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一百零一章皇家勛章

作者 ︰ 風似刀

上都,西苑。張銳一早便到了這里,他準備今日向同樂謝恩後,明日就返回西部前線。

同樂對張銳印象甚好,張銳也極盡迎奉之能事。同樂心情大好,聊了一陣,又叫張銳去觀看自己練馬。這幾日,同樂天天都要騎一會兒龍驤大將軍,已經入迷了。疾馳一個多小時,同樂仍意猶未盡,倘若不是愛惜龍驤,還不肯停下。

同樂興致頗高,他接過杜衡遞過來的汗巾一邊擦汗,一邊對張銳說︰「听聞愛卿騎射功夫了得,可否表演給朕瞧瞧?」

張銳已在場下站了一個多小時,正覺腿腳僵硬,想活絡一下筋骨。見皇上要他表演騎射,于是高聲領命。只見他縱馬入場,取出弓箭,左右開弓。短短數分鐘之內,在距離箭靶兩百米處將馬上所帶箭矢全數射出。

同樂見張銳馳馬如飛,箭如流星,弓馬技術嫻熟老到,撫掌大樂。眼見張銳射畢,同樂命人將箭靶取來,只見六十支箭盡數射在紅心處,不由贊嘆道︰「早听聞愛卿箭術高明,已達到神箭手的水準。本來尚存疑慮,今日親眼所見,果然堪稱百步穿楊。」

張銳躬身謙虛地回道︰「陛下,微臣的箭術,在騎軍中也只能算是中等水平。臨陣殺敵尚可用,稱為神箭則萬萬不敢當。」

同樂大笑道︰「如卿所言,豈不是我大漢騎軍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神箭手了?哈哈……愛卿,不必太過謙讓。朕以前觀看過近衛軍的騎射比賽,他們之中的冠軍與愛卿的箭法比起來也相差較遠。愛卿的箭術的確卓爾不群。」

言罷,同樂面帶疑惑,問道︰「愛卿箭術不凡,為何身上還滿是傷痕?難道愛卿每戰,都要與敵肉搏?」

張銳听同樂這樣問,就知道他對作戰的認識比較模糊。認為作戰時,只要箭術高明便站在遠處射擊敵軍即可。豈知戰斗不可能完全按照預先的計劃進行。因為敵情難以準確掌握,許多突發情況也難以預料,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

張銳也不打算仔細解釋,一則,時間不允許,二則。解釋起來既費力又不討好,同樂不一定能听懂,也不一定有耐心听。

張銳嘿嘿地笑了幾聲,只是簡單地回答道︰「微臣打仗喜歡憑借勇氣和決心沖擊敵陣,所以每戰都要受一些傷。」

同樂略微思索一番,說道︰「兵法雲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愛卿信、勇、嚴具備。只缺智、仁二字,今後要時刻謹記這二字。愛卿已是將軍,平日有空之時要多讀一些兵書戰策。為將者。要洞悉全局、知己知彼、多斷善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審時度勢、出奇制勝,不可一味地猛攻猛打,每戰全憑勇力取勝。」

「陛下教訓的是,微臣的達埴原之敗。就是一例。」

「為將者,失敗幾次也不要緊。常勝之將,畢竟只有英公一人而已。當今的四大名將。哪個沒有吃過敗仗?失敗,證明卿還有不足之處,只要事後能總結經驗教訓,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算沒有白吃虧。卿還年輕。只要努力上進。假以時日,必能成為帝國新一代的名將。」

「謝陛下指點。微臣定時刻牢記于心。」張銳一面謝恩,一面暗思,別看皇帝沒有上過戰場,說起理論來,卻是引經據典,條理分明。不知這算不算是紙上談兵?但不論怎樣,皇帝能這樣講,也證明他對自己地期望很高,想讓自己盡快成長起來。在短短幾天就得到皇帝的信任,我的汗血寶馬也沒有白獻。

但人豈能表現得太過完美?才二十四歲就晉升將軍,如果處處鋒芒畢露,不遭人嫉妒才是怪事。古時,一些聰明之人,為了確保自身的安穩,甚至想出自污的手法。自污就不必了,但也不要老想出風頭。只要能得到實惠,悶聲發大財不是既穩妥,又安全嗎?

同樂望著比自己高過一頭的張銳,似乎又想起什麼,突然問道︰「朕早听說卿的力氣大,在戰場上曾揮舞敵軍身體作戰,可真有此事?」

「是,微臣在戰場上地確有幾次曾提著敵軍的身體作戰。」

「能揮舞敵軍身體作戰,證明卿的氣力很大。朕非常好奇,不知卿地力氣到底有多大。今日,愛卿能否表演給朕看看?」

同樂的要求,張銳當然不能拒絕,而且張銳從未特意測試過自己的力氣到底有多大,借此機會試一試也行,便點頭答應。

同樂見張銳答應,滿心歡喜,帶著張銳走到離馬場不遠的練武場內。在場地上擺放著幾十個重量各異的石鎖、石杠等訓練力量的器械。張銳略微活動了一下筋骨,便走上前去挨個挺舉。

同樂與幾十名太監在場地外,見張銳輕抓高舉,各種器械在他手中如若無物。開始還是雙手舉,後來起了性子就單手舉。看得場外太監們用手捂住自己嘴,雙目瞪得圓圓的。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大力之人。

最後,當張銳用單手將場內最重地一根八百斤的石杠舉過頭頂時,同樂忍不住鼓掌叫好,眾太監見皇帝喝彩,也紛紛拍手叫起好來。

「轟」的一聲,張銳將那石杠擲于地上,拍拍手走回場邊。同樂見他臉不紅、氣不喘,好像還沒有盡全力。心想,八百斤地石杠都被他單手舉起,單就力氣而言,已很少有人能比得過他。見他還沒有使出最大的力氣,同樂還想再找其他重物,試試張銳的力氣到底有多大。

左顧右看,忽見不遠處立有一物,心里便有了主意。故意問張銳︰「愛卿,可還有力氣嗎?」

張銳知道同樂還不甘心,回答道︰「微臣還有力氣。」

同樂手向旁邊不遠處一指,道︰「愛卿可否將它舉起?」

張銳順著同樂手指看去,只見場邊的換衣間牆邊立有一口大缸。這種大缸,張銳在西苑內各處都有見過。知道它是用來救火的。缸由青銅所鑄,缸口粗有一米二三,高有一米四五,里面裝滿了水,自身重量加上里面地水至少也在二千斤以上。

這麼重地東西,張銳從來沒有試過。他只知道自己的力氣大。但能不能舉起大缸,心里沒譜。見同樂用期待地目光看著他,張銳咬咬牙說道︰「此缸過于沉重,微臣只能試試。如不能舉動,請陛下不要見笑。」

同樂見張銳未舉先言敗,以為他怕了。便拍著他肩膀鼓勵道︰「愛卿盡管試,朕為你加油助威。」

張銳月兌去上衣。緊了緊腰間的皮帶。走上前去,雙手抱缸身試著先晃動了數下。銅缸之水,隨著晃動蕩出不少。一旁地同樂開玩笑地說道︰「愛卿準備先將缸中之水倒出。再舉之?」

試過之後,張銳感覺銅缸雖重,自己還是有把握將它舉起,便用開玩笑語氣對同樂賣了個關子︰「微臣舉起此缸,陛下是否有賞?」

同樂大笑道︰「愛卿如能舉起它,朕自當有賞。」

張銳深吸一口氣,雙手抓住銅缸底部。赤膊扛著缸身,大喝一聲,將銅缸抱離地面。接著慢慢蹲子。手漸漸移到銅缸的底部。片刻後,張銳又發出如響雷般的吼聲,吼叫同時,雙臂全力上舉,身子也猛地站立起來。

一旁的同樂驚得目瞪口呆。他料想張銳即使能舉起銅缸。也必定非常吃力。很可能要舉幾次才能成功。萬沒有想到,張銳在一聲大吼之時。便將銅缸舉過頭頂。

張銳手舉巨缸,強健的身體完全地舒展開來,滿身傷疤因為使勁兒開始充血,變得越來越紅,像是要滴出血來一樣。緊繃的肌肉,流暢地線條,顯示出一副充滿陽剛力的美感。面色自然紅潤,雙目神采奕奕,沒有露出一絲勉強之態。

這時,雙手舉缸的張銳突然邁步前行。「  」作響的腳步聲,似乎快將地上的石板踏破。巨大的銅缸、沉重的腳步聲,威武地氣勢,震撼著每個在場人的心,在他們的眼中張銳仿佛是一個大力金剛。

張銳舉著銅缸行走,缸身隨之晃動起來,缸中之水似瀑布般灑落一地。眾人提心吊膽,唯恐銅缸突然落地。

「愛卿放手,放手吧!」張銳已走出十余步遠,同樂這才驚醒過來,慌忙叫張銳放下銅缸。

張銳現在則是有苦說不出,舉缸容易放下難。張銳憑借著自身地蠻力和舉重的技巧才將這口大缸舉起,可是再想放下來,就難得多了。如果強行放下,其後果不是閃了腰,就是傷了腳,還可能誤傷他人。張銳打算舉著銅缸走得離同樂等人遠些,再將大缸扔出去。

離開同樂十余米後,張銳又是大喝一聲,用盡全力猛地將銅缸向前推出。「轟隆」一聲,銅缸落到練武場內,生生將厚實的地面砸出一個巨大的坑來,一時間塵土飛揚,弄得張銳滿身滿臉全是灰塵。

張銳狼狽地回到同樂站立的地方,說道︰「銅缸太過沉重,微臣差點出丑了。」

同樂羨慕地看著張銳健壯魁梧的身材,贊道︰「愛卿真乃神力也,堪稱帝國第一力士。朕好好好賞賜。」同樂扭頭對杜衡道︰「傳旨,授予張銳皇家勛章,另賞賜封地五十里,並有權征募二百名侍從騎士。此外,賜予他駿馬二十匹及二十套家臣裝備。」

張銳撲倒在地,謝恩道︰「多謝陛下對微臣的賞賜。皇恩浩蕩,微臣感激不盡,今後自當竭盡全力報效聖恩。」

同樂給張銳地這幾樣賞賜,看似不多,可代表的意義卻非同一般。皇家勛章,一般只頒發給皇族和王族直系三代以內的弟子。同樂給張銳頒發了這枚勛章,算是將他視為了皇家子弟,是極其信任地一種表現。而且,張銳佩戴了這枚勛章,以後再來覲見皇帝之時,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被人三番五次地盤查,還可免去搜身檢查。

而加封五十里封地和特命允許招募二百名騎士。則將張銳的地位提高到與伯爵相同。說明同樂有提拔張銳爵位之心,只要以後再立些功,這有實無名的伯爵身份就會轉正。被授予伯爵爵位,也就意味著成為帝國的上等貴族,這是多少人終身為之奮斗的目標。

張銳沒有想到開始地一句玩笑話,竟會換來如此厚重地賞賜。深感意外。心里除了由衷感謝同樂,也決心全力報效皇恩。

同樂用手攙扶起張銳,說道︰「胡公家族世代忠良,朕相信卿也會像祖先一樣。只要卿一心為國,一心為朕,就會得到朕地封賞。若以後卿地功勞足夠,能夠進入凌煙閣。由朕親自為你掛像擺位。」

同樂的一番話,說得張銳熱血沸騰。同樂的意思他明白,只要功勞夠了。他是同意授予自己世襲家族的地位。這也是張銳曾經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沒想到今天由同樂提起,怎能不令張銳欣喜若狂?

「砰砰」張銳猛磕著響頭,心想,皇帝如此賞賜,我如果不喊幾句口號,就太不識相了。以前達須對我發過地誓言不錯。我就暫時借用借用。不管肉麻不肉麻,能討皇帝歡心就好。

想到這里,張銳莊嚴的舉手宣誓道︰「微臣對天起誓。從今後微臣就是陛下您身邊的鷹犬。微臣願做您的獵鷹,願做您的獵犬,願做您的長弓,願做您的金鞍。以骨頭築成您地盔甲,以熱血鑄成您的利刃。您手指向的敵人。就是微臣敵人。微臣會將他撕成碎片!如有失言,天厭之。」

同樂又是一陣大笑。張銳地誓言甚有新意。以前從未有人在他面前說過這些話,更沒有人像張銳這樣一本正經地莊嚴宣誓了。心里很滿意,這個張銳既忠心,說話又風趣,還會講故事,騎射功夫也了得。可惜,他畢竟是武將,習慣了廝殺,不願離開前線,為此前次還拒絕來近衛軍服役。否則將他留在自己身邊,隨時召來說說話,逗逗樂子,或者欣賞他的騎射表演,那才叫好呢。

杜衡跟隨了同樂二十余年,還從來見同樂像近段時間這麼開心。心想,難怪陛下如此厚賞張銳。這麼多年來我還沒見過有誰,能隨時逗得陛下開懷大笑。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指的就是張銳這種人。這家伙看似莽夫,可是不論從敬獻的禮物,還是說的話,做的事,都很合陛下的心意。他要是留在陛邊,定會成為陛下地心月復之一。不要小看他拍馬屁的功夫,很值得我好好研究一番。

杜衡想得不錯,中午,同樂不是賜宴給張銳,而是命張銳陪自己一同用餐。席間,張銳又是一陣海闊天空的胡吹,從各地地風土人情,到名勝小吃,再到軍旅生活中的趣聞,听得同樂津津有味,不知不覺中,飯量都比平時大了。

下午兩時許,張銳又奉命陪同樂在苑中散步。同樂對張銳道︰「可惜愛卿就要返回前線了,否則應多留幾日,也與伯安見上一面。他也早就听說你的大名了,很想見見帝國的第一猛士。」

「微臣也想目睹太子殿下尊容,不過朝廷有規矩,微臣不敢不遵。」

「朕听說卿的岳丈,還對卿有意見?」

張銳嘆了口氣回道︰「幾日前,微臣去看望岳丈,被他老人家轟了出來。」

「嗯,朕也听說了,是不是卿又惹他生氣了?」

「微臣那里敢啊,只是岳丈說微臣地名聲太差,羞與微臣見面。」

「董卿也太過了,朕下次見到他時,也勸勸他。」

兩人正在邊走邊談,突然見一名太監帶著一名禁衛軍少將跑了過來。那名少將跑到近前,對著同樂行軍禮,並掃了張銳一眼。張銳知道他可能有要事向皇帝奏報,于是便向同樂告辭。

同樂說道︰「愛卿不必回避。」接著又問那名少將道︰「什麼事?」

那名少將遞上一份奏折,回道︰「啟稟陛下,上都傳來急件。」

杜衡連忙接過後,轉遞給同樂。同樂拆開只看數行,頓時臉色大變,將奏折狠狠地扔到地上,喝道︰「反了!他們竟然敢到皇宮門前鬧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