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一百九十一章串聯

作者 ︰ 風似刀

最近張銳有點煩,不是因為軍務,而是因為後方「倒虎」聲四起。這次鬧騰的人不在少數,听說已有好幾百帝國知名人氏,聯名上表彈劾虞世基。不知是不是他們覺得彈劾一個人不過癮,順帶著把他也一道彈劾了。

彈劾虞世基的罪名有四十八條,彈劾張銳的罪名有三十九條。他們把白堡之戰中所有陣亡將士的性命,都算到張銳的頭上,張銳氣不打一處來。倘若說他中了突忽人的計他還能夠接受,但要把白堡戰役期間一萬多漢軍陣亡的責任全部算在他頭上,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在交戰中陣亡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以一萬多名漢軍的性命,換取叛軍十余萬人,還加上奪下一個戰略要地,怎麼算都是漢軍大勝。功勞忽略不計,卻緊緊盯住漢軍陣亡人數不放,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如果白堡戰役中沒有游騎拼命,傷亡漢軍的人數可能不僅僅是以萬計,恐怕要翻上若干倍。

他的罪名中還有什麼擅自屠戮部下。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當年他殺黃濤是為了正軍紀,也清楚黃濤罪已致死。現在為了扳倒他,又有人把這些早有公論的陳年舊事翻出來說事,令他氣憤難當。其他的罪名,還有什麼擅自撤換部下、私放敵俘、沖撞聖駕、不尊聖賢之人等等,不一而足。

扣上這些莫須有的罪名,就是想把罪名定死。三十九條中,張銳自認為也就「屠殺平民」、「好大喜功」和「欺壓良民」這三條還算沾邊,其他的都不靠譜。

他比虞世基還算是少了幾條罪名,也算是次號奸臣。現在張銳心里也不再怨恨虞世基,只覺得自己和他是同病相憐之人。都是別人手中的工具。虞世基雖然強征暴斂,但不是太尉出點子,沒有皇帝默許,他敢這樣做嗎?說起來都是可憐蟲罷了。

強大的壓力,讓他心神不定。腦海里不時會出現吳孟明的身影。指著鼻子罵他道︰「你這個禽獸不如的東西,你遭報應地時候快到了。」這樣的折磨讓他心率憔悴,也暗思就這樣難熬了,要是等到戰事徹底結束後,可想而知自己的處境會是什麼樣子。

張銳算是領教了內斗的厲害,對這樣的人,又不能一律殺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一步步把自己逼到絕路上。心里感到悲哀,想著戰事結束後。向先祖一樣主動解甲養老。但即便這樣能不能躲得過這一劫,也只有上天才知道。

顯然部下也听聞到各方地輿論,看他的眼光明顯帶著同情的色彩。如宇文歆等關系較好之人。還會說些安慰的話語。張銳心想,連他們也認為我這次危在旦夕了,難道我真的要因此獲罪嗎?

可是現在張銳只能听天由命,不然又能怎樣?造反?再借他幾個膽子也不敢,而且沒有絲毫成功的希望。那樣做,只能把全家人給連累了。

有時張銳也隱隱後悔,干嘛拼命、干嘛屠殺平民,不就是死幾個部下嗎?哪位統兵的將領沒有死過部下。他們怎麼不去為部下報仇。我倒是做了,也暫時得到了部下們的心,可是以後我落難的時候。也不知部下中誰敢站出來為我說句公道話。

俗語話說人心難測,又道是共患難易、同享樂難。戰事結束之後,部下們有可能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就算他們是有良心的人,哪能指望他們出來保我,真是天真、幼稚地想法。

因為有了心病。張銳的勁頭一直不高。他把師里的事務都交給張通、範明等人去做。自己整日在鎮子里飲酒消愁。至于有沒有再去告他,他也個毫不在乎。反正已經三十九條罪了。他也不怕再湊出一個整數。

部下們也理解他此時地心情,也沒有過多的勸他。都盡量把自己手中的事務處理好,盡量不去打擾他。範明就曾經對一些人,心病還是心藥醫,我們過多的去勸說,也無濟于事,反而徒加將軍的煩惱,還是等他自己想清楚吧。

就這樣,張銳就任前師師長不到兩個月,就不管事務。整一個月里,都處在醉生夢死的狀態。

這日,張銳又去鎮上飲酒。邊飲邊在心里痛罵,就听侍從官許士基在店外高聲叫他。張銳在二樓的包間,把頭伸出窗外,對著樓下喝道︰「我還沒有死,什麼事情要大呼小叫的?」說完,又縮回頭去繼續地喝酒。

不一會兒,許士基進了包間,也沒有計較他地態度,仍是恭敬地回道︰「戰區參謀長大人和暴熊軍團副指揮大人已經到了師部,請殿下回去。」

張銳此時已經喝到位,加之心情不爽,斜著眼楮對許士基說道︰「誰來我也不會去。如果是軍務上的事情,交待給張通和範明就行。我反正要退役了,哪兒有時間管這些閑時。」

許士基還沒有說話,劉武周的聲音從門外響起︰「怎麼,現在就想退役了?」隨後劉武周與陸柯也跟了進來。一進門,劉武周便看見喝得醉眼朦朧地張銳,又是惋惜,又是生氣,責罵道︰「別人的閑話就把你給擊倒了?你還是不是我認知的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張銳?你小子如果就這點出息的話,趁早回家!」劉武周說罷還不解氣,想上前邊想教訓張銳一番,被身邊地陸柯一把拉住,勸道︰「劉將軍,無鋒只是一時喝多了,你也別見怪。如果想要教育他,坐下慢慢說。」

張銳也無所謂地說道︰「既然來了,就陪我一起喝酒吧。來,來,今日我們一定要盡興。小二,店家,加菜拿酒!」

劉武周聞言愣住了,他知道張銳平日對公事一項認真。看見自己和陸柯一起來。自然不會是找他一起喝酒地。現在他對待公事是這種態度,只能說明他已經起了退役的心。

陸柯倒是沒有客氣,直接坐到張銳地對面,問道︰「為兄肚子早就餓了,正好在這里吃午飯。這家店中可有拿手的好菜?」

張銳說道︰「這家店最最好的菜就是烤全羊。小弟這就吩咐他們準備,不過時間要長一點。也不急,咱們先點些下酒菜邊喝邊等。」說罷他站起身來,搖搖晃晃地往外走,邊走還邊叫著小二。

許士基連忙說道︰「這些小事,屬下來辦就行了。」

張銳也不與他客氣,吩咐道︰「要他們準備最好的菜,最好地酒。我要與我的老上司和兄長喝個痛快。」許士基答應一聲出門,張銳又對著劉武周道︰「將軍入座吧,我在前線的日子已經不長了。說不定這是我最後請你喝酒。請你看來我多年跟你的份上,不要拒絕。」

劉武周長嘆一聲,也坐到了酒桌上。對張銳說道︰「無鋒。你這是何苦呢?借酒消愁能有用嗎?」

張銳一坐下,嘿嘿笑了兩聲,說道︰「俗語說,惡人自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嘿嘿……我的報應就快來了,能不能保住這顆人頭還未可知。我現在是活一天就享受一天,也不枉活一遭。」

「你太悲觀了。事情不會像你想像地一般糟。畢竟陛下是很欣賞你的。」

「獨陛下一人欣賞我有什麼用?世人皆想讓我死,就算陛下也保不住我。我算是看透了,他女乃女乃地。老子不干了。回家什麼事兒都不做,就不會有錯,我也可以安心賺錢。明天我就寫辭呈。」張銳借著酒勁兒,把心中的怒氣全發泄出來。

劉武周與陸柯交換了一個眼色,由陸柯說道︰「兄弟。今日為兄可是要說你幾句。咱們辛辛苦苦才升遷到目前的地位。如果听別人胡謅兩句就想放棄,豈不正合了那些人的心意?」

張銳垂頭喪氣地說道︰「不退又能怎樣?我已經想清楚了。我退役後,說不定能否逃過此劫。如果硬是不走,等到徹底平叛,我就想走也不容易了。那時,說不定我的這條命真的會送掉。死!我是不怕,從軍之後我參加了數百次戰斗,身上大大小小的傷疤就有百余處。可以說我已經死里逃生很多次了。如果是正常的戰死我不怕,我不想死得不明不白。」

劉武周剛想說話,許士基領著店伙計上菜。他只得把話又咽了下去,等酒菜重新擺好後,劉武周對許士基道︰「你到門外去,沒有我們的吩咐,不許旁人進來。」許士基答應一聲和幾位伙計一起退下。

「喝酒,喝酒。」張銳拿起桌上地酒壺,為劉武周和陸柯滿上。又端起自己的酒杯,連聲勸著酒。劉武周和陸柯都端起了酒杯,陪他飲了一杯。

趁著張銳斟酒的時候,劉武周說道︰「無鋒,事情還沒有到這一步,還有別地辦法可以化解此事。」

張銳搖著頭道︰「那些人可是出了名的頑固不化。他們不整倒誓不罷休。當年吳孟明敢在陛下面前一死相諫,如果多踫上幾個這樣的人,奈何?我現在主動走,或許還能保住爵位。以後就算不死,只怕爵位也會沒了。」

陸柯笑著說道︰「你倒是考慮得挺周全。」

張銳哈哈大笑道︰「這些都是近段時間我琢磨出來的。喝醉酒後,有時反而比清醒時,更容易想清楚事情。」

陸柯道︰「這個以退為進的辦法倒是不錯,但不是唯一的辦法。」

張銳見他與劉武周都說有辦法,也來了興趣,問道︰「是何辦法?」

「只要戰事一日不結束,你一日就不會有事兒。」

張銳聞言打了寒顫,酒意頓時盡去。不可否認,只要戰事不結束,那些人再怎麼鬧,自己也可以安心坐穩現在的位置。可是,這欺君之罪,說嚴重些,是誤國之罪。他心里很清楚現在的軍費是如何得來地,如果戰事一直拖下去。國內必然會出現不可收拾的局面。

這是拿國家的命運來博取自己地前途,是有違良心地事情,自己能答應嗎?可是不答應,只有退役的一條路可以走。說實話,他並不是心甘情願想離開軍隊。如果早下決心。他在一個月前就寫了辭呈,一直拖到今日,就是因為內心一直在猶豫。但想著不走,以後或許不會出現危機性命的事情,這才下了決

理智告訴他,這次那些人是來真的。蕭禹和李伯藥都來給他來信,說一些朝臣現在也開始私下串聯,只等戰事結束他們也會步入名士之後,聯名上表彈劾虞世基和自己。這些人與民間人氏不同,他們鬧騰地結果。當年連自己地爺爺都沒能抵擋住,更不要說是自己了。

左思右想,也只想出了早點離開是非圈的辦法。爭取能有一個最好地結果。沒有想到,陸柯居然提出這麼狠的一個法子。轉而張銳又想到,他不會是專門為我想出的這個辦法,也不可能為我擔負拖延戰事的罪責。

那他是為了誰呢?這個名字在張銳的心里呼之欲出,但張銳又不敢確認這是真的。如果是他起了這個心思,就算自己不答應,這個計劃也會繼續執行。

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張銳故意疑惑地問道︰「辦法好是好。不過怎能把戰事一直繼續下去?這不是我一人說了算的。也不是你們兩人幫忙就能決定地。我听說不久統帥就會布置進攻任務,計劃年內結束戰斗。」

劉武周當然清楚張銳說的計劃,本來這個計劃就是他一手制定的。他也很有把握。年內消滅叛軍。可是後來先是方戊來找他,稟報他為進攻準備物資還沒有齊備。劉武周大怒,當面訓斥了他一頓,方戊只是听著,但問及什麼時候能準備齊整地時候。回答年內沒有可能。

劉武周心里頓生疑惑。計劃前。他曾專門找方戊詢問過要用多久,才能準備好進攻部隊的後勤物資。那時方戊還說。三個月內必定準備完畢。劉武周得到了準確的答復,便一邊吩咐方戊開始準備物資,一邊依此做起計劃來。

兩個多月後,劉武周的計劃做好已經交給韓擒。方戊卻說物資沒有準好,還說年內都無可能準備好。這其中必定有原因,只是方戊不肯明說,劉武周也不再逼問,只是下來準備建議韓擒換掉方戊。

這時,又有幾位將軍找到他,對他抱怨說,自己的部隊太過疲勞,要求有充足的時間來修整。劉武周開始還耐心勸說,再堅持最後數月,就會結束全部戰事。但那些將軍卻說,正是最後一戰重要,才要準備充分才能行動。如果是貿然出擊,只怕部隊會遭致不必要的損失,甚至可能會大敗而歸。

劉武周懵了,他不知道為何那麼多將軍拒戰。後來他接到楊素的親筆信,告訴他要慎重對待最後一戰,如果沒有準備充分,決不能輕易進攻。劉武周有些明白了,楊素只是近衛軍地統領,怎麼會管起西部戰區的事來?說到底,他的意思還不就是太尉地意思?可是太尉為什麼要拖延戰事呢?

接下來便是陸柯親自來找他,也勸說今年不可出兵。其間也對他透露了一些朝廷的動向,又偶然的提起韓信。劉武周毛骨悚然,他知道那些人現在還沒有把矛頭直接指向太尉,可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誰有能保證戰事結束後,那些不對太尉下手呢?

而且劉武周很清楚,自己是太尉的記名弟子,也就太尉黨地人。如果太尉倒台了,自己也沒有好果子吃。如今他只能全力支持太尉,全按太尉指示辦。也許這樣才會避過災禍,以後才能算是太尉地心月復。

劉武周拿定了主意,跟著陸柯一起勸說別的將軍。到目前為止,戰區內幾個步軍團基本上都已經搞定。只有飛騎軍,他們沒有辦法。因為史萬歲這個人,脾氣倔強,不是正當地理由,他是絕不會答應進攻延期的。

陸柯便對劉武周說︰「既然無法說服史萬歲本人,我們就從下面的將領入手。只要他手下的將領都不支持出兵,他也沒有辦法堅持。」

劉武周大喜,于是建議道︰「首先應該說服張銳,只要張銳同意,飛騎軍的前師和游騎都會听他的。」

陸柯深以為然,他已經知道張銳因被國內的討伐聲正在鬧情緒,整日不理軍務,飲酒解愁。對于說服張銳,他還是有把握。一是,張銳是太尉一手提拔起來的,也算是太尉一黨的成員,而且本次的矛頭也正是指向他。任何有理智的人,都會跟著太尉干到底。二是,他還為張銳準備好一個台階,為的就是讓張銳有足夠的理由繼續參加作戰。根據他以往的表現來看,他應當不會拒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