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尚傳 第四十五章 和談契機

作者 ︰ 師友祭酒

更新時間︰2012-09-21

「輔國將軍也知徐某之名?」听完鄭渾的話,徐晃大感詫異,他在楊奉軍中雖然頗有名氣,但是拿到外面去,卻是名不見經傳,劉尚如何知道他的,還派特意派鄭渾過來拜訪,這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鄭渾心中也是同樣納悶,這個楊奉他早在宛城的時候就命人打听過了,結果沒有人能夠識得,但是劉尚掛念此人,鄭渾也不敢怠慢,他也算是頗能識人,知道劉尚既然這麼緊張這個兵家子,其人必有大才,等到第一眼看到徐晃,鄭渾就直覺上認為此人嚴于律己,乃是難得的將才,听到徐晃發問,鄭渾心里暗道︰主公如何知道你的事情,我怎麼知道,不過我初次給主公辦事,不拿下你,回去面上也是無光。

想到這些,鄭渾迅速打好月復稿,虛言道︰「徐將軍威名傳遍河東,我主帳下多有河東之人,偶然說起河東名人,大家都稱贊徐將軍乃是大將之才,論起將軍武勇,皆言可與太史慈。甘寧二人並列,我主當世英雄,素好禮賢下士,听聞將軍屈身楊奉之徒,官卑位輕,時常嘆息,特命我不遠千里前來相請。楊奉昏暗之人,不久必敗,將軍何不棄暗投明,與我主共圖大業?」

徐晃一邊听鄭渾訴說,心中也是頗為意動,太史慈之名他也頗有耳聞,能同孫策斗個平手,更是劉尚帳下第一親信大將,現在有人把自己同太史慈並列,徐晃听來還是極為受用的,更兼劉尚听聞自己名號,不是隨隨便便派個小兵前來,而是鄭氏的名儒,這份對自己的重視,尤其讓他感動,當知道劉尚想要招攬他的時候,徐晃真有一股立刻前往豫章的沖動,只是想起楊奉平日對自己也是不薄,沉吟良久,長嘆了口氣,道︰「我也知道楊奉非是立業之人,只是我跟隨許久,實在不忍舍他而去。」

鄭渾見徐晃沒有立刻拒絕,而是說出這一番話來,心中暗道有戲,于是不慌不忙,整了整衣襟,用言語激道︰「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失之交臂,非丈夫所為!將軍大才,楊奉卻以凡人蓄之,其人如此對待將軍,將軍還有什麼可以留戀的呢?」

徐晃果然受激,暗思自己滿月復才華,未必就比劉尚手下太史慈等人差了,如果還留在楊奉營中,可能只能籍籍無名,埋沒一生,還不如投了劉尚,搏一個好前程,想明白這些,徐晃起身答謝道︰「輔國將軍看的起我徐晃,徐某敢不從命!」

鄭渾大喜,也回禮道︰「我主得徐將軍之助,必將如虎添翼,只是此處離豫章何止千里,將軍打算如何動身?」

徐晃笑了笑,指著帳外道︰「帳外五十步範圍,皆是我親信士兵把守,我要去豫章,豈可舍棄同伴,我欲帶親信數十人,扮作先生從人隱在其中,然後隨先生一起回轉豫章!」

鄭渾又喜,道︰「將軍行事果決,真丈夫也!只是楊奉此人也頗機敏,將軍可先出軍營,隱在我從人之中,明日一早,等我約齊了天使,才好啟程。」

徐晃點頭,趁夜召集心月復之人,共有五十余人,皆是隨同徐晃出生入死者,听聞徐晃要舍棄楊奉投奔劉尚,皆願意追隨,都道︰「我等想要另投他人久矣,只是將軍在此,故此不忍別離,今日將軍要去豫章,我等豈能不追隨左右!」大家也不多話,悄悄出了軍營,跑到洛陽郊外劉七扎營之地,表明身份,劉七接著,知道是徐晃到來,急忙尋了多余衣物給大家換上,隨後隱在從人之中,只待隨隊出發。

第二日一早,鄭渾心中有事,兼又拐了楊奉手下大將害怕被人識破,壞了大事,于是早早起來梳洗完畢,出營往洛陽行去,王子服早就等在那里,兩人見禮已畢,隨後一同朝見天子,選了吉時,立刻擁眾出發,一路往豫章趕去。劉七在洛陽找不到賈詡,沿途打听,知道其人回了鄉里,也帶著百余從人,悄悄月兌離隊伍,往武威趕去,只是請鄭渾幫給劉尚捎個口信。

看完鄭渾信件,明白事情的始末,劉尚的心中是也是頗為欣喜,徐晃能夠來投,他的軍中必將增添一員大將,只是賈詡匹馬走回鄉里,其人必定看出了李傕等人將敗,所以提前避禍,而且賈詡智慧深遠,想要避禍,又怎麼能夠讓人輕易打听到他的下落?所以劉尚斷定賈詡回鄉是假,最有可能的是,賈詡一邊放出回鄉的煙幕,一邊卻悄悄接了家人躲往其他地方去了。

這一次賈詡失之交臂,下一次見到,也不知道是敵是友?想到這里,劉尚的心中也是頗多感慨,只是天使臨近,不管是出于什麼目的,劉尚還是得擠出笑臉前往迎接。當下,湖口城中張燈結彩,又命令湖口的民壯開始清理城中的瓦礫,務要在天使進城之前還街面一個干淨整潔。前些日子湖口大戰,魯肅就召集了許多強壯的民眾往來搬運箭矢,石塊,兼救治傷員等事,到了孫劉兩家罷戰,魯肅又召集他們開始修葺城牆,所以到現在,這些民壯還沒有被解散,劉尚一聲令下,萬余民壯停下手中活計,皆奔赴四門,開始清理各處殘跡。

湖口城中的舉動,盡在咫尺的孫策怎能不知,听聞天使將要到來,孫策心中頗不是滋味,劉協還駕洛陽的事他早就知道了,只是那時候忙于征討江東,孫策也沒有時間理會,沒想到卻被劉尚鑽了個空子,派人前往洛陽求了個輔國將軍的官餃,這怎麼不讓還是騎都尉,領會稽太守的孫策心中吃味。畢竟一個將軍,一個騎都尉,這官餃就被人壓了一頭啊。

周瑜听到洛陽來使,卻是露出喜色,對孫策道︰「天子這時候派來使節,真是一件幸事,我們同劉尚皆有停戰的打算,只是誰先開口,誰就顯得弱勢,今日天子使者到來,伯符何不派人前往迎接,讓朝廷替兩家講和?」

孫策深以為然,急忙派出張昭,領著數百從人,也前往湖口方向,探視天使的情況。劉尚看見,也不阻攔,現在兩家已經在事實上默契的達成了停火,所需要的,不過是一個可以不失體面的下台辦法,而還有什麼比朝廷使者化解兩家兵戈更好的辦法嗎?

等了沒多久,只見遠處駛來數艘大船,船上披紅掛綠,顯得極為奢華,一群人皆立在船首,從遠處眺望,依稀還能看清的眾人。劉尚急忙命人打開城門,帶著太史慈、甘寧等一般文武官員等在城門之外。

船頭停下,一群人魚貫下了大船,紛紛簇擁在一個華服中年的身邊,此人身體瘦長,臉上略顯蒼白,看到湖口城門大開,一個極為年輕的青袍男子站在前方,心中也是好奇,知道此人可能就是劉尚,他微微頷首,以示見過。

既然是天子使節,那在外面當然代表的就是天子本人,可以說是如朕親臨。王子服能夠在見到劉尚的時候微微頷首,那已經是極為難得的了。說到底,除了劉尚一方諸侯的身份之外,漢室宗親的名頭也給劉尚加上了不少映像分。

劉尚知趣,快步上前接住王子服,說了一番表示仰慕的話,又談及洛陽近況,劉尚偷偷的揪了身上的女敕肉,痛的流出幾滴眼淚。王子服乃是一個個大大的忠臣,見到劉尚落淚,真以為劉尚為了天子在傷感,心中更是好感大生,數次出言安慰。劉尚那一下子揪的狠了,短時間卻是痛的要命,眼淚止也止不住,害得王子服再四安慰,劉尚才勉強收起眼淚,這一切皆被隱在從人之中的徐晃看見,心中也是好感暴漲,暗思劉尚不但忠心漢室,更是劉氏貴冑,自己投奔了他,也算是尋到了一個明主。

隨後,劉尚領著一般文武介紹給王子服認識,其中華歆同王子服相識,故友見面,心中都有些高興。大家一同入城,雖然城中早就讓人清理過一番,但是大戰的痕跡依然隨處可見,王子服暗暗心驚,對劉尚的實力又高看了幾分。進入太守府,王子服面北而站,立在最上方,劉尚等人安官爵排列整齊,屏息听候天子詔書,里面的內容無非是些虛言,現在天子都自身難保,也別指望會有什麼賞賜,劉繇和劉尚的官爵授予鄭渾信上也提前告知了,所以這一封詔書大體上還是念給底下眾將听的,是告訴他們,從現在開始,劉尚可是朝廷正式承認的三郡之主。

眾將听聞劉尚成了輔國將軍,督三郡事,心中也是歡喜。宣讀完旨意,王子服又勉勵了大家一番,然後對劉尚使個眼色,劉尚會意,知道王子服還有私事要同自己商談,于是揮退眾人,獨與王子服待在一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劉尚傳最新章節 | 三國之劉尚傳全文閱讀 | 三國之劉尚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