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二百七十八章拉票

作者 ︰ 風似刀

太尉將萊曼、烏洛蘭送出院門,目視他們離去。兩位客人走的時候心情都不大好,萊曼明顯不滿烏洛蘭聲稱要與鮮卑斷交之言,強壓住怒氣,沒有與烏洛蘭發生爭執。而烏洛蘭是個直脾氣,從他拉長的臉上就可以看出他對萊曼極其不滿,他甚至不用正眼看萊曼。

太尉心道︰支持他們與羅馬作戰可以,但不能讓他們團結得過緊。任何一個聯盟的存在都是對帝國潛在的威脅,何況這個同盟中三個國家都算是大國,如果他們太過密切,說不準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我們大漢。

現在,在他們之間種下不和的種子,那麼將來出現對大漢帝國不利的局面時也好分化瓦解他們。烏洛蘭比萊曼好對付,單于國又與大漢相距很遠,應該把他列為拉攏的主要對象。不過精明的萊曼下去後,定會找機會修補與烏洛蘭間產生的裂痕,今後還得再想辦法在他們中間制造點事端出來。

太尉一邊想著,一邊往自己的居室走。進到屋中,見楊素正在淺酌獨飲。「出道,你什麼時候來的?」太尉揉著酸脹的脖根,隨口問道。

「早在大哥會見第一個使節時,我就來了。得知大哥要很晚才能結束今日的約見,所以就吩咐下人拿點酒菜,在這兒邊吃邊等大哥。結果比我預想的時間還要晚,大哥現在才結束約見。為何不三兩句話把他們打發算了?弄得自己疲憊不堪的。」楊素將太尉視為親大哥,在他的家中就跟在自己家一樣。不僅說話十分隨便,而且從來就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無論有什麼要求,他都是直截了當的提出。太尉府上上下下早就習以為常,也把他當成家中的一員看待。

「我會見的最後兩個客人,是蘇丹和單于國使節。與他倆打交道。要費些心思。」

楊素見太尉滿身疲憊,不斷揉搓著脖子,知他今天快累癱了,不忍心再耽擱他的時間,起身告辭道︰「大哥,今天太晚了,你好好休息吧,我明日再來。」

太尉伸手將他攔住,道︰「先別急著走。見你吃東西,我也餓了。你陪我吃點東西再走。」楊素聞言又坐下。他今日有重要事情找太尉商議,如果換成平時。他也不會等到這麼晚。既然太尉都不急于休息,那麼他也樂意把話說完再走。

太尉簡單地洗了洗冷水臉,家人又重新端上了幾道菜。全是豆腐干、冬筍等素菜,太尉與楊素相對而坐,端起一小碗米飯吃開了。楊素對太尉的素菜全然不感興趣,只吃剛才自己叫的菜。他名字中雖然有個素字,他卻從不愛吃素。

以前在部隊上,他地職位低時,還能堅持大伙吃什麼他就吃什麼。可自從當上團長。有了吃小灶的待遇之後,他的伙食標準就與一般士卒不同了。每日無肉不歡,除了人肉不吃,其他什麼肉都吃,有時還專門找來奇珍異獸嘗嘗鮮。

那時,負責楊素伙食的廚師經常犯難,不知該怎樣去烹飪那些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動物。可他也是這樣被鍛煉出來的。退役後那個廚師就去開了家餐館,專門經營特殊食品,生意還非常好。為此還發了財。

楊素在部隊上搞特殊,下面的將士並沒有多少怨言,因為他的伙食費全是自理。楊素是家中的長子,其家族在帝國內不算很有名,也不算很富有。但仍然是家財萬貫。楊素就是吃八輩子也吃不玩,所以他與張銳一樣。從來不把自己的俸祿寄回家,區別只是張銳用自己地俸祿幫助家庭條件較差的騎士,楊素則把俸祿全都用到了自己地伙食上。

楊素認為楊堅什麼都好,就是不愛吃肉這點值得商榷。在他看來,人的力氣都是從吃肉中攝取的。不吃肉,哪來的氣力?沒有足夠的氣力,又怎麼能上陣與敵搏殺呢?在他認識的人中,但凡有些氣力的都比較愛吃肉。就拿曾帝國有名的猛將張銳來說,楊素曾與他同吃過幾次飯,發現他也是極其能吃肉,而且吃得猶如風卷殘雲一般,吃相極其不雅。僅看張銳的食量和吃相,楊素便對張銳曾在皇帝面前舉過千斤銅缸地事深信不疑。

又見楊堅細嚼慢咽吃得十分緩慢,心想,照這個樣子吃完已是深夜了,現在不說,就太晚了。于是將手中的酒杯放下,道︰「大哥,小弟今日听到一個消息。」

太尉邊吃邊問︰「是什麼消息?」

楊素興奮地說道︰「我听說高丞相有意題名大哥進凌煙閣。」

太尉正在伸筷子夾菜,聞言手停在半空。楊素偷眼看去,發現那手竟在微微顫抖。過了一會兒,太尉仍然夾起一口菜送入口中,待咀嚼咽下後,才用略帶責備語氣說道︰「這個昭玄啊,真是胡鬧。我的功、德都不足以與凌煙閣的英烈們同列,他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呢?不行,明日我要親自去與他說,絕不能這樣做。」

楊素听他這樣講,有些著急,勸道︰「大哥,你為官數十年,在各個職位上都干得相當出色,而且在你任太尉期間,平定了帝國歷史上罕見的叛亂。你清廉自律,沒有做過一件徇私枉法之事,德行操守都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效仿地榜樣,以功勛、操守而論你都足夠進凌煙閣了。大哥,你以前退掉幾次吏部對你的題名,這次,你就別再謙讓了。」

太尉輕嘆一聲,說道︰「出道,並不是每個為大漢立了功勛的人都能與前輩英烈們同列地,也並不是每個有德行操守的就可以進入凌煙閣的。其中艱難你又不是不知道,想當年恩師功德均勝于我,可最終也沒能進入凌煙閣,我就更談不上了。與其推薦而不能被通過,還不如不去爭,這樣還能保全一個清心淡泊的名聲。」

楊素搖著頭說道︰「大哥之所以有顧慮,不就是擔心投票一關不能通過嗎?這次不同以往,高丞相乃帝國第一家族的家主。他與好些世襲家族都有親緣關系,由他出面負責聯絡,必會事半功倍。加之衛公家族又與你有親緣,初略算來,能有一半地世襲家族會支持地。如果再能說服胡公和涼公,那麼你通過的可能性會很大。」

太尉放下碗筷,低頭不語,像是在考慮楊素是否分析得有道理。楊素繼續勸道︰「大哥,老夫人在世時,最大地希望就是想看著你進凌煙閣。你就當完成她老人家的心願也好,試一回吧。」

良久。太尉長嘆一口氣,道︰「好吧,既然你與昭玄都想讓我試試,那我就試試吧。當成了結母親的心願也好,可說好了,就這麼一次。」

楊素見他答應,臉上露出了笑容,笑道︰「好,就這麼一次。如果這次不成功。小弟發誓今後再也不勸你了。」

這話把太尉也逗樂了,而後又很動感情地說道︰「出道,只要是我的事情,你總是最積極的。你的這份情意,為兄時刻銘記在心里。」

楊素有些不高興,說道︰「我從來當你是自己的親大哥,如果大哥還認我這個弟弟。就不要再說生分的話。」

太尉高興地說道︰「對,對,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客氣的話。為兄以後再也不說了。」

楊素這才轉怒為喜,想了想又問道︰「大哥,你是不是給衛公、胡公、涼公去封信?」

「給他們取信作甚?」

「提前給他們知會一聲,用他們的影響力,再給你拉拉票。」

「信就不用寫了。我想他們會知道該怎樣做地。今年壽平大長公主的壽辰和涼公夫人地生辰。我想叫大成去祝壽,也該是鍛煉鍛煉他的時候了。」

太尉的長子楊勇。小名叫大成。說老實話,這個孩子沒有楊英招人愛。楊素覺得他有些木納,不善與人交際,膽子又小,也沒有什麼過人的長處。小的時候,見到陌生人連話都不敢說,現在已是三十多歲的人,對第一次見到的人說話時也會結結巴巴的。唯一的優點,就是還比較听話。以後大哥地家族就是世襲家族了,他身為世子如果還是現在這個樣子,一定會被別的家族笑話的。正如大哥所言,是該鍛煉鍛煉他了。

定下這事後,太尉突然想起一事,對楊素說道︰「出道,你今後不要再怨恨昭玄。為兄與他交往數十年,他的脾氣為兄很了解,有時是固執了些,但總的說來他沒有壞心眼,是個值得結交的朋友。為兄與他只是政見上的不同,但友情仍在,心里還是常常念著對方。」

楊素點頭稱是。他以前與高穎地關系也錯,可後來隨著高穎與太尉的政見不合,他也就對高穎時有怨言。再後來,他听到高穎有逼太尉退位的傳言後,就從心里非常厭惡他,並有幾次干脆勸太尉斷絕與高穎地交往,認為沒有必要再與這種沒有情意的人交往。甚至有幾次他還暗示太尉,先對高穎下手,但都被太尉拒絕了。

還是太尉了解他,高穎不是心腸歹毒之人,也不是絕情之人。在一些事情上他是有自己的見解,但在大事上,他始終還是向著太尉的,不然也不會攬下這事。想通這點後,楊素當即表態,今後絕不再說高丞相半句閑話。

幾天後,楊素得到的這個消息就在朝野上下傳開,眾人都在議論紛紛,都知道進凌煙閣是極其困難地,平均幾十年才有一人。上一個能凌煙閣地人距今已有七十多年了,七十多年里大漢國這麼英才豪杰沒有一個能如願,大家都在猜測這次太尉是否能成功。

當事情被同樂听到後,就把高穎叫去詢問,高穎據實回答的確有此事。同樂當即表態,自己支持他地想法,並讓他全力辦好此事。

高穎在得到皇帝支持後,更是立即讓吏部題名,內閣會議上也幾乎全票通過,唯一的反對者便是太尉本人,不過眾人並沒有把他的謙讓當真。

接下來便是通知各家主和商定投票時間。在通知時,在京的各世襲家族,高穎都親身前往,並耐心勸導他們贊成此事。家在外地的,高穎都一一親筆寫信合著通知一起送去。也幾乎就在張銳帶著部隊進入鮮卑的國境時,全國的各世襲家族都收到了這樣的信函。

不久後,眾家主紛紛回信表明態度,從已收到的答復上看,全部贊成。賀若弼見之大喜,認為事情非常順利,可高穎並樂觀,因為投票是匿名的,誰知道那些家主會不會臨時改變主意,在暗地里投反對票?這事,一直要到投票結束後才能算完,眼下,還不是沾沾自喜的時候。

正式投票時間,定在次年八月。之所以把投票時間延遲到次年八月,一是,給各家族仔細斟酌的時間,二是,給他們足夠的上京時間,三是,高穎想利用這段時間,爭取將每個人的真實想法搞清楚,並有針對性地拉攏他們。

就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拉票行動拉開了帷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