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結大唐 第二十一章︰夢聞.瓊玉焚指離

作者 ︰

旦登基的時候,整個長安城籠著一股安詳的氣息,我站在皇室的成員隊伍里,看著面無表情地旦緩慢地走向皇位,即使隔離很遠,但我仍然能感受到他的不情願,他生性自由浪漫,血液里流淌著淡雅的因子,他是所有皇子之中最為不爭權貴的一個,他一生只追求祥和和寧靜。那把象征著尊貴和權力的金色龍椅對他而言,無非是一個可怕的禁錮,于是,他顯得力不從心,每次批改奏折的時候,他只是匆匆地略過,然後交給武後,不久後,武後又開始了她垂簾听政的生活。

朝廷上莊嚴肅穆,並州侯武元慶持著諫板出列︰「皇上,並州田地連續七個月干旱,臣請求皇上恩準修建辛水堤。」

旦支手撐著額頭︰「水堤不是在三年前就已經修過了嗎?」。「皇上,您忘記去年的地震了嗎?它震壞了水堤,我前日已有呈奏折給皇上了,不知道皇上可否給些意見。」

「哦?」旦漫無經心地迎著,目光卻是盯著殿外的灰蒙的天空。武後坐在簾後,臉上有著不可察覺的慍怒,她悠然開口︰「準了。」聲音自身後響開,旦卻是不以為然地垂下頭把玩著手中的琉璃珠。

武元慶謝恩,不忘偷偷地看了一眼旦,心里不禁嘆息,帝王如此,女主當權,可怎麼是好。「散朝。」旦不顧及眾臣子接下來要議論的政事,平靜地離開了大殿,簾後的武後顯然是很生氣了,胸前起伏不定,眼里更多的是不可置信。

劉氏為旦垂著肩膀,旦閉目養神,嘴角卻含著一絲微笑,李隆基在一旁玩著木球,武後進門之後便是看到這樣一幕令她甚感溫暖的一幕︰「旦。」武後喚著他,听到這個聲音,旦和劉氏連忙向武後行禮︰「見過太後。」

「起來吧,這里有沒有外人,禮數就免了吧!」武後說著,然後坐到旦的右側,旦對武後的到來有些驚訝︰「母親,您找我是有什麼事情嗎?」。武後抱起小隆基,輕拍著他的背︰「我是來和你談談的,順便來看看我的孫子。」

劉氏從武後手中接過小隆基,離開了旦的寢殿,武後也遣退了其他宮女和太監,見所有人都走了,武後才開口道︰「旦,告訴我,皇位對你而言到底是怎樣的意義?」旦輕笑著,仿佛知道武後的質問︰「母親是要听實話嗎?」。「是的,我要听實話,作為母親,我有這個義務。」「母親為何要問我這個問題?」

武後側頭看著他,眼里閃爍著清寒︰「我需要深入一步了解我兒子的想法,我的孩子都因為某種隱藏在深處的東西,一個接一個離開了我,我害怕這種失去的痛楚和悲傷,我不想讓我最後一個留在皇宮里的兒子再因為某種悸動,成為大明宮里一個絕不會回眸的影子,我需要你。旦,可是你對權力的理解卻是那樣單薄,甚至一點也不珍惜,母親知道,你是被硬推上皇位的,因為你向往自由的血液不允許你心甘情願,你是我的兒子,我也一直都明白你,原諒我無法給你所想要的東西,原諒我甚至得扼殺你的自由,命運既然讓你做了我的兒子,那你也應該順從命運,做一個好皇帝,弘,賢,顯還有太平已經離我而去了,我不希望你也離開,你能明白我嗎,旦?」

「母親。」旦低著頭看著桌子︰「謝謝你懂我,對我而言,權力是伴著我成長的東西,而皇位,它只不過是權力的寄托和象征,坐上皇位者得天下。我知道權力可以翻天,也可以覆地,可母親您想過沒有,用它翻天覆地的那個人,他該要有多大的勇氣和能力,運用它的那個人也會勞累和痛苦。」旦的聲音有些急促︰「而當權力被掌握在它的主人的時候,那個掌握著它的人也會害怕,因為它隨時都有可能被其他人左右,而且如果它的運用路途會與主人所願的背道而馳,那必定會是一個不可饒恕的罪過。它現在在我的手里,我多希望它能更好地整治國家,為百姓造福,讓百姓安康,可是北方的戰爭卻不允許我這樣想,我厭倦戰爭和爭奪,盡管我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可我就是沒有辦法把它用在殺戮上面,在這天下,已經有不少人為了它而玷污了靈魂,我沒有那個勇氣連同我自己的靈魂也失去本性。母親,我更沒有辦法運用它讓那些人的靈魂褪去那一層骯髒的污濁。」

武後臉色微微蒼白,她心里難受,因旦的這一番話而難受,她勸他︰「那只是一個過程,旦,你儒雅,又善良多情,盡管一個帝王他不該只單單擁有善良和學問,可是母親相信你可以……」

「母親。」旦從座位站起身,然後直直地向武後跪下︰「您知道嗎,當我面對著站在殿里的文武百官向我俯身跪拜,當我站在大明宮的最頂端俯視著我的大唐子民的時候,我的心情是何其沉重。我的壓力源自于他們對我的擁戴和崇高的敬仰,源自于您對我的影響,源自于我對兄弟們的惋惜。在您的智慧和對權力正確地闡述下,我事實上無比渺小,也許我也是怯弱的,我沒有信心將大唐帶向輝煌,我並不害怕自己的命運會像賢和顯的一樣,相反,顯現在的生活恰恰是我所想要的,我一直都認為我的存在是為了透徹生命的真諦和生活的意義,可現在您卻把一個甚至是包攬罪惡的石頭壓在我的肩上,我都快無法呼吸了……」

「旦!」武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激動地站了起來,臉色十分蒼白,眼里已經是盈淚滿眶︰「你就不能可憐一下你的母親嗎?弘死了,賢和顯也離開了長安,連太平也離開了大明宮,難道你也要走嗎?不要這麼殘忍,旦,你該知道我已經滿心傷痕了,我需要你們,你們一個個離開我,只剩下我一個人獨守在這冰冷的大明宮里,我再也沒有力氣去承受你們的離開了,你們于心何忍?」

旦跪在地上,背脊挺得筆直︰「母親,今天這種局面是誰造成的?是您一手造成的,如果當初您沒有賜死笙,弘就不會被活活氣死,如果您當初不放縱賢,和他在政治上有著至少一絲的交流,他也不會犯下綱常之罪,在大牢受盡折磨之後被您貶出長安,如果您從小對顯有多那麼一點的關愛,教會他如何做一個有智謀的帝王,他現在也不會在陵州受苦,如果您真的理解我,現在就不應該硬生生地折下我的翅膀,讓我坐在空心的龍椅,陪在您的身邊了。」旦決然地仰起頭,臉龐上稀疏著冷冽和堅定︰「您廢了我吧,我根本就不適合做一個帝王。」

「荒唐。」武後憤然拍桌,聲音激動而顫抖︰「你們身上流的是李家皇室高貴的血統,你們的血統在你們出生的時候就已被定格在權力的眷顧之下,注定要你們和權力糾纏不清,如今先皇的兒子只剩下你一個,你不做皇帝誰做皇帝?為了對得起李家的列祖列宗,要我廢了你,不可能。」

「母親!」「什麼都別說了,旦,就算是為了一個母親的自私,我也不會同意的。」武後滿懷怒氣轉身離去,旦跪在原地,面無表情,他絕望地閉上了雙眼,頹然地嘆了一口氣︰「奈何生在帝皇家。」

冬季的月亮,皎潔地似是染上了一層白霜。武後斜靠在暖暖的橫榻上,上官婉兒侯在她的身旁,為她讀著從東宮送來的奏折︰「益州百姓,得田耕耘,甚是……」「婉兒。」武後打斷她︰「別念了,陪我聊聊天吧!哦!小寶兒去哪里了?」

婉兒回答她︰「太後,他到含元殿修築殿台,太後,您忘了嗎?」。「對,我前天剛交代他去,瞧我!記性是越來越差了。」

婉兒走上前,武後讓她坐在軟榻前︰「婉兒,你知道,今天我去找旦……我一直都在思索著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的孩子都那麼忍心一個個離開我呢。你知道為什麼嗎?」。

婉兒姣好的容顏垂下,眼簾踫觸之時流出一抹憐惜︰「是您太愛他們了,只是您愛的方式不對。」「方式不對?」武後苦笑︰「因為我愛的方式都是要以皇室的權威和權力的驕傲為前提的。」「是的。」上官婉兒如實地回答她︰「您如果不是一個王朝的國母,您會是最合格的母親。」「那你說,我現在該怎麼辦?旦他……要我廢了他。」

上官婉兒聞言抬起了頭,她看著神色疲憊的武後,眼里充滿了對她的憐憫︰「太後,那您可有答應他?」「沒有。」「太後,也許他天生就是屬于自由和安寧的。」武後嘆了嘆氣︰「那你說,我該不該廢他?廢他,對不起先皇和列祖列宗,不廢他,他卻是要離開我,作為一個母親,我是真的心疼他,可是作為大唐太後,我卻不能任由他胡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母親比我更加失敗了。」

「可您卻是個成功的太後。」婉兒接口道︰「若不是您在身後輔佐您不喜從政的兒子,大唐也不能像現在這般祥和。」「哦?」听聞上官婉兒的話,武後若有所思,半睜著雙眼,武後試圖在內心為自己解開這個結。

「太後,武三思大人來了。」小太監彎著腰走進來,武後輕應了聲︰「宣。」

上官婉兒起身侯在武後的身後,小太監出殿不久,武三思便出現在武後的面前。武後坐起身子︰「這麼晚了,你還有什麼事情嗎?」。武三思叩首︰「臣來見太後,是關于皇上的事情。」

「說說。」「皇上似乎不喜從政。」武後冷笑︰「三思,一個臣子,他要做的便是對君王服從,而不是存有其他心思去揣摩君王。」

武三思眉頭微皺︰「太後,臣只不過是不明白您為何效仿呂後,皇上只不過是……」「嗯?」武後挑了挑眉︰「把我比作凶狠毒辣,又臭名遠揚的呂後,三思,你這是在拐著彎子罵我嗎?」。

「臣不敢。」武三思抱拳︰「臣只是覺得,太後比皇上更加適合從政,成為政權最耀眼的核心,而不是躲在那張明黃色的椅子後面,讓迷失的水晶簾遮掩住您的魅力。」

武後被他這一番話激來了精神,她也意識到他的這番話,不僅僅是要求她從水晶簾中走出來那麼簡單,她淺笑道︰「你了解我嗎?」。武三思有些詫異于武後的發問︰「臣……不了解。」「現在我可以給你個機會讓你了解我。」「臣不敢。」武後搖搖頭︰「你沒有什麼不敢的,三思,我很欣賞你的魄力和智謀,一把劍的奪目之處在于它的隱重和鋒利,但如果一開始這把劍就鋒芒畢露,那麼它將會成為一把廢劍。」武後視線凌厲地打在他的身上︰「我是個女人,也熱愛權力,但是我還不至于為它瘋狂,你懂嗎?」。「是。」

「太平最近還好嗎?」。武後不經意地問他,武三思不由得抬起頭,驚訝的目光與她的悠然相踫撞,武後淺笑著︰「我知道你從小就喜愛她,對她的關愛也不少于我。」

「太後,太平她過得還好。」武三思私下的確很關注太平,但是他只是默默地守護,沒有向其表露心態,沒有想到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武後竟然知道。「好了,你下去吧!」不等武三思回答,武後便遣退了他。「是。」武三思眸里暗光,行了禮之後便離開。

「婉兒,你知道他話里的意思嗎?」。見武三思離開,武後向站在身側的婉兒發問,上官婉兒輕輕抬起腦袋,嘴角微微抽動︰「婉兒不知。」武後望著她平靜的臉黨莞爾一笑,她知道在婉兒心里此刻是有了答案的,她說︰「我不得不為旦探點心,畢竟他是無辜的。」

抑郁的書房,武後和旦並肩坐在桌前,武三思舉著明黃色的奏本,大聲地讀著︰「孝南王李簡,汝南王李珪,安陽王李思敬,亨山王李承慶,在西市策兵謀反,已被當場……」听著李姓親人一個個被殺害,旦緊握著琉璃珠子的手有些顫抖,珠子上面光亮一層,明顯是被汗水拂過的。旦的內心在叫囂著自己的無能,悲痛無比,然而在听到武三思的上奏之後,他卻只能用他平靜的外表來掩飾自己的慌亂與痛楚。

武後疑惑的問武三思︰「他們為何要謀反?」武三思徑直地回答她︰「他們反對您坐在簾後听政,輔佐皇上。」旦聞言後嘲諷地努起嘴角,卻又不發一言。武後則是不太愉悅地皺起了眉頭︰「那他們的家人……」

「按大唐律法,謀反者應誅九族。」武三思不卑不亢地接下武後的發問。

「皇上,你怎麼看這件事?」轉向旦,武後定定地望著他,揣摩著他內心的想法。旦平靜地說道︰「誅其參與謀反親人吧!」「可是皇上,按大唐律法……」武三思神色有些緊張。旦冷笑著︰「李珪是朕的皇叔,誅他九族的話連朕也算在內,武大人,你是不是也想把朕給誅了?」

「臣不敢。」武三思大驚失色,不得不壓住內心的不滿。「那就這樣吧,都下去吧!」旦揮揮手,不理睬武後的反應,起身離開了書房。武後冷漠的表情上有著一絲怒氣,對于武三思,她是欣賞他的魄力和智謀的,可她一向不喜歡武三思行事的方式,太過無情,太過殘忍。

我不記得武三思是什麼時候開始變的,在我的童年里,他一直都是個和善親切的大哥哥,會在每次入宮給我和太平帶好吃的和好玩的。隨著時間的遷移,他被莫大的權力和榮譽所吸引,他內心深處似乎有一種不讓他屈服的東西,那可怕的東西就像是濃香的毒藥,讓他一飲而盡,隨之斃命。權力,依仗著他的太後姑母,他手持著至上的權力,策劃一場又一場的謀殺,和狠毒一步步腐蝕了他的心,以至于他後來走上了不歸路,讓他潔淨的靈魂再沒有澄清的機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結大唐最新章節 | 夢結大唐全文閱讀 | 夢結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