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二百七十七章周旋

作者 ︰ 風似刀

開戰之後,上都城最忙的就數太尉楊堅了,白天他要上朝處理政務,晚上回府還要會見各國使節,每天起早貪黑,直到凌晨才能就寢。

各國使節得知漢帝國對鮮卑宣戰後,都深感意外。他們懷著各自的目的,紛紛前來打探消息。本來這些人由禮部尚書接見便可,但他們都把名帖直接遞到太尉府上,希望能從太尉本人處了解漢帝國的進一步打算。

太尉以前極少在府上接見外國使節,這次卻一反常態,基本上來者不拒。只是在接見安排上做了適當的調整,會見時間各不相同,有的只是寥寥幾句應付應付,有的則要談上約莫一個小時。

第一個到太尉府拜會的是羅馬使節梅特羅,他重申本國願意與大漢建立同盟關系的立場,並表示堅決支持漢帝國對鮮卑開戰。他稱鮮卑是極其貪婪,而又野蠻的國家,還舉出鮮卑兩三年前曾欲與突忽叛匪勾結的例子,並說︰對待這樣的國家只能以武力反擊,不然他們是不會吸取教訓的。上次貴國抱著寬容的態度原諒他們的行為,這才多久,他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挑釁,所以建議漢帝國這次一定要徹底解決問題。

當太尉詢問他,什麼是最佳的解決途徑時,梅特羅回答,羅馬皇帝認為,漢帝國這次出兵最好能取得部分鮮卑國領土。他說︰「我國皇帝陛下知道漢帝國是不會貪圖他國的領土,但取得這些領土後,貴國可以在上面成立幾個小藩國。以這些小藩國為緩沖帶,把貴國與鮮卑國徹底隔離開,這樣做的好處是,以後貴國再也不用時時擔心鮮卑人騷擾。」

太尉听罷沒有立即表態,只是答應會慎重考慮羅馬皇帝的這項建議,然後明確答復梅特羅,漢帝國願意與羅馬人結盟。梅特羅大喜。皇帝和元老院交待他的任務,終于完成了。

梅特羅剛走,漢帝國的從屬國扶桑使節藤原秀真又接著來訪。對他,太尉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問其來意。藤原秀真道︰「上國與鮮卑宣戰,我國身為漢帝國的從屬國,是否也要對鮮卑宣戰?」

太尉回答道︰「關于從屬國是否對鮮卑宣戰的問題,內閣還在討論之中,如果有了結果,會派專人通知你們怎樣應對。」

藤原秀真其實來的目地。並不是想問這個問題,猶豫了一下又問道︰「不知上國是否需要扶桑為這次出兵做點什麼事?如果有需要。請太尉明示,下官也可早點通知國內做準備,以免耽誤時機。」

太尉聞之不禁莞爾一笑,他知道藤原秀真的本意是擔心漢朝廷要從他們屬國身上拿出兵軍費。扶桑是個窮國,扶桑小皇的家產還沒有帝國世襲家族富有。扶桑國內雖有幾處金礦、銀礦,但所有權、開采權都歸漢帝國所有。

這些礦權歸漢帝國所有,還要拜聖祖所賜。聖祖在世時,並沒有出兵征服扶桑,但他在一份私人地圖上卻標出了這些礦具體位置。後來。扶桑見漢帝國日益強大,便上表稱臣。當時的漢帝國皇帝便想起了聖祖留下的那份地圖,于是便提出帝國可以在扶桑探礦的要求。

那時,這些礦還沒有被發現,扶桑小皇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收農民的糧稅。扶桑小皇認為,對于鐵礦的情況,他還是心中有數的。這個島上最缺地就是鐵礦。扶桑上至皇上,下至老百姓,找了千百年也沒能找出鐵礦。難道漢人人生地不熟的,還能在這里找出鐵礦來?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可是,沒有過幾年他便後悔了,因為漢人找出來地不是鐵礦,而是金礦和銀礦。看著這些本屬于自己的亮晃晃的稀貴金屬都被漢人奪走。他既心痛又無奈。合約已經簽署。是自己親手簽的字。白紙黑字,無從抵賴。何況。漢人又不是好惹的主,倘若他反悔,漢人皇帝一定會派兵滅了扶桑。

他只能忍氣吞聲,接受現實。幸好漢朝皇帝,見幾處礦產量不凡龍顏大悅,特許,從每年的礦產收益中,拿出百分之五作為小皇的獎賞。就這些錢,也快抵上扶桑全年的農業稅收,突然增加一倍收入,也讓小皇的生活變得寬裕起來。隨後若干年,陸續蓋了幾座像樣地宮殿。

初次住進宮殿的小皇,對漢帝國皇帝感恩戴德,一時興起,便提出整國加入漢帝國的請求,不過這個請求被漢帝國內閣否決了。主要原因,就是小皇提出,他想要成為漢帝國的世襲貴族。進入凌煙閣的榮耀,漢帝國貴族們不會給予一個在他們看來是蠻人頭領的人,與這樣的人為伍,他們感到恥辱。

扶桑小皇沒有如願,最終還是保持了屬國地身份,每年礦產的獎賞漢帝國從不食言,一直按時給他。只是這些錢,僅夠改善小皇家族極其朝中公卿的生活,如果漢帝國要讓屬國承擔這次出兵地費用,恐怕小皇一族以後數年都要吃糠咽菜了。

以前漢帝國從未指令屬國負擔過軍費,原因是,一則大漢國庫比較寬松,用不著屬國出軍費;二則,大國心態較重,朝中大臣多數認為讓屬國出錢,有失上國身份。當然,各屬國的君主們也巴不得大漢國不要自己掏腰包。

這次卻不同往次,漢帝國國庫資金近些年一直捉襟見肘,剿滅叛匪的錢都是號召民眾捐募的,加之這次又是對外用兵,難保不會把軍費分攤到各屬國身上。藤原秀真就是想來問個明白,漢朝廷有沒有這樣的打算。

太尉明確答復他,如果要求屬國對鮮卑國宣戰,也是出于政治上地考慮,而其他方面,朝廷不會要求各屬國給予支持,請他盡管放心。藤原秀真紅著臉稱是,心里慚愧之極。

太尉及時把話題轉開,問道︰「老夫曾听犬子提起,你曾經與無鋒是同窗好友?」

藤原秀真十分吃驚。他沒有想到楊英會把這事告訴太尉。他如實回答道︰「下官十幾年前就讀帝大,曾經與無鋒同窗四載,關系還算融洽。」

太尉語氣轉為和藹,用對晚輩地口吻對他說道︰「嗯,原來你是帝大培養出來的人才,難怪這麼年輕有為。無鋒與犬子是兄弟之交,老夫也甚是喜歡他地性格,把他當成子佷一樣看待。雖然朝廷反對大臣私自與外國使節交往,但你與無鋒的關系不同,曾是多年的同窗好友。以私人的身份交往,朝廷還是允許的。」

藤原秀真早听說太尉把張銳當成子佷。今日親耳听到太尉這麼說,不禁暗自感嘆,張銳能取得漢皇帝和太尉地賞識,前途不可限量。說不定,用不了多年就能進入內閣,成為漢朝廷重臣,與他關系一定要維持好。既然太尉允許我與他交往,那麼以後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去見他了。

藤原秀真滿意地離開了。隨後,太尉又接見了幾個客人。接下來,就輪到今日最後一批來訪者了。他們不是別人,正是與鮮卑國有著同盟關系的蘇丹國使節萊曼和單于國使節烏洛蘭。太尉刻意把他們安排到今日的最後,也是想與他們多聊幾句。

萊曼與烏洛蘭一同來拜訪太尉,也是受鮮卑國使節素和所請。素和在接到漢帝國的宣戰書後,立即去聯系了萊曼和烏洛蘭,試圖通過他們從中斡旋。使漢帝國放棄用兵的打算。萊曼和烏洛蘭礙于彼此是聯盟關系,便答應了他的請求,不過他們想在正式出面調停之前。先到太尉這里探探底。

太尉象對待老朋友一樣熱情地接待了他們,請他們到茶室品茶,席間一直聊閑話,絕口不提他們的來意。萊曼心情沉重,不僅是為了鮮卑人的事。而是因為他听到傳聞。羅馬很有可能與漢帝國簽署同盟條約。

如果羅馬與漢帝國真的簽署同盟條約,那麼漢帝國會不會與本國宣戰?如果漢帝國一旦加入這場戰爭中。萊曼認為即使三國同心協力,也無法打贏這場戰爭,因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聯手,無論多少敵人,都不是他們地對手。

烏洛蘭沒有想這些事情,他只想著能調停紛爭,本國能繼續從漢帝國這里得到物資,眼看著亞細亞就要到手,他可不想節外生枝。當他向太尉提出,漢帝國是否能和平解決與鮮卑的糾紛時,太尉收起掛在臉上地微笑,緩緩而道︰「鮮卑人早在幾年前就謀劃進攻我國,當時大部分朝臣向皇帝陛下上表,要對鮮卑宣戰,後來被老夫勸阻了。當時老夫考慮到西部叛匪還未完全肅清,國家不宜兩方作戰。還有就是看在兩位面子上,還記得當時是你們帶著鮮卑特使如羅來寒舍的。老夫當時認為,既然有你們來說情,也願意給鮮卑人一個機會,畢竟和平共處好過兵戎相見。」

說到這里太尉臉色一沉,用嚴厲的語氣又道︰「可是,當年老夫極力勸阻的結果卻是鮮卑人的變本加厲,他們非但沒有收斂,反而進一步挑釁。去年底,一股鮮卑軍隊悄悄越過國境,在我境內殺害我國平民百余人,掠走數百人。此暴行,激起我國民眾的一致憤慨,都認為要這次一定要向鮮卑人討回公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如果這次,你們還想讓老夫來阻止我國對鮮卑用兵,豈不是要讓老夫成為大漢國的公敵嗎?」

烏洛蘭無言以對,太尉說的是實情,當年在他們拜會太尉後,漢帝國改變了對鮮卑人地態度,不僅原諒了他們與突忽人密謀奪取漢領土之事,還一樣給予了他們軍援。歸根到底,這都是太尉努力爭取的。這次鮮卑人再次挑釁,漢帝國朝野下上異口同聲要與鮮卑作戰到底,如果再讓太尉出面勸阻,他很可能會被萬眾唾罵。

烏洛蘭想了半天,無奈地問了一句︰「這事難道真的就沒有回旋的余地?」

太尉微微一笑,道︰「此事也不是沒有余地,我國曾對鮮卑人提出過和平解決事端的方案,只可惜鮮卑人沒有答應,是他們關上了和平的大門,戰爭才成為了勢在必行的解決途徑。」

烏洛蘭大喜,只要漢帝國有和平解決地意願,那麼事情還有轉機。他急切地問道︰「不知貴國有什麼樣的要求?能不能告知我等,由我等去轉告素和,並盡量勸說他滿足貴國的要求。」

太尉道︰「兩位大人願意從中斡旋自然再好不過,畢竟戰爭是最後地解決手段。老夫在這里可以向兩位保證,鮮卑人在任何時候只要答應了我國提出的條件,我國皇帝就立即下令停戰。」

烏洛蘭道︰「請太尉明示。」

太尉緩緩而道︰「我國的條件只有一個,而且非常簡單,只要鮮卑人答應把挑起事端的罪魁禍首交給我國法辦就成。」

烏洛蘭以及一直沒有作聲的萊曼都不禁愣住了,他們之前並沒有听鮮卑使節素和提起,漢朝對他們提個和平解決方案。剛剛听太尉說起此事。還以為是漢帝國地要價太高,所以鮮卑人不肯答應。所以也不願意提起此事。

可沒有想到,太尉只說了這麼一個「簡單」而又「合理」地要求,都感到鮮卑人沒有答應這個條件,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烏洛蘭心中鄙視如羅與素和,心想,即便找些替死鬼也把漢人敷衍過去再說,鮮卑人都是死腦筋。

萊曼比較精明,驚詫之余,感覺這個貌似簡單地條件中一定包含某種特別的要求。而這個要求又是鮮卑絕不能答應地,所以如羅與素和才會斷然拒絕。心想,是不是漢人還在暗地對鮮卑人提出領土要求?也只有這樣的要求,素和連對他們都不想提起。于是,他保持沉默,沒有開口詢問太尉具體緣由,而是端起茶杯細細地品味起來。仿佛他來此地地目的很單純,僅僅是品茶聊天。

烏洛蘭看了他一眼,心里有些不爽。暗道,說好兩人一起說的,到了這里嘴巴可真嚴實,拗都拗不開。早知如此,還不如我單獨前來。

烏洛蘭轉念又想。這時也不是與萊曼計較的時候。于是不再管他,干脆地對太尉說道︰「貴國的這個要求非常合理。鮮卑人不答應此項條件實屬無禮。請太尉大人放心,明天我就去見素和,保證勸他接受貴國的條件。」

萊曼在心里暗罵烏洛蘭是自作聰明,連情況都沒有搞清楚,就想當中間人,還輕率地表了態,單于王選他這樣的人當外使,簡直就是在給單于國惹麻煩、丟臉面。轉而又嘆了口氣,我忘了,單于王是他的親叔叔。這個家伙能來上都,也就是憑著這層關系。

太尉听得烏洛蘭的話後,顯得十分高興,對他施禮道︰「烏洛蘭大人不愧是我國地老朋友,隨時想著為本國分憂解難。你與鮮卑人也有些關系,是出來主持公道不二人選。不論此事最終能不能談成,老夫都先在這兒感謝你了。對了,你上次要的一批物資已經準備好了,明日你就可以去大司馬那里領取。」

烏洛蘭大喜,本來物資早應該在兩個月前到手,可是宇文苞卻以各種理由拖延,不是物資還在準備中,就是物資已經在路上。現在可好,只幾句話,這批遲遲沒有到手的物資就可以兌現了,心情激動之余,頭腦一時發熱說道︰「一切都包在我與萊曼大人身上,你就等著听好消息吧。」

萊曼听到這話,再也忍不住,輕聲咳嗽了一聲,說道︰「烏洛蘭大人,我們只是盡量促成此事,可不能把話說滿了。別到時候事情辦不成,讓太尉大人失望。」

萊曼本是好意提醒他,沒有想到激起烏洛蘭更大的怨恨,心想,我是看在我們兩國是同盟關系上,才好意算你一份,你還推三阻四,真是不知好歹。諷刺道︰「明日你就知道我是如何促成此事的,放心到時候也用不著你說話。」

他諷刺的言語令萊曼也有點放不下面子,說道︰「你拿什麼勸說素和?他要是不答應,你逼他答應?」

沒有想到他這一激,卻讓烏洛蘭說出一番驚人的話語來。烏洛蘭冷冷而道︰「事情地起因全是由鮮卑人引起的,自然就應該把挑起事端的人交出來。如果鮮卑人連這個合理地條件都不答應,就證明他們沒有誠意和平解決事端。既然他們沒有誠意,還為何要找你我來從中調停?這不是在戲耍我們嗎?」

「我的身份是代表一個國家,他在戲耍我的同時,也羞辱了我的國家。我相信我國國王陛下要是知道鮮卑人這樣戲弄我國使節,也必然會氣憤萬分。所以如果明日素和拒絕接受漢帝國提出的條件,我代表我國國王陛下正式向鮮卑國宣布,今後我國將斷絕與其地一切往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