滿了死尸,雙方士兵踩著血水,踏著死尸往來爭斗。到中午,二百清兵相繼戰死,葛雲飛全身受傷四十余處,但他仍然強忍劇痛奮力砍殺。突然,一顆炮彈在身邊落下,彈片擊中了葛雲飛的胸部,英雄偉軀砰然倒地,壯烈殉國。

若干年後,當地百姓在定海城外建起一座「三忠祠」,以志緬懷。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定海三總兵,浩氣貫長虹。激戰六晝夜,愛國一念誠。血染征袍赤,魂映舟山紅。千秋志功績,萬代留芳名。

定海陷落,璞鼎查、巴爾克、臥烏古登上城牆,四下瞭望。璞鼎查道︰「小小定海,竟然用了六天時間,才得以攻下。」臥烏古道︰「定海三面環山,南臨大海;城牆寬厚,易守難攻。」璞鼎查道︰「必須承認,定海守軍的抵抗是最頑強的。」巴爾克道︰「定海是一個良好的屯兵重鎮。我們應該長期駐守此地。」璞鼎查道︰「是的,除非中國皇帝答應我們的全部要求,否則,我們決不退出定海。」隨後,璞鼎查下令從香港調來大批英軍,使定海成為英軍另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

佔領定海,控制舟山島,以此作為跳板,對中國北部的港口城市實施打擊。出于長期經營、重點利用的打算,英軍在定海實行了懷柔政策,一方面允許居民照常生產生活,一方面竭力收買漢奸,為其搜集情報。璞鼎查挖空心思寫成一片告示,譯成中文,抄寫了許多份,派漢奸到沿海各城市張貼;其告示稱︰「英國遠征軍系為和平而來,與中國老百姓之間沒有戰爭,最願和睦相處,廣開通商之路。但大清官兵不肯議和,所以,英國遠征軍所攻擊的,僅僅是政府的官員、軍官及其兵士。」然而,就在此告示墨跡未干之際,英軍便發動了對鎮海的攻擊。

鎮海乃浙江海防之重地,欽差大臣兼兩江總督裕謙即在此督師。定海失陷後,裕謙深感形勢嚴峻,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到處分兵把守,處處顯得兵力不足。鎮海大營只有兩千兵力,極易被敵人突破。裕謙召集鎮海官軍將領分析敵情道︰「敵可集結重兵而來,我則必須扼要分守;敵可數日乃至數月不來,我則必須時刻警惕,晝夜防備;已成敵眾我寡、敵聚我散、敵逸我勞之勢。雖然如此,我等受皇上重托,自當盡忠報國,死而後已。」隨即任命浙江提督佘步青率一千兵力駐守城外之招寶山炮台;裕謙自領一千兵力守衛城區。

一日,英軍出動六十多艘軍艦,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三千多名英軍登上海岸,向招寶山炮台發起進攻。佘步青是個卑鄙無恥的懦夫,一見大隊英軍來攻,立即扔下部隊率先逃跑,守炮官兵不戰自亂,丟下陣地,全線潰敗。英軍佔領城外炮台後,立即分成兩路攻城。英軍集中炮火向城內轟擊,城內清軍受城外敗兵影響,無心戀戰,紛紛棄戈逃竄。英軍迅速攻入城內,逼近總督府衙。裕謙身邊只剩下數十名親兵護衛,冒著槍林彈雨殊死搏斗。裕謙滿腔悲憤,揮舞著大刀帶頭砍殺,沖開一條血路,帶著親兵殺出城外。一隊英軍發現裕謙身穿官服,企圖活捉他;形成一個半包圍圈步步緊逼。身邊的親兵一個個中彈倒地,裕謙且戰且退,來到海邊。前面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後面是一群端著刺刀哇哇亂叫的英軍。裕謙再次揮動大刀和敵人拼命格斗,英軍仗著人多,前後夾擊,左右圍攻。裕謙孤身迎戰,前劈後防,左格右擊,奮力鏖戰多時,斃傷英軍六七人後,他自己也身負重傷,精疲力竭。裕謙不願被敵人活捉,逐步後退到海邊,突然轉身,盡力一躍,跳入滾滾波濤之中。可惜一任封疆大吏,英勇抗敵,力戰不支,投水自盡。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兩江總督風骨高,孤身血戰氣概豪。殉國何須黃土葬,融入大海作波濤。

鎮海陷落,英軍瘋狂搶劫了三天後,又向寧波發起進攻。前兩日逃到寧波的浙江提督佘步青,又偕寧波的文武官員望風而逃;致使英軍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輕而易舉的佔領了寧波。侵略者在寧波大肆婬掠,搶走府庫十七萬銀元,絲綢、糧食不計其數,又向商戶勒索犒軍費一百二十萬銀元;他們屠殺居民,奸婬婦女,無惡不作。璞鼎查竟因為連續獲勝而得意忘形,狂妄地提出吞並中國沿海的企圖,他向英國政府寫報告稱︰「中國的軍隊不堪一擊,我們可以驕傲地宣布︰中國沿海省份將處于我們的支配之下,或者說將並入英國女王陛下的版圖之內。」這才是︰祖國山河遭踐踏,海盜得意吐狂言。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