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一百一十九章老虎口

作者 ︰ 風似刀

漢元791年9月10日,飛騎軍游騎團所屬三個營在蔥嶺地區的老虎口狹道外五十里處集結完畢。他們試圖像去年一樣,從這里翻越蔥嶺。

張銳在上次戰區總部會議上,沒有撈到任務。渡過咸海的攻擊部隊,按張銳以前和劉武周商量的計劃原定為由騎兵擔任。張銳這樣制定計劃,目的就是將這項重要任務留給自己,沒曾想劉武周到了戰區後,修改了一部分計劃,其中就包括將攻擊西海州中部地區的部隊確定為以步軍為主。

劉武周知道張銳作戰心切,若不派他出戰,必定心里不痛快。會議結束後,專門將他叫到自己的房內安撫。果然張銳進屋後,氣呼呼地坐在一旁低頭不語。

劉武周了解張銳的性格,也不見怪,微笑地解釋道︰「無鋒,此次不派你部出戰是有原因的。現在戰區北部三個州的偵查任務是由游騎團在做,如果都出戰了,誰來接替你們?」

張銳抬起頭來,劉武周接著又說︰「或是將你部拆開,只派其中兩三個營參加攻擊任務,人數又過少,難以在期限內完成任務。所以,你需暫時忍耐一段時間。戰區統帥已向朝廷提出申請,調彪騎軍游騎的一部繼續來戰區擔任偵查任務,到那時,你部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張銳驚奇地問︰「是想讓屬下所部向南?」

劉武周哈哈大笑道︰「你小子聰明得緊,我剛說了開頭,你就猜到目的。告訴你吧,朝廷之前發來一道密令。讓你部去新羅、度信兩州北部偵查一番。你們的任務是,不僅要模清楚這兩州北部突忽人軍隊的布防,還要將沿途的主要城鎮以及村莊的情報盡快收集上來。」

張銳心頭一動,猛然想起上次自己對太尉的建議。心想。難道朝廷真地決定要采納驅趕兩州北部居民的行動了?如果是這樣,這次偵查是為了將來有針對性地驅趕北部居民的行動做準備。

張銳完全明白任務的重要性,心里稍感平衡,轉怒為喜,高興地答應道︰「將軍。這項任務屬下一定完成。」

「無鋒,我建議你不要親自去。你只需制定出各營的行動計劃,讓各營自己去執行就成了。你現在身為將軍,深入敵後地事情,以後最好不要親身去做。」

「將軍,屬下去年曾經帶隊去過一次,今年再去是輕車熟路。再有,各營營長相互配合的時間不多,目前也不能確定出暫時代我領兵之人,若屬下不親自帶隊。擔心出現各營彼此不熟悉,配合不默契的狀況,恐怕耽誤偵查認務。此項偵查任務事關重大。屬下不親自去,實在放心不下。」

劉武周勸說張銳之前,就料到他會拒絕。一直身先士卒沖鋒在前的張銳,要他老老實實在後方待著,肯定很憋悶。其實從內心深處,劉武周很希望張銳親自出馬。張銳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使劉武周對他的能力十分有信心,只要張銳親自出馬。他就完全放心。

劉武周也不再勸,只是又說叮囑道︰「你去也行,但是身為將軍。不要還像以前一樣老想著親自上陣與敵交戰,你要牢記,你的任務是指揮部隊作戰。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就允許你親自帶兵去。」

張銳一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說道︰「將軍。您放心吧。部下的功勛。屬下是不會去搶的。屬下答應你,只要沒有直接威脅到屬下的安全。就決不親手與敵交戰。」

回到游騎團後,張銳馬上開始制定出擊的計劃。這次偵查地範圍很大,兩州北部地區至少也有數千里。還好,這次派出了六個營,劃分一下地區,每個營的偵查範圍也就在方圓千里以內。張銳仔細地琢磨,應當選擇何地為突破口,進入突忽境內。

草原方向是最理想的,一則出了草原便是新羅州地邊境,行走的距離最近。二則,雖然突忽人在與草原接壤的千里範圍內修建了不少的營壘、城堡,但部隊可以突破的地區還是不少。三則,從草原南下必要時還可以尋求利西人的支援。于是,張銳決定派遣三個營從草原突破,去偵查新羅州北部地區。

而突入度信州,就比較麻煩。一條路,還是從草原南下,進入新羅州後向東進入度信州,但路途過于遙遠。另一條,是翻越蔥嶺渡過楚河進入。張銳比較了一番後,還是決定從蔥嶺地區選擇一段突破。

計劃確定之後,便召來六位營長布置任務。張銳第一個便點到裴仁基的名字。裴仁基不是張銳的心月復,但張銳信任他。張銳以前就在裴仁基地手下,了解他的能力。還有,張銳敬佩裴仁基的人品。劉武周上調戰區總部前,在游騎團最信任地就是裴仁基與張銳,最後還是張銳獲得晉升。裴仁基非但沒有嫉恨,還主動向他祝賀。張銳非常尊敬他的為人,捫心自問,如果換成裴仁基晉升為將軍,自己不一定有他那樣廣闊的胸懷。

因此,張銳命他帶領本部以及指揮高朔營、杜 營,負責偵查新羅州,而自己親自率領張旭義營、毛司雨營、盧預亭營進入度信州偵查。

會議上張銳強調︰「本次各營需攜帶十日糧草以及大量箭矢,進入敵區後各部隊自行尋找食物。能不與敵交戰就盡量不戰,如果遇到敵騎兵部隊的追擊則見機行事,若對方數量較少就聚而殲之;若敵軍大大多余我軍,就迅速向後撤退。在運動中尋找機會,沒有機會寧願撤回我軍控制區,不要貿然作戰。待敵軍撤退後,再行出擊,直到任務執行完畢為止。所以,這可能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各營要做好長期在敵後轉戰地準備。」

各部表示堅決執行命令。張銳很放心。畢竟這些營長都是經過戰火考驗地,加之其中的大多數曾是和自己待過一段時間地,對他們很了解。只有四營毛司雨和六營盧預亭相處的時間較少,了解得不深,所以張銳將他們留在自己身邊親自指揮。

八月底。彪騎軍地三個游騎營回到了戰區。此時,楊英已晉升中校營長。兩人見面自然又是一番玩笑。楊英要正式向張銳行軍禮,被張銳一把拉住,口里說著謙讓話。楊英比之宋金剛要隨和得多。不讓行禮,就不行禮,連將軍稱呼也免去,直接稱兄道弟起來。

張銳心想,自己能結識楊英、宇文歆這樣的兄弟朋友,應感慶幸。沒有他們,其長輩也不會看重自己。更不會在內閣中為自己說話。張銳是打定主意,要將這樣的兄弟關系維持下去,以後若有機會。要好好幫助這兩人晉升。大家都到了一定的地位後,才能更好的彼此照應。

閑談之時,張銳故意將話題引導楊英所部擔任偵查任務地地區上。

楊英道︰「去哪兒執行任務不是一樣?雖然三個州我都能去,但不好為這些小事兒就去開口求人。」

張銳笑著說︰「阿麼,如果我是你,我寧願去求一次人,把我調去大宛州。」

「為什麼要去大宛?難道你有什麼內幕消息?是不是我軍要準備反攻烏河城堡了?」楊英驚喜地問道。

張銳解釋道︰「我軍要拿下烏河城堡是必然的,只是還不知道戰區總部的具體安排。你看。我軍現在已將西海州南北截斷,在北部的十萬突忽人已成了孤軍。雖然他們現階段還能堅守,可是在缺少供給和支援的情況下。他們能堅持多久呢?半年還是一年?加之後路被斷,軍心必然動搖,只要保持現狀,說不定三個月後就會士氣全無。我想戰區統帥部也在等待這個時機,只要條件成熟自然會進攻。所以你去那里掙取功勛的機會。比去他處執行任務要多得多。」

楊英恍然大悟。心里歡喜。心想,不愧是兄弟。他定是听到了一些內幕消息,才透露給我,讓我有機會多立功勛。張銳升官晉級之後,還不忘提攜兄弟,這樣的人才是值得終身交往的朋友。

楊英最終听了張銳的建議,回去之後便去托關系,最後以他父親和楊素面子,他的這點要求立即被上級答應下來。楊英懷著多立功勛地願望,帶著自己的營去了大宛州,接替飛騎軍的偵查任務。

9月3日,張銳正式收到飛騎軍總部發來地出動命令。游騎團各營早在兩個月前,就一直在悄悄做著做著準備,接到命令後立即開拔。按照預定目標,裴仁基帶著三個營從西部草原南下,張銳則帶著團部及另三個營火速趕往蔥嶺地區。

在當初準備階段,張銳就曾多次親自到蔥嶺地區的各個關口偵查突忽人的防守,發現突忽人的關口防御程度相差無幾,也比較不出哪里更薄弱一些。于是張銳打算再次從老虎口通過。

張銳將三名營長以及各營的一連長找來,告訴了他們自己的想法。

張旭義是張銳的心月復,也不怕他多心,說道︰「我們去年走過一次老虎口,突忽人必定會更加注意防御。這次我們再走,怕是不容易拿下。屬下建議,還是另選一處關卡通過為妥。」

張銳見毛司雨、盧預亭等人雖沒有說話,但從表情看,也是贊同此項建議,只有羅濟與宋金剛兩人像是知道張銳的心思,在微微地點頭。

當初張銳離開三營後,張旭義便接任營長一職。空出地一連長之職,經過張銳對團內下級軍官們的考察、比較之後,覺得還是三營的羅濟與程節比較適合這個職務。他倆無論是功勛還是能力,都是其他軍官所不能比擬地。雖然百里楊也很優秀,也能勝任,但與他們相比功勛稍差了些。

在羅濟與程節之間,張銳又再次掂量了一番。兩人都是作戰勇猛,都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心月復。如果按照關系的親疏,應該提拔程節,但程節與羅濟相比遇事更沖動。所以張銳最終選擇了羅濟。

而提拔宋金剛,不僅因為他是同學,也不僅因為他是老朋友。張銳提拔下級的標準,第一是能力,然後才是關系的親疏。了解了宋金剛地戰功及數年來地帶兵能力後。張銳認為他是可造之才,只需提醒他今後多加注意人際關系即可。張銳也作了兩手準備,如果與宋金剛地那次談話效果不理想,他會將程節調到六營任一連長。

張銳正式上任後,一連委任地幾個連長,都與張銳有一些淵源。舉賢不避親,張銳量才用人,坦坦蕩蕩,毫不在意別人說三道四。憑借著在戰區總部和飛騎軍總部中的關系,張銳也不怕誰去告他任人唯親。他深信自己選中之人完全有能力擔當重任。只要給他們機會,就能立下赫赫戰功。

張銳見羅濟與宋金剛若有所思,應當懂得自己的用意。于是問宋金剛︰「宋金剛,你有何想法?」

宋金剛道︰「我覺得將軍的辦法可行。突忽人想我軍去年剛剛從這里通過一次,再從這里走地機會不大,畢竟老虎口是蔥嶺地區最險要的關口之一,加之已經一年多時間,敵軍的警惕之心必然減弱。我們就給他們來一個出其不意,偏偏就走這里,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張銳連連點頭。宋金剛果然是一塊好材料,多加培養,日後定會成為一員合格的領軍將領。

再向羅濟看去。羅濟跟隨張銳的日子較長。也知道他每戰之前都要詢問部下的習慣,見他看著自己,沒等他張口問,便主動開口道︰「將軍,屬下同意宋上尉的意見。出其不意才是取勝的關鍵。咱們還是和上次一樣,在凌晨時發起進攻。一舉佔領營門,只要騎兵沖入營地,敵人必定會不戰而逃。只是有一點建議,希望將軍將偷襲任務交給屬下,屬下保證拿下營門。」

張旭義笑道︰「羅濟,你是在這里成名的,還惦記著再顯一次神威?這次,你準備殺多少敵軍?」羅濟听營長開玩笑,只嘿嘿笑了兩聲沒有回答。

六營長盧預亭雖早就听說過三營突襲老虎口之役,只是不知道具體地情況。听張旭義之言,羅濟在那一仗中殺了不少敵人,于是好奇地問道︰「羅濟,可否說說上次攻佔老虎口的經過,你殺了多少敵人?」

羅濟謙虛地回答道︰「當時,我在營長的帶領下攻佔敵人地營門,一直堅持到將軍帶著大部騎兵沖入營地。之後,敵人放棄了抵抗四散而逃,整個突襲行動不到兩個小時,戰斗就結束了。一千五百名敵軍,被我營殺死七百余人,另五百余人被我們俘虜,只有兩百余人從後營門逃入峽谷之內。之後,他們又被五營的高朔營長追擊,能活著逃出峽谷的可能不到二十人。至于下官嘛,也沒殺多少人,只不過比程節多了一些。」

張銳笑著替他說了,「你們可別小看了這小子,在一場戰斗中殺了八十三人,如果不是我帶著騎兵沖入敵營,他還不知道要殺多少呢?所以,他才是三營的第一勇士,在他面前杜 也只能乖乖讓位。哈哈……」

羅濟不好意思地說道︰「我哪能與將軍比,您在楚河營壘里至少殺了數百敵人,剩余上千人被您趕走。與您相比還差很多,屬下怎敢妄稱三營第一勇士?還有程節那小子,後來殺敵的人數也追趕了上來,現在還對您將三營第一勇士的稱號封給屬下不服氣呢。經常拿這事兒與屬下理論,這三營第一勇士的稱號,屬下真是不敢當啊!」

羅濟的話語說得張銳、張旭義等原三營地人開懷大笑。而不知詳情的毛司雨、盧預亭等人听到這些戰績,都大吃了一驚。他們知道自張銳接任三營之後,三營就以勇猛善戰著稱。沒料想,一人就能在一場戰斗中擊殺八十三名敵人,一場戰斗就撈了一個勛爵,怪不得三營之中,男爵多如牛毛。他們在敵後經歷了大大小小幾十場戰斗,自然每人都會有所收獲。張銳的戰績更讓他們不可思議,一場戰斗擊殺數百敵人,驅趕上千敵人逃離,怎麼也想像不出當時地情況是如何殘酷、激烈。

再看看自己部隊,來戰區快一年了,能殺滿百人獲得男爵的寥寥無幾。人比人,氣死人。看來以後還需跟著將軍奮勇殺敵,爭取早日取得功勛。

眾人笑罷,張銳站起身來遙望遠方老虎口的方向。其實他站立的地方看不見敵人的營壘,他目不轉楮地盯著那方看了一會兒,轉身對眾將說道︰「我決定,這次咱們就走老虎口。要出其不意,讓突忽人永遠模不清我軍地想法,打他個措手不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