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未央 正文 第十九章 暗涌

作者 ︰ 悲傷的白娘子

桓沖其實也沒多少心思在吃食上。雖然他是桓溫幼弟,現如今也將近而立之年,與桓溫相處日久,豈能不了解長兄的秉性和脾氣,長兄從不輕易召他,召來見之,必有大事。

但長兄不著急說,桓沖也不便問,心不在焉的執箸夾了幾塊糕點送進嘴里,全然沒有在意到底是何滋味。長兄氣色看上去不錯,桓沖心想大概不是什麼壞事,當下桓氏一門蒸蒸日上,長兄桓溫功不可沒,如果把握好時機,假以時日桓家未必不能成為瑯琊王氏第二。想當年王導位尊丞相,執掌中樞權柄,瑯琊王家子佷多有入仕者,甚至在皇室南渡建康時,江南士族只拜王丞相而不知有皇帝,于是朝野都在私底下流傳「王與馬,共天下」。

「王與馬,共天下」……桓沖心中反復默念著這句話,嘴角不自覺地一撇,似笑非笑的不知究竟是何表情。

「怎麼,五弟在想心事?」,盡管桓沖臉上的異樣表情一閃即逝,但還是沒能逃過桓溫的一雙眼楮。

桓沖忙放下手中雙箸,笑笑說道︰「無它,想起一段往事,感慨風水輪流轉罷了」。

「何事?」,桓溫饒有興趣追問道。

「王與馬,共天下」,桓沖答道。

這句話桓溫也曾听過,王,自然指瑯琊王家,而這馬,就是皇家司馬氏了。桓溫哈哈一笑,頜下花白胡須一陣亂顫,「王與馬,老黃歷了,如長江東逝之水,大浪淘盡英雄!」。

「正是如此」,桓沖跟著笑道,「大兄,機不可失,我們萬不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桓溫點點頭,很是滿意。四個弟弟當中,眾人都說智勇雙全者,惟沖一人,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個弟弟,是不是也該動一動了?換一個比襄陽郡太守更大的舞台,必將有力鞏固桓氏一門的地位。

桓溫打定主意,于是接著五弟的話茬說道︰「不錯,機不可失,五弟,眼下就有一個絕好機會,你任荊州襄陽郡太守已三年余,該動一動了」。

桓沖心念一動,隨即回想起兩三個時辰前才听到的一則消息,剛要說出來向長兄求證,但最終還是生生壓了下去,佯裝平常心問道︰「哦?機會何來?為弟願聞其詳」。

「豫州刺史謝萬,奉朝廷之命領兵討伐燕國,于潁水大敗!」,桓溫的言辭間好不心滿意足!

「喔?大敗?」,桓沖作態驚訝過後,像是自言自語般說道,「謝萬向來孤高自傲,又不體恤親近士卒,此人領兵,不知是福還是禍……然則此事于國無益,于我桓家……可是百利無害!」。

這話顯然說到了桓溫的心坎上,更進一層者,桓家之所以這次又能奪回主動權,其實正是桓溫他自己的杰作,這個秘密,當世所有人之中,恐怕也只有寥寥三兩個人知道。

前番謝弈病故時,桓溫只是向朝廷舉薦二弟桓雲出任豫州,當時他心里是有數的,他明白桓家在方鎮中隱然成勢,手握重兵,但桓氏一門在朝廷中樞卻始終未能插足進去;再者,除明面上的荊、江二州之外,其它如揚、寧、廣等諸方鎮未必心服于他桓溫,如果當時力求豫州,各家大族在自保之下,難免促成朝廷和部分州郡齊心協力共同對付他桓溫。是以,舉薦桓雲任豫州,只不過是一張打出去探探風向的牌。

但是這次,精心籌謀之下,豫州可是要力取的。即便未能成功,也要將謝氏從豫州拔除出去,如果謝家是一頭猛虎,那麼豫州就是謝家的爪牙,爪牙既除,則謝家不足為患;進一步放眼整個晉國,眼下只要制服謝家這個最大的潛在敵手,其余人等,桓溫自問還找不到足夠分量的對手。

桓沖雖不知此次桓氏再次恢復主動之因,但他卻知道整個事情的結果。這個結果不僅僅包括謝萬的兵敗,還有「謝朗」于下蔡城的大勝。

「大兄恐怕百密一疏」,桓沖心中如是認為,想了一想,他還是把「謝朗」下蔡大勝的事情向長兄提了個醒。

「五弟所慮倒是周全」,桓溫贊道,「以你觀之,謝家這個年輕的子佷若何?要說這謝家二小子,前幾年間薄有些文名,余者則不見有何過人之處」。

「大兄,豈不聞昔人有言︰士別三日,非復吳下阿蒙?」,桓沖勸道。桓沖能這麼說,自然有他的道理。下蔡之戰,不消幾日便傳遍整個豫州,以不足六百騎大勝燕軍兩萬眾,斬首三千,如此輝煌戰績,足可載入兵書奉為經典戰例。

眾人歡呼的是結果,桓沖卻一直在探究過程。好在此戰下蔡城中軍民無一不知,都在傳誦屯騎校尉「謝朗」的大智大勇,軍民口中的傳言是這樣的︰當夜大戰,屯騎校尉大人眼見下蔡城池即將告破,當即祭出妙策。原來,校尉大人早已預料到燕狗人多勢眾,于城中預先留下四百精兵,又兼征召收留在下蔡城中的六百余諸葛攸軍潰卒,先令手下得力大將賀鐘領著這一千余精銳隱于城中,再和都統劉建于城頭示弱燕軍。頭一波攻勢過後,燕軍見城池搖搖欲破,燕軍主將大喜,悉數派遣精銳再次攻城。此時,校尉大人才命城中伏兵盡出,殺得燕狗措手不及,繼而攻城未果,士卒潰逃,豈料,校尉大人還有一手,趁燕狗潰逃之機,城中居然備有騎兵!于是氣吞萬里,殺得燕狗血流成河……

當然,既是傳言,難免有不實的地方,但以桓沖之才,未必不能從中听出些端倪來。什麼預先在城中藏下精兵千余,這個說法完全不可信,他知道戰前下蔡城中只駐有劉建一部一千人,之前諸葛攸兵敗東阿的逃卒的確有一些被下蔡城收了,這可不是什麼精銳。其實通曉兵事的桓沖知道,城中預留的幾百人馬不過是後備之軍,用以應對絕境,但他佩服「謝朗」的是,竟敢在下蔡未到絕地之前,後備盡出全力一搏,如果一擊不力,整個下蔡城必定萬劫不復;還有,小小六百騎,就敢追擊萬余敵軍,還是在夜間!細細回味此戰,一環有失則必敗,這,恐怕不能全部歸于運氣使然,非大智大勇者不能為之。

「大兄,這個叫謝朗的謝家年青子佷,我們還需高看一眼呀!」,回想完整個過程,桓沖再勸長兄桓溫道。

其實下蔡大勝的事情桓溫也知道,不過「謝朗」只是一小小校尉,只要扳倒謝萬這顆大樹,失去羽翼保護的小小校尉,還能有何作為?于是桓溫不再理會五弟的顧慮,另起話題問桓沖道︰「五弟,你可知這次我為何舉薦你去任職豫州麼?」。

「怎麼是我?不是二哥麼?」,桓沖一驚。

「前次是什麼光景?眼下呢?」,桓溫笑笑說道,「雖為兄弟,也需安撫,前者舉薦你二哥,奈何朝廷不允,卻是由不得我。但這次我們必須鄭重其事,豫州者,連接荊徐,國之門戶,為兄心里想的是,自荊州始,漸豫州、再徐兗,最後取揚州,沿長江自上而下,由方鎮圍之中樞,如此,天下可定!所以豫州之緊要,你我皆知,為兄我可不希望桓家再出一個謝萬!」。

桓沖默然,以二哥桓雲之能,的確不太適合任職豫州,再者,桓門五子也絕非鐵板一塊,四哥桓秘就向來與長兄桓溫對不上眼,作為長兄,能一一安撫到也不容易。俗語說好鋼用于刀刃,真正要大用時長兄想到的卻是他這個五弟,這也讓桓沖心中感激不已。只是桓溫不知道,他這個五弟雖智勇雙全,卻並無桓溫自己那般偌大的壯志雄心,這麼多年來,在這些爭權奪利的事情上,早有些疲倦了。

謝萬兵敗,牽動的不只桓氏一家人,此事在升平二年年末有如一塊巨石投湖,在整個東晉朝野內外掀起軒然大波,各方勢力無不謀劃于密室,蠢蠢欲動,國都建康,便是漩渦的中心。

揚州刺史王述接到劉霄快馬送至的書信,心中驚駭不已,沒兩日,又接到支遁大師親筆書信,相邀于建康東安寺中一聚,料想支遁大師也覺得事關重大,不得不讓王述親自跑一趟。

與此同時,朝廷中樞內,會稽王司馬昱少不得又是頭大如斗,真是怕什麼來什麼。穆帝司馬聃不足兩歲繼位,司馬昱進位撫軍大將軍,錄尚書六條事,開始輔政生涯,現在皇帝已年十七,整整十五年的風風雨雨,他眼見世家大族的興亡盛衰,苦心維系著朝局的平衡,不至于讓司馬氏的大晉這塊招牌在他手中砸掉,有誰能真正明白他內心這些年來所承受的苦楚?謝萬既敗,圍繞豫州,恐怕又得掀起一場風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未央最新章節 | 漢未央全文閱讀 | 漢未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