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一百九十章無期

作者 ︰ 風似刀

「處道,為何不叫僕人通報一聲?等候多時了吧?」太尉看見楊素,高興地打招呼。

「來了一會兒,听說大哥在會客,小弟豈敢打擾。」

「進來談吧。」他倆無需客套,像一家人一樣隨意。

待楊素坐定,太尉對楊素說道︰「處道啊,你可知道今日我會見的是什麼客人嗎?」

楊素略微想了想,答道︰「小弟實在猜不出。」

太尉呵呵地笑著提醒他︰「三位都來自城西。」

「難道是外國的使節?應該有鮮卑國的使節在內吧。」楊素猜測道。

太尉贊道︰「不錯,不錯。一點就通,賢弟果真聰敏。」

楊素道︰「估計是鮮卑人想來求和吧?」

「有這事兒。」

「那您答應了?」

「答應了。」

楊素的眉頭輕輕一皺,像是心意不快。他的這個舉動被太尉看在眼里,問道︰「怎麼?有什麼不妥嗎?」

楊素考慮一下,說道︰「上次鮮卑國與叛匪聯系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小弟屬下的軍官們都認為鮮卑人是想趁火打劫,都十分憤恨,聲稱要好好教訓教訓他們。大哥怎能輕易答應與鮮卑人締合呢?這不是招惹怨恨嗎?」太尉笑了笑,說道︰「原因很簡單,我們現在還需要鮮卑人的力量幫我們做事。等事情辦完之後,再考慮下一步的問題。」

楊素不解其中緣由,太尉也不瞞他,將蘇丹發起的針對羅馬聯盟的計劃對他詳細地講了一遍。楊素听後笑道︰「羅馬人也是安逸慣了,才輸了一仗。什麼人都可以對他起心思。」

太尉笑道︰「讓羅馬人緊張緊張也好,免得老在一旁看我們的笑話。處道,過一陣子,我準備讓公壽將聯盟的計劃透露給梅特羅。」

楊素吃了一驚,梅特羅是羅馬帝國地駐漢使節。問道︰「為何要把這事透露給羅馬人知道?」

太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說道︰「讓羅馬人有個防範也好。不然我很擔心,驕傲自大的羅馬人會吃大虧。如果羅馬人輸得太慘,也有違我們的初衷。」

楊素心想,大哥說的很在理兒。聯盟的進攻兵力,少說也有七、八十萬。而羅馬地常備軍,也就在百萬之間,其中近十萬還被蘇丹人全殲,另二十萬正在派往埃及。剩下的四、五十萬人,分別駐扎在羅馬各地。沒有數月時間跟本不可能送到靠近單于國和鮮卑國的行省去。如果羅馬人沒有一點防範的話。很可能在戰爭初期就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說不定真的被鮮卑國和單于國撈到便宜。

不過楊素還是有些擔心,說道︰「我們把消息透露給羅馬人後。羅馬人會不會對我們提高警惕,會不會察覺到我們暗中借款給三國?」

太尉搖頭道︰「這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一則,借款之事,我會交待方明把事情做得十分隱秘,也會提醒三國不要隨意透露此事。我相信三國在跟羅馬開戰前,一定會嚴守秘密。二則,公壽會告訴羅馬人這消息是我們的監察部門在偶然的情況下獲悉的,考慮到我們與羅馬的友好關系。才預先告知他們一聲。」

楊素喜形于色贊嘆道︰「此計甚妙,如此一來羅馬人應該不會懷疑我們。」

太尉繼續說道︰「即使以後我們暗中資助三國被羅馬人知道,我們也可以反咬他們一口。辯稱這是三國為了故意破壞我們兩國地關系而造謠。並且,我們只讓三國給我們留下借據,而三國手上沒有證據證明我們曾經援助過他們。」

楊素有些擔憂地說道︰「這樣也許解釋不通吧,畢竟我們賣過武器給三國,如果他們拿出這些武器。我們也無法解釋。」

太尉大笑道︰「我早就考慮到這點。我們賣給他們的武器,上面都沒有漢軍使用的標記。這些武器可以在世界各地買到。誰能證明就是我國賣地?」

楊素心里暗自佩服。心道︰大哥真是老謀深算,早在這之前,他就著手準備了。他知道漢軍以前使用的武器樣式有別于各國。後來各國見漢軍的武器性能很好,便紛紛開始仿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漢軍的武器逐漸被其他國家仿制出來。且不說具體的使用性能如何,單從外表上看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現在只有技術含量最高的火油彈和重型艦船,各國還沒能仿制,而大哥恰恰沒有賣這些武器裝備給三國。沒有證據,三國即便說出事實真像,羅馬人也很難相信他們地話。

楊素心里贊嘆不已,過了一陣才想起今日來太尉府的目的,便問道︰「小弟听說士彥已經病入膏肓,他地繼任者應該定下來了吧?」

「你想要代誰說情嗎?」

楊素忙擺手說道︰「小弟可不敢干那樣的事情。只是覺得陷陣軍團是主力,主將長期不在軍中,會影響戰斗力的。軍團現在也算是在前線,如果遇到突發戰事,只怕會陷于群龍無首的局面。」

士彥是陷陣軍團的現任指揮官,今年只有四十三歲。太尉任豫州巡撫時,士彥剛剛二十歲。那年他拜太尉為師,成為太尉座下地第一個弟子。之後士彥從軍,用了近二十年地時間才升到中將指揮官的位置。

只可惜,他地命不好,就任指揮官不久,便身患重病不能下床走動。短時間臥病不起還沒什麼,他卻兩年不見好。于是有人提出應當更換指揮官,但都被太尉婉言謝絕。太尉說︰「士彥為人忠厚老實,長期任勞任怨,剛剛就任指揮官不到半年就患病。病來如山倒,人哪有不生病的?我們怎能因為他一時生病就更換他這個優秀的指揮官?如果形成了規矩,以後是不是誰生了病。就要更換誰?他一向身體康健,我相信,他很快就會康復的。」

提議之人明白,太尉不想換人。加之陷陣軍團一直沒有開赴前線,所以也就沒有堅持換人的意見。可是現在不同。陷陣軍團上了前線,雖然一直由副指揮代為管理部隊,但終歸不是主將。名不正、言不順,于是又有很多人,提出要盡快委任新的指揮官。

這時,又傳來士彥的病日漸嚴重地消息,太尉也答應了這個建議。內閣這段時間,正在商議這件事,也有很多有資格入選之人,在四處托關系準備取得先機。今日太尉听楊素也提起此事。便開玩笑地問他是否也要「舉薦」人。

楊素知道大哥的脾性,越是親近的人,越是不能在這個時候幫人說情。當然馬上否認自己是代人說情的。可是他今日來就是為了此事,不說又不行,猶豫一下,又說道︰「小弟今日是來問問大哥,是不是朝中的大臣,都能上表舉薦指揮官地人選?」

太尉說道「你是朝中的正二品大臣,當然有資格為國舉薦人才。只是不知你要舉薦的是誰?」

楊素抬眼看了看太尉,小心翼翼地說道︰「小弟舉薦陸柯。」

太尉聞言臉沉了下來。呵斥道︰「他是我的女婿,你怎能舉薦他?」

楊素見大哥發火,心反而平靜了下來說道︰「現在漢軍有資格就任陷陣軍指揮官的將領中。小弟就想不出,有誰的才能,有誰的功勛能超過陸柯?如果才能不夠,就不能把陷陣軍團最大的戰力發揮出來。如果功勛不夠,陷陣軍團的將士也不會服氣。所以只有陸柯是最合適的人選。」

太尉地臉上稍稍好轉了一些。也用緩和的語氣說道︰「但他終歸是我的女婿,你不知這樣做。是否會惹人非議。」

楊素一本正經地說道︰「小弟是在為國舉薦人才,並沒有考慮親疏關系。陸柯去年里,一連立了兩次大功,先是烏河城堡而後是白堡,兩次戰役共殲敵二十余萬,這樣地功勛足可以讓那人閉嘴。還有,大哥不是說你,你的確對自己要求得太苛刻了。如果陸柯不是你的女婿,說不定你自己都舉薦他了。現在就因為是你的女婿,就要埋沒他的才華嗎?」

太尉嘆了口氣,說道︰「身在高位,一些事情身不由已啊。當年老丞相就對我提拔你,很是不滿,對人說我是在任人唯親,提拔的都是親朋故吏。這樣的教訓要謹記,免得招惹非議。」

楊素原本不知此事,听說後拍案而起。怒罵道︰「那老兒提拔的就不是親朋故吏了?大哥如果沒有拜在他地門下,很可能也提不上來。還有高穎、賀弱弼等人那個不是他的弟子?不是他的弟子,現在也進不了內閣……」

太尉連忙制止,說道︰「唉。都是為兄一時嘴快,說起這些是非。好了,好了。這些已是往事了,你我也不要再提了。至于上表推薦地事情,就按你的意思辦吧。」

楊素雖然不再怒罵,但心中怒氣還是未減半分,悶悶不樂地坐下。太尉為了安慰他,與便告訴他準備給岳父祝壽的事情。果然楊素心思被轉移,開始考慮給獨孤信拜壽的事情。

過了一會兒,楊素像是想起什麼事兒,問道︰「今年是丞相的七十二歲壽辰。小弟去年听他老人家說,今年過了生辰後便會退休。大哥應該勸勸他才是,他老人家身體還算硬朗,再當幾年丞相也是可以地。」

太尉說道︰「岳丈年事已高,雖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他老人家也想過幾天清閑舒心地日子,我做後輩的也不好違背他地意願,所以還是順著他的心思吧。」

楊素問道︰「他老人家退隱,位置由誰來接任?」本來這話私下是不能議論的,但楊素卻毫不顧忌問了出來。

而太尉也像是沒有注意,說道︰「我準備推薦高穎接任丞相,他的才能足夠。」

「但高大人的位置也很緊要,他走了,誰又來繼任?」

「這個我還沒有考慮……」正說道這里。門外有家人回稟道︰「主子,有客前來拜訪,不知是否接見。」

太尉看了看屋內的座鐘,發現現在已經是十點過了。心中奇怪,是誰這麼晚了還來拜訪?問道︰「來者何人?」

家人回答道︰「是虞世基。虞大人。」

太尉與楊素相互看了一眼,立馬明白了虞世基來的意思。于是楊素道︰「那麼小弟暫且回避。」太尉點點頭,讓他去了內間。對門外道︰「請虞大人進來。」

家人出去後,太尉整理一番衣裝,緩步走到院子前等候。好一會兒,才看見虞世基跟著家人走過來。虞世基一見太尉在院門前等候,急忙上前施禮,說道︰「怎敢勞煩大人遠迎,都是下官的罪過。」

太尉含笑拉住他,說道︰「虞大人太客氣了。有客來訪,出迎是禮節。里面請。」說著拉著虞世基走進屋內。

家人們上了茶,太尉揮手讓他們都退下。虞世基見屋內只有兩人。便跪倒在太尉地腳下,說道︰「請太尉救命。」

他的這個舉動倒是把太尉嚇了一跳,錯愕好一會兒,才起身去拉他,說道︰「虞大人,你這是何意?快快請起,有話好好說。」

虞世基趴在地方不肯起來,哽咽著說道︰「請太尉一定要救下官。否則下官不敢起身。」

太尉拉了他幾把都沒有拉動,只好說道︰「好,好。我答應了。你起來說話吧。」

虞世基這才起身,滿臉是淚,樣子很狼狽。待他重新坐定,太尉問道︰「虞大人,你的話是何意?你是朝廷大員。除非犯了國法。誰敢要你的性命?」

虞世基一邊擦著淚,一邊說道︰「還不是那些戴玉強那般人。他們指責下官是禍國殃民的奸臣。要聯名上表皇帝治微臣地罪。」

太尉早就知道這回事兒,戴玉強是續吳孟明之後的清流領袖。最近這一段時間,就在積極聯系,說要上表治虞世基等人的罪。听說他們給虞世基羅列的罪名有四十八條,足足寫了數萬字。太尉感到好笑,別說四十八條,只要在其中坐實幾條,虞世基的腦袋就要搬家。

虞世基開始也沒有把戴玉強等人聯名上表告他當回事兒,他知道以前吳孟明去西苑就要皇帝治他的罪。結果呢?被瘋虎給罵得吐血身亡,皇帝非但沒有責怪瘋虎,事後還賞賜了他。由此可見,皇帝應該不會因為他強行征集捐款而怪罪他。

可是最近數日虞世基感到不對勁了,越來越多的輿論都在譴責他。到處都听到罵他的聲音。而且朝中的大臣們,也漸漸開始與他疏遠。眼前的情景,他曾經在史書上讀到過。四十年前,平叛結束前舉國上下都是聲討張熙地聲音,難道這種結局如今會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只因戰事還未結束,所以只听到文人們鬧騰的聲音。可是平叛結束後,不僅是文人,連朝中很多大臣都一致把矛頭對準張熙,把他說成吃人地惡魔。張熙命好,是世襲家族的家主,又是皇帝的姐夫,所以他不會以死謝罪,自己辭職就了事。

可如今,他卻沒有這樣的好命,家族既不顯赫,身份也不高貴。在朝中連靠山也沒有,要是真出現張熙當時遭遇的情景,最好的結果是處死他一人,也可能會株連全家。他當初敢于大膽強征捐款,一是看準了皇帝準許他這樣做,二是,想借此得到皇帝的賞識,再往上爬一截。只要能籌到錢,能讓軍費充足,可以不惜手段。

現在想想,才覺得自己當初太過天真。俗語說,飛鳥盡,良弓藏。平叛結束後,就意味著不用再捐款,也就意味著自己沒有用了。如果輿論大到連皇帝也無法忍受的時候,很有可能拿自己開刀。

雖然戴玉強發起地聯名表上,不止彈劾他一人,還有一個「惡名昭著」的張銳。但張銳出身世家,也是皇帝親戚。大不了他也學其祖,卸職回家就行了。單剩下一個沒身份、沒靠山的自己,後果可想而知。

朝中大臣們對他越來越疏遠。更加劇了他地恐懼感。左思右想,覺得自己還是要在朝中找個靠山才行。而且這個靠山必須要有當靠山的實力,放眼朝中只有太尉最符合這個條件。而且,最初是太尉提出的募捐辦法,也是太尉保舉他擔任募捐地差事。吳孟明在西苑罵諫的時候。順帶也罵過太尉,所以太尉應該理解他、同情他。于是虞世基就決心跪求太尉救命。

太尉安慰道︰「老夫以為是什麼大不了地事呢?原來是這事兒。你不用擔心。你地功勞陛下都看著眼中,記在心里。皇上聖明,不會輕信妄言,你只管放心。」

虞世基不放心,說道︰「下官听說這次有一百多位有名望的學士,在聯名表上簽了名,而且他們還聯系朝中地大臣簽名。下官只是一個無用之人,那里是這些人的對手?」

太尉聞言低頭深思,虞世基以為他也不肯救自己。又跪下放聲痛哭道︰「如蒙大人不棄,救下官一命,下官願意一輩子做牛做馬報答您!」

太尉長嘆一聲說道︰「老夫不是不想救你。只是在考慮我的處境。咱們都是一路人,他們上表彈劾你,暗中也是沖著老夫來的。」

虞世基心中頓時輕松下來,他從太尉的話中听出某些含義。也順著意思說道︰「還是大人考慮得周全,他們整倒下官之後,一定會把矛頭指向太尉。」

「你起來吧,現在咱們是在一條船上,今後同舟共濟。才能渡過危機。」

「是,是。下官從今以後盡听大人吩咐,如違背誓言。全家不得善終!」虞世基爬起身來對天發誓。發完誓後,他還是不放心,問道︰「不知大人有什麼良策化解此事?」

太尉滿臉輕松地說道︰「你剛才不說現在自己無用了嗎?只要一直有用,就可以免遭禍事。」

「一直有用?」虞世基喃喃自語。突然間,他像是明白了什麼似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大人高明啊,下官佩服之至!」心想。既然太尉想讓戰爭一直繼續下去,那麼我就會一直平安無事。

虞世基長舒了一口起,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太尉府。楊素從內間轉出,對太尉說道︰「大哥,這幫鳥人真是可惡之極,不如我們想個什麼辦法,把他們一窩端了吧。」

「不可,人言可畏。沒有充分的證據,不能下手。」太尉像是下定決心,對楊素道︰「陸柯的任命很快就會落實,你帶我給他稍個口信。只要平叛結束,就讓他在那邊找些事情做。還有,讓陸柯多動動腦子,不要首先挑起事端。」

「放心吧,小弟一定轉告。」楊素心想,不就是在本方多屠些村莊,裝成鮮卑人干的嗎?這些事情陸柯完全能夠勝任。

「你再幫我寫信給劉武周等人,讓他們盡量勸諫韓擒不要在今年內發動總攻。明年開春後,再攻打柳城。還有,所有突忽官員一律全家斬首,整個戰事爭取在明年夏天之後結束。」

楊素心里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樣拖延平叛戰事的目地,是確認鮮卑人已經和羅馬人交上手。屆時,我們再從背後給鮮卑來一下,就夠他們受的。兵不厭詐,這邊給了鮮卑人援助,讓他放松戒心。同時,做出鮮卑人首先挑釁的假象,世人也沒有話說。

楊素心里估量著,這次跟鮮卑交戰,要耗費多長時間才能完成。看來沒有數年功夫,不可能結束。在接下來地數年里,興許什麼地方又要出亂子。只要一日不安寧,就一日不會有危險。

他剛想告辭回府,突然太尉問他︰「處道,你看讓虞世基擔任御史大夫之職可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