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溟步光 第二章 玄機難測(19)

作者 ︰ 凌 覽

(19)

教導大隊忽然陷入了一種感傷的情緒。蘇聯專家們將于明天一早從北京站乘火車抵達滿洲里,再從滿洲里換乘國際列車到達烏克蘭。學員們來到石景公寓,向專家們話別,或贈送個人小禮物,互相說一些珍重、惜別的話,走著走著說著說著,大家都依依不舍起來,都很感傷。

陸江津和動力組學員一道送了個禮物給森,那是他們用香山采回來的櫨樹皮作材料,十六個人耗時整整兩天,手工制作的一個導彈發動機模型,模型有十六只葉輪,分別刻著他們十六個學員的名字。森拿在手中,一次又一次地把玩,十分喜歡。

這種感傷的情緒一直發酵到當天晚上的聯歡會上。聯歡會開得不怎麼象聯歡會,大家只顧喝酒了,節目倒成了可有可無的點綴,一些平常不喝的人也上了,喝得狼狽一片。最後一個節目是中蘇師生合唱《喀秋莎》,隨著「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多情、感傷而婉轉的歌聲響起,好多人都哭了。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離別時。

北京站送行的場面令人經久難忘。軍樂隊在站台上演奏著動情的曲子,站台上熙熙攘攘。蘇聯教員和中國學員們依依惜別,簡潔的語言蘊藏著無限的祝福,留戀的神情真摯地寫在每個人的臉上、眼中。

陸江津和森擁抱,再擁抱。江津說︰「一定要給我寫信。」森點著頭,說一定,你放心吧,他的喉頭哽咽著說不下去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相見時難別亦難,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他們就象這站台上兩列擦肩而過的火車一樣,稍作停靠,就要馬不停蹄地奔赴各自的遠方。

陶娜還沒有完全康復,身上包裹著一重厚重的毛毯,靜靜地坐在窗邊,除了和李雙不時揮手外,她蘊淚的目光還在人群中努力搜尋著那個熟悉的身影。姚大炮說好要來送她的,但是,他卻沒來。至于姚大炮為什麼突然決定不來,一直是個謎。

哦,別了,我親愛的朋友!

當站台的鈴聲無情地響起,列車惆悵地開動的時候,蘇聯教員們站在窗前,再一次依依不舍地揮手。站台上,教導大隊的官兵們不約而同,「唰」地敬起了一片整齊的軍禮!

列車莊嚴地從兩排整齊的軍禮中緩緩滑過,許多手臂和頭從車窗探出來,在揮,在揮,擠滿了整個車窗。列車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遠方,留下了一聲長長的喇叭嗚咽,余音回蕩在空中,久久不能飄散。

蕭瑟的站台上,軍樂團還在一絲不苟地演奏著未完的曲子,音樂如泣如訴,似在動情地訴說那一場難忘的歲月和友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滄溟步光最新章節 | 滄溟步光全文閱讀 | 滄溟步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