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二百零六章爭執

作者 ︰ 風似刀

天上下著小雨,空氣里潮濕得可以滴下水來。在新羅州的霍拉郡馬丹城二十里附近,一隊漢軍騎兵縱馬疾馳,身上的披風隨風飛舞,「呼啦啦」的響聲與馬蹄聲交織在一起。騎兵們端坐在馬背上,神情肅穆而專注。

第一批騎兵飛馳而過之後,約模一袋煙的功夫又有一隊騎兵趕了上來。在這個騎兵隊列里,有十余人落在最後,其中一人瘦得皮包骨頭,臉色異常蒼白,不知是在風雨中時間太長凍得臉色發白,還是本來就如此。

他身旁的一人也很瘦,看上去很憔悴,臉色紅得很不自然,還輕微地打著寒顫。看得出來是在發燒,打擺子。他的眼楮卻又大又亮,透出一股股寒光。

「營長,你要不要休息一下?」第一個瘦小的騎兵問他。

「副指揮官殿下和團長就在我們的身後,沒有到馬丹城不能休息。」面色憔悴的軍官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

「你兩天前就發燒了,又在雨里行進了一天,如果再不休息一下,你的身體很可能垮掉……」

發燒的軍官一邊把沾滿泥漿的披風裹緊,一邊說道︰「當初我跟著殿下在白堡與突忽人作戰,身上受傷數十處,也沒有要了我的命。這點小病還能難倒我?我的身體自己最清楚,挺過這陣就沒事了。」

旁邊那人也不好再勸,只能在心里暗暗咒罵這鬼天氣。什麼時候不好下雨,偏偏在部隊開始急行軍的時候下,一下就是一天一夜,仿佛故意與他們作對似的。可罵也沒有用,雨還是不停地下,把他們淋得渾身濕透。

「營長你看。前面的隊伍停下來了。」那人眼尖透過蒙蒙細雨,看見前方的騎兵都下馬坐在路旁,立刻向營長報告。

「定是出了什麼事兒。我過去看看,你命令部隊下馬休息。」營長吩咐一聲後,催馬跑到前面。

行之不遠。忽然路旁有一人在叫︰「三耀,鄧三耀。」

鄧三耀拉住座下戰馬,側目看去,只見呼叫他的人是三營長程節。程節向他招手,示意過去說話。于是他下了馬走向程節。程節站在一處茅草棚下,草棚四面漏風,但也能遮蔽些細雨。

草棚里鋪著稻草,十余名騎士或坐或躺正在休息。程節騰出些地方,讓他坐下,又望了望他的臉色。拿出一張干毛巾遞給他,問道︰「燒還沒有退?」

鄧三耀接過一邊擦著臉,一邊埋怨道︰「都怪這鬼天氣。如果早放晴,我地燒早退了。」接著又問道︰「前面怎麼停下了?出了什麼事兒?」

「一營傳來消息,說前面的一座橋梁斷了。」程節撇著嘴說道︰「媽的,老子敢肯定是附近的人村民干的。不然哪能這麼巧,我們剛到橋就斷了?」

「什麼時候能修復?」

「估計也要兩三個小時吧。女乃女乃地,如果沒有找到這個地方,就只能在雨里等了。」

「找地地方不錯,不過我怎麼覺得有些怪味道?」鄧三耀邊說。還邊用鼻子聞著氣味的來源。

「哈哈…….」程節見他用鼻子嗅著,不由放聲大笑起來,越笑越厲害。連眼角都滲出淚水來。周圍的騎士或是背身,或是低頭,看樣子也在笑。

「笑什麼?」鄧三耀見他們笑得有些古怪,奇怪地問道。

好半天程節才止住笑聲,說道︰「老實對你講吧。咱們現在就坐在糞坑上面。」

「糞坑?」鄧三耀聞言「騰」地跳了起來。接著又低頭去看腳下。

程節看見他的樣子又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放心。不會掉下去的。我叫人砍了些樹鋪在上面,然後又在上面鋪上稻草,除了偶爾有些難聞的味道,倒也比較舒適。總比站在外面被雨淋強吧。」

鄧三耀仔細查看了一番,確認下面的樹干非常結實後,才慢慢地坐回原位。看見程節笑得直不起腰來,也覺得不好意思起來。笑著說道︰「說的也是,作戰的時候,就是糞坑也得跳下去。」

程節突然問道︰「三耀,你是大家族的世子出身,為什麼還要到游騎來受罪呢?」

「受罪?我不覺得在受罪。如果我不從軍,哪能經歷這麼事情,又哪能結識這麼多好友?」

「我只是奇怪,你們在家中嬌生慣養地,現在如此艱苦的部隊生活還都受得了。」

「你以為大家族出身的弟子都是嬌生慣養地?你敢把這麼說當著殿下的面講嗎?」

程節不敢再說話,他忘了張銳也是大家族出來的。如果被他听見這話,估計得挨上幾鞭子。于是轉移話題,問道︰「殿下他們也快到了吧?」

「殿下距我營有一個小時的路程,看樣子,殿下他們到的時候,橋也修不好。」

程節感嘆道︰「雖說殿下已經是軍團副指揮,但心里還認為是咱們游騎的人。」

「此話怎講?」

「你沒看見,他把前師的兩個團都給放了出去,自己帶著師部的人跟著團長一起行動嗎?說到底,他還是願意常看見我們這些老部下。你說是嗎?」

鄧三耀雖然認同程節地話說得有理,但此話傳出去,會影響前師將士的情緒。便繃著臉,教訓道︰「胡說八道。殿下跟著咱們游騎行動,自然有他的道理,哪能是為了私情?這話不要到處亂說,以免引起旁人誤會。」

雖然程節和鄧三耀平級,都是營長,按序號還比他高一級。但他對鄧三耀還是很尊敬地,不說別的,單說鄧三耀是白堡之戰的幸存者,就不能不讓他服氣。听他教訓,也不反駁。也不生氣,只是伸伸舌頭,做了個鬼臉,一笑了之。

兩人說話間,五營營長宋金剛和六營營長秦書都陸續來到。秦書問明前面的情況後。嘆息道︰「如果單是咱們,直接浮渡過河便可。現在有前師的部分人跟隨,就非得搭橋不可。這一路為了補路修橋花費地時間,加起來都有一整天了。」

程節開玩笑地說道︰「你是不是嫌殿下連累了咱們?」

秦書推了他一把,說道︰「我可沒有這樣說,當初殿下率領著咱們時,還一樣是牽馬渡河,什麼時候等過修橋?」

宋金剛說道︰「權當修整,如果沒有下雨就好了。三耀,你不要緊吧?」

這時。鄧三耀已把皮毯裹在身上,但渾身還是顫抖不停,臉色也轉青。听見宋金剛問話。勉強地笑了笑說道︰「不要緊,挺過這陣就好了。」

宋金剛看地他樣子越發不放心,伸手在他的額頭上模了模,只覺得滾燙。說道︰「你不能再拖了,等師部地大夫上來後,要馬上治療,否則有可能轉為傷寒。」

「沒這麼嚴重,這點小病。我還能撐過去。」

「不行,絕不能再拖。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四營的將士們著想。難道非要等自己病得不能騎馬。才讓部下抬著你走嗎?我建議你馬上放棄四營的指揮權,讓一連長代替你指揮。」

鄧三耀不再作聲,他知道宋金剛地性格。雖然這兩年已經改了許多,但脾氣還是很倔強,他認準的事情。絕不會輕易讓步。加之他說的話有理。如果勉強跟著部下一行前線,一旦病情加重。很有可能拖累大家。

宋金剛見鄧三耀不再吭聲,知道他同意自己的建議,于是命令一個傳令兵去四營傳令一連長接替鄧三耀指揮。程節听見這個命令時臉色立刻變得鐵青,為了不讓人察覺猛地把臉轉向外側。

宋金剛做這事兒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過程節是三營長,按照序號,應該由程節來下令。不過做者無心,觀者卻有意。在不知不覺中,此產生了矛盾。

剛處理好這事兒,前面的騎士一陣騷亂,程節站起身來,吼道︰「發生了什麼事?」

一名騎士跑了過來,對著幾個營長敬禮,報道︰「一隊巡哨的被叛匪襲擊,隊里有人受了重傷。」

幾人都吃了一驚,立即命令巡哨隊長過來回話。不一會,十余名騎士抬著兩名傷員走了過來。草棚中的騎士自覺地走到了外面,把位置騰給傷員使用。

宋金剛一邊檢查傷員的傷勢,一邊問這隊巡哨的排長道︰「在哪兒受到地襲擊?敵人有多少人?」

排長回答道︰「我們是在離大路五里的地方受到的襲擊,對方躲在草叢中向我們射箭。大約人數在五十左右。地形不利,我們無法包抄,他們射了一陣箭便退走了。因為隊里有兩人受了重傷,我們也只好放棄追擊。」

「女乃女乃地,盡給老子丟臉。」程節對著那名排長怒罵道。這隊巡哨是三營地人員,是程節的直接下屬。見長官發怒,都低下頭不敢作聲。

「先救護傷者,沒有錯。你也別責罵他們了。」宋金剛出言勸道。

他不勸還好,越勸越讓程節的怒火上升,朝著外面喊道︰「兄弟們都起來了,把襲擊的叛軍揪出來。」三營的將士,听見他的喊叫聲,吩咐起身,翻身上馬準備行動。

程節剛想往外面跑,便被宋金剛一把拉住,說道︰「不要胡鬧!」

「你說我這是胡鬧?」程節把他拉著他的手拍開,怒視著宋金剛吼道。

「咱們有正經的事情要做,不能為了這事耽誤時間。」宋金剛沒有介意他地態度,進一步解釋道。

「女乃女乃地,你隨處打听打听。我們三營有吃了虧不報仇的時候嗎?」程節對著外面馬上的騎士喊道︰「兄弟們,你們說呢?」

「沒有!」騎士一口同聲地回答道。

「你听听!」程節指著騎士們對著宋金剛說道︰「難道你覺得我們都是在做不正經地事情嗎?你沒有在三營呆過,不知道三營的傳統也可以理解。」

這話把宋金剛也給激怒了,他說道︰「我不是三營的怎麼了?難道不是三營的出身,就不會為同袍報仇了?你要記住,現在是全團在執行任務。如果由此耽誤軍情,你負得起責任嗎?」

「現在前方正在修橋。一個小時內不可能修好。我利用這段時間去尋找襲擊我們地叛匪總行吧。」

「不行,也許橋要不了一個小時就會修好。你們去了,能及時趕回來嗎?」

「女乃女乃地,你以為你是誰啊?是團長嗎?是一營長嗎?想管老子,等當正了職務之後再說。」

雖然這話很刺人。但宋金剛還是沒有退縮,繼續說道︰「任何正確地建議,都應該坦然接受。」

「你地意見就一定正確?笑話,我看某些人就是大言不慚。」

「程節!你不要胡攪蠻纏。」

眼看著兩人越吵越厲害,鄧三耀虛弱地站起身來,制止道︰「什麼大不了的事兒,要這樣吵鬧不休。」轉而對宋金剛說道︰「不就是去巡查一番嗎?這樣也好,就算抓不到那些人,偵查偵查周圍地情況也好。」接著又問程節道︰「你能答應一個小時內,一定返回嗎?」

程節瞪著眼楮反問道︰「你什麼時候見我說話不算話了?」

見宋金剛已不再出聲。鄧三耀說道︰「那你就去吧。記住無論有沒有結果,一個小時內一定要回來。」

程節一面興沖沖地往外面跑去,一面保證道︰「放心。絕不會耽誤地。」

片刻之後,三營的數百騎兵,在程節的帶領下,朝著巡查隊被襲的方向疾馳而去。

宋金剛走到鄧三耀的身旁坐下,問道︰「為什麼要答應程節去?」

「你沒有看見三營將士們,都想去嗎?你能阻止他們嗎?」

「依我看,三營都是被程節慣壞的。」

「錯了。」鄧三耀搖著頭說道︰「不是程節帶壞的。三營將士的習慣,是從殿下當營長時就養成的。不信。你問問秦書。」

宋金剛這才想起來,鄧三耀和秦書也是三營出來的。宋金剛默算了一下,一營長張旭義。二營長羅濟、三營長程節、四營長鄧三耀、六營長秦書,再加上團長高朔,全團團長及營長中,只有他不是老三營出身。

這時,宋金剛有點明白了。鄧三耀剛才無論從那個方面都不會向著自己說話。在他們地眼中。自己只是一個外人。也許沒有帖過三營標記的人,他們都會視為外人。他不明白。什麼時候游騎團變成三營的天下,什麼時候這些三營出身地將領又形成了一股派系。

宋金剛不再說話,低著頭想心事。一旁秦書與鄧三耀嘀嘀咕咕地不知在說些什麼,草棚內的氣氛一時變得沉悶起來。不知過了多久,一陣馬蹄聲由遠而進,轟鳴聲越來越大。秦書站起來,向後面望去,說道︰「應該是殿下與將軍到了。」

鄧三耀也站起身來,說道︰「我們去迎接吧。」

秦書把他摁回原處,說道︰「你病得這樣厲害,哪能去?你先坐著,我去為你叫大夫。」說罷,向著後面跑去。

鄧三耀看見宋金剛像是沒有听見他們的對話似的,還在低頭坐著。于是叫了他兩聲︰「金剛,金剛。」

宋金剛猛然驚醒,抬頭問道︰「什麼事兒?」

鄧三耀指著後面,說道︰「殿下與將軍快到了。」

宋金剛掏出懷表看了看,說道︰「有運輸隊跟著,他們還能這麼準時。也真難為他們了,現在就等一營修橋了。」

鄧三耀暗自搖頭,心想,叫他是讓他去迎迎殿下和將軍,他可倒好,反而算起後隊有沒有耽誤時間。這人啊,不知道什麼是人情事故。如果他不是殿下的好友,恐怕現在還在當排長吧。

鄧三耀也懶得再理他,閉上眼楮養神。直到遠處一陣爽朗地笑聲傳來,他听出是張銳到了,于是扶著靠著的柱子站了起來。

「是誰找到這麼好的躲雨的地方?」張銳離草棚還有十余步地方大聲問道。

一旁跟著地秦書回道︰「是喜子。」

「他人呢?」張銳沒有看見程節便問道。秦書還沒回答,張銳看見鄧三耀,又關切地問道︰「三耀,你病得這麼厲害,也不派人來說一聲。」一邊說一邊扶住他。

鄧三耀行軍的時候還能堅持,休息了一陣後,感覺渾身發軟,站立都很困難。見張銳如此關心他,心里感動,說道︰「剛才感覺不好,之前一直能支撐。」跟著張銳一起進來的高朔說道︰「三耀,你跟我們一起走,四營就暫時交給老徐吧。」

鄧三耀道︰「金剛已經派人通知徐連長了。」

張銳贊道︰「有金剛在,這些事情就不需吩咐。」高朔朝著宋金剛點點頭,已示贊賞。

隨後叫來地隨軍大夫,為鄧三耀看了病。張銳看見草棚中還躺著了兩個傷員,于是問他們是什麼受得傷。

兩名騎士便把受襲擊的事情說了一遍,張銳听罷,轉頭問秦書︰「喜子是不是帶著三營去尋找襲擊的叛匪了?」秦書不敢隱瞞,把事情原原本本講了出來。

高朔聞言大怒,喝道︰「這小子,成天不安份。現在帶隊去報仇,虧他想得出來?要是耽誤了正事,看我怎麼收拾他。」轉而埋怨宋金剛道︰「怎麼你也不攔一下呢?」

宋金剛苦笑道︰「屬下是攔了,但哪能攔得住。」

張銳轉身就往外走,高朔叫道︰「殿下,要去哪兒?」

「我去找那小子,不然他不知要什麼時候才回來呢。」

正在接受大夫看病的鄧三耀說道︰「程節走的時候已經說好,一個小時之內,必定返回。」

高朔聞言便勸道︰「既然已經約好回來地時間,殿下就不要再去了。」

張銳沒有止步,邊走邊說︰「那小子地脾氣我最清楚,牛性子上來,誰都勸不住。要是真找到偷襲的叛匪,不剿滅他們,那小子能回來嗎?」

高朔見狀,也只好跑出了草棚,跟著張銳一起上馬,去尋找程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