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一百七十一章貧窮的伯爵

作者 ︰ 風似刀

張銳簡單地吃過午飯,放心不下烏蘭,便來前廳看看。還未進屋就听見烏蘭說要當首飾換錢,吃驚之下便出言詢問。

董小意和烏蘭見他進來都站起身,屋內的那人也向張銳行禮道︰「小的賈菖拜見殿下。」

「不用多禮。」張銳回了一聲,走到大廳的主位上坐下。賈菖是家中的四大管事之一,主要負責管理安江莊院的諸多事務。

烏蘭示意一名丫鬟去倒茶,董小意笑著問道︰「夫君今日怎麼得空到前廳來?」

張銳道︰「最近身體基本無礙,閑來無事,便過來看看。怎麼,你們準備拿首飾去換錢?咱們家手頭很緊麼?」

董小意笑道︰「咱們的家沒有夫君想象得好,也沒有夫君想象得窮。待妾細說一遍家中收支情況,夫君就會明白了。」

「好,正好今日空閑,我也早該了解了解咱們的家境了。」張銳一口答應。

張銳很奇怪,他想象自家的家境雖然比不上數百年的大家族,但在帝國中也算是很不錯的家庭。就算再怎麼窮也不至于去當東西吧,如果這事被他人知道,肯定會變成今年貴族中的流行話題。

以前張銳每回一次家,就會看到家業增加一些。尤其是這次,不僅有了三個莊院,而且安江莊院規模就如同一座城鎮。突然間自己擁有了一座城,讓他又是激動,又是十分佩服董小意的持家能力。他很放心董小意管家,從來沒有留心過家中的收支情況。沒想到烏蘭居然說要去當首飾,這讓他感覺自家就像個花架子,外表很光鮮,里面卻很空虛。巨大的反差。讓他不能接受這種現實。

賈菖是聰明之人,見夫人要給家主介紹家中的具體情況,其中必然涉及不少機密,他不便留在這里。與其被趕走,不如自己尋個借口告辭退下。他退下之後。大廳內只剩家中三個最主要的成員,董小意也沒有顧忌,詳細地介紹起來。

原來張銳初升子爵時,他的家才算是正式起步。當時朝廷封賞給張銳地五十里領地在玄州的平濟城附近,董小意在領地上修建了家族的第一座莊院,並取名為平濟莊院。方圓五十里封地雖大,但那里人煙稀少,也不產糧食。董小意見當地的林業發達,便起了做了野生山貨的

她在平濟莊院周圍成立了林木場、養殖場、山貨收購站、燒炭場以及漁場等家族農場,之後為了銷售這些產品。又成了五家商號。

經過數年地努力,到去年為止平濟莊院的養殖場年產大鹿三百余只,獐子三百余只。野豬百余頭,熊十頭。漁場年產各色魚類數萬斤。山貨站收榛、松、菌等干貨數千斤,各種野獸上千只。燒炭場年產上等炭三千斤,中等炭五千斤,柴炭數萬斤。林木場每年伐優等樹木數百顆,中等樹木三千余顆,下等樹木五千余顆。

這些物品通過商號出售後,共獲稅後純利一萬一千余金幣。除去家中開支。本來還剩余了六千金幣,後來又拿出了其中的一半作為捐款。

季原莊院于今年年初修建完畢,不僅沒有盈利反而還用去兩萬余金幣。董小意與和鄯商議過。決定購買三百匹馬、五百頭牛、三千只羊,準備以此為基礎大力發展畜牧業。

和鄯出身草原,雖本人對放牧不在行,但非常了解畜牧業,所以親自去季原莊院做籌備工作。據董小意推測。按照以前她與和鄯的估計。季原莊院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才會盈利。但烏蘭的嫁妝過來後,明年就可以看見收益。可是今年還是不能指望這個莊院有收入。

最後是安江莊院。這處莊院非但不能掙錢,反而是最花錢的地方。在這里居住的人家的子女的教育費用,購買各種訓練設施的費用,補貼一些極其困難家庭地生活費用等等支出項目是不可缺少的。今年還沒有結束,就已花去了家族的一萬余金幣。

現今董小意把家中地錢財分成內外兩個部分,一部分由烏蘭掌管,主要是本府的開支。另一部分由董小意親自掌管,主要負責整個家族事務的開支。每月董小意會劃給烏蘭一千金幣,如果沒有用完,就存在烏蘭手上。

听了這些張銳明白了,現在家中主要收益來自平濟莊院,而安江和季原莊院都是在虧損。其中安江莊院鐵定是虧損,本在預計之中。本來張銳的少將軍餉是每月二百金幣,可是這些錢從來沒有寄回家,還每月問董小意要數百金幣。所以要用平濟莊院一個莊院的收入,來養活三個莊院的人,肯定會出現虧空。

這時張銳想起王敬寶,他知道虧空的錢肯定是用王敬寶賺來的錢補上地。于是問道︰「小意,王兄這些年一共給家里送了多少錢來?」

董小意對家中事務熟記于心,沒做絲毫考慮回答道︰「六年來,王叔叔一共給家里送來了十一萬金幣。」

「十一萬金幣?」烏蘭的口張得能塞入一個雞蛋。她知道在草原上,十個金幣就能買一匹馬,這十一萬金幣能買多少匹馬?她一時也算不過來,只覺得以前太小看虎哥的家業了。

董小意看見她吃驚地樣子,微微地笑了笑,繼續說道︰「不過這些錢,妾已經全用光。」

「全用完了?」烏蘭以為自己听錯了,又問了一句。

「是的。家中前前後後一共修建了三處莊院,共計用去近八萬金幣。此外置辦平濟莊院和季原莊院的農場、購買奴隸、購買馬種等物品又用去三萬。」

張銳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嚇一跳。不知不覺王敬寶已經給自己帶來十余萬的收益,當年的投資實在是太合算了。當初只不過給了王敬寶五千金幣,算起來已盈利數十倍之多。正如董小意說地,張家有今日地規模,全靠王敬寶每年送來的紅利。而且以後也要指望這筆錢。如果斷了這個財源。只靠平濟、季原兩處莊院地收益,也一定能養活安江莊院的這一大幫人。

烏蘭痴痴地問道︰「姐姐,那個王叔叔是在做什麼生意,怎麼會賺這麼多錢?」

董小意呵呵地笑著對她說道︰「這個你可要問夫君了。我問了數年也沒有問出,也許妹妹可以成功。」

烏蘭也是聰明之人。知道既然張銳不肯對董小意說,就更不可能對自己說,問也是白問。便故作撒嬌狀,叫了聲姐姐。

張銳沒有對董小意說香料生意的事情,一是沒有必要說,二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時也不想提此事,于是對董小意說道︰「既然家中錢不是太寬裕,季原莊院可以明年再修建。」

董小意輕嘆一聲道︰「這事確實怪妾心急了。雖然去年在準備修建安江和季原莊院前,妾曾經仔細算過所需費用。算出的結果,家中余下錢足夠將今年應付過去。到了明年一月。平濟莊院今年地利潤就會繳上來。二月,王叔叔那邊的錢也會來。所以妾就同時修建了兩座莊院,可是妾萬萬沒有想到今年官府還會要咱們家捐款。妾可是大大的失算了。」

張銳知道董小意想早點建好季原莊院,日後也可以早點見收益,這也不能怪她粗心,誰會想到募捐,會一年接著一年的來要。無奈問道︰「那你手上現在還有多少錢?」

董小意皺著眉頭說道︰「妾手上還有六千余金幣。不過就快過年,宴請家中的武士、騎士的費用,還有兩個月的安江莊院內一些家境較窮人家的貼補錢,聘請教授技能先生的每月工錢。馬匹飼養、弓箭的添置、場地地保養等各種雜費都要在這里面開支。算下來最多能從中勻出二千金幣,這本來準備給妹妹兩個月的府中用度。既然妹妹那里還有些余款,這些錢可以拿出來。但還差著三千呢。」張銳的眼楮又轉向烏蘭,烏蘭道︰「現府中每月開支在七、八百金幣之間。以上月為例,府中開支七百九十四枚金幣,剩余了二百零六枚金幣,所以妾手中還有三千左右剩余。不過姐姐準備下兩個月不再撥款。這些錢就只夠勉強支撐度日地。再勻不出多余的錢。就連妾提議年底給家僕們發紅包的想法,也只有作罷。」

張銳問道︰「府中每月怎麼會用七、八百金幣?是不是多了些?」張銳的疑惑是有道理的。前世的時候,他可以用六百塊過一個月,其中還加上租房的三百。七、八百金幣,按現在漢帝國的物價,可以抵得上前世地數萬元。一個月一家人怎能用得完數萬元錢,而且自己又沒有天天吃山珍海味,這些錢都跑哪兒去了?

烏蘭已接手半個多月的家中事務,所以對款項的去處還是很了解,說道︰「按姐姐地規定,家中的奴僕都是要發工錢的,這一項每月就用去一百多。家中的三百多人的伙食費,又得用去三百左右。為小竹、六靈、元元和和鄯家孩子支付訓練費用和添置衣物用二百左右,各種雜項用一百左右。算下來,可不是要用七、八百嗎?每月節省下地錢,當初姐姐地意思是為今後修補房屋、添置衣物及各種必要物品做準備的。」張銳嘆了口氣,別人看自己家大業大,怎麼就沒有想到家中地開支也大。心想,別人家養府士,我家養遺孀,都是養開支也應該差不多。如果家業稍小一點,就是真心想照顧那些遺孀也是不可能的。

「父親捐了多少?」

董小意道︰「這次去狩獵,妾和二嫂閑聊的時候曾听她說,去年父親捐了一萬金幣。妾想,今年咱們家都增加了,父親那里也一定會增加的。」

烏蘭問道︰「姐姐,有貴族不捐的嗎?」

董小意還沒有回答,張銳說道︰「不要管別人捐不捐,咱們家是一定要捐的。」張銳猜測,絕大多數家族多少都會捐些款子。即使有個別家族抗拒不捐。也是家中沒有人在朝廷做官或軍隊中服役的。他們又不指望升官,可以拒絕捐款,反正又不能因此獲罪。

或許一些家族還能與募集官員商議商議是捐款的額度,但張銳連討價還價的余地也沒有。皇帝才晉升了他,他又成了全國地焦點人物。如果他帶頭不捐或是少捐。肯定會造成不良影響。也許他的同樂心目的好印象,也會因此而蕩然無存。一旦得罪了皇帝,他的前途也就無望了。相比起來,他寧願砸鍋賣鐵也要湊足這筆錢。

顯然董小意與他的想法一樣,考慮了一會兒,說道︰「銳郎,不如將安江城內地那處宅子賣了吧。」

「能賣多少?」

「妾估計能賣四千左右吧。」

「四千?你不會算錯了吧?」張銳驚訝地問道。當初父親為他買這處宅子的時候,用了五千余金幣。按張銳前世的經驗,搞房地產一定是賺錢的。安江城內的那處宅子布局合理,地處的環境又好。想著怎麼也能升值個一兩千金幣。可照董小意的估計,卻要虧損一千左右,張銳怎麼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董小意道︰「近兩年房子不好賣。有些人家即使有錢,也不敢輕易買房。」

「這是為何?」張銳又吃驚地問道。

董小意解釋道︰「你看看咱們家就知道了,莊院不修不成,修了就露了家底,今年的捐款可不就增加了嗎?而且咱們的宅子賣得急,願意接手地人定不多,所以妾剛才說的四千金幣,也是按照最好的結果在估算。或許賣地實際價格更低。」

張銳恍然大悟,原來大家都是怕了捐款。有錢也不敢輕易用,不然肯定被人盯上。現在也有這個辦法才能度過難關。只要不低過三千就要賣,反正那座宅子現在也是閑置著沒用,就以無用的名義賣,也沒有人會察覺家中窘境。心里感嘆,剛當伯爵二個月就要賣房子。我可能算是大漢國最窮的伯爵了。

商議罷了。董小意從自己的賬中拿出三千,又從烏蘭的賬中拿出二千。湊齊五千之數讓賈菖給官府送去。又吩咐另一個管事去盡快把宅子賣出,好用賣出的錢填補董、烏二人賬上的虧空。

兩個管事剛走,一名門房來報說有一位柳夫人求見伯爵。董小意命他請柳夫人進來,轉而笑著問張銳道︰「銳郎,是否需要妾與烏蘭妹妹回避?」

張銳變色道︰「我從來不認識什麼柳夫人。」

董小意呵呵地笑著,又挽著烏蘭的手臂說道︰「咱們地夫君是在安江長大的,或許是小時候的朋友,一時忘了也是有可能地。妹妹咱們還是回避吧,不然會掃了他們敘舊的雅興。」

烏蘭像是信了,看了一眼張銳與董小意一塊往內廳走去。張銳慌忙攔住她們的去路,說道︰「我在安江長大不假,可是從上小學到中學,我沒有結識過一個女孩子。如果你們不信,我馬上叫人趕她走。」

董小意見他急了,便笑著說道︰「銳郎,妾是與你開玩笑的,你怎麼就認真了?」

「真的是開玩笑?」張銳不放心地問道。

「真地,妾什麼時候懷疑過你?只不過柳夫人是求見你,妾留下來怕是說話不方便,所以暫且回避。」董小意含笑說道。

張銳將她們二人拉了回來,摁在椅子上說道︰「你們都別走,陪著我一起見客。」心想,即使你們不懷疑我,如果我單獨會見這個陌生女人,以後你們也會找話地。既然心里沒有鬼,索性就一起見見,也堵了你們的嘴。

在張銳地堅持下,最終董小意和烏蘭留了下來。又過了一會兒,家人帶著一位不到三十歲的美貌婦人走進大廳。董小意和烏蘭看見來人年輕美貌時,更是同時把眼光轉到張銳身上,一人含著笑意,一人充滿疑惑。

張銳看到她二人的眼神,自己心里也很奇怪。以他超人的記憶力,他肯定沒有見過這名婦人。心想,是不是老虎小時候的朋友?看樣子她不像是大家族的千金,或許是老虎在小學的同學?

張銳正在猜想的時候,家人已對婦人介紹廳上三人的身份。婦人對張銳等人施禮道︰「小民柳史亦玉拜見殿下及夫人。」張銳听了她的姓名後,更加確認了不認識這個叫史亦玉的女人。

「柳夫人免禮。請問柳夫人為何事而來?」張銳不想再猜測下去,開門見山地就問她來求見的目的。

「小民……」史亦玉還未開口臉先紅了,接著吞吞吐吐半響沒有說出完整的話來。

見到這個情景,原本在開玩笑的董小意臉上的笑意沒了,將頭側向一旁不再去看,烏蘭則是更是用懷疑的目光緊盯著張銳。

張銳看見史亦玉的表情腦袋里就「嗡」的一聲,他可以想象出來董小意和烏蘭的心情。一個女子出現這樣的表情,分明是在說自己與她有私情。以前的情婦跑上家門見夫君,就是再寬宏大量的老婆只怕也會翻臉。

現在張銳心里想,難道她真是老虎小時候的情人?現在是想來續緣?如果真是這樣,今日的事情就難以解釋了。老虎雖然已經死了,但是外人不知道自己是附身在他身上,所以老虎做過的事情,只能算在自己的身上。

一想到這些,張銳面紅耳赤,想起身怒斥史亦玉。但轉念一想,她又有何過錯?事到如今,也沒有辦法回避了,只要硬著頭皮問道︰「請問柳夫人,你我以前認知嗎?」

史亦玉低著頭說道︰「小民從來沒有見過殿下。」她的這句話,讓張銳緊提到嗓子口的心,又放了下去,偷偷地喘了一口粗氣。只要沒有私情就好,剩余再大的事情自己也不怕。又偷看了董、烏二人一眼,果然她們臉上的緊張之色也緩解了下來。

張銳放緩聲音說道︰「請柳夫人直言,如果是需要幫助,我一定會盡力而為。」這時,他又猜想史亦玉是有什麼事兒要求自己幫助才來的。如果可以幫助,張銳也打算幫助她一下。只有在平日廣布恩澤,真心擁護自己家族的人才會慢慢多起來。

史亦玉猶豫了片刻,低聲說道︰「殿下,您還記得小民的夫君柳大江嗎?」

「啊!?你是嫂夫人?失禮,失禮。小意、烏蘭快來見過嫂夫人。」張銳吃驚地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一邊對史亦玉施禮,一邊叫董小意、烏蘭。

董小意是早就听張銳講過小時候的死黨。一個是王敬寶,張銳與他已經在做生意,每年都要捎錢來家里,所以她也最熟悉。一個是陳玉童,听張銳說已經是郡守了,家也在外地。最後一個就是柳大江,不過從張銳十二歲那年離開安江就沒有再見過面。

這時听說史亦玉是柳大江的妻子,心里釋然。拉著還在犯迷糊的烏蘭,對史亦玉行禮道︰「原來是史姐姐,小妹不知你的身份,失禮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