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十二章突忽人的目的

作者 ︰ 風似刀

第十二章突忽人的目的

韓擒低頭深思著,手中緊緊握著一張紙。這是戰區參謀部得知突忽人出兵的消息後,分析的突忽人作戰目的的結論報告及建議。報請韓擒做最後的抉擇。參謀部通過已知的情報,做出了以下判斷︰

一,突忽人的進攻,主要是打擊戰區前沿的糧草供應地,柏寒城堡。理由︰柏寒城堡位于「鎖鑰之地」,是漢軍從烏孫進入度信的大型通道上唯一堡壘。城堡中囤積了可供應一個軍團高強度進攻兩個月的所需物資,突忽人有理由來摧毀它或佔領它。建議︰至少派遣一個整軍團的步軍和不少于三萬的騎軍支援柏寒城堡。

二,突忽人的進攻,是為了聲東擊西,將我們的軍團集結柏寒城堡,然後向他們的真正目標地發起攻擊。理由︰我軍在大月、烏孫、大宛只有十五萬人,明顯無法守住敵方的多點進攻。突忽人調動了我軍的大部分軍隊,就可以從容地在其他目標地點實施攻擊。建議︰在大月、大宛兩州至少各留兩萬步軍和一萬騎軍防守。

三,突忽人的進攻,是為了圍城打援。理由︰柏寒城堡堅固,突忽人考慮到在短時間內攻破城堡難度極大,于是包圍城堡誘使我軍救援,然後在我軍援軍必經之路上伏擊。建議︰大月州前往柏寒城堡的支援隊在大堤城集結,大宛州前往柏寒城堡的支援隊在洞里城集結,隨後兩州的救援隊在富含城匯集,再往柏寒城堡進發。

四,突忽人的進攻,是為了與我軍進行一場決戰。理由︰突忽人訓練正規軍已經有五年時間,據悉,突忽人現有四十到六十萬正規軍,完全有與我軍對抗的實力。建議︰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偵查出突忽人到底有多少部隊前往柏寒城堡,這股渡過楚河的突忽人到底是前鋒還是主力。應當派遣數百游騎插入敵後做細致的偵查。如果敵軍少于三十萬,我軍可以與敵決戰。反之,我軍應適當的退後,誘使突忽人深入,拉長敵人補給線,然後用游騎打擊敵人的補給線。使敵處于斷糧的境地,再與敵會戰。

五,突忽人的進攻,是為了騷擾我軍。理由︰突忽人通過這樣無數次的騷擾,使我軍整日來回奔波,無論在精神上、在體力上,還是士氣上,都會大大削弱我軍戰斗力。等待時機成熟時,突忽人再與我軍交戰。建議︰在確定這次突忽人是騷擾進攻後,我方也應實施反騷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讓敵軍也疲憊不堪。

這是韓擒得到突忽人渡過楚河後,戰區參謀部做出的突忽人出兵目的的各種判斷。參謀部的數十位軍官,在不到三個小時就拿出了五種判斷,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對此,韓擒還是非常滿意的。

「子明,你傾向哪種意見?」韓擒抬頭問柳炯。柳炯字子明,突忽戰區副統帥。

「殿下,下官比較幾條結論,覺得第一種和第四種更像這次突忽人出兵的真實目的。」

「具體說說。」

「是!第一種判斷,突忽人為了攻取柏寒城堡,這是很有可能的。柏寒城堡位于蔥嶺山脈的峽口處,是出入度信的咽喉要道。如果一旦我失去這個‘鎖鑰之地’,先不說損失的糧草和守軍。單就是突忽人佔據柏寒城堡後,會更加方便他們的對我方的出兵行動。那時突忽人出擊的方向會更多,我們防守堵截起來會更加吃力。」

韓擒點頭,此前他的心里也是這樣想的。柳炯又繼續說︰「關于第四種判斷,突忽人想與我們來一次決戰。下官認為也很有可能。」

「此前游騎回報,在渡河的突忽軍中有騎兵部隊。雖然沒有探明具體的數量,但估計會在一萬以下。突忽人這次,將他們的老本都掏出來了。」說道這里柳炯哈哈大笑起來。

韓擒和屋內之人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早幾年他們就听說,突忽人在訓練騎兵部隊。騎兵是那麼容易訓練的嗎?

突忽所屬五州之地,雖然有很多的牧民,但大多都在大宛州。大宛州已經被彪騎軍徹底控制,牧民手里的所有馬匹都被收繳運回平州。一些沒有能力運走的,也全部就地殺死,沒有給當地牧民留下一匹馬。

突忽人現在的騎兵部隊的馬匹,都是從位于大宛、烏孫、度信、新羅、西海五州交界處的西部大草原上獲得的。那兒漢軍還沒有完全控制,突忽人組建騎兵部隊的兵源,也幾乎都是西部草原上的牧民。

可是騎兵所使用的軍馬,與一般托馬、坐馬不能混為一談。軍馬不僅僅是要求馬有耐力、有速度、有體格,更重要的是要訓練它們的技術動作和編隊作戰。

沒有經過戰馬訓練的一般馬匹,是很容易在戰場上受驚,或不听從騎士的指揮。一旦在戰場上屢屢出現這種情況,馬背上的騎士很難存活下來。可是戰馬訓練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大規模的完成,何況突忽人也缺乏訓練戰馬的人才。

馬是如此,人也如此。突忽人征召的牧民,能在短時間內成為合格的騎士嗎?只是有可能。牧民有天生當騎兵的優勢,他們的騎術是自幼開始訓練,也會一些騎射功夫。但僅靠這些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成為一名作戰的騎軍騎士?

顯然還是不夠的。漢軍的騎兵都是經過長時間嚴格訓練的職業騎兵。游騎和重騎就先不說了,單說漢輕騎,在作戰時,特別是在大型會戰時,靠的集團作戰,用訓練過千百次運用熟練的陣型與敵作戰。

有著嚴格的紀律,有著熟練的陣型,有著精良騎射功夫的五千漢騎軍,能夠擊敗五萬甚至十萬沒有經過訓練的突忽牧民騎兵。這樣白白送死的傻事,突忽人是不會干的。

正是這樣的原因,突忽人也咬牙訓練自己的正規騎軍。五年時間里,據不可靠情報得知突忽人訓練出兩三萬之間的正規騎兵。但其中能真正與漢軍一戰的,最多不會超過一萬。

這樣分析的原因,是突忽人缺乏制弓手,特別是復合弓和強弩的制造人才。這些人才都符合帝國允許進入老州定居的條件,有很多人都已經搬遷到帝國內地定居。現在突忽殘留的制弓手,都是極端痛恨大漢的人。他們寧願留在突忽,也不願到帝國內地去過富裕的生活。

可是這樣的人鳳毛麟角,就算他們大量的培養徒弟,但純熟精湛的手藝也不是短時間就能練成的。現在突忽人每年生產的強弩、復合弓數量很少。其中突忽人還要保證強弩的優先制造,復合弓就更少了。據估算,突忽人用了五年時間,最多給不到一萬騎兵裝備了復合弓。

只有這些裝備復合弓的突忽騎兵,才有和漢騎一戰的本錢。如果突忽騎兵使用的是一般弓箭,它是射程只能在一百二三十米左右。而漢騎手中的復合弓最高射程在二百至三百米之間。漢軍就是在最佳射程一百五十米外射擊,突忽騎兵也只能被動挨打,沒有還手之力。現在他們既然敢派出騎兵,那麼證明這些騎兵也裝備了復合弓,有和漢騎一戰的資本。

柳炯笑了一陣,接著又說道︰「據游騎大致的偵查報告,這次渡過楚河的突忽人至少在二十五萬人以上,下官想這其中的騎兵在一萬人左右。這是突忽人所有正規軍步軍的一半和全部的精銳騎軍,出動這麼多兵力就證明突忽人想與我們進行一次決戰。」

柳炯分析得很合理,所有人都點頭同意他的意見。柳炯又道︰「下官現在擔心的是,突忽人是不是只有這些兵力,他們會不會有後續部隊再出現。我同意參謀部的意見,當前首要任務就是偵查這些部隊後方,還有多少突忽軍隊。」

韓擒聞言,問中軍官尚顯︰「現在還有多少游騎在烏孫境內?」

尚顯回答︰「現在彪騎軍游騎的一個營,正在嚴密監視渡過楚河的突忽軍。剩余在烏孫境內的游騎只有兩個連。」

韓擒皺了皺眉,這點人沒有十足的把握執行好深入敵後的偵查任務。何況這些游騎還要擔任偵查各地的任務,都派出去了自己不成了瞎子、聾子了嗎?再則,如果要突入敵後,就要翻越蔥嶺。蔥嶺山脈平均高度在二千米以上,能通過之處,寥寥無幾。這些可以通過之處,突忽人必定會派兵把守,人數少了不可能通過。

現在韓擒心中已經認同了柳炯所講的兩種判斷。突忽人圍城打援的想法,是最不可能的。因為突忽人大量軍隊深入烏孫,游騎肯定會知曉察覺的。人數少,那就更不可能在路上伏擊支援的漢軍。何況這些援軍可以向參謀部建議的那樣,分段集結後,再一同前往柏寒城堡。所以這條結論,韓擒首先放棄。

其次要說突忽人這次出兵,目的純屬騷擾性質。韓擒是不會相信的,幾十萬人集結前進,需要多少物資,需要多少後勤保障人員!只是騷擾,那突忽人在疲憊我方的同時,也大量地消耗自己的資源。突忽人現在的糧食也不是很充裕,這樣的消耗戰,他們還玩不起。所以這條,也被韓擒排除掉。

最後認為突忽人是為了聲東擊西,但突忽人只有五十萬軍隊,渡河而來的突忽軍隊已經是他們總兵力的一半,後面還有沒有,現在還不得而知。除了這些軍隊外,突忽人也需要留下一些軍隊,擔任兩州的防御任務。再出兵其他地區,可能性也不大。如果查清突忽人還有後續部隊,基本上也可以將此條排除。余下的一、四條判斷中,必有一條是突忽人的真實目的。

韓擒還在深思的時候,中軍官被人叫了出去。房間內的人都在等待,等待韓擒做出最後的決定。十分鐘過去了,韓擒沒有出聲。半個小時過去了,韓擒還是沒有動,仿佛他已經變成了一座雕像。

這時中軍官尚顯回來,看見韓擒還在思索,于是輕輕地坐回原位。不料看似雕像的韓擒,卻開口問他︰「何事?」

「回稟殿下。剛才彪騎軍報告,飛騎軍的一個游騎營已經來到風鈴城。」

韓擒「唔」了一聲。戰區部隊要換防之事,內閣已經對他下發了通知。通知上說,現有的三個軍團,會在年內逐一替換。現在飛騎軍就將游騎派來,看來史萬歲是迫不及待地想參戰了。

對史萬歲,韓擒還是比較了解的。當年在突忽戰場,史萬歲號稱「帝國第一猛士」。錯馬之間便斬殺了突忽人的勇士,大漲了漢軍的士氣,當年這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史萬歲也因此晉升為將軍。

後來史萬歲又孤軍深入敵後,作戰數十日,轉戰千余里,歷經七百余戰,得萬級而歸。戰功更是卓越。可惜他是擅自行動,獎賞自然沒有獲得。如果不是熙公殿下保他,說不定才到手的將軍職位就會丟掉。

這樣好戰之人,要來自己的戰區。韓擒想起來就感到有點頭疼,當年史萬歲如果不是恃功自傲,軍餃職位定會在自己之上。對他,韓擒自然也不好管得太嚴厲,但不嚴厲又擔心史萬歲再做出擅自行動的舉動來。

韓擒接到通知後也為此事煩惱過,不知道該用何種態度對待史萬歲。現在听說飛騎軍游騎已經來了,心里不由又想起此事。

韓擒沒有出聲,柳炯問尚顯︰「是新進將軍劉武周帶隊嗎?」

尚顯回答︰「不是,劉武周還要過幾日才到,這次帶隊的人,也是現在帝國大大有名的人物啊。」

「哦?是何人啊?」戰區參謀長許銘球感興趣地問。

「是安渡橋猛士張銳。」

「哈哈」許銘球聞言笑道︰「是這個神人到了!」許銘球平日最看不起朝廷大肆宣傳的張銳。按朝廷邸報上宣講的安渡橋之戰,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不會相信。許銘球料想這是胡公張家的意思,或者就是皇帝陛下自己的意思。目的就是想打造個神奇勇士鼓舞我軍斗志,順帶也讓張銳出名罷了,吹得天花亂墜的,說書哪。

在他看來張銳不過就是個莽夫加屠夫。張銳殺黃濤之事,就充分證明了他的看法。到連隊才四天時間,就意氣用事,越權斬殺了連里的幾名排長。既沒有以德服眾,也沒有設計拉攏,動輒暴力殘殺部下,可見張銳只是一個脾氣暴躁、性格魯莽的粗人。許銘球自小最看不起的,就是沒有智慧的人,這種莽夫在他眼里是做不了大事的。

通過此事,許銘球也更加懷疑張銳的戰功有問題。內閣給他的處罰明顯是不公正的,這多半也是胡公張家或皇帝本人的意思。許銘球真想親眼看看,傳說中殺人不眨眼的屠夫,到底是長得何等野蠻模樣。

尚顯見柳、許二人都對張銳感興趣,于是又說了一件事︰「剛才彪騎軍報告說,張銳一到駐地,就問有沒有不用的俘虜。」

柳炯好奇地問︰「他要俘虜何用?」

尚顯笑答︰「听彪騎軍的人說,他要俘虜是為了給自己的部下做練習用。」

柳炯听了倒是沒有什麼反應,這種事戰區的所有部隊都經歷過的。他覺得很正常,也感覺張銳是個有經驗的領兵之人,懂得使用各種有效的手段,讓自己的部隊盡快適應戰場。

可是許銘球就不是這樣想的,他覺得張銳此舉,只是單純為了滿足自己的獸性。可見之前听說的傳聞都是真的,他的確是一個嗜殺成性的屠夫。

韓擒沒有像他們一樣浮想聯翩,只是在听說來了一個營的游騎時,想到了史萬歲,然後就將心思動到了這支游騎身上。

韓擒問柳炯︰「子明,派這支游騎營去楚河對岸偵查一番,你看可好?」

柳炯思索片刻,回答︰「能派這只游騎營去偵查一下當然很好,但下官有些擔心。」

「說說看!」

「是!一則這只飛騎軍游騎營從來沒有上過戰場,他們是否能完成這個任務還不好說。二則,他們此前到達這里用了一周時間,一路趕來必是疲憊不堪,加之地形不熟,也難保證他們能順利完成翻越蔥嶺,渡過楚河,完成偵查任務。」柳炯將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

韓擒站起身來,在屋內來回的走動著。眾人知道他在思考,也不再作聲,靜靜的等待韓擒的決定。

數分鐘之後,韓擒像是下了決心,回過身來對尚顯下命令︰「去通知飛騎軍這支游騎營,立即出發,讓他們自己尋找翻越蔥嶺的途徑,用五天時間在楚河對岸查清楚突忽人的情況。十日內必須將報告送回。去吧!」

「是!」尚顯起身接令。

正當尚顯走到門口時,韓擒又叫住他,說︰「他們有什麼需要,盡量滿足他們。」

「是!」尚顯領命而去。

許銘球似乎猶豫了一下,對韓擒說︰「殿下,下官也不太放心讓個莽夫帶隊去執行這個重要的任務。依下官看,還是派彪騎軍的游騎去較為妥當。」

韓擒搖頭︰「現在彪騎軍游騎在烏孫只有一個多營的人馬,其中一個營在監視突忽的前進部隊,剩余的還要繼續偵查其他區域是否有突忽人的潛入。其他游騎需要數日才能抵達烏孫,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柳炯見韓擒已經下定決心,便支持道︰「下官同意,下官剛才說的這只游騎的不利情況,只能說是最壞的可能性。但飛騎軍的游騎還是值得信賴的,再說張銳此人,雖說是莽撞了些,但他也是意志堅定之人,我相信他有能力完成這次偵查任務。」

韓擒點頭說︰「這點困難,他們應該克服。史萬歲手下的兵還是不錯的,如果此營能按時完成偵查任務,我們的抉擇會更正確!」

許銘球見兩位正副統帥都持同意態度,也不好再說什麼。在他心里,還是不放心讓張銳營去執行這項重要的任務。他心想︰這個莽夫能完成這個任務?唉!但願他不會一時沖動,將自己的全營人馬葬身在敵後。

~~~~~~~~~~~~~~~~~~~~~~~~~~~~~~~~~~~~~~~~~~~~~~~

電腦的壞的原因已經查清,是硬盤又一次報廢。現在的質量,唉!就別提了,可憐我出去照的那些照片啊,又有一部分沒有保存。幸虧騎軍的底稿我放到u盤中。沒有辦法,現在只能用別人的筆記本,硬盤下個星期再去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