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溟步光 第四章 蜜月危機(8-9)

作者 ︰ 凌 覽

(8)

陸江津和武修烈從南北各地買了些牛回到北京香山,不過,牛皮經過加工和測試,均不達標。拉牛牛甘有德看著陸江津拿來的測試報告,喃喃的說為什麼呢?陸江津說,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黃牛皮質量不行,今年持續大旱,人喝水都困難,牛更是吃不上水,很多畜牲靠喝尿維持生存,由于月兌水嚴重,黃牛皮質粗糙疏松,皮膚皴裂度大,自然會影響到牛皮質量;二是,也有可能是我們的生產方法或工藝不行。甘有德注視著他。陸江津趁機說,還是應該回到替代材料方案上來,在中國搞尖端武器,就要結合中國的國情。

甘有德對陸江津的里嗦有點不耐煩,想了想,說︰「江津,密封墊圈的事你就管到這兒吧,這件事先放一放,容我再想一想。眼下,有一項更為重要的任務你要去辦,我準備派你到九江的生產廠駐廠參加仿制。」

陸江津差點跳起來,「我剛回來呀,又出差?多長……時間?」

甘有德不悅道︰「江津你這一點不好。人還沒走,就問什麼時候回來,這恐怕不是干事業的態度。你去呆多長時間,不是我定的也不是你的一廂情願,這是組織決定,任務需要。當前,任務很急,你也別問這麼多了我也沒時間詳細解釋了,我馬上還有兩個會要開還要找三位同志談話呢,你趕緊回去準備就是了。」

在陸江津出去的這幾個月里,他並不知道,導彈仿制工作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

(9)

當莫爾再次將一大批國產改進口的器件清單報到薛沅奇這里簽字時,這位院長再也坐不住了!

一直以來,s-2導彈仿制的結點有如泰山壓頂。工程啟動那會兒,全國各行各業都在「放衛星」,當時院里也放了衛星,說國慶十周年拿出導彈,並正式上報上去。但這顆「衛星」成為了套在頭上的一副沉重枷鎖。當第一輪仿制結果出來後,薛沅奇就知道,要在國慶十周年拿出導彈很可能是痴心妄想了,當時就想給上面打報告調整時間結點。盡管他內心也相當的矛盾。因為,在全國一片凱歌高進的躍進浪潮中,這個時候說結點任務完不成,豈不是明擺擺把「右派」的帽子往自己頭上扣?在進退維谷之中,他還心存一絲僥幸心理,希望無所不能的也搞過蘇聯導彈躍進的莫爾能起死回生。于是,莫爾第一次將一批器件由國產改從蘇聯進口時,薛沅奇同意了;很快又報來第二批時,沅奇猶豫了半天,也勉強同意了;但是,當這次莫爾將大批器件改從蘇聯進口時,薛沅奇院長再也無法坐視了!

薛沅奇深深的意識到,第一字給莫爾簽字就簽錯了。他正在走一條錯誤的路,而且越走越遠。這種搞法完全背離了「仿制練兵」的初衷,不是自欺欺人嗎?這段時間以來,薛沅奇敏銳地關注到,中央似乎已經覺察到了躍進的錯誤,已在悄悄地糾正或修正。比如已經壓低了1959年的工農業生產指標,報刊上也不象原來那樣鋪天蓋地宣傳躍進的離奇成就了。他叫來了關力夫。

關力夫說,通過這段時間的仿制,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仿制導彈,薄弱環節在哪兒?我看其中一個大的障礙是在新型原材料、精密儀器儀表和大型設備方面。這些東西我們國家都不過關。象導彈這樣的尖端武器,對新型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僅發動機就有一萬多個零件,需要采用幾百種不同品種和規格的材料,耐高低溫材料、高能燃料、特種材料、精密合金、超純物質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的瓶頸。世界上幾個主要的工業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後的鋼產量並不高,日本是530萬噸,法國是790萬噸,英國是1300萬噸,德國是1740萬噸,蘇聯是1770萬噸,比我們今年的產量都要低,但他們那時已經能大量制造軍艦、潛艇、飛機、甚至導彈這樣尖端的武器裝備,其原因就是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品種規格比較齊全。新材料新技術各國都先用于國防,然後才在國民經濟中普遍使用,因此材料越新,保密性就越強,我們就越難得到國外的援助。從蘇聯進口只能緩解燃眉之急,決非長遠之計。我的觀點是,不要太依賴別人,應當痛下決心,組織自己人進行全國大攻關,搞全國性的大協作,哪怕這個過程長一些,艱難一些,有意義,值得。

沅奇听得連連點頭,又與力夫交換對蘇聯顧問工作的看法。關力夫說,蘇聯顧問的敬業精神和對待科學一絲不苟的態度,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中國的「一五」計劃如果沒有大量蘇聯專家們的幫助,是不會取得這麼大成就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從上到下對蘇聯專家的依賴性太強,結果形成一邊倒;而蘇聯專家對蘇聯模式又高度自信,生搬硬套到中國來,恰恰不符合中國國情。關力夫認為,s-2導彈的仿制,是我們國家自己的事,不應該由蘇聯顧問來主導。他說,他們可以管大的方面,主要在技術層面上說話,提建設性意見;但具體的執行,要由我們自己來。我感覺蘇聯顧問管得太寬了也太細了,當然這里邊也有我們自己的原因--為了體現對蘇聯顧問一味的尊重,事無巨細都要問他們找他們簽字,結果不僅降低了效率,也使我們的能動性喪失,形成了仿制的軟肋。

薛沅奇對關力夫的主張深表認同,問力夫有什麼具體建議。力夫說,當務之急,應把大專業進一步往小專業細分,比如動力系統,可以繼續細分為推力、推進劑、發動機控制系統等若干個小專業,向深度拓展;另外,應加強試制力量,把我們的技術人員盡可能的下放到全國各個生產廠去,到一線參加試制、監制、驗收,和生產廠共同搞技術攻關,不要都耗在香山。這樣做好處有幾點︰其一,工作面全面鋪開,避免人浮于事;其二,專業細分後,更方便向全國生產單位協調落實任務;其三,通過大協作,大練兵,人員能力得到提高;其四,充實基層,精簡高層,同時也可避免蘇聯顧問干預太多把得過死。通過這些措施,逐步理順與蘇聯顧問的關系,最終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分工明確、界面清晰的格局。

沅奇又找嚴欽交換了一下意見,關力夫的意見嚴欽都同意,他又補充一點說︰現在對蘇聯人叫法不統一,是個問題。一個稱呼不是小事,會產生傾向性,不能大而化之。應對駐五院的蘇聯顧問取消「顧問」稱號,一律改稱「專家」。嚴欽說,中國最早的蘇聯顧問是孫中山時期被派遣來華的鮑羅廷,從那時起,蘇聯顧問就在軍隊中有一定的特殊地位,可以作指示、提意見,中方一般都要照辦的,逐漸就成了慣例一直到今天。現在一些單位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開始改稱專家,專家嘛,主要限定在技術領域,主要發揮技術咨詢的作用。

薛沅奇收集了方方面面的意見後,書面報告上去。上面終于同意將s-2導彈仿制結點延後。薛沅奇長長松了口氣。對于莫爾提出的國產轉進口器件清單,他提筆鄭重地寫下了「經集體研究認為此法不妥,主張仍由我國廠家仿制,望莫爾團長理解和支持」一行意見。同時,根據集體決策意見,他立即行動起來,迅速將技術人員分批下放到全國各生產單位參加試制。五院黨委在組織生活會上重申了「**自主、自力更生」的建院方針,在對待蘇聯顧問的意見上達成一致,那就是對的听錯的可以不听,適用的借鑒不適用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正。

在這個夏秋之交,一切正在發生著微妙變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滄溟步光最新章節 | 滄溟步光全文閱讀 | 滄溟步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