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結大唐 第四章︰夢擾.微露寒煙錯

作者 ︰

姨娘自陽城去突厥後便開始生病,我時常去看她,她的臉色一次比一次蒼白,太醫告訴我,她似乎不願治好這病,是長時間的壓抑和多年的心病導致她生了肺病,肺病又極為難治。我明白,姨娘是一心求死,沒了丈夫和女兒,她的心也隨著沒有了。

我為她點上燻香,姨娘帶著虛弱的笑看著我,她說︰「平樂,多久了,陽城離開多久了?」我回答她︰「快三個月了,姨娘。」「這麼久了。」我點頭︰「姨娘,等你病好了,她就回來看你了。」姨娘輕笑著閉上雙眼,然後又睜開︰「平樂,姨娘等不了了。知道嗎,姨娘這一生最幸運的事就是有了你和太平,雖然我不知道一向冷漠狠心的妹妹為何要收養你,媚娘其實是個好母親,她也做得了你的母親……」

太平從殿外進來,帶著冬季的冰冰寒意,見姨娘與我說話,她安靜地坐在我的身側,過了一會,她輕輕喊了聲︰「姨娘。」姨娘見太平來了,居然留下了熱淚︰「太平,真好,你們都在……我想起了小時候的我和媚娘,那時我們可要好了,可後來不知怎麼的,媚娘進宮了,再次見到她時,她整個人都變了,變得高深莫測,變得讓人陌生……原來深宮是一個可以改變人心的牢籠。媚娘小時候就很要強,時間流逝,讓我們匆匆長大,成了人母,成了人妻,卻也讓我們遺忘了小時候的甜美和快樂,剩下的只是爭斗和支配。」姨娘突然咳了幾聲,我們听著她講話,卻仿佛是她一個人的自言自語,可在我想來,也許太平會懂。

姨娘最終還是成為了這大明宮的一縷孤魂,她在一個寒夜里死去,我和太平陪在她的身邊,她懷著最後一口氣為我們唱著她自己填詞的曲︰「玲瓏扣,湘女落盡鴛鴦淚,鴛鴦淚,簫聲溺夜,咽語話別。夜上眉頭心淒然,相思獨醉斷愁腸,斷愁腸,玉人……」玉人白發,霜夜凝碎。在我們面前,她帶著苦味的微笑,安靜地步入天堂。那首姨娘填詞的歌叫《寂語》,是我最愛的一首歌,它代表著這深宮里繁榮浮華背後的孤寂。

韓國夫人的離世,大明宮里又增添了幾分憂愁的氣息,她的葬禮辦得異常隆重,我看著她的身體被白布遮掩著,太監們小心翼翼地把她抬進棕木色的棺材里。我握緊太平的手待棺材蓋將姨娘的身子淹沒之後,太平開口說︰「平樂,我一定會遵守對姨娘的諾言,好好保護你,不會忘記你是李家人。」我不解地抬頭看著太平︰「太平,你說什麼?」太平沒有回答我,只是給了我一個淒美的笑容。

陽城還是沒能來參加姨娘的葬禮,任誰也無法料到,自她踏上了和親之路,她便再也沒有回長安,老死于突厥。

在十二歲那年,武後給我們帶來一個大我四歲的小姐姐,她就是鄧玄貞的女兒韋蓮兒。初次見到她時,我微微感到一些驚訝,因為她眼里淡淡而清澈的光芒像極了陽城。她的笑容極其溫和動人,我和太平很快便喜歡上武後在宮外帶來的這位溫柔的姐姐,我知道,這是武後為我們失去陽城而做的補償,韋蓮兒的到來,甚至讓年少的顯慌了心。

韋姐姐既是我們的玩伴,也是我們的侍讀,她和我們一同到學堂里讀書,這讓顯很是興奮,可韋姐姐卻對他的熱忱置之不理,這也讓顯頗為煩惱。韋姐姐很喜歡听上官儀講課,與太平一樣,她們對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很感興趣,到了夜晚,她們甚至還拿著書,在燈下一個字一個字地嚼咬。

韋蓮兒放下書,對著坐在對面的太平說︰「太平,你知道嗎?皇上和皇後要立太子了。」聞言,太平抬起頭,滿臉擁著興致,她笑道︰「他們要立誰?」韋蓮兒搖搖頭︰「不知道。」太平左手托著下巴︰「立誰都一樣,不過我比較喜歡旦哥哥當太子。」韋蓮兒拿著書輕輕地敲著她的腦袋︰「應該是立弘,旦又不是長子。」

「為什麼呢?」「歷代帝王都是立嫡長子為太子的啊!」太平雙手握著臉龐︰「弘哥哥啊,他是挺好的,可是他總是不太愛理人。真不明白,忠哥哥挺好的,為什麼父皇要廢了他?。」韋蓮兒把書合上︰「因為她不是皇後所生。」太平若有所知地點了點頭,但是她一直在疑惑,為什麼太子必須得是皇後所生呢?歷代王朝,皇子們為了爭奪太子位,爭得你死我活,誰或誰當太子,何嘗不是一個被選擇的過程?只是在哥哥們的心里,太子位卻是決定他們人生改革的重要標志。

躲在大殿後面,我看到文武百官一臉嚴肅地齊齊站在殿內,他們說的每一句話,講的每一個字仿佛都是大唐王朝殿上莊嚴無比的符號。弘和賢,旦,還有顯,又無比緊張地站在文武百官的前側,弘依舊是一臉冰冷,他的面無表情讓我們永遠無法揣測,旦卻帶著一身儒雅的氣息,仿佛誰當太子都無所謂,顯也一樣,他甚至還很輕松似地玩弄手中的赤色玉佩。只有賢,他擁著一臉的期待和緊張。那時我第一次見到父皇上朝時的情景,也是第一次看到哥哥們朝氣蓬勃地站在大殿上。

父皇面對著眾多的文武百官,听著眾人對立太子的意見,最後,他站起身大聲宣布︰「立弘為太子……」接下來的話,我便听不清楚了,眾人的議論聲太過雜亂了。太平握著我的肩膀,輕聲笑開了︰「弘哥哥其實也挺好的。」

隨著父皇的一句「散朝。」我和太平跑到大殿的金色龍柱後面,我看見了空蕩蕩的大殿里,賢憤恨不甘地站在原地,凝視著還留有父皇余溫的龍椅,那注視的眼神真讓我感到可怕。我試圖著想到前殿喊他,卻被太平一把拉住了,她說︰「平樂,賢哥哥現在很不快樂,我們還是別去惹他了!」我問太平︰「弘哥哥擔任太子一職,他不快樂嗎?」。太平回答我︰「因為他也想當太子啊!」「那就讓父皇再封一個太子啊!」太平搖頭說道︰「不可能,太子將來時要做皇上的,而皇上只有一個。」太平拉著我︰「我們走吧!」

我一直都在迷惑,直到現在還在迷惑,究竟那把象征天下最為高貴的椅子要讓多少人為它而改變?榮華富貴,不爭不奪的生活不好嗎?我那幾個哥哥一直都過著膽顫而不安的日子,他們是皇子,卻因為一把金色的龍椅和一個女人,他們慌了生活的手腳,慌了對生活美好的期盼和對人生忠誠的步伐。他們所享受的甚至都不及太平享受的快樂,太平就像一朵被寵愛的甘露滋潤而成的花,她也一樣有著孩兒的稚氣和任性,但是她很聰明也很懂事。至于我,我內心明白,我那所得的不明不白的寵愛讓我的生活帶著一絲膽顫,太平也似乎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她常常陪在我的身邊,將籠罩我的那一絲驚魄一掃而光。

武後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長期與父皇當朝執政,終于還是引來各大臣上奏的無數封反對的奏折。每每看到反對的奏折,父皇的頭就忍不住狠狠地抽痛,他習慣和武後一起上朝,也習慣了武後幫他料理朝政,幾乎沒有了武後,他什麼也做不了。他無奈地面對這些繁瑣的奏折,感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上官儀和長孫無忌這兩代元老甚至還主張廢後,二聖執政,史上哪有這樣的先例?李家天下在經歷無數坎坷和磨難之後又如何能讓武姓代替?

武後面對著高宗,她對著他淺淺的笑著︰「皇上,這些奏折你不應該把它們仍在角落里,或多或少,你都得看一下啊,也好讓我自檢一下,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對。」武後的一臉謙和讓高宗的心隱隱作痛。他輕輕地握住她的手︰「媚娘,你沒有錯,什麼也沒有錯,錯的是朕,是朕沒有保護好你,還記得我對你說過的話嗎?你是我少年時代最為美好的幻想,如今你已真實的伴在我的身旁,少年時美好的幻想變成今天令我無比感動的現實。從見到你的第一眼起,我便在心底發誓要好好愛你,好好守護你,就像守護我的靈魂一樣,可現在,我竟讓你受了委屈。」武後眼里閃著淚光,她對著高宗努起嘴角︰「皇上,臣妾有你,知足了。」武後靠在他的懷里,對著那些黃色硬板的奏折凝視出神。

長孫無忌和上官儀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父皇的頭疼病,因為武後的聰慧,因為父皇和武後之間的深濃的感情。他們依舊是一起上朝,一起下朝,他們面對著「朝不二聖」的壓力,最終還是扛下了整個蠢蠢欲動的大殿,滿朝文武內心的不滿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散。上官儀和長孫無忌選擇了告老還鄉,正如他們所說,他們不願看到前所未有的女權政治。或許是他們過于迂腐了,他們無法理解,戰勝這一切阻礙的是父皇和武後之間的感情,是他們長期共同把政的默契,以及他們對天下子民的關愛。武後在我心里,一直都是不可磨滅最為博愛的象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結大唐最新章節 | 夢結大唐全文閱讀 | 夢結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