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丁香 第三章 地獄之戰

作者 ︰ 狂歌走馬遍天涯
.

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的海河入海口,是拱衛北京城的重要門戶,來自海上的敵人欲取北京,必先取此戰略要點。自從1840年以來,大沽口炮台總計經受了外敵的三次入侵,如果歷史沒有因為丁香的到來而發生了巨變的話,兩年之後,這個炮台又將面臨八國聯軍的入侵,並且在清政府和義和團抵抗失敗後,被迫被拆除。

現在,這個歷經了民族屈辱與反抗的炮台又面臨著一次入侵,只是這次入侵炮台的不是外敵,而是從南部海洋殺氣騰騰而來的同胞。這些同胞中,很多還是以前這座炮台的守衛者的同僚,只是,時過境遷,昔日的袍澤之間也不得不以炮彈的語言來對話,以決定誰是更強的一方。換一種說法,是決定中國未來的命運——中國這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到底是繼續炮台背後的王朝所維系的農耕文明,還是選擇隨著今年最後一次南部海洋季風而來的現代文明。

事實上,大沽口炮台之所以時隔近60年還能成為北京城的重要屏障,不僅是因為當年僧格林沁主持修建的「威」、「震」、「海」、「門」、「高」五大炮台和「石頭縫炮台」的交叉炮火組合,也不僅是因為李鴻章在1870年對該炮台所進行的加固,更為重要的是,在滿清大辦洋務的黃金歲月里,大沽口炮台先後從歐洲引進了鐵甲快船、踫船、水雷船等武器裝備,才使得這個炮台不再是被動接受來自海上打擊的單一防守者,而是象凶狠的野豬一樣,皮糙肉厚之下,冷不防也能用它凶狠的獠牙狠狠的重創敵人。

可惜昔日的袍澤們對大沽口炮台實在是太熟悉了,當初大沽口炮台所引進的裝備中,很多都曾經過劉步蟾或林泰曾的大兵壓境的時候,野豬凶狠的獠牙基本上都已經被收拾干淨。

風暴艦隊的所有精華基本上都雲集到了這里,服務于這場決定中華大地命運的決戰,只有兩艘驅逐艦去為前往青島的龐大運輸船隊護航。在整個夏季,風暴艦隊曾經三次前來炮擊大沽口炮台,除了讓各大炮台遭受損失之外,這里的鐵甲快船和踫船基本上都已經在守軍愚蠢的攻擊行動中被消滅了。

雖然清軍目前還具備用水雷船布雷的能力,但是他們的人員和技術水準都還讓他們無法做到在深水航道準確布雷,因此風暴艦隊在兩艘掃雷艇的護衛下,全體主力毫發未損的就進入了射擊位置,做好了炮擊大沽口炮台的各項準備。而兩艘掃雷艇則繼續好整以暇的清理航道,為大規模的登陸掃清道路。

在炮擊開始之前,位置相對靠後的旗艦甲午號上升起了一個讓清軍所有將士都目瞪口呆的東西——一具大氣球。當這個巨大的氣球以每分鐘150米左右的速度迅速向空中升起的時候,滿清大沽口守軍的最高指揮官——塘沽總兵章高元頓時感覺心中被一團巨大的不祥疑雲所籠罩。根據有與革命軍作戰經驗的老兵的描述,這支由那個海外奇女子一手拉扯起來的鐵血勁旅不僅作戰勇猛,更為可怕的是總能冒出一些奇怪而威力巨大的武器,讓他的對手吃盡苦頭。眼前那個巨大的氣球章高元雖然打破腦袋也想象不出怎麼用來殺人,但這位甲午悍將知道,在這一觸即發的壯觀炮戰之前突然冒出的這個東西,肯定不會是玩具。

于是深處海河北岸「威」字號炮台的章高元命令傳令兵打出了「速撤偽裝,全力開炮」命令。他知道,在劉步蟾、林泰曾這些人的面前,大沽口炮台的偽裝毫無意義。

稻草的偽裝紛紛被掀去,一門門克虜伯岸防鋼炮那黑森森的巨大炮口展露了出來。這就是章高元的驕傲,這些保養良好的大炮可以發射各類普通炮彈、高爆炮彈、穿甲炮彈,其性能與各國主流岸防大炮相比毫不遜色。每個主炮台都有大型鋼炮三門,炮台之後可以屯兵,並且設有馬道,一旦敵人登陸,章高元手上的1500馬隊也隨時可以發起致命沖擊。

當各主炮台的大炮紛紛揚起炮口,根據各自觀測確定的目標距離確定炮口仰角的時候,那個大氣球突然停住不再繼續往上升高了。此時氣球距離地面大概2500米左右距離。一顆紅色的信號彈從氣球上發射了出來。

老將章高元頓時覺得自己的心沉了下去。經驗老到的他知道,對手鋪天蓋地的猛烈打擊馬上就要開始了。就在他冒出這個意識的差不多同時,遠處居于艦隊正中的兩艘巨型戰列艦分別位于艦首和艦尾的主炮炮口突然整齊的冒出8朵白色的煙霧之花,然後是一陣打雷一樣的悶響聲和305艦炮炮彈尖銳的劃破天空的聲音一起傳來。炮彈終于砸向地面發出的恐怖巨大爆炸聲幾乎讓人們的耳膜都要被震破,大地也似乎被撼動……隨後各艦的炮口都冒出白色煙霧,各種大口徑艦炮紛紛開火了。

風暴艦隊各艦的第一輪齊射大多沒有直接命中目標,但不得不說,新中國海軍的炮術比滿清水師時期有了長足的進步,大多數炮彈都屬于距離目標極近的近失彈,大口徑艦炮的近失彈也是威力無比,各主炮台上都有可憐的倒霉蛋被威力巨大的彈片或飛石砸的腦漿迸裂、慘不忍睹,而被巨大的氣浪震翻乃至受傷者更是數不勝數。

戰後幸存的清軍都把這一戰稱為「地獄之戰」,後世的軍史也記載了這一稱呼。然而此時,殘酷的地獄之戰才剛剛開始。

各主炮台的大炮紛紛開炮,開始了頑強的反擊。一時間,海面上和陸地上百炮齊鳴,一場轟轟烈烈的炮戰正式打響了。

……

風暴艦隊旗艦「甲午號」的司令塔里,艦隊司令劉步蟾海軍少將和艦長林泰曾海軍準將手拿著望遠鏡聚精會神的觀察著炮戰的狀況,在他們的身後,無線電通訊設備不時傳出帶著嘈雜噪音的聲音,這些聲音來自他們頭頂上的浮空氣球,不停的匯報著艦隊每一次炮擊的彈著點數據,甲午號的無線電收報員仔細傾听著,不時拿筆記錄下與本艦炮擊相關的數據,傳遞給甲午號的槍炮長,而槍炮長則根據這些彈著點數據指揮艦上的各炮調整下一次的炮口。傳令兵不停的撥通通向各個炮位的內部電話,聲嘶力竭的傳達著槍炮長的命令……整個司令塔里一片忙而不亂的熱鬧景象,只有兩位將軍如山岳一般安靜佇立在窗邊,久久的紋絲不動。

炮戰已經整整進行了兩個小時,在浮空校射氣球的指引下,風暴艦隊的艦炮發揮出了異乎尋常的威力,一顆顆大口徑高爆炮彈準確的砸向各主炮台,把這些炮台砸成了人間地獄。除了炮火較難覆蓋的「石頭縫炮台」以外,其他五大主炮台都遭到了艦炮炮火的殘酷覆蓋。

劉步蟾知道堅固的炮台並不是那麼容易摧毀的,但是巨大的人員傷亡還是逐漸讓各主炮台的抵抗越來越趨弱。而且,他的對手章高元顯然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這位並不擅長指揮炮戰的甲午悍將沒有珍惜使用手上有限的穿甲彈。

滿清軍隊的穿甲彈儲備量很少,而在最初的幾輪試射中,各炮位上都很沒有必要的浪費了很多穿甲彈。鑒于滿清炮兵在射術上的弱勢,可以說大部分的穿甲彈都被浪費掉了。而當清軍炮兵開始逐漸找到感覺,能夠偶爾擊中敵艦的時候,他們的穿甲彈告罄了!

唯一被穿甲彈擊中的是新引進的智慧號裝甲巡洋艦。這艘剛剛形成戰斗力不到2個月的裝甲巡洋艦成為艦隊唯一一個不幸兒,一顆穿甲彈擊中了它的司令塔,炮彈在司令塔內部猛烈爆炸,艦長和很多高級指揮員當場殉難,戰後人們從那些破碎的尸體斷肢中很難分辨出誰是誰,只好在大沽口建立了一座智慧號殉難烈士紀念碑,以紀念這些把自己的身軀徹底貢獻給了民族解放事業的英雄。

智慧號裝甲巡洋艦退出戰斗是在臨近中午時分,在此後的一個小時內,其他裝巡和戰列艦也先後被擊中不同部位,不過此時擊中他們的已經不是穿甲彈,而是普通炮彈。除了艦上的水兵傷亡以外,這些裝甲戰艦基本沒遭受什麼創傷。

而此時岸上炮台的抵抗已經越來越弱,除了「門」字和「高」字炮台已經被徹底砸癱外,其他3個主炮台雖然炮台尚在,但炮台上的活人已經越來越少,已經撤往後方的章高元雖然幾次派上後備的炮手,但這些剛上戰場的炮手還沒把手打熱基本也都被殘酷的炮火撕成了碎片。

炮戰已經接近尾聲。「石頭縫炮台」雖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很難遭受毀滅性打擊,但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也極大限制了它的射擊角度,在沒有其他炮台交叉火力配合的情況下,這個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的炮台單槍匹馬很難對艦隊構成大的威脅。

劉步蟾終于放下了手上的望遠鏡,此時他的臉上終于浮現出了一絲如釋重負的表情。

「命令海軍陸戰隊準備出擊。」他淡淡的吩咐著身後的作戰參謀,聲音中透著疲憊,仿佛剛剛經歷了兩個小時劇烈的運動。

……

章高元的心里都在滴血。這個老將軍在甲午戰爭中曾經浴血奮戰,可是卻終究不能挽救潰敗的戰局;在德國入侵膠州灣的行動中他想奮起反抗,結果卻在朝廷的不抵抗命令下窩囊的做了德國人的俘虜。此後他心灰意冷決意退出軍界,卻因為榮祿大人一再相勸而終于擔負起了守衛大沽口炮台的職責。從心底里說,他不想就這樣度過失敗的一生,即使要死,他也要讓自己死的象條漢子!

這條漢子最終還是被親兵衛隊架下了「威」字號炮台。在他離開炮台的一霎那,身後的炮台被一顆305毫米高爆炮彈砸中,巨大的氣浪把他整個人掀下了台階,等他睜開被鮮血覆蓋的眼楮,首先看到的是親兵阿狗那張年輕而毫無生氣的臉,一塊彈片撕裂了他的胸膛奪走了他的生命。隨後他感覺到一個東西砸到了他的腦門上,下意識一伸手,他發現自己抓住的是一條血肉模糊的胳膊……

哭天喊地的章高元被親兵們架著離開了炮台,他看到,親兵們的臉上都默默流淌著淚水。太慘了,一刻鐘之前還談笑風生的弟兄們,轉眼間就變成了身首異處的殘骸,可以想象炮台上是怎樣一片慘狀。可是他們听到炮台上的大炮還在頑強的怒吼,炮長嘶啞哭腔的號令聲依舊在回響……章高元淚如泉涌,大聲惡毒的詛咒著叛賊劉步蟾不得好死……

一個多小時之後,「威」字炮台終于不再怒吼了。章高元已經記不清楚自己看到了這個炮台被擊中了幾次。頑強的炮長終于倒下了,通過淚水模糊的單筒望遠鏡,他看到炮長死去的身軀依舊緊緊抱住炮台上屹立不倒的盤龍戰旗,那面象征著驕傲的炮台的戰旗……最終一顆直接命中的炮彈把炮長的尸骸和戰旗一起撕成了碎片。戰旗的碎片飄飄逸逸落在地上,章高元的心也死了。

「大人!逆賊好像要準備登陸了!」一名參將慌張的跑過來報告。

章高元面無表情,蒼白的手指死死掐住望遠鏡,從牙縫里擠出幾個字︰「決!一!死!戰!」

……

「路易斯」號貨輪。

看到遠處的甲午號上發來的燈光信號,海軍陸戰隊第1師師長林德貴準將沉穩的放下手中的望遠鏡。這位內華達老兵、劉永福的愛將在三個月前從陸軍被調到了海軍,擔任剛成建制的海軍陸戰隊第1師師長。原本他舍不得離開陸軍,但是到了海軍以後,他迷上了這支海上蛟龍一樣的陸戰部隊。他發現,與傳統的陸軍相比,這支兩棲作戰的部隊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獨特氣質。後來,他一直把這種氣質稱為「海軍陸戰隊的偉大傳統」。

他清秀的臉上洋溢著堅毅的表情,清晰的發布了一道被後世海軍陸戰隊軍官反復抄襲的命令︰「光榮的陸戰隊,起錨!」

即使是在陸地上,後來的海軍陸戰隊幾乎也都這麼說。于是,海軍陸戰隊一次又一次的「起錨」,一次又一次的續寫「海軍陸戰隊的偉大傳統」。

(這場戰斗的雙方,都值得我們尊敬。在悲劇的苦難中依舊奮勇前行的民族,他永遠不會死去。這場戰斗總有失敗者,可是,讓我們尊敬這樣的失敗者。他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的悲劇性所在,可是他們沒有辜負自己的職責,偉大的軍人的職責。)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血丁香最新章節 | 鐵血丁香全文閱讀 | 鐵血丁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