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一百一十八章漢軍的攻勢

作者 ︰ 風似刀

「7月20日,漢軍的武勇軍團左、後兩個師和一個騎兵團,在軍團中將副指揮官王仲民率領下,渡過咸海向我西海州內地進攻,到今日為止,靠近咸海的西路郡已經漢軍佔領,他們正準備奪取白鹿郡。97小說網」突忽軍機處參議金卡,向汗王阿巴亥匯報最新收到的戰報。阿巴貢等突忽高級官員都在場,听聞漢軍在短短的不到一周之內,就奪取了一個郡,既驚慌又無奈。

半個月前,突忽情報部門就得知漢軍的一部分兵力在集結。突忽內閣成員慌忙齊聚在一起商議如何抵御漢軍進攻。他們發現漢軍兵分兩路,一部在西海州北部邊境的听海城堡集結,一部在西部大草原北部集結後南下,在利西人的耷侗城附近駐扎。

漢軍同時在南北兩地集結兵力,到底有何企圖?讓突忽的高官們模不清頭腦。難道他們想雙管齊下,南北同時進攻?但這種推測被特安達元帥否定。

元帥分析道︰「漢軍不可能在兩地同時進攻。單單看這支南下的漢軍,只是一個孤立的騎兵師,沒有步軍跟隨,他們不可能攻下西海州與新羅州交界處的崖頂城堡。不攻下崖頂城堡,那麼即使深入新羅州境內也是孤軍,對我們的威脅也不大。

「而集結西海州北部的漢軍則是兩個步軍師和一個騎兵團,並且攜帶了大量的攻城武器,依我之見,這股漢軍意圖對烏河城堡發起進攻,我們應該嚴加防守。」

最後特安達元帥說道︰「也有可能,這次南北漢軍的進攻只是一次試探性攻擊,因為兩部的漢軍兵力都不多。漢軍是想利用進攻來模清楚我方的兵力部署。為下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做準備。我建議,近期要集結兩到三個軍團,布置到新羅州北部邊境,防備漢軍下次的攻擊。」

眾內閣成員听了特安達地分析,頻頻點頭。只見漢軍的兵力部署。就能推算出漢軍的戰略目的和打算,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將。

既已經「知曉」漢軍地出兵目的,當然要做出相應的部署。經過一天一夜的討論,內閣決定︰對南下的漢騎軍,命令新羅州北部和西海州南部的部隊死守堡壘,不要理會漢軍的挑釁。他們堅信,只要防守部隊不主動出擊,這股漢騎軍就沒有奪取國土的機會。

而後,命令多伊利元帥迅速趕往烏河城堡,親自指揮抵抗漢軍隨後發起的進攻。西海州北部駐守有兩支精銳軍團。共計十萬人。他們也認為漢軍只出動兩萬多兵力,是不可能奪取烏河城堡的。

但特安達地建議,卻被德公阿巴貢否決了。理由是從今年開始。新羅州的南部兩個郡陰雨連綿,不間斷地下了一個多月。昔日的田園,這時變成了澤國,兩郡內地河川滿溢。洪水,如月兌韁的野馬,在大地上肆虐。

兩郡的百姓即使從洪災中僥幸逃生,但也逃月兌不了饑饉。饑民們成群結隊,輾轉各地覓食。阿巴貢竭盡全力救災。只餓死很少一部分饑民,但卻使本就不多的國庫存糧,幾乎快要見了底。

阿巴貢推算了一番後。大家都明白了,這時調動軍隊就需要動用庫糧,而國庫存糧在今年秋糧下來之前,僅夠三到四個軍團在前線半年所需。

阿巴貢說道︰「現在不是調動軍隊的時候,即使調動也要調往災區。去幫助受災百姓恢復的兩個郡的生產。吾相信。各位都知道這個兩郡對我們突忽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及時恢復生產,明年甚至後年我們大家都要餓肚子了。」

大家知道阿巴貢地話不是危言聳听。受災的這兩個郡。都是突忽境內產糧最高的地區,人口也在全境中名列前五。如果不能及時恢復生產,恐怕大家真會吃不飽飯。

特安達元帥也只好說︰「既然德公已說明了情況,那麼其余地部隊就不要再調動了。本次漢軍進攻還不足以奪取我國土,只要我們認真做好防御。等漢軍的進攻勢頭過去,他們自然會撤退的。」

作出軍事部署後不久,南下的漢軍騎兵師便在萬余利西人的配合下,開始進攻遷移到南部草原邊地各部落。突忽朝廷接到各部落地求援信,但派不出大批的騎兵趕去救援。如果派遣地兵力過少,又怕被漢軍殲滅,所以只能在口頭上支持他們,沒能拿出任何有效的辦法支援。

失去支援的各部落,怎是漢軍正規騎師和勇猛利西人的對手?十日內便有三個部落被消滅,另有四個部落投降,剩余的部落舍棄牲畜拼命逃進新羅州內地。這時,整個西部大草原都掌握在漢軍的手中。而後,漢騎軍頻頻從草原出動在新羅州的南部地區進行挑釁活動。突忽守軍嚴格遵守命令,對漢騎的挑釁視而不見。

北部漢軍這時挨個攻擊孤立的突忽人堡壘,緩緩地向著烏河城堡推進。不過多伊利元帥來報,他有信心堅守烏河城堡。突忽朝廷的官員們都松了一口氣,雖說漢軍奪取了西部大草原的南部,但草原可以說自瓦罕族滅亡後早被突忽放棄,所以說也不能算多大的損失。到目前為止漢軍的行動一直按照如特安達元帥預計情況發展著,現在都等漢軍進攻勢頭消減後,自行退去可是就在這時,漢軍的一支由兩個步軍師一個騎兵團組成的部隊,在亞和族人的幫助下渡過咸海,直接出現在西海州的中部地區。那里駐守了不到一萬人的突忽部隊,面對裝備精良的兩萬余漢軍的進攻,一時間節節敗退,求援信不斷送到柳都。

這次包括特安達元帥在內都無計可施。從北部調集部隊去救援,烏河城堡就有可能被漢軍乘勢奪了去。從南面派部隊,則要受到南部漢騎與中部漢軍的兩路夾擊,一旦退路被截斷,救援部隊本身的安全都成問題。還談什麼救援?

這時,大家又想起了特安達建議,如果此時新羅州北部邊境多了兩到三個軍團,就不至于出現現在無計可施的局面。可是世上是沒有後悔藥賣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漢軍佔領一座地城鎮。到今天整個西路郡丟失,看架勢,再有一周白鹿郡也保不住。漢軍奪取了這兩個郡後,就徹底將西海州兩端分開。不要再說貿易通道了,就連以後漢軍全力進攻烏河城堡,也沒有辦法派遣援軍對其支援。

汗王阿巴亥面目陰沉,在大殿內來回踱步。幾十名朝廷大員,靜靜站立低頭不語。「眾卿有何對策?」阿巴亥突然停下腳步,問道。

群臣沉默不語,阿巴亥正要發怒。一人出列奏道︰「父汗,此次導致漢軍攻擊得手,都因三弟阻擾向西海州南部調集軍團所致。如果現在有多余的軍團。我軍那里會如此的被動。兒臣認為應該先追究三弟的失職之罪,然後在想破敵之策。」

群臣不用抬頭,就知道說這話的定是阿巴開。他怨恨德公已久,現在得到機會怎能放過。有地偷眼看去,只見德公阿巴貢皺著眉頭默默不語,滿眼悲哀。

說實話,阿巴貢以前對大哥阿巴開也不客氣。只要自己的意見是對的,就會與他理論。可是現在阿巴貢沒有心思再與阿巴開爭論。他這時想起了四弟阿巴迨。阿巴迨沒有出事前,他們三兄弟都有立為太子的資格,所以彼此在暗地里也是叫著勁兒。

三兄弟里。無論從職務、爵位以及阿巴亥的喜愛上看,阿巴貢的機會最大,其次是阿巴迨。阿巴迨此人雖對政務不再行,可是他娶了多伊利元帥的女兒為妻,加之他本人對軍事比較感興趣。經常和一些將領混在一起。所以在軍方很有一些勢力。

正是如此,雖說阿巴開在朝里爭太子之意表現的最為明顯。但他的這兩個弟弟從來沒有把他當成主要對手。在阿巴貢和阿巴迨的心目中,對方才是真正地心月復大患,所以那時兩兄弟面子上雖是和睦,但私下卻較勁,彼此欲將對方處之而後快。

可阿巴迨真正不在後,阿巴貢沒有感到一絲快樂。當听到阿巴迨在上都被凌遲處死的消息後,他甚至失聲痛哭起來。他回憶起小時候,幾兄弟跟著義兄 瀚後面一起玩耍的情景。一幕一幕快樂地時光,不斷地在他的腦海中重現。

阿巴迨的死給了阿巴貢一絲不祥的預兆,心里想著,汗國還沒有將漢人趕出去,國家正在危難之際,還想著爭什麼太子,難道真的想早點滅亡嗎?失敗後我會不會被漢軍抓住?我會不會被凌遲處死?我能不能忍受凌遲之苦?

想到了這些,阿巴貢就拿定主意以後不再與大哥去爭,如果父汗真了大哥為太子,那麼以後我就當他的臣子好了。

今日阿巴開奏請彈劾,阿巴貢沒有一點出面理論的意思,默默想著心事。阿巴貢不出言反駁,太尉翰出列說道︰「敬候殿下之言差矣。之前的內閣會議,德公早已做過詳盡地說明。此前的賑災已經耗盡了國庫的大部分存糧,沒有多余地糧食怎能調集軍隊?」

阿巴開冷笑一聲說道︰「國庫缺糧食,也是三弟之錯。我當初就不同意動用國庫的存糧救濟災民,糧食是用來打仗的。可是你們不听,說什麼可以從外國購買,將糧庫的缺額補上。現在好了,蘇丹人與羅馬人開戰了,他們不敢再與我們做生意。而漢軍又截斷了西海州商路,我們哪兒再去搞糧食?光靠新羅州和信度州,怕是四五年也不能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

翰說道︰「敬候,你不要忘了,漢帝國是怎樣衰落的。新州遭了災,他們采取不予理睬地態度,結果導致今日這里反,明日那邊再反,一個諾大地帝國就被拖到現在這番模樣。如果我們再不汲取教訓,不去全力救災,那些災民一旦被逼的走投無路,就會鋌而走險匯集而成寇。我們能與漢帝國相比嗎?那時就算漢軍不來攻打我們。那些流寇就會把我們推翻。所以救災是必須地,只有安撫住國內,才能讓民眾一致對外。」

翰之語,說得阿巴開無言以對。一些大臣也紛紛言道︰「太尉之言甚是。」

過了片刻,阿巴開還是不甘心。問道︰「那太尉有何策略解決目前的局勢?」

翰搖頭說道︰「依老夫之見,還是保持現狀,只要我們南部兩州不亂,漢軍自然不能輕易打過來。我們很艱難,而漢軍更艱難。如果佛祖眷顧我們,也許用不了多久,漢帝國別的地方還會出現叛亂。這也許是佛祖對我們的考驗,我們只要渡過此劫,就會迎來光明。」他說地雖然都是些空話,但也算是一種解決辦法。部分大臣紛紛支持。

阿巴開長嘆一聲說道︰「你們別忘了西海州北部還有我們的十萬部隊,如果我們不想辦法打通西海州中部通道,日子一久。得不到給養的十萬大軍,就會不戰自滅。那是十萬人啊,是十萬最精銳的部隊。如果他們被漢軍全殲,我們還要用多久才能訓練出相同的部隊?」

汗王阿巴亥一直在傾听翰與阿巴開地辯論,這時听阿巴開嘆息北部的十萬部隊,心里也是一陣難受。如果只是暫時失去聯系,多伊利還能堅持,半年甚至三個月之後。多伊利還能不能堅持下去,誰也說不準。那是經過戰火的老兵,損失兩個軍團的老兵。就算再組建四個軍團的新兵,戰斗力也不足相提並論。這該如何是好?

想著想著,眼楮不由自主的向特安達看去。只見特安達像是若有所思的模樣,心想也許他有辦法。

散朝之後,阿巴亥將特安達叫到御書房。直接問他有和策略。特安達猶豫了半天。道︰「陛下,臣倒是有個打算。只是太過冒險。」

「山,不要有顧慮,說出來听听。」

特安達又思考了一陣,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阿巴亥听罷大吃一驚,心想,這的確是冒險之舉,不過如果一旦成功,不僅可以與多伊利的部隊聯系上,還能恢復商路。可是如果失敗,汗國地實力會大減,以後漢軍的進攻會更加毫無顧忌。這做還是不做呢?

阿巴亥正在舉棋不定之時,張銳正在風鈴城城外的游騎團團部召開會議。參加地人員包括六個營的營長以及團部軍官。

這是張銳就任游騎團長後,第一次召來全團主要將領開會。八位校官端坐不動,專心听張銳講話。憑借著張銳的威望,在座的各位對他心服口服。

「各位,首先我要向你們道歉。在戰區總部會議上,我沒有搶到本次的進攻任務。」張銳的話語,惹面目嚴肅的校官們,輕輕笑出聲聲來。他們已通過傳言,知道了張銳曾在戰區總部上搶任務的經過。

「不過你們也別急,只要你們吃得消,仗,今後夠打地。」

「將軍,只要您吩咐,我們一營堅決執行命令。再艱苦、再困難的任務,我們也能完成。」

張銳對裴仁基點點頭,又接著說道︰「不錯,我們游騎團從來沒有害怕的時候,任何困難地任務我們都能克服。你們要做好準備,八月底,彪騎軍又要回到戰區了。」高朔高聲地叫嚷起來︰「將軍,彪騎撤下去不到半年,他們又回來作甚?難道還想搶我們的功勛嗎?他們在戰區已經數年了,功勛也掙夠了,還來跟我們爭功?俺不服。」

眾人哈哈大笑,張銳也笑道︰「別怕,不是整個軍團都回來,只是彪騎軍游騎團的三個營回來協助我們一下。以後彪騎軍的游騎每半年輪換一次,每次來三個營。」

四營營長毛司雨問道︰「將軍,難道彪騎是來接替我們的偵查任務地?」

「老毛,還是被你說中,不愧被人稱為智將。」張銳稱贊了毛司雨一番,對他很敬佩。

「不錯,正如老毛所言,彪騎來接替我們地偵查任務,而我們要去執行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什麼任務?」杜 興奮地問道,剩余之人也紛紛詢問。

張銳擺擺手,幾位營長安靜下來。張銳嚴肅地說道︰「這次會議所涉及地內容,諸位不得向下級透露,如果有人私自泄密,定斬不赦。」

「是,屬下絕不泄露半句。」眾將齊聲發誓。

「各位會部隊後,不要大張旗鼓地準備,還是如往常一般行使各自的任務。部隊從八月底開始要做好隨時出動的準備,一旦接到團部命令立即放下所有的任務,按指令夜行晝伏趕到集結地點。都清楚了嗎?」

「是,保證按時到達集結地點。」各營長高聲回答。

「好。下面,我為各位介紹本次任務的內容以及各營的行動路線。」張銳指著桌上攤開的軍事地圖,開始布置行動任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