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秦陵地宮(十四)

作者 ︰ 雅格

第一百四十章秦陵地宮(十四)

(雅格在此感謝苦瓜也會甜書友投上的月票支持……呵呵,如果要精華,的確應該給我留言才行。還是那句話,凡事留言,只要不是廣告,不是辱罵之言,某一律加精!謝謝!!)

許少陽剛回到竹亭,寧靜就扯著許少陽坐下來嘰嘰喳喳。

「少陽,你怎麼才回來啊。哇,剛才的舞宴好好玩啊。我才知道原來大秦的宴會名目比我們現代還多呢。剛才專門飲酒叫酒宴,看跳舞叫舞宴,還有專門的菜宴,等會兒據說還有語宴……好好玩啊。對了,還有呢……」

許少陽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大秦朝的宴會,所以對寧靜所說的並不是很上心。剛剛偶遇山陽吳氏的大小姐,許少陽的眼神就忍不住瞟到了其他席上。

寬大的亭子里圍成一個圈。每席上的都是當今騰水的精英。一群舞姬正妖嬈的扭動小蠻腰,優美的舞蹈,寬大的水袖在亭中畫出一層層柔柔的波浪。靡靡的氣氛中,許少陽看見斜對角坐著的正是山陽吳氏的掌家人,如今大秦黔首郡的郡守吳麟麒。

吳麟麒今年四十五歲。正是.一個男人事業和精力都達到鼎盛的時期。他身披大秦官袍,高豎的發髻,襯發的吉服冠,秦皇欽賜的紫色官綬腰帶更顯得無比瀟灑,氣勢儼然。這是忠武王舉行的晚宴,雖然有舞姬,但是卻不能如逛青樓般對舞姬肆意輕薄。是以吳麟麒一副正襟危坐的表情和身旁的其他人低聲閑聊。

看見一本正經的吳麟麒,許少陽.心底「嘁」了一聲。山陽吳氏可沒少跟首都官員勾搭,那內幕中的齷齪事也做的不少。

不過這種事情誰也不會說出.來。何況這個吳麟麒之前雖然富可敵國,卻始終只是一個商賈,而今卻是秦皇親封的黔首郡郡守,已經是一個官員了。大秦的秦法不限制官員逛青樓,也允許官員納妾。可若有官員在公眾場合敗壞了大秦的威儀,這懲罰可是相當嚴重的。

正看著,許少陽卻突然發現少了一人。

「咦,王爺去哪兒了?」

月下玄衣。移動如影。蒙僖走到吳佑憂地身後,靜靜.地負手而立,微闔雙目悠然听她吹奏完一曲,才微笑道︰「簫性清虛淡遠。清是清靜無為,虛是虛無縹緲。淡是心性淡泊,超凡月兌俗、情寄山水。常人**,總月兌不了這個意境。佑憂這一曲《江南吟》,卻已超越了簫這一樂器本身的禁錮,閉目听來。本王眼前如見粉牆、雨巷、油紙傘,丁香、少女、淒迷沾,小橋流水。江南人家,天籟之音吶。」吳佑憂回身笑道︰「你才來呀?剛才我以簫聲喚你,你沒到,卻引來了你贊不絕口的那個許少陽許大人,呵呵,許呆子可沒你會哄人,說來說去也只會說些什麼清冷仙音。這種俗人,以為把女人夸成天上地仙子,就是沒大的贊語了。真是俗不可耐!」蒙僖無奈地笑道︰「你呀,又在背後貶低人家。許少陽乃是武將,中華第一騎兵師師長。中華如今雖然復古之風濃厚,可這一代年輕人不擅琴棋書畫、詩詞文章,也是自然。不過他的軍事才能頗具一格。呼和浩特一戰滅日國兩萬余人,端是戰功赫赫。想必就是因為學究專一吧。」吳佑憂不屑地撇撇嘴,「哼,我也是他們這一代年輕人中的一個啊,我就懂……」

「呵呵,你豈能和他們相比。你自幼就接受古典教育,.一行一動皆是按照大秦儀範所作。自然出眾不凡。」

听見蒙僖夸她,吳佑憂抿嘴一笑。忽地想起一事,.說道︰「對了,方才那個許少陽神魂顛倒,只顧對我吹噓賣弄他的權勢本領,曾說……」吳佑憂對他敘說了一遍,蒙僖臉上恬淡的笑意攸地不見了,他神色凝重地思索了一會兒,又仔細追問了一遍兩人交談地全部過程,包括許少陽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色,甚至說話的語氣。吳佑憂重復了一遍,然後追問道︰「怎麼了,發生了什麼大事?」蒙僖不想讓她擔心,他搖了搖頭,仔細想了半晌。許少陽調往騰水是遵照大秦與中華的盟約做事。只是據說中華第一騎兵師當時已經揮兵東進,參加朝鮮戰事。可卻中途改道,轉而調往騰水。這里面是否有什麼陰謀?

許少陽是中華.首都軍區上將許凌之子。許凌與趙菁華一向不合。可是趙菁華的心月復寧文泉之女寧靜卻和許少陽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其中的關系可就不一般了。是不是有什麼隱秘?

想到這里,蒙僖陡然一驚︰「會不會許凌與趙菁華不合其實一直都是一種假象。利用這種假象讓我大秦對中華政府的戒心降低呢?」

可是讓我大秦對中華政府降低戒心又有什麼利益呢?迄今為止,中華與大秦的利益點是一致的。合則兩益,分則兩敗俱傷。中華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呀!

蒙僖是個絕頂聰明地人,可是越聰明的人越的便也越復雜,蒙僖想了種種可能,甚至包括中華欲對中亞用兵。這樣毫無依據的猜測,讓他心里越想越亂,千頭萬緒模不著一點線索。蒙僖沉思良久,才道︰「憂兒,此事萬萬不可對別人提起。明日一早你就先回郡守府吧!」

吳佑憂一听不依了,一跺腳︰「不嘛。其實我們的事,父親早有猜測。只是……哎呀,我就不回去。那許少陽的事還是我告訴你的呢,你就這樣對人家?」不知不覺間,現代女孩的那種嬌蠻就透露了出來。

蒙僖面帶笑意,輕輕上前握住她那縴白的小手道︰「好了,憂兒乖。你已在我府中逗留多日了。再住下去恐怕是非眾多。你我之事,等陛下遷都之後,我自會向陛下提起。你莫要著急。」

佑憂小臉一紅,兩頰浮起羞澀的紅暈,低如蚊蚋地道︰「人家哪有著急……唔,依你便是。」

踏過一片片草叢,善于叢林作戰的中華軍很快從凌亂不堪的足跡中找到方向。一路追到了獨孤川小溪的最南端。

「沒路了。」白文通皺眉一看。壁立如刃的山崖聳立。兩側的山岩如怒突的野獸。崢嶸不已。整個獨孤川到此就是最後的路徑,再無轉還的余地。

「怎會如此?明明是沿著足跡追蹤到此的。怎麼……」成爻氣悶地隨手把一根樹枝丟入溪中。

小敏眼尖,突然指著溪面道︰「咦,你們看,那是什麼?」

「好像是兩個人……快,來人,把那東西撈上來!」成爻大喜,忙叫道。

等拖上來一看,卻發現是兩具身穿白金戰甲的聯軍士兵。一番折騰,白文通道︰「成將軍,這兩人死去至少有六個小時,呃,就是三個時辰。身上的痕跡被水流沖刷嚴重,不過還是可以看出,他們是被人用利物所傷。可是這周圍卻無路徑,不知道是不是追擊西湘公主的那批敵人。」

成爻皺眉抬頭望了望這如同古甕的獨孤川道︰「會不會是從山崖之上被殺害然後拋尸至此。」

白文通搖搖頭︰「不可能。山崖之上有坡度,即使拋尸也不可能拋到溪中。再說,如果是互相追擊之下發生戰斗,不論是秦軍還是聯軍皆沒有拋尸的理由啊!」

小敏卻心細,指著面前的山崖大聲道︰「你們看,那是什麼?」

成爻等人舉目望去,只見如刀削的山崖下有一個幾乎不可尋的漩渦。而水流正汩汩的往里流去。恰在此時,方才成爻丟入河中的樹枝正漂到那個漩渦處,只輕輕打轉一番就吸入了山體中……

白文通和成爻四眼對視。

「這山後另有空間……」

發現了這點之後,成爻,白文通,還有小敏三人迅速商量了一下。讓小陳帶十名秦卒立即回思遠城匯報情況。其余人等要下水對探查一番。

由于黑洞鐵的特性,不論是白金戰甲還是黑金戰甲都短暫水火不進的性能。白文通用附近的藤蔓結成一條長繩,岸上的人牽引著往水中走去。走到一半,才發現,這溪水看似不深,其實卻至少有兩米的深度。才走出數步,腳下就已經被水草密密麻麻地纏住。若不是藤蔓結實,他又有準備,恐怕就要陷進著看似平靜的水中了。

「這樣不是辦法。成將軍,我看必須另想法子。」差點淹死在河中的白文通一上岸就氣喘吁吁地對成爻道。

小敏氣急,漲紅臉道︰「這時候去哪想別的法子啊?」

這時,散布四周的斥候突然回報︰「在山崖上發現有人為的痕跡。」

成爻等人一愣,立即帶人前去查看。果然,在溪水盡頭的山崖上果然有兩根樹藤,還有人往下滑落的痕跡。

做了簡單的商量之後,成爻,白文通,小敏決定依樣畫葫蘆,從這里探入山體中一觀究竟。

甬道內部雖然裝有現代工具。可是依然讓秦旭和子楚足足做了三個時辰的通道車才到達這次所要去的目的地。

甬道的盡頭處鑿出了一個巨大的空間。穹頂,圓壁。數百名戰甲森嚴的秦卒正在戒備。而還有上千名秦卒正月兌了戰甲,光著膀子,喊著口號在鑿挖山體。碎石遍地。這個鑿出來的巨大空間就好比一個巨大的山洞。沒有陽光,只能用煤氣燈照明。昏暗的燈光照在那些秦卒健壯的身體上,泛著汗水濕氣的空間讓秦旭一陣窒息。

「怎麼環境如此惡劣?」秦旭皺眉問道。

那名工部侍郎忙道︰「啟稟陛下,此地已到陝南地界,若估計不錯,上面就是米倉山,為求保密,臣不敢隨意鑿通通風口。故而這里的空氣差了些。」

「嗯?蜇龍陵不是在巴蜀之地麼?怎麼才到米倉山就發現了?」

「這,陛下,千年歲月,地殼運動頻繁。依據禮部提供的圖紙,蜇龍陵並不如龍鼎山陵那般有那麼多機關緩緩相扣。而且,數年前,巴蜀之地地龍大翻身,是以將蜇龍陵移到了這里。」工部侍郎恭敬地回答。

「既然已經找到了蜇龍陵,那這些士兵還在挖掘什麼?」子楚捂著瑤鼻,悶悶地道。

听見子楚的話,工部侍郎帶著獻媚地笑容道︰「啟稟皇後娘娘,皇帝乃是真龍天子。來此之地就是天子駐地,豈可馬虎?微臣讓兵士們鑿挖山洞,以襯天子威儀!」

秦旭一听這些汗如雨下的兵士竟然是為了襯托他的威儀才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勞作,頓時變了臉色,一擺長袖︰「哼。胡鬧。打開蜇龍陵不就有足夠空間嗎?什麼天子駐地?你,你叫什麼名字?」

工部侍郎沒想到自己的討好之舉竟然讓秦旭生氣,頓時惶恐地跪下道︰「微臣,微臣黃祿……」

黃祿?秦旭突然想起那次在前往徐州時,在保定車站接站的就是這個黃祿。他什麼時候變成工部的侍郎了?

秦蟄看出了秦旭的疑惑,湊上前在秦旭耳邊低語幾聲。秦旭頓時恍然。原來大秦軍整編。黃家軍已經被徹底收編成禁衛軍,羽林軍和甲等軍團。而雖然黃祿是黃家軍的校尉,可是帶兵能力卻並不出眾。所以建都咸陽之後,便委任了他一個工部侍郎的職務。

听見是舊識,秦旭也沒有再擺臉色。「唔,原來是黃愛卿。愛卿啊,朕是天子,是天下人的天子。大秦將士也是朕的子民。這里空氣不流暢不說,還昏暗不明。對我大秦將士的身體極其不利。軍卒乃是大秦的根本。身為官長,卿等需愛惜士卒。卿可明白?」

黃祿听見秦旭轉換了口氣,原本擔心龍顏震怒的心情登時好轉,忙謝恩叩首。表示絕對不會再濫使軍力。

「嗯,愛卿帶朕前去看看蜇龍陵吧!」

「諾!」黃祿站起。進的山洞,全部將士都發現了皇帝陛下的儀仗,忙停下手中的工作,對皇帝行禮。

「免禮。諸位將士有功。皆升軍爵一級。」

「謝吾皇陛下!」

眾軍士欣喜若狂。想不到只是來這里耗費點力氣,還不用上戰場拼命就能獲得軍功軍爵。雖然黃祿這個主官管的嚴格,還時常訓斥他們,但哪一個工頭對自己的員工不是這樣呢?由于大秦秦法的嚴厲,相對來說這些將士所受到的盤剝算是輕的了。是以將士們都是發自肺腑的對秦旭擁戴。

「陛下,到了。就是這里。」黃祿帶著秦旭和子楚來到一扇巨大的青銅壁面前停下。

「唔?怎麼不是門?」秦旭原本以為又是一個門,正準備再獻點血出來呢。可突然發現這是一扇青銅壁就有些傻眼了。

這扇青銅壁有近十五米高。還有很大部分在山體中隱沒。具體有多高,秦旭也猜不到。

「啟稟陛下,這里只是蜇龍陵的側面。是以沒有門。」黃祿扯過禮部給予的圖紙解說道︰「根據禮部提供的圖紙。蜇龍陵是由六個巨大的銅冢組成的。每個銅冢中各有入眠軍卒三萬人。陛下請看,這面銅壁上有我大秦的銘文。」

子楚仔細看了看︰「唔?怎麼不是小篆?」

秦旭也是一愣,伸手在銅壁上擦拭一下塵土,也是奇怪地道︰「對啊。怎麼不是小篆?這些字,朕怎麼不認得?」

黃祿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自平王東遷,周王國祚衰微華夏大地各國攻伐混亂不堪。直至始皇大帝雄才偉略,振六世之余烈,率領大秦百萬雄師一統天下。當時六國文字繁雜,各種文字之間又互不相認,實為不便。始皇帝下令書同文。規定官方統一使用小篆書。而民間可采用隸書字體。但這些都是為圖國祚永昌之舉。在祁天祭祀,奠祭鬼神,樹碑立傳時,我大秦還是使用大篆字體的。

這蜇龍陵乃是我大秦二十萬士卒沉眠之地,銅壁之上自然書刻大篆字。同時還有一些銘刻,以警示擅入者不可輕慢。」

秦旭暗道,這蜇龍陵埋得這麼深,哪來的擅入者啊。而且似乎這蜇龍陵是由六個碩大無比的青銅大棺材組成,這樣的組合埋在不見天日的地底,還隨著山川地理的移動而移動,地上又沒有封土堆或者別的標記。這誰能找到?若不是龍鼎山陵的那條甬道,估計這蜇龍陵就要等到地龍把喜馬拉雅山給震下來的時候才有可能重見天日了。

「不過,陛下。微臣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黃祿突然道。

「哦?有何事奇怪?」

「這蜇龍陵按照禮部的圖紙應該是一個巨型的方狀物,可是這面銅壁……」黃祿拿過一把長矛不斷挑刺著銅壁,邊刺邊道,「陛下,這面銅壁似乎帶有弧度啊!」

秦旭輕笑一聲︰「這有何大驚小怪的。也許是當時工匠制作時出了點紕漏,再說歷經千年,表面有些磨損,呈現弧度也是正常。」

可是子楚卻謹慎地對秦旭道︰「陛下,這是不可能的。大秦工匠每做一件器物皆要署名,一旦器物有質量問題,皆要追究責任。是以大秦工匠對每個經手的器物都極其重視,更何況這種皇陵之物?寧可重做,工匠們也不可能為圖方便而粗制濫造。至于千年磨損,陛下,你看這里深處地底何止千米,如此深的地底,又有什麼磨損呢?」

听子楚這麼一說,秦旭才想起。大秦的工匠制作技藝相當高超和嚴謹。記得自己第一次進入皇陵時就被那副巨大的帛畫給震懾的無語之極。而且現代科學考古中也有發現,秦時制作的武器何止百萬件,可是其中的弧度和質量之間的誤差僅有百分之六。其誤差率簡直快趕上現代用機器制造的產品了。

「那依愛卿之見是何意?」秦旭扭頭問專業人士。

誰知,黃祿突然口吐讓秦旭差點暈倒的話。

「微臣,微臣猜測,這可能非我大秦之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三世最新章節 | 秦三世全文閱讀 | 秦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