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二百三十八章測試

作者 ︰ 風似刀

第二百三十八章測試

午後,太陽從雲層中露出臉來,金黃色的光芒籠罩著凌雲閣,把這座白色的建築染成了金色。凌雲閣又名凌霄閣,位于皇宮殿群後部的靈山上,樓高七層,外形像一只鑊,加上山的高度,它一落成,就成了京城內最高的建築物。

最近半年,同樂時常駕臨凌霄閣。每次來,他都會叫人把自己抬到閣樓的最頂層。在那里,他能居高臨下俯瞰整個京城,注視著這個龐大帝國的心髒。他幼年的一個心願,登基之後要巡視整個帝國國土。現在看來這個夢想不可能實現了,以前是叛亂不止,他沒有時間去實現自己的心願,現在叛亂結束,他的身體又吃不消長距離的旅途顛簸了。

即位後,他的心願是讓帝國重現鼎盛時期的輝煌,讓自己成為一代明君留芳千古。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心願正在一步步接近。他有把握只需二十年,心願便能達成。可惜當成功就擺在眼前時,他卻心有余而力不足。身體每況愈下,一日不如一日。尤其是最近一年,他感覺這個心願仿佛咫尺天涯,近在眼前卻始終夠不到它。

他最後的心願是伯安死後才萌生的,從那時起,他就祈禱自己能夠看著世平長大成人,並且能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帝位繼承者。可惜這個心願,由于身體不佳的緣故也極有可能達成不了。他常想,這也許就是天意,是上天不給他達成心願的機會。他在這個世界上不懼怕任何人,卻斗不過天。如果這些全是命中注定,他只能認命了。

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活著就應該珍惜每一天的時光,所以他更加喜歡在高處眺望上都城。望著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他心里獲得了巨大的滿足,自己是世界上最大帝國的君主,是世界上最大城市的主人,這里的一切人和物品都可由他操控。

「如果能永遠擁有,該多好。」同樂眯著眼躺在步輦上,充滿了對生命的留戀。

「臣劉炯拜見陛下。」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睜開眼楮,發現自己已經到了凌雲閣外。劉炯以及被召見的將軍,正在道旁跪拜。

「各位愛卿,請起。」同樂微笑著讓將軍們免禮。

進了大廳,同樂下旨賜座。劉炯等受寵若驚,都知道能在皇帝前面入座的,不是德高望重的學士,便是王公世家的家主,除此之外,即使是三公九卿,大多數情況下也要站著回話。故此,劉炯等百般推辭,不敢入座。

謙讓再三,最後還是張銳首先謝恩入座,還勸其他人道︰「陛下念我等在前線拼殺數載,故此賜座,我等不可辜負了陛下的一片厚意。」劉炯等見同樂微笑點頭,才趕忙謝恩,警身側坐。

待眾人坐定,同樂問劉炯︰「劉愛卿,將士們為了國家社稷在外征戰數載,萬分辛苦。朕打算近期撤回一到兩個軍團,卿認為如何?」

劉炯答道︰「回陛下。雖然叛亂已結束,但臣認為眼下還不宜撤回部隊。」

同樂含笑道︰「講講卿的看法。」

「是!臣認為,要等朝廷任命的各地官員都上任,再由兵部組建各州府的預備役部隊後,部隊方能撤回。如若不然,臣擔心賊寇死灰復燃。」

同樂又問道︰「依卿之見,還要多久才能撤回軍團?」

劉炯回答道︰「至少還需要半年時間,而且部隊不能一下都撤,最好是一個軍團,一個軍團陸續撤回內地。這樣算下來,明年年初,在西部的軍團應該能全部撤回。臣已經起草了一份撤軍計劃,剛交予內閣。」

從問話中,同樂感覺劉炯不錯,心里又給他加了不少分。轉過頭,又問史萬歲道︰「卿認為,在西部,還需留幾個軍團?」

史萬歲答道︰「臣認為,至少需要兩個軍團長期在西部駐守,一個駐防在烏河城堡到臨洮城堡一線,以防鮮卑。另一個駐扎在新羅、度信以及北波斯的各軍事堡壘中,以防叛匪反復。」

「留兩個軍團駐守西部?將士們離家數載,都盼望回家與親人相聚。如果留下兩個軍團,那麼,留下的軍團,將士的士氣必定大受影響,卿覺得該如何解決?」

「臣認為,應從內地再調兩個軍團去西部。以後每隔三到四年,輪換一次。」

「卿的辦法雖好,但輪換一次需要耗費大量的軍費、物資。前幾年,國家向民眾征集不少軍費,現在叛亂結束,捐款就會停止。停了捐款,以後就沒有多余的軍費來負擔這筆開支,卿認為該如何處理?」

「這……」史萬歲從未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同樂的問話,把他問住了。想了想,最後史萬歲回道︰「這些應是陛下和內閣大臣們決定的事情,臣不敢擅言。」

同樂笑道︰「朕與卿只是隨便聊聊,不必有所顧慮。」說完見史萬歲還是答不出來,又對眾人道︰「各位愛卿,都可以講講自己的看法。」

在場的幾位將軍,相互對望了幾眼,都沒有作聲。同樂見之,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之色。過了好幾分鐘,張銳開口道︰「陛下,臣倒是有一個想法,就是不知當講不當講。」

同樂道︰「朕已說過,言者無罪。無論什麼想法,都可以提出來。」

「那麼臣就大膽說了。臣的想法是,以西部之人為基礎,成立一個新的軍團。這個軍團就長期駐守在西部,負責邊境地區和西部數州的安全。」

張銳說完之後,不僅劉炯等人大驚失色,連同樂也露出驚訝之色。以前帝國的主力部隊,也招收新州人,只是數十年突忽第一次**時,有許多西部籍將士臨陣倒戈,致使帝**團遭受重創。打那以後,帝國便改變了政策,不允許新州人再加入帝國的甲等和乙等軍團。這些情況,張銳不應該不知道,但他怎麼還敢提出由西部人組成軍團的建議?

眾人愣了一會兒,劉炯出言反駁道︰「無鋒,你的建議不妥。幾十年前的沉痛教訓,不能不謹記。」

張銳道︰「殿下,屬下曾研究過幾十年前的那次倒戈事件,發現西部籍將士臨陣叛變是有其他原因的。」

「有什麼原因?」同樂好奇地問道。

張銳扳著手指,有條不紊地答道︰「一,當年新州籍將士加入帝**團,得到的優惠政策與老州將士相比相差甚遠。如比,老州將士在服役年滿之後,每人能得到數百金幣的退役金,而新州將士只能得到數十枚金幣。同在一個部隊服役,差距太大,新州將士肯定心懷不滿。」

「二,老州籍將士歧視新州籍將士,有的部隊甚至還發生毆打新州籍將士的事件。後來這些案子也沒有得到公正的處理,進一步激起新州籍將士的怨恨。」

「三,當年叛匪控制了一部分新州籍將士的家眷,許多將士是為了家人的安全,才被迫投敵。其實,這些被迫投敵的將士,士氣非常低落,他們並不想拼命與我軍作戰。只是後來朝廷下達了紅色討伐令,那些將士絕了後路,才堅定了反叛的決心。」

張銳說完後,同樂興趣濃厚地問道︰「那卿又如何能保證,由西部人組成的軍團不會再反呢?」

張銳胸有成竹地說道︰「其實很簡單,臣剛才分析他們反的原因,只要針對這幾個原因調整政策,他們就不會再反。第一,保證這個軍團與帝國其他軍團一樣的待遇。第二,保證絕大多數將士由西部人組成。第三,為了以後不再發生叛匪利用家眷威脅將士的事情,可以規定軍團只招特定的族人或是地區的人。比如以招利西人、北部族、亞和族為基礎,在加上西部最出產戰士的蘭城郡人。我們可以安排一些預備役部隊駐扎在上訴地區,專門負責保護軍團將士的家眷,讓將士們能安心服役。」

同樂听罷沒有立即表態,元景山問道︰「編制新軍團,不僅耗錢、耗時,而且部隊的基本骨干必須要由有經驗的將領和老兵組成,否則即使軍團編制起來,也是毫無戰斗力的。倘若想達到如你的要求,大部分將士都必須是西部人,那麼幾乎是不可能編制一個有用的軍團。至少四到五年之內,無法上戰場。」

同樂聞言把目光又集中到張銳的身上,看他如何回答。張銳不慌不忙地說道︰「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先招收組建軍團的骨干,把這些人放到一個或者兩個軍團內實習兩到三年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他們可以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自己以後的職責。等他們合格之後,再正式成立新的軍團。」

同樂道︰「這樣做,軍團編制好了也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張銳笑道︰「臣贊成統帥殿下提出在西部留兩個軍團的建議,這樣做的好處,一,可以保證西部的地區的安全。二,可以給新編軍團骨干人員的鍛煉機會。臣從未說過能在短期內編制出一個甲等軍團,用五年時間,編制一個能隨時能作戰的軍團很不錯了。而且據臣所知,朝廷負責兩個軍團在西部五年的軍費還是有的。」

張銳的一席話,讓同樂感受頗深,以前認為張銳只是一員猛將,直到今日才展露崢嶸。剛才的提問,都是太尉應該考慮的問題。同樂沒有想到測試的結果,居然是張銳最合適太尉人選。

同樂在心里暗自嘆息,可惜張銳太年輕,如果他已年滿四十該多好。現在即使知道他是合適的人選,也不能讓他當太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