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園 第一百六十三章 倉促上陣

作者 ︰ 洪波

由于肖雲只有十幾天的假,在沈陽停留一個星期,一家人就踏上了返程。

林東海特意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線,那就是從沈陽經丹東到大連,乘渡船過海到煙台,從煙台到青島,經南京、上海再到浙江奉化,從奉化直接回到廈門。目的是讓父母也都走走、多看看。一路上不僅有很多旅游景點,而且,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大學同學。

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二月二十四日,林東海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個朋友打來的,說是三月一號即將在上海召開的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空出一個展位,問林東海是否需要。

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華交會,是國內除了廣交會以外第二個大型的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雖然規模上和效果上合廣交會不能比,卻也有它的獨到之處,而且展位費相對便宜很多,一個標準展位只要兩萬多元。長期以來,展位都是供不應求的,在宏興公司的時候,郝宏花了很多功夫,付出不小的代價,才拿到半個展位。

這可是送上門來的機會。林東海不假思索,立即就決定要這個展位了。

可只有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而且,此時,林東海是兩手空空,沒有任何可以去參展的樣品。更主要的是,他還缺少足夠的思想準備。

從宏興公司出來以後,林東海曾反復考慮過今後的要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第一個想法就是還是要做外貿這一行,畢竟做了五年,有一些經驗。可是,當涉及到怎麼做的時候,他卻拿不定主意。做法無非是兩種︰一是找一家同樣的企業去打工,廈門做這個行業的公司很多,以他的資歷,找份工作應該不算難;再就是自己開公司,從頭開始創業。林東海倒是經歷過創業的全過程,他也不怕辛苦,只是對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出去打工是相對可行的,可林東海有顧慮。他顧慮郝宏的感受,如果轉身跳到他競爭對手的公司去上班了,實在是說不過去。不僅會傷害郝宏,也很難再面對其他同學。

突如其來的一個展位把林東海從兩難中解月兌出來了。人算不如天算,機會來了,就試試吧。

接下來幾天,林東海四處奔波,先後去了潮州、泉州、德化,主要目的就是去工廠挑選參展樣品。他去的都是比較熟悉的工廠,老板們也很給面子,敞開樣品間任憑挑選。很快,家里的客廳就堆得滿滿的。所有的樣品還要進行整理、拍照、貼標簽、核對報價資料。這些業務並不陌生,做起來是輕車熟路。只是時間很緊,通宵達旦地工作,人很疲勞。

最後一箱樣品包裝完畢,林東海把所有的樣品箱塞進獵豹吉普車里,已經是凌晨三點,睡不成覺了。那就出吧……

一個人,單槍匹馬,在淒風苦雨的路上。

走出不到一百公里,困倦襲了上來。林東海把車內音響開得震天響,不頂用,還是困。

到休息站抽只煙,又翻出一盤軍樂cd,銅管樂伴隨著劈啪作響的雨點,重重地敲擊著耳膜。

林東海隨著樂曲放聲高歌︰「紅旗飄舞隨風揚,我們的歌聲多嘹亮,人民海軍向前進…….」

漫長的旅程充滿悲壯的氣氛。

晚上七點多鐘到了上海,見到邵波時,林東海覺得自己渾身都像是散了架子,兩腿軟,走路都費勁。

邵波畢業後換了幾個單位,現在是在上海一家軍工企業擔任軍事代表工作。

其實前不久,他們剛剛見過面。林東海從沈陽返回廈門的旅途中經停上海,邵波請他們一家去城隍廟的綠波廊品嘗了上海美味小吃。只是時間很短,沒能好好聊聊。

邵波還是老樣子,話語不多,更不會對不了解的事妄加評論。對林東海和郝宏分開的事也是只字不提。這讓林東海心里覺得很舒服,事實上,他也很不願意在同學面前提起此事。

他提前為林東海預定了酒店,並囑咐林東海,吃住只管簽單,費用最後會有人去結算。這無疑是省去了林東海一筆開銷,更為重要的是,他體會到那種雪中送炭的幫助。他想,不管最終是不是邵波自己去結算,這份情是心領了。

華交會的聲勢一年比一年浩大,外商也逐年增多。更多的還是日本和韓國的客戶,他們彬彬有禮,不像廣交會上有些美國佬,大月復便便,嘴里叼著雪茄煙,傲慢得不可一世。

一個日本年輕人在林東海的展位里駐足很久,他盯上了一組陶瓷小夜燈產品。林東海不失時機地遞給去一杯溶咖啡,日本人連忙道謝,並用有些生硬的英語問道︰「a?」(我可以拍張照片嗎?)

「,.」(可以,請吧。)

林東海注意到,這個日本人舉著相機不斷地調正角度,卻真的只拍了一張。

拍完後,他遞給林東海一張名片,林東海正面、反面都仔細看過了,卻無法準確讀出他的名字。

「.」(和我聯系吧,我對這些夜燈非常感興趣。)

「.」(謝謝你,我會的。)

客人走後,林東海把留下的名片收在筆記本里,並做了簡要的記錄。交易會上,大多數客人都是一走一過,隨便聊幾句,留張名片。以後會怎樣很難預料。老話說︰「不知那片雲有雨」。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林東海在想,假如郝宏遇到這個客人,他一定會多聊幾句,至少會問清楚對方的姓名的準確讀音。

此時此刻,林東海更能感到自身的不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苜蓿園最新章節 | 苜蓿園全文閱讀 | 苜蓿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