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一百八十九章軍援

作者 ︰ 風似刀

萊曼放下茶杯,對太尉施禮道︰「今日承蒙大人款待,鄙人不勝感激。時間不早了,我等告辭。」

烏洛蘭和如羅聞言都驚訝地看著萊曼。烏洛蘭心想,這次的聯盟是你們蘇丹首先發起的,漢帝國不肯加入,你不力勸其加入聯盟,難道是早就不打算組織聯盟了?如羅則又氣又惱,即便聯盟談不成,可應允了要幫忙調解我們與漢帝國之間的誤會,現在怎麼不吭聲了?竟然一句也不提,蘇丹人真是不講信用。

太尉客氣地挽留道︰「各位難得來寒舍一次,怎麼就急著要走?再小坐一會兒吧,老夫還有一些事情想跟你們談談。」

萊曼本來並不打算告辭,只是虛張聲勢,想讓太尉痛快地講出漢帝國的真實想法。見太尉挽留,便順勢說道;「恭敬不如從命。」

太尉把目光轉向如羅,說道︰「听說去年叛匪曾經派人去跟你們聯絡過,可有此事?」

如羅雖然想抵賴說沒有此事,可是不知是突忽人不小心,還是自己國內走漏了消息,這事漢帝國早就知道得清清楚楚。見無可抵賴,便決定老老實實地回答,也顯得本國有誠意與漢帝國化解矛盾。于是,如羅低聲回答道︰「確有此事。不過我國並沒有答應叛匪的請求,請太尉明察。」

「我听說貴國的左右賢王好像對此事很感興趣,是這樣的嗎?」太尉不依不饒地繼續發問,像是在審犯人。

如羅在來漢帝國之前,早就準備好了說辭。他從容地答道︰「左右賢王年紀還輕、見識稍差,被叛匪的花言巧語一時迷惑。這事被我國國王知道後,把他們叫去痛罵了一頓。說這次顧念他們第一次犯錯,每人削去一千戶做為處罰。以後如果再發現他們和叛匪聯系。就革去他們的王爵。請大人放心,從今後我國的國民再也不會和叛匪來往,因為我們的國王已經下令,如果發現誰暗地跟叛匪來往,均按照謀反罪論處。」

「嗯。這事老夫也听說了。正是因為貴國國王大義凜然地態度。老夫才在內閣勸說大臣們打消出兵的念頭。」太尉點點頭,似乎很滿意如羅的回答。

「多謝大人。其實這事也是因為我國國王的身體不好,不能親理朝政才造成的。」

「好吧,既然這事貴國已經做了處理,我國也不再追究。兩個月後我國將從邊境地區調走一個軍團,而另一個軍團嘛,暫時分別駐扎在烏河城堡和臨洮城堡內,待徹底剿滅叛匪之後再逐步撤回。」

如羅聞言先是愣了一下,轉而欣喜若狂。沒有想到自己任務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如羅激動地說道︰「能夠消除我們兩國之間地誤會。能夠避免兵戎相見,真是天大的幸事。鄙人來時,我國國王曾對鄙人明確表示。為了表明誠意,我們也會從邊境地區撤走二十五萬左右,剩余的軍隊僅僅是常規的駐扎邊防人員。」

「很好。另外我國希望盡快恢復邊貿,你看如何?」

如羅的戒心也徹底放下,心想,看來漢帝國是真的不打算追究此事,不然也不會首先提出恢復貿易。

本來,自突忽叛亂後。鮮卑國基本上與漢帝國的貿易中斷。兩國幾乎十年沒有通商,這時太尉提出要恢復雙方的貿易往來,他怎麼不願意?連聲表示。他會盡快與工部商務司商討此事。

與如羅交談結束後,太尉把目光轉向萊曼,說道︰「大人的信上曾提及要借款一事,但沒有具體說明金額。不知貴國需要多少借款?」

萊曼道︰「本來我國國王是有向貴國借款的打算,但鄙人認為不妥。鄙人正準備寫信勸說國王。不要再提及借款地事。」

太尉驚訝地問道︰「這是為何?」

萊曼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國距離貴國太遠。我們的國王不了解這里的情況。貴國現在地財政也很緊張,我們怎能提出這樣強人所難的要求呢?所以此事還是作罷好了。」

太尉聞言大笑。說道︰「哈哈……老夫還以為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大人為這些事擔心。我國的正常稅收可能是有些困難,但國力還是很雄厚的。我們籌集來的軍費已經足夠十個軍團開赴前線,只是平叛戰事已經快結束,沒有必要再多調派軍團前往西部。錢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就借給貴國好了。」

萊曼像是吃了一驚,轉而喜出望外地說道︰「不知貴國能借出多少?」

「五百萬金幣以下,都可行。」

「鄙人代表我國國王感謝漢帝國在我國困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非常感謝。至于借款的利息,我們一定會按照最高的計算。」萊曼由衷感激地說道。

太尉擺擺手說道︰「按最低的利率計息就行了。至于借款地年限,以二十年為期,你看可好?」

萊曼盡量按捺住內心的激動,說道︰「我國國王及其民眾會永遠記住漢帝國的友情,我們永遠是漢帝國最忠實地盟友。以後只要漢帝國有吩咐,我國會全力以赴。」

太尉也是很動感情地說道︰「不用客氣。貴國老國王對我國一直很友好,每年都會派人來給我國皇帝拜年。前年,我國皇帝曾請求各國斷絕與叛匪的聯系,貴國也是首先響應,率先驅除境內的叛匪。這些事情,我國皇帝和臣民都是看在眼中,記在心里。現在貴國有了困難,我國理應盡力相助。」

末了,太尉像是隨意地問道︰「不知貴國打算將這筆款子提走呢?還是換成物品?」

「當然能換成物品最好。」

太尉索性好事做到底,說道︰「既然如此,改日你與政務院大司空大人具體商談吧。還有,如果貴國需要我們的船只運輸,也只管開口。」

「這樣最好,能省去我們不少時間。」萊曼一邊行禮。一邊再次感謝。心里猶豫了一陣,最後還是問道︰「我們現在需要一批軍資,不知貴國能不能提供一些?」

太尉聞言低頭深思了一下,回答道︰「除了火油彈和艦船,其他的裝備都可以提供。」听到這話讓一旁地烏洛蘭驚得目瞪口呆。太尉地許諾給軍需物品里面就包括如強弩、弩炮等以往漢帝國從不對外出口的武器。

他心想。蘇丹與漢帝國早先關系很好,不過自從蘇丹第一個宣布承認突忽後,兩國關系就逐漸惡化。漢帝國停止了與蘇丹地一切貿易往來,不在允許蘇丹留學生入境。直到前年地時候,蘇丹又突然響應了漢帝國的號召,驅除境內的突忽人,也宣稱不再承認突忽汗國,這樣才使得雙方的關系緩和下來。但不至于好到要錢給錢,要武器就賣武器的地步。心想,難道他們兩國暗地里有什麼交易?不然一貫吝嗇地漢帝國哪能變得如此慷慨?

萊曼也很吃驚。呆立不動。此時他心里不是感激漢帝國,而是敬仰蘇丹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穆萊.哈桑。這次的計劃,全是他一手安排的。而且他也早算準了漢帝國不會加入聯盟。

當初穆萊.哈桑的確是被漢帝國表面的虛弱所迷惑,認為漢帝國的滅亡是遲早間的事情。而突忽人正是推動著巨人倒下去一股力量,所以就承認了突忽,也想借著貿易幫助突忽人。

還有穆萊.哈桑,他並不希望這個世界上有超級帝國存在,即使有那也只能是蘇丹國。羅馬帝國是他立志要打倒的對象,但漢帝國太遙遠,他的手還不夠伸到東方。他最希望看到地是漢帝國分裂成無數個小的國家。如果真的出現這樣地局面,也許不久的將來,蘇丹就能變成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正是在基于這樣的考慮。穆萊.哈桑選擇承認突忽汗國,減少了與漢帝國的往來。可是只過了兩年,穆萊.哈桑便後悔了。漢帝國的後勁越來越足,漢軍把突忽軍打毫無還手之力,眼看著滅亡的快要變成突忽汗國。

穆萊.哈桑這才知道小瞧了漢帝國。也開始思考怎樣維持與漢帝國的關系。正巧這時漢帝國對各國發出了不許與叛匪往來地通報。穆萊.哈桑也就順勢響應。果然,他的首先響應。略微贏得了漢帝國的好感,關系又變逐漸正常起來。

後來穆萊.哈桑打敗羅馬遠征軍後,覺得自己地生命已快到盡頭。他內心無比遺憾,在有生之年不能徹底打敗羅馬帝國。可他還是心有不甘,又開始為自己的兒子著想,想自己沒有完成的事業,兒子能替他完成。但是兒子勇猛有余,智謀卻差了些,而且又不愛听人勸解。所以,他只能盡量為兒子鋪好一條成功的道路,那就是組成反羅馬聯盟。

他制定的聯盟名單里,本來就沒有算上漢帝國,卻早就算上了鮮卑人。他知道漢帝國是不會輕易對外用兵,尤其是在已經用兵近十年地時候,更不會輕易答應參加聯盟。算上漢帝國是一舉多得。

一是,為了爭取漢帝國支持。穆萊.哈桑早就算準,漢帝國不願意看見一個與自己差不多強大地國家在一旁虎視眈眈,而目前的情況是,本國已經打了若干年地仗,而對手一直在休養生息。有機會削弱這個對手是漢帝國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漢帝國即使不加入聯盟,也會暗中支持聯盟。

二是,為了單于國。單于國雖然早就眼饞羅馬人的領土,但是君臣的膽子都不大,如果單是兩個國家聯盟,單于肯定會瞻前顧後,不敢輕易答應。所以用漢帝國的名字,先把他們信心調動起來。後面漢帝國表態的時候,一定會有暗示,單于國的君臣們也不是傻子,細細地考慮之後,也必然堅定了對羅馬人開戰的決心。

三是,便是為了鮮卑國。鮮卑國與漢帝國有宿怨,為的就是領土的事情。鮮卑國不難說動,只是單獨去說服鮮卑國,怕鮮卑國的君臣有顧慮。擔心自己出兵的時候,有後顧之憂。但是有了漢帝國的暗中支持後,事情就好辦了,鮮卑人也能放心調派大軍前去進攻羅馬人的國地。

正是有了心理準備,所以,剛開始太尉拒絕參加聯盟的時候,萊曼並沒有吃驚。之後太尉同意借款他雖然表現的對漢帝國很感激,可是心里卻一直默念著穆萊.哈桑,也傷感這樣賢明的君王,為何就如此英年早逝,早早地就去見上帝。也許他是上帝的寵兒,蒙上帝眷戀,提前將他接到天上。不過他本人離開了我們,卻給我們留下成功的條件。如果我們不能完成他的遺願,那麼以後即使去了天堂,也無顏面對他。

如羅的反應很快,他從太尉的話中就猜測出了漢帝國的打算,也堅定了勸說單于加入聯盟之心。只是他還在猶豫著是不是也開口要些借款?再三猶豫之後,他還是厚著臉皮問了一句︰「大人,不知貴國能否也借一筆款子給我國?」

太尉略微想了想說道︰「款子倒是有些剩余,不知貴國需要多少?」

如羅臉上樂開了花兒,連聲說道︰「不多,不多。二百萬金幣,就足夠了。」

「好吧。既然大人已經開口,老夫也不好厚此薄彼。老夫會通知大司空的,你直接去找他便可。」

這時,烏洛蘭要是再不明白,未免太過愚蠢。心想,這是漢帝國在打著借款的名義給我們軍援,如果我不要,豈不是傻子?于是面不改色地也提出要求借款三百萬,太尉也一口應承了下來。

今夜三位做客太尉府的客人們希望辦成的事情都得到了解決,還「意外」的撈到了軍援,可謂是皆大歡喜。又閑聊了兩句後,才告辭退出。這次太尉沒有再挽留他們。親自把他們送到了小院的門口,直到望不到他們的背影,才轉身回屋。

剛到正廳的門口,楊素迎了出來。問道︰「大哥,听說你在會客,都是哪些人?」他與太尉情同手足,平日在府內來去自由,從未有人阻攔過他。今日他來時听說太尉在會客,也想去見見客人。可管家卻對他說道︰「主子說了,今日不論誰,都不能打攪主子會客。請二爺不要見怪。」

楊素倒是沒有見怪,而好奇心更重了。他和太尉的關系世人皆知,是什麼神秘的客人,自己不能與之見面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