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二百三十九章冷語傷人

作者 ︰ 風似刀

一番測試後,史萬歲、元景山基本被同樂排除在太尉的名單之外,他倆指揮部隊征戰尚可,但缺少做太尉的心智。張銳的出乎意料的表現雖合同樂的心意,但太過年輕、資歷不足,也不合適。所以,同樂心目中只剩下兩個候選人,一是西部戰區統帥劉炯,一是近衛軍統領楊素。但劉炯今日的表現,同樂也不太滿意。

按出身,劉炯是現任東王的弟弟,由于東王無子嗣,所以他是王位的第一繼承人。同樂完全相信劉炯出任太尉後能披肝瀝膽輔佐世平,絕不會欺壓幼主,可是剛才一番測試,同樂了解到劉炯對政策性的問題缺乏決斷力。太尉需要考慮的問題,幾乎都是治國之策。擾外必先安內,劉炯再赤膽忠心,倘若缺乏處理朝政大事的決策能力,不能輔佐幼主治理國家,同樂怎敢放心地把幼主交給他?

按軍事能力,揚素比劉炯強,是當今公認的四大名將之一,而且文武雙全。這些年楊素擔任近衛軍統領,表現得謹言慎行、兢兢業業,沒有出現過絲毫差錯,而且,對所有皇室成員都謙恭有禮,深得人心。從這點上看,同樂判斷他也不是欺壓幼主之人。

但揚素也有令同樂擔心的方面。一是,揚素雖號稱文武雙全,但他的文只是指文學方面的造詣,政務處理能力也未可知。二是,揚素在同樂心目中的個人名譽不佳。他年輕時放蕩不羈,常干出一些荒唐之事。曾經為了爭奪一名妓女,就和他人拳腳相爭。而且他的夫人是個出了名的悍婦,不守婦道,還曾經誣告過楊素。宇文護在世時曾對同樂說過,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一個人連自己和家人都約束不了。又怎能治理好國家?同樂深以為然,所以對揚素能否勝任太尉之職沒有把握。

太尉的人選一日定不下來,同樂就一日不得安心。今日測試的結果,太令他失望,心情越發煩躁。為了緩解心中的郁悶。同樂又想登凌雲閣。他邀請在座地將軍一同登樓,剛剛把意思道出,張銳喜出望外地說道︰「臣在帝大讀書時,就夢想有一天能登上京師的第一樓眺望上都。今日陛下能全了臣的心願,實是聖恩浩蕩。」

同樂聞之心喜,露出了笑容。他正想命太監抬自己登樓,就見張銳跪下道︰「臣願背陛下登樓。」

同樂出于一片好心謝絕,並指了指小太監們說道︰「愛卿乃國家棟梁之才,哪能做這等低賤之事。有他們抬朕登樓即可,愛卿只需伴在左右。」

在場的將軍們都以為張銳只是做一番樣子。也沒有打算真的背皇帝上樓,沒有想到張銳膽大包天地說道︰「臣認為陛下之言不對,當改之。」

劉炯等人驚得面無人色。如果要較真,憑這句話就能定張銳大不敬之罪。揚英也暗地為張銳捏了一把汗,心道,兄弟,這是在跟皇帝說話,你難道說之前不先經大腦考慮考慮,這樣放肆地話,你也說得出口?

余光一瞄。果然見同樂沉下臉來。楊英心里更加著急,盤算著該如何為張銳解釋。他哪知道,同樂的不悅之色全是裝出來的。其實是想逗逗張銳。同樂的聲音听起來似乎很嚴厲︰「朕所言有何不妥?」

在場之人見同樂發怒,更加顯得惴惴不安,一個個低著頭大氣也不敢出。張銳卻沒有半分畏懼,從容地回答道︰「陛下乃天之子,主宰世間萬物。臣等都是您的奴僕。奴僕服侍主子是天經地義之事。也是最大的榮耀,陛下怎能說成是在做低賤之事呢?所以臣認為陛下剛才之言不妥。」

「哈哈……」同樂聞言放聲大笑。郁悶情緒一掃而空。心道,這個張銳說出來的話,總是令自己感到愉快。如能把他留在身邊該多好,也許近衛軍統領之職很適合他。不過他要當這個職務,就得調揚素走。調楊素,也就意味要升遷他,現在唯一合適的空缺就是太尉。涉及到太尉的任用,同樂又謹慎起來,所以想把調張銳到身邊的想法,也不得不暫且放一放。

張銳說罷,見同樂開懷大笑,更是大著膽子跪到他面前,背過身去,懇求道︰「陛下,請賜予臣最大地榮耀,服侍陛下登樓。」

同樂不顧杜衡的勸阻,趴到張銳背上。張銳背著他站起身來,問道︰「陛下,臣脊背平否?」同樂趴在張銳的背上,覺得如同趴在一張大軟床上非常舒服,說道︰「在愛卿地背上,比在軟榻都舒服。」

張銳一邊走,一邊說道︰「只要陛下喜歡,臣願意天天侍侯陛下。」

同樂玩笑道︰「那麼從明日起,愛卿就專門來背朕可好?」

張銳毫不猶豫地回答道︰「臣謝恩領旨。」

同樂大笑道︰「卿雖願意,但朕也不能為了貪圖享樂,就讓威震四方的大將來做這些小事。愛卿只要能為朕守住一片疆土,就是最大的功勞,也是對朕最大的忠心。」

張銳飛快地答道︰「臣發誓不會令陛下失望,絕不會丟掉一寸帝國的疆土。」兩人邊說邊笑,往樓上而去。

旁邊目睹這一切的幾位將軍,都被驚得目瞪口呆。他們現在才明白張銳為什麼能討皇帝歡心,而同樂為什麼會對他恩寵有加。陸柯暗道,我早知道他巴結皇帝有一套,但直到今日方才見到他用的方法。不過這種討皇帝歡心的方法看似簡單,卻非什麼人都能用。有地人,能說而不能做;有的人,能做又不能說;還有的人,即使能說能做,恐怕也被看做別有用心而適得其反。張銳巴結皇帝火候拿捏得正好,當然能博得陛下地歡心。

張銳背著同樂,健步如飛,劉炯等人緊趕慢趕,也落後很遠。等他們氣喘吁吁地登上到頂樓時,正听見張銳對同樂說︰「臣這些年在外征戰,就是為了國家能安定繁榮。今日見到上都城美麗如昔,臣甚感欣慰。臣相信,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也會感到欣慰的。」

同樂龍顏大悅,對才上來的劉炯等人道︰「各位愛卿,快來看看上都城的美景。」

劉炯一邊喘著氣,一邊說道︰「臣已有十年沒有欣賞過上都地景色,也不知還能不能認得出來?」

同樂一手拉著劉炯,一手指著遠處地一處建築問道︰「今日,朕幫卿回憶。愛卿看那個地方,可記起來是什麼地方?」

劉炯仔細看了看,回答道︰「應該是翰林院。」

同樂笑道︰「愛卿好記性。」接著又問了幾處地方,劉炯都一一答出。最後同樂指著一處高大的樓閣,問道︰「愛卿可知那個地方為何地?」

劉炯左看右看,覺得印象里十年前那里並沒有樓閣,于是搖頭稱不知。同樂又問眾人道︰「各位愛卿,有誰知道?」

又是張銳搶先回答道︰「臣知道。」

「哦?」同樂略感驚詫,問道︰「既然愛卿知道,那就說來听听。」

張銳笑道︰「臣雖不知那個閣樓地具體名稱,但卻推測出它的主人是誰。」

同樂更加好奇,道︰「那卿就說說它是屬于誰的?」

「屬于陛下。」

同樂沒有公布他的答案是否正確,又問道︰「愛卿怎知它是朕的產業?」

張銳回答道︰「臣數過那樓閣的層數,一共有九層,比凌雲閣還高兩層。如果凌雲閣不是修建在靈山上,恐怕上都第一高樓的稱號已經讓位了。如果這個樓閣不是陛下所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膽大包天私建如此高樓?所以臣猜測它是屬于陛下的。」

張銳一番「合情合理」的解釋,劉炯、史萬歲、元景山紛紛點頭稱是。劉炯還拍著額頭連聲說道︰「我怎麼沒有想到?我怎麼沒有想到?」

只有陸柯和揚英沒有出聲,因為他們兩人都知道樓閣真正的主人是誰。陸柯在張銳說出答案後,便奇怪地抬頭去看他,因角度的關系,他正好看見同樂眼中閃過一絲冷光。突然間,他明白了張銳這樣回話的目的,背心猛地冒出冷汗。心道,這小子真是殺人不見血,這麼陰狠的招數他也想得出來,以後我要多加提防,不然很可能到死都沒弄明白是怎麼死的。

揚英沒有他想的明白,只是非常納悶。因為他明明記得昨日與張銳閑聊時曾無意間提到過那個閣樓,可張銳為什麼要把它說成是皇帝的呢?楊英疑惑地盯著張銳,心道,是我還不夠了解他,還是他變得太快,變得越來越不像從前的張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