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結大唐 第五章︰夢搖.離曉涽晨語

作者 ︰

在一個夾雜著風雨的夜,我和太平在東宮過夜,武後安撫我們睡覺之後便起身會寢殿,我被半夜一記響亮震耳的雷聲吵醒,我害怕地推著誰在身側的太平︰「太平,醒醒…….」太平轉了個身︰「平樂,別弄,睡覺,睡覺。」她似乎很累,只一個轉身,便又沉沉睡去,我望著她熟睡的臉龐,心底竟生出一片寂寥。

我披上外衣,徒步行走在東宮里,手里的燈籠在黑夜里閃著弱光。既然被雷聲吵醒,而且也無法入睡了,那就起來觀望這一場令人措手不及的雨吧。現在回想起來,我倒真是佩服自己的勇氣,十二歲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讓我悠閑自得地伴著風雨行走,我把手伸出廊外,行廊里吹來一陣陣摻和著淺草泥土味道的風,它們將我長長的發撫亂,我愉悅地望著在我掌上跳舞的雨,我至今都還能感受到那場春末夏初的雨給我的冰涼快意,那時,夏季在悄悄靠近。

「啊——「一陣恐慌的尖叫聲突然響起,我手中的燈籠掉在濕漉漉的地面上,燃起的一絲火花隨即又被熄滅,我隨著聲音向前走去。來到了武後的寢宮,毫不猶豫地推開門,她躺在床上,雙手向前顫抖的伸著,胡亂地擺動,我急跑上去,抓住她不安分的手︰「母後,你怎麼啦?母後」她慌張的叫喊著,斷斷續續的夢話中,我听到了「月淑妃。」

心里有些觸動。可我一下子便忽略了它,我只是抓著她的手,試圖讓她在夢中醒來。不一會兒,寢宮的燈亮了,幾名女婢慌慌張張地來回行走,為武後擦拭著冒著冷汗的額頭。我見她安靜下來,便準備起身回寢宮,轉過頭時,太平一臉平靜地看著已經睡去的武後,她的眼里似乎裝著很多東西,可我卻讀不懂她眼里的內容。她輕步向我走近,再次望了一眼沉睡著的武後,然後牽起我的手離開,她說︰「平樂,我給你講故事吧,這樣你就不會害怕啦!」「好。」我欣然點頭。

在太平講的故事里,我沉沉睡去,第二天醒來,已然忘卻了夜里所發生的一切,但那是潛伏著的記憶。幾年後我才知道,武後當年害死了蕭淑妃和王皇後,之後便一直做著惡夢,可我一直堅持相信武後是善良的,也許是因為她收養了我,沒有把我和蕭淑妃所生的宣城和金陽關在一起,我是幸運的,我在無形中代她們享受著武後慈母般溫柔的愛,是她讓我的童年時代不存在一絲生活的恐懼,不存在一絲受人冷落的悲涼。

見到弘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听韋姐姐說,他在當上太子後特愛與武後抬杠,他甚至反對武後參政,這讓父皇大失所望,弘的這一舉動無疑是將自己推上了絕路,他在當上太子時便有了治理天下,百姓和睦的理想。他上書請求武後和父皇放了被關在孤塔里的宣城和金陽,並賜婚與她們,這觸動了武後最為難堪的神經,也因此武後不願多看弘一眼。接著又發生了關中旱災,弘勞碌生了重病,武後在他脆弱的時候要他和裴居道的女兒完婚。

弘的死是一場悲劇,武後不了解他,身後的弟妹亦無法融入他的世界,只有他的宮女笙。在接到賜婚的聖旨時,弘極力抗旨,他只愛笙一個人,笙是弘哥哥此生唯一最愛的人。他們曾在月下低語纏綿,武後知道,卻沒有加以責怪。在中秋前一天,弘因為賜婚之事在朝堂上與武後辯駁,武後終于按耐不住自己的悲憤而絕望的心,在夜里賜死了笙。武後本想只給弘一個警惕,沒有想到弘在上書堂听聞這個消息時,身體薄弱的他當場吐血身亡。太平親眼看到他倒下,韋蓮兒也嚇壞了。「弘…」,「弘哥哥……」

弘死前嘴里還喃喃著︰「為什麼,她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弘成了大明宮第二縷憂怨的魂,他的死是一個謎,所有人都說是武後害死他的。可有誰能明白,他是死在他的心病上,從一個無欲無求的皇子到太子,他太累了。他所撰寫的《御覽集》也成了灰燼,伴隨著他和笙長眠于地下。

在弘的葬禮上,我看見武後的發鬢上又多了幾根銀絲,它們無比招搖地宣告著她內心的悲傷,所有人都忘卻了她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後的同時也是一個內心柔軟脆弱的母親。大明宮的人都畏懼她,都害怕她,在她灼灼的視線下,他們過得心驚肉跳,仿佛他們的背後懸著一把刀,他們都在害怕下一刻被屠殺的人是自己。

笙是個好人,我見過她幾次,六歲那年,我和太平到弘的殿里小住,我因貪玩,爬上了種在殿前的神樹,笙嚇傻了,竟然頂著高度的危險,一步一步爬上樹來。我記得我當時在樹上哭喊得厲害,她只顧著把我伏在她的背上,卻不料一個錯步,我們從樹上掉了下來,她用自己的身軀做墊背,我全身無傷,她卻傷了肩骨。那次弘很生氣,甚至要打我手心,笙不顧弘的反對,把我帶到她的房里,為我上藥……我無法忘記她,無法忘記他們,他們用他們聖潔的愛情為這大明宮增添了一種名叫「回憶」的色彩,笙和弘也就此在天堂上長相守了,可他們的愛情卻成了大明宮的禁忌,但也成了世人心中的永恆的佳話。

武後病了,斜躺在棕色的木椅上,她輕輕地嘆著氣,高宗在一旁握住她的手︰「媚娘,好點了嗎?」。武後朝高宗微微一笑︰「皇上,你怪我嗎?」。高宗搖了搖頭︰「媚娘,朕明白,你是為太子好,只可惜……」「皇上。」武後打斷他︰「多少人了?陽城遠嫁,姐姐病逝,弘,我的親生兒子被我給活活氣死,他的鮮血染滿了整個書房,那火紅火紅的鮮血在拼命地四處游蕩,控訴著我的殘忍……我仿佛又看到了弘,看到他披著長發,身穿著血衣,一步一步向我走來,他說︰‘母親,我恨你……’是我錯了,不該去扼殺他所有的希望,他本該是這大唐皇宮里最為驕傲的雄鷹,沒有想到他最後竟成了一只孤獨落魄的雪鳥。這一切都是因為我這個不稱職的母親。」

高宗握緊她的手︰「別說了,媚娘,我們還有賢,還有旦,顯,太平和平樂。「武後扭動著毫無血色的唇角︰「平樂?若這孩子知道她親生母親的事,她還會原諒我嗎?」。「會的,會的。」高宗將她摟進懷里︰「她是我們的女兒。」武後在他懷里扯開一個淡淡而略微欣慰的微笑,眼角帶著淺淺的淚光,沉沉地睡在高宗暖暖的懷里。

太平十五歲生日過後的第六天是上元燈節,獲得武後的批準,我和太平,還有韋蓮兒到宮外游玩,那是我在相隔五年之後的又一次出宮。長安的夜市在上元燈節里顯得異常的熱鬧,各個館子里都張燈結彩,酒館里甚至還有藍色眼楮的胡姬在跳舞,無數的波斯人,大食國人都聚集在長安街上賣他們國家的東西。長安街上掛滿燈籠,為了逃開跟在身後的侍衛,我和太平,韋姐姐故意往熱鬧的人群里沖,不一會兒,我們便把那群在身後的侍衛給甩開了。

跑到一家賣小玩物的攤前,我們為自己的逃月兌勝利大笑起來,小攤的老板頗為疑惑地看著我們,他說︰「姑娘,要買一個嗎?這是從西域來的玩物,叫波浪鼓。」我饒有興趣地拿起一個黑色的波浪鼓,圓圓的木盒兩旁懸著兩根帶著小木珠的細繩,輕輕一搖,兩根細繩敲打在圓盒子上,拍打出極富有節奏感的聲音。「韋姐姐,我想要這個。」我拿著波浪鼓在她面前晃了晃,太平也從攤上拿起一個︰「韋姐姐,我也要。」韋姐姐微笑著從懷里拿出碎銀子給小攤老板,老板向她道謝之後,她便和我們離開了。

興許是命運輪轉的停步,我們在那一晚遇到了兩個人,這兩個人成了後來改變太平命運轉折的標志。兩個在同一天被我們遇到的人,就像是老天給太平開的一個極大的玩笑。而他們,他們的一生在遇到太平那一刻便遺失了心靈上的自由。

雪黎閣是長安里最有名的酒館,那里匯聚了很多能文善武的才子,他們舉酒迎友,吟詩作畫,甚至有美人在一旁歌舞。那里也是韋姐姐經常去的地方,雪黎閣的主人不是漢人,而是大食國人,只是他從小長在長安而已,太平後來還在那里認識可鼎鼎大名的詩人陳子昂。我對雪黎閣充滿好奇感和欣喜,也期待著能在下一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就這樣懷著異常興奮的心情,我們在小二的帶領下,來到最靠窗的四方桌子坐下,剛好面朝著吟詩台,幾個美麗的胡姬風情萬種地在客人中間跳著他們國家的舞,我問韋姐姐︰「姐姐,她們的眼楮怎麼是藍色的啊?」韋姐姐抿嘴一笑︰「她們是西域來的胡姬,西域女子大多都是藍色眼楮的,她們是專門跳舞給人欣賞的。」「她們好漂亮啊!」

主台上有一人拿著銅鑼,狠狠地敲了一下︰「現在,上元燈節的詩賽正式開始。」我聞言感到有些恍惚,但又有點興趣,我拉著太平︰「我們到前面去看看吧。」我轉向韋蓮兒︰「可以嗎,韋姐姐?」韋蓮兒淡笑著點了點頭。我激動地拉著太平擠到前方去,主台上豎著一塊赤色木牌,上面是金黃色的字「一語煙花冷髻飛。」太平抓緊我的手,輕聲說道︰「要是旦哥哥在就好了。」她剛說完,便有另一個聲音從西側傳來︰「孤舟清酒持以誰?」銅鑼聲有力地響起,主台上那位出題的主人滿臉贊賞的開口︰「紅燈不夜解人愁。」「相思長守花醉憂。」西側的那個聲音竟是毫不猶豫地接下口。

站在台上的出題之人是位中年人,他一身雍容,身著華麗,掛在下頜的胡須一顫一抖,高貴的氣息掩飾不住他深奧的學識,他悠然開口︰「塞外何知今日夜?」他的目光投向西側,西側的聲音不失大眾所望地接著響起︰「一地相思幾處涼。」中年人欣喜地點了點頭︰「好好好,請對詩的公子出來一見吧,老夫佩服不已啊!」西側的聲音變得安靜了,圍觀的眾人也沉默了,他們讓在兩旁,一位身穿著墨綠色官服的翩翩公子人群中緩緩走出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結大唐最新章節 | 夢結大唐全文閱讀 | 夢結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