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二百零五章兄弟分別

作者 ︰ 風似刀

漢元794年三月十五日,二十萬漢軍分兵五路,對突忽人展開最後的攻擊。第一路由武勇軍團代理指揮官王仲民指揮,麾下包括武勇軍團的五個師加飛騎軍左師,共計六萬人。從度信州的木爾郡南下,目的是拿下度信州的最後三個郡。

第二路由戰區副統帥兼暴熊軍團指揮官元景山指揮,麾下包括暴熊軍團及飛騎軍的右師,共計六萬。從新羅州的踉息郡往南進攻,目的是拿下新羅州的南方兩個郡。

第三路由戰區副統帥兼飛騎軍指揮官史萬歲指揮,麾下包括第十軍團及飛騎軍的二個師,從西部大草原南下,目的是直接拿下突忽人的老巢柳都。

第四路由南波斯部隊指揮官杜陵指揮,麾下包括兩個正規師和五個預備役師,共計七萬人。從南波斯州北上,目的是收復北波斯州。

第五路由飛騎軍副指揮官兼前師師長張銳指揮,麾下包括前師及游騎團,共計一萬三千人。從西海州南下直插新羅州的霍拉郡,目的是分隔新羅州和北波斯州的叛軍。初步任務完成後,將配合南波斯的部隊,對北波斯的叛軍展開進攻。

雖然突忽人于兩年前就在做防御準備,可還是不能抵擋漢軍排山倒海般的凌厲攻勢。突忽人都知道這次漢軍的進攻不同往次,最終目的就是徹底剿滅他們。此刻,突忽將士也表現各異。

在邊境地區的一部分堡壘里,堅守的突忽將士明知沒有後援,堡壘在漢軍重型武器的攻擊下也不可能堅持長久,但他們抱著與堡壘同存亡的信念與漢軍舍命相拼,寧願戰死也不肯投降。一直到最後一個守衛的人斃命。才丟失了堡壘。他們表現出來地勇氣,令對手漢軍官兵也很佩服,也用相應的禮儀安葬了守衛人。

但視死如歸、敢于拼命的人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突忽將士見大勢已去,便開始為自己謀退路。軍官棄職丟下部下單獨逃命。士卒們也是整營整營溜走。不到一個月,漢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了柳都以北不到百里之處。

本來前方失敗的消息就接連不斷地傳回柳都,城里地民眾已經到一日三驚的地步。現在見漢軍已經快打到都城,立刻驚慌如瘟疫般四處蔓延。城內的數十萬平民爭先恐後地逃出城去,倉皇向著南方逃命去了。

即使逃到南方又能怎樣?能藏匿多久?這個問題他們絕大多數都沒有思考過,或者說不願意去想,只要能躲過眼下的災難就行,今後的問題,留待今後解決,他們還考慮不到那麼的長遠。

面對蜂擁逃難的平民。阿巴貢以及朝中的大臣都沒有采取阻攔行動。準確地說,他們是沒有能力阻攔。守城的士卒雖然也有十余萬,但如果讓他們把刀槍指著自己的家人、親屬。其後果如何可以想象得出來。

三天功夫,柳都就只剩下十余萬軍人以及朝中地大員,而且這些人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尋找機會開溜。阿巴貢知道人心、軍心都渙散了,汗國的命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末路。他為了父親,為了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還沒有起心單獨逃命。

這天,阿巴開突然來找他。自從汗國危機凸顯後。他倆就沒有再爭斗過。阿巴開也知道在國家危難地時候,要一致對外。沒有了國家,還當什麼太子。不過兩人雖然沒有爭斗。但平日關系也不好。

阿巴貢猜不出,大哥是為何事來找他商議。落座之後,阿巴開開門見山地說道︰「眼看著漢軍就要兵臨城下,不知三弟有何打算?」

阿巴貢低頭看著自己的靴面,說道︰「事到如今。只能與城同存亡。」

阿巴開搖著頭說道︰「依我之見。守城不是個好辦法。」

阿巴貢抬起頭,驚訝地問道︰「難道大哥有更好的辦法?」

「對。我有一個主意,想與你商議商議。」

「請講。」阿巴貢非常好奇,不知阿巴開能想出什麼好主意來。

「現在在西部的漢軍幾乎都朝著南方進攻,其後方一定很空虛。我們何不組織一部分人北上,深入到烏孫州,在漢軍後方打擊他們?漢軍在背後受到威脅後,就會停止進攻,甚至撤退。」阿巴開似乎都自己的想法很有信心,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臉上一直掛著自信的笑容。

「不妥,不妥。你建議雖然不錯,但你怎樣能繞過進攻的漢軍,把部隊帶到烏孫州去呢?」成功地希望渺茫,阿巴貢當即否決了這個提議。

「其實很好辦,只需把部隊化整為零,讓他們三五成群地往北去,再選擇一個地點集結便可。」

「這……」阿巴貢聞言動了心思,這個主意不錯。即使有一部分北上的將士會被漢軍發現殲滅,絕大部分人也能達到敵後。或許值得一試,不過心里還有疑問,問道︰「部隊過去之後吃什麼?」

阿巴開早就考慮過這些事情,回答道︰「一部分平民的心還是向著我們地,他們會接濟一部分糧草,另外,我們還可以搶劫漢軍的糧草集結地,只要得手一兩次,估計漢軍便會慌了手腳。」

阿巴貢連連點頭,心里雖然懷疑這個法子不是阿巴開想出來的,也許是他的某個幕僚的想法。但也認為這個辦法可行,在沒有其他辦法可行地時候,值得一試。突然間,阿巴貢靈機一動,猛地又想出了一個辦法。

阿巴開見弟弟低頭沉思,以為他還在猶豫,于是用激昂地語氣說道︰「我們只能與漢人周旋到底,絕不能放棄。世間雖大,再難找到你我兄弟可以容身的地方。現在就連蘇丹和鮮卑也禁止我們地人前往,也不知他們得了漢人什麼好處。」說著,嘆了一口氣︰「唉!以後還能不能見到家人。很難說。」

禁止任何突忽人入境,是蘇丹和鮮卑今年年初作出的決定。阿巴貢暗暗稱幸,幸好是去年的時候把全家人送去了鮮卑,雖然現在禁止再入境,但也沒有听說要驅除已經逃難過去的人。只要家人安全。他也就沒了後顧之憂。

阿巴開地家眷也是去年送到了鮮卑,時間只比他早了兩、三個月。事情大家心里清楚也就行了,沒有必要戳穿。這時听見阿巴開說起家人,阿巴貢也忍不住思念起自己的妻子兒女。

感嘆了一陣,阿巴開拋開私情,繼續勸道︰「三弟,我的文韜不如你,你的武略不如我。假如這次我們聯手指揮出擊行動,成功的把握很大。你也不用再猶豫不決了,趕緊下決心吧。要是等漢軍圍了城。我們即使想干,也失去了機會。」

阿巴貢也下了決心,說道︰「大哥。出擊烏孫州,還是由你指揮吧。」

「你不去?為什麼?難道你覺得這個計劃成功地把握不大?」阿巴開先是一怔,而後氣急敗壞地問道。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就考慮到要阿巴貢參加。因為阿巴貢在突忽人的心中是智慧的化身,有足夠的號召力。與他一同去烏孫,才有把握號召一部分平民起事。听到阿巴貢拒絕前往,阿巴開心里既著急,又失望。

「別誤會。我不去烏孫。是因為也有一個計劃需要由我去指揮。」阿巴貢見大哥著急的樣子,連忙解釋道。

「你也有計劃?是什麼計劃?」阿巴開驚訝地問道。

「反漢人的不止是我們,還有許多老州人。心里都很仇恨漢人。只需要一把火,就能把他們點燃。我就想當這把火,讓更多的人起來反對漢人。」

「你準備去哪兒?」阿巴開反應過來,知道弟弟要去別的地方。

「南天竺。那里十年前也爆發過反對漢人的起事,因為缺乏組織。所以很快就失敗了。我準備去那里。讓當地地人民再次起事。這樣,我在南。你在北。我們相互支持,相互聲援,能更好地打擊漢人。」阿巴貢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不過這個想法,也是剛才從阿巴開的提議中想到地。

阿巴開聞之也動了心,兩個地方同時行動,比一路單干更好。能更好地分散漢軍的注意力,如果都成功了,說不定能一舉扭轉敗局。

「大哥,你準備什麼時候行動?」阿巴開還在想著的時候,阿巴貢又問道。

「本來只要你同意之後,我就會開始行動。北上的人員我都已經掉選出來,一共有三萬人,其中一萬多將士是烏孫籍的。他們都自願參加這次行動,也願意為汗國盡忠。現在所缺乏的是武器和北上路上需要的糧食。三弟,這些東西你能幫忙解決嗎?」問這話的時候阿巴開非常緊張,如果阿巴貢不答應或是推托,那麼這個計劃就沒有辦法執行。

所幸阿巴貢一口答應了下來,說道︰「你把需要地物資列一個單子,我盡可能為你想辦法解決。」

阿巴開把早就準備好的單子遞給了他,阿巴貢大概看了看,說道︰「沒問題,三天之內,單子上的物資就能準備好。」

這還是阿巴開第一次能爽快地從阿巴貢這里要到東西,也是感概不已。說道︰「那就讓你費心了,那我三天後拿到物資之後,就動身。」

阿巴貢囑咐道︰「大哥,到了烏孫之後,如果時機不好,就不要蠻干。你可以把部隊帶到蔥嶺去,先在山里站穩腳跟。等我那邊行動後,你再下山找機會。」

兄弟臨別在即,以後不知還有沒有見面地機會。听見弟弟用真誠的語氣囑咐自己,阿巴開非常感動。心想,親兄弟畢竟是親兄弟,在這個時候,除了遠在鮮卑的家人外,只有兄弟才會在這個時候還牽掛自己的安全。

「三弟,你準備什麼時候動身?」阿巴開也問了一句。

阿巴貢回答道︰「父汗不肯離開柳都,我準備勸勸他。只要他同意離開,我馬上就去南天竺。」阿巴開听後大驚失色。在他看來父親阿巴亥的神智已不清醒,現在是處于瘋狂地狀態。怎麼會听進旁人地意見,阿巴貢他就更不相信了。

說起阿巴貢失寵,還要從去年講起。去年阿巴亥听說韓擒被撤換,非常高興地對群臣說︰「現在漢朝廷能把我們地心月復大患之一的韓擒撤職。不久就有可能把瘋虎和陸柯給撤職。朕早就說過,只要再堅持一兩年,漢人就會不戰而退。」

阿巴開也欣喜若狂,認為韓擒地離職,是漢人內斗的開始。只要漢人內斗不斷,那麼就沒有多余的精力進攻。可惜,這個願望很快就破滅了。雖然漢軍將領也有幾個陸續被調動,但算起來對突忽威脅最大的幾個將軍,非但沒有被免職,反而都得到了晉升。瘋虎成了飛騎軍的中將副指揮官。陸柯成了陷陣軍團地指揮官。只要有這兩個漢軍將領在西部,突忽人就不會有舒心的日子過。這樣的結局,不僅讓阿巴開難以接受。也能阿巴亥大失所望。

這個時候,有人將朝中把家眷送走大臣們的名單列了一份,然後向阿巴亥遞了一封密折。阿巴亥大怒,想立即把這些大臣都殺了。因為在他看來,既然把家眷都送走,那麼本人也就準備隨時逃離,這樣的人,不殺不足意平民憤。不足意鼓舞士氣。可是後來這事還是作罷,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幾個兒子也在名單上。

尤其是他最信任的阿巴貢,居然也送走了家人。阿巴亥感到自己現在是眾叛親離。誰都不能再信任。氣憤、失望緊緊地裹住了他的心,但對自己的兒子,他下不了殺手,這件事情到最後也只能作罷。不過他對名單上的人算是徹底失去了信任,逐漸收回這些人地權力。尤其是軍權。都由阿巴亥親手掌握。

當然阿巴開的兵權也被收去。近衛軍也由父親親自指揮。隨後父親便對臣民宣稱要與柳都同存亡,任何膽敢勸他離開的人。皆殺無赦。阿巴開早就斷了勸說父親離開地念頭,也不打算把自己的計劃匯報上去。這次他組織的人,大部分是從前方逃回來的散兵游勇,也有一部分是他的家臣。他擔心對父親說出計劃後,會讓父親誤以為自己要逃跑,很可能保不住腦袋。

可是阿巴貢卻還想勸說父親離開,在阿巴開看來這是在冒險。如果真的惹怒父親,阿巴貢真的有可能丟了性命。即使父親不殺他,把他軟禁起來。一旦漢軍圍城,阿巴貢也活不成。為了以後的行動,必須打消他地這個念頭。

阿巴開作出一副大義凜然地樣子,對阿巴貢說道︰「三弟,我們的行動也是為了拯救父汗,拯救汗國。你知道父汗的脾氣,他決定地事情,絕不會輕易改變。依我之見,趕緊行動比勸說父汗更有用,只要我們成功了,父汗也就沒有了危險。」

阿巴貢承認大哥說的有道理。柳都堅固,加之糧草和防守器械相對比較充足,防守三個月到半年時間,應該沒有問題。如果他與阿巴開的行動都很順利,或許能在漢軍攻克柳都前,逼其退兵。

可是計劃就真的能執行的很順利嗎?如果遇到困難,短時間不能成功。那麼父親不離開,就有只能與柳都一起滅亡。做為兒子眼看著父親有危險,怎麼就單獨離開呢?這樣做就是不忠不孝,就會成為十惡不赦地罪人。

阿巴貢不願意對阿巴開說內心地想法,只能推說道︰「大哥只管放心,如果父親實在不肯走,我會馬上跟著離開的。」

「真地?」阿巴開半信半疑,又一次確認。

阿巴貢雙手合十,說道︰「我向佛祖發誓,我會按照計劃去做的。」

「那麼,為兄就先走一步了。三弟,你千萬要保重。」這時,阿巴開早就忘記了以前兩兄弟的恩怨,真心盼望著弟弟能平安無事。

阿巴貢一把握住阿巴開的手,說道︰「大哥也保重。願我們再次相見的時候,漢人已經被我們趕走。」

「我對佛祖起誓,今生不趕走漢人決不罷休。」阿巴開也發誓說道。

阿巴開離去後,阿巴貢心情既難受又高興。高興的是,他與大哥之間的關系終于恢復了正常。十余年來的明爭暗斗,都在今日煙消雲散了。難過的是,他們分別之後,還有沒有再次相逢的時候。或許,今生他們再也不能相見。

片刻之後,阿巴貢便下定決心,在阿巴開離去後,便去勸說父親。如果不能成功,那麼他也只好離開。因為,他不能白白地做無謂的犧牲,他還要與漢人斗下去。就像大哥講到的一樣,今生不趕走漢人決不罷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