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衰語 第二十二章 岳貞淑

作者 ︰

宮內宮外送來的賀禮堆得滿屋都是,錢小春拆禮拆得沒空閑管其它事了,各色珍珠射花他的眼,笑得連嘴也合不上。

打開只細長錦盒,取出卷好的畫,想來是幅名畫。夏磊最愛字畫,錢小春討好地拿著畫卷到他身旁,請他鑒賞。送金銀寶器的多,送字畫的到是頭一個,夏磊到有意賞一賞。拉開畫卷,不禁驚住,這里邊竟是白紙一張,連個墨點都沒有。

「誰送的?」夏磊疑道。

錢小春立刻看了貼子,「中丞岳貞淑。畫名《山河社稷圖》。」

「《山河社稷圖》?」這算哪門子山河社稷?空白一片!

錢小春氣道︰「這分明是愚弄殿下!殿下回宮,朝中冷泉黨人反對再三。小的看,這岳貞淑定是冷泉黨人。殿下,切不可再退讓了!名曰《山河社稷圖》,畫中卻無山河無社稷,是在暗指殿下回宮,大齊將無山河無社稷啊!」

「若是挑釁,怕不會如此狂妄,不似冷泉一黨的行事作風。」夏磊再看白紙,心中疑惑不解,「你去查查這位中丞。」

「殿下,迷霞宮郎君求見。」侍者通報。

迷霞宮郎君程啟賢是夏磊離宮後,女帝召入宮中的幾名侍君之一,其母只是北地某窮縣的父母官,品階不高,但他卻是同時入宮的幾名侍君中唯一封了郎君的。程啟賢獲寵後,倍感司徒明達的壓制,對司徒明達早有不滿,卻苦于無力與其抗爭。現夏磊回宮,便如同找到靠山般來附,與夏磊見了幾回,透露出諸多宮中內情,這次來定是又有了消息。

客套幾句後,程啟賢言歸正傳,「殿下,在下母親送來信說,司徒家的人到了她的縣里,神神秘秘,不知在干何事。」

自他回宮以來,司徒家族一直沒有動靜,令夏磊擔心不已。如今有動靜,反到放下些心了。「都是些什麼人?」夏磊問。

「不過是些家奴。司徒家甚少去北方,這次派出家奴,必有所謀劃。在下已告知母親,嚴密監視,殿下不用上心,不日後應有結果。」程啟賢冷笑道,仿佛已抓著司徒明達的把柄似的,「殿下這些日子只需盯緊冷泉宮便是,不信他能穩得住。殿下可以探視公主為名,多去那邊走動,糾他個錯誤,把公主接您這邊撫養。」

「接公主回來是本王日思夜想的事,但冷泉宮做事謹慎,要糾錯,不是易事。此事不可急躁,他既做這多不義之事,定有露破綻的時候。」夏磊與司徒明達相處多年,知道他不好對付,程啟賢這人辦事不夠穩,他的建議听听即可,主意還是得自己拿。

司徒明達說也奇怪。夏磊冊封為郡王後,處處表現出與他分權之態,他不生氣,反時時忍讓,將大權逐步交出,似懾于夏磊威勢。以司徒明達之才智,應早發覺女帝對司徒家族態度起變,他如此隱忍,怕是以退為進之道。夏磊不會忘了,他對付皇太後時,也曾假意順從;流照宮策劃廢黜他,他也忍住不發,暗中計劃,反將流照宮陷害。這一次沉默,恐怕也有爆發之時。他得小心行事,看著女帝怎麼走,畢竟女帝是要打擊整個司徒家,他不可意氣用事,壞了女帝的整盤棋。

待到晚些時候,錢小春回來報,他已查清中丞岳貞淑了。

岳貞淑,梁國人,曾中過梁國進士,因未得重用,辭官賦閑數年,時逢大齊招賢,遂來大齊一試才華。大殿舌戰,岳貞淑以一篇《齊過》歷數大齊雖為大國,卻未能獨霸天下之原由,震動帝心。女帝對岳貞淑大加贊賞,其後常召岳貞淑談論國策,雖只任命了個不大不小的中丞,但其對女帝的影響遠超了中丞之職。岳貞淑在朝堂上、奏折中,對宰相司徒仲文諸多非議,二人政見不同,積怨漸深。司徒仲文多次指使下面官員彈劾岳貞淑,但女帝對岳貞淑信任尤深,彈劾未成。

女帝招賢,目的有二。一是為大齊廣納良才,為今後謀取天下作準備;二是為自己對抗司徒家族組織政治集團。只要模清女帝的想法,敵友不難分辨。

「此人可見。小春,請岳大人入宮。」夏磊手握空白畫卷說道。

雖是隔簾相見,但薄薄的紗簾阻攔不了多少視線。岳貞淑極年輕,二十出頭,高傲而艷麗,恍惚間到與女帝有幾分神似。夏磊淺笑,難怪女帝與她交好,都是相似的人。

岳貞淑行了禮,問道︰「殿下傳微臣入宮,所為何事?」

「岳大人,你送來的賀禮似乎弄錯了。」夏磊將空白畫卷交給錢小春,錢小春轉給了岳貞淑,「你這幅《山河社稷圖》什麼也沒有啊!」

岳貞淑展開畫卷,贊道︰「多好的畫!山河無邊,小小的畫紙怎能將其描繪完全?大齊的山河亦是無邊的,這畫要怎麼畫呢?所以只好留著一張白紙。」

「這說來到是本王不懂欣賞了?」夏磊輕嘆,「山河是陛下的山河,陛下的山河什麼樣,只有陛下知道。這畫應該送給陛下才是。」

「山河社稷自然都是陛下的,但陛下不喜書畫,縱然有心,也畫不出來,需要能執丹青之人輔佐。臣聞殿下精通此道,特獻來此圖。」岳貞淑卷好畫卷,交由錢小春,再傳回夏磊手中。

夏磊雙手持卷,感慨,「在下無才無德,要為陛下執筆,這樣的大任恐怕擔當不起。冷泉宮能文能武,到是個可委以重任的人。」

「恕微臣直言,冷泉宮殿下執劍強于執筆,怕是繪不出畫,反到割破了紙。唯有殿下知輕重,明虛實,才作得了此圖。殿下不應推辭。」岳貞淑請求道。

夏磊收了畫卷,「听聞岳大人十七歲中進士,想必也是才學了得,亦精通書畫之道吧?」

「微臣不敢精通,只是會一些而已。陛下不棄,看得上微臣那幾筆。」

「大人謙虛了。陛下十七歲登極,大人十七歲入仕,與陛下甚是有緣啊!」

「微臣是在梁國中的進士,做了段時間的官。梁國官場黑暗,微臣做得不開心,便辭官回鄉。大齊招賢,臣就來了。微臣與陛下相見恨晚,想起在梁國白渡了數年光陰,微臣後悔莫及。」

「大人在梁國為何不開心?听聞梁國在攝政長公主治理下很是清明,未有黑暗之說。」

不是不信她,夏磊只覺得此人來得蹊蹺。官場黑暗面哪國都有,不得志者大有人在,只是梁國攝政長公主確實是個惜才的人,岳貞淑這般有才華,怎會放她來齊國?

岳貞淑微微拜了拜,答道︰「殿下有此疑慮實屬正常。梁國攝政長公主也如陛下般,是喜好良才的君主,梁國在其治下欣欣向榮,繁華不減。但盛世之下實則暗流洶涌,攝政長公主早已不安于攝政,已露篡位野心。臣等為保幼帝,與她積怨已深,縱使是良才,若不能為己用,必容不下,同僚多遭迫害,微臣只能辭官避禍。梁國內亂注定,微臣不願事暴,只好另投明主。大齊女皇有天下之心,微臣傾佩已久,願以一身拙才,助女皇鴻圖偉業,好過內斗,虛耗青春。」

「岳大人有天下大志,陛下能得岳大人相助,多年夙願定可實現。此乃陛下之福、大齊之福。昔年,太祖女皇身邊有女相木月華,定國安邦,君臣之義傳為佳話。今時,陛邊有了岳中丞,定能再現太祖朝君臣同心同德之美淡。」夏磊喜道。

「微臣何德何能,不敢與開國女相並稱!只願拼盡全力,此生無憾!」岳貞淑叩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興衰語最新章節 | 興衰語全文閱讀 | 興衰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