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未央 正文 第十八章 勝敗

作者 ︰ 悲傷的白娘子

劉霄領著不足六百騎緊緊咬住燕國敗軍,要不是謝玄提醒,劉霄就要率軍殺到東阿城下了。此時天未拂曉,不利于騎兵長途奔襲,不得已之下,劉霄率眾斬首三千余後掉頭折回下蔡城。

大勝,真是一場酣暢淋灕的大勝!以不足六百騎斬敵首三千,再加上守城時殲于城下的將近兩千燕軍,一夜激戰後燕軍傅顏一部傷亡損失竟高達到四分之一!

「謝校尉回來咯!謝校尉回來咯!」,下蔡城東門,劉建親率守軍出城兩里迎候劉霄歸來,听到前方哨探稟報劉霄率軍回城的消息,迎候多時的晉軍士卒們齊齊歡呼起來。

馬蹄聲起時,天色剛好放亮,一輪艷紅的朝陽瞬間刺破片片黑雲,將那萬丈金黃光芒灑在六百騎兵身上。劉霄一馬當先,身後緊跟著謝玄,迎候在道旁的士卒們遠遠看見兩人策馬揚鞭的身影,頓時再次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縱馬沙場,快意恩仇,壯哉,少年郎!

下蔡之圍告解,偌大一份軍功面前,劉霄卻完全沒有放在心上,他在擔心另一樁事。劉霄在馬背上向眾將士抱拳示謝後,不等迎候上前的劉建恭賀幾句,便翻身下馬對劉建說道︰「劉都統,借一步說話」。

劉建心中一疑,隨即便明白過來,跟上劉霄十來步之後開口問道︰「校尉可是擔心謝刺史安危?」。

「正是」,劉霄答道,「燕軍慕容評部動向不明,三叔父也是音信全無,還不是我們把酒慶功的時候」。

劉建深以為是,臉上浮現出些許愧色,猛然間又想起一事,忙告訴劉霄。原來下蔡城剛一解圍,先前劉建向高平郗愔部派出去求援的人回來了,給劉建帶回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消息︰屯兵高平大營的晉軍一個人都沒有了!整整一萬五千人的徐州軍消失的無影無蹤,周圍也看不出曾經爆發激戰的跡象!

劉霄聞听後一臉錯愕,忍不住惡狠狠地一聲怒罵。郗氏,不會如此不堪吧,僅僅因昔日石城之事借機報復?家國大事豈能等同兒戲?!怕是沒這麼簡單吧?高平郗愔部的不戰而走,似乎正好印證了之前守城時劉霄心中的不祥預感,好在,劉霄有放手一搏的勇氣,沒有選擇坐以待斃。

郗愔率部不戰而走的消息讓劉霄更加心急如焚,更加擔心起三叔父謝萬的安危來,對劉霄來說,三叔父一人的安危還在其次,背後的豫州才是最為要緊的。一旦三叔父變生不測,豫州必然易手,謝氏一族失其所恃,則後事不可預料。

救急如救火,劉霄交代一番後辭別劉建,依舊和謝玄一起領上六百騎草草用過早飯,朝著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因沿著晉燕邊界行軍,劉霄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半日後,偵騎回報前方不遠處有一小樹林,四周視野開闊,于是劉霄命謝玄于周圍撒出偵騎,然後全軍下馬,隱于樹林中休整用食。

「七弟,此處距潁水還有多遠?」,劉霄取過腰間水囊,仰頭咕咕猛灌幾口清水後問謝玄道。

「照我們現在這般不要命的行軍速度,估計日暮時分能趕到」,謝玄實話實說,隨後不無擔心地繼續說道,「二哥,這樣行軍,我擔心即便趕到潁水,也是人困馬乏了,安能再戰?」。

「七弟,你所說的我豈能不知!」,劉霄一彎腰,就著一塊大石坐了下來,又摘掉厚重的頭盔後繼續說道,「如三叔父此刻已然兵敗,我等六百騎趕過去也無異于羊入虎口,于事無補。盼只盼三叔父眼下尚未與慕容評軍交戰,你我前去協助一二,說不定還可立于不敗之地」。

「二哥總比我看的深遠那麼一點點」,謝玄有點不好意思,「咦,二哥你看!」,謝玄伸手指向前方道路之中。

劉霄站起身遠遠看去,極力分辨之下,才發現前方道路盡頭隱約出現十來個小小身影在蠕動,再等片刻,已然辨別出是一小隊身著甲冑的兵卒。

「我們的偵騎呢!」,劉霄有些不悅地問謝玄道,接著低聲喝命全軍上馬,準備出戰。

謝玄一時也不明情況,若道中來者為敵軍,再派偵騎出去已經為時已晚。謝玄窩了一股子火氣,心中暗想自己親手撒出去的偵騎竟然如此不中用,回頭少不了狠狠把這幫兔崽子給收拾一頓。想歸想,知錯還是要改的,謝玄便躍上剛才劉霄坐了一坐的大石,登高仔細遠眺起來。

「是我大晉的兵卒」,謝玄終于辨明道中來人身份,「二哥,是我大晉兵卒!」。

「晉軍?」,劉霄十分意外,有些不相信地追問謝玄,「你可看清楚了?」。

「沒錯,那十來號人的確身著我晉軍衣甲」,謝玄確認道。

咄咄怪事!此地為何會出現晉軍?劉霄猜測起各種可能,莫非……莫非是燕人已經發現了自己一部的行蹤,喬裝成晉軍來引蛇出洞?「弓弩手準備!」,劉霄再次低聲命道。

「二哥,快看!我們的偵騎回來了!」,謝玄又報劉霄道。

前方道中的確出現兩名騎兵,揮鞭打馬,飛速越過前面那十幾個人影,徑直向劉霄所在的小樹林馳來。

「報——」,兩名偵騎剛鑽入樹林,一人隨即下馬,飛快跑向劉霄稟報道,「校尉大人,前方陸續發現我大晉潰軍,不下千人!」。

晉軍潰兵?!劉霄心中瞬時翻江倒海,臉上的肌肉跟著痛苦的扭曲起來。

謝玄也大概猜出大事不妙,心情沉重之下卻又不願接受自己的猜測,頗不甘心地忙對劉霄說道︰「二哥,或許不是三叔父所部,我們應該速速進軍潁水,一探究竟!」。

劉霄很希望謝玄所說為真,如果前方果真為三叔父所部的潰兵……不,劉霄比謝玄更不願接受這個現實。于是二話不說,劉霄當即命全軍進發,急急趕向潁水,只留一小隊人馬就地收攏潰卒。

可事實就是這麼殘酷,劉霄的一隊人馬行不足半個時辰,就于道中迎面遇到了謝萬。謝萬看上去既驚恐又頹喪,甲冑不全地在數名親兵擁簇下奪路狂奔,待見到劉霄和謝玄領軍前來時,才略為定下心神。

謝萬很憔悴,只看了劉霄一眼便不復再看,低垂著頭顱一味嘆息不已,叔佷三人就這樣面對面的站著,彼此之間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

隨後,謝萬長嘆一聲,一跺腳從劉霄身後的親衛手上奪過馬韁,翻身上馬後當即一鞭抽在馬臀,把劉霄和謝玄兩人晾在一邊揚長而去。

「二哥,不期三叔父竟真的敗了!」,謝玄看著三叔父謝萬離去的背影一臉惆悵。

劉霄心中一團亂麻,他不願接著謝玄的話茬再說下去,于是交代謝玄道︰「事已至此,無需多言,你我就地收攏三叔父的部卒,有多少算多少吧」。

是夜,劉霄聚得謝萬殘部兩千余人,考慮到所在之處不甚安全,隨時可能有燕軍來攻,于是劉霄命全軍連夜趕路,終于在次日清晨平安返回下蔡城中。

剛一回城,劉霄把一干軍務全部交給謝玄,只交代謝玄可從所有潰兵中精選士卒,充實到屯騎營中,自此便不再過問一句軍務。

劉霄一夜未眠,反復權衡著此戰過後大晉國內各方勢力的可能動向,末了連夜修書兩封,一封給建康城東安寺中的支遁大師,一封給揚州刺史王述。叔父謝安那邊,劉霄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暫不去信,荊州,即便飛進去一只鳥,也逃不過桓溫耳目。

荊州,桓溫府邸。

才入夜,征西大將軍兼荊州刺史桓溫正在婢女的服侍下用晚膳,幼弟襄陽郡太守桓沖陪坐在側。雖然各色精致菜肴擺得滿滿一桌,桓溫卻只是如蜻蜓點水一般各樣嘗了嘗,反倒笑意融融招呼弟弟桓沖多吃。

今天晚上的桓溫看上去心情頗好,又是在自己很是器重的嫡親幼弟面前,因而一改平日悲喜不露于形色的做派。不過今晚桓溫的確有高興的理由,白天他已經得到消息,豫州刺史謝萬兵敗潁水,而且敗得很徹底,孤身返回歷陽待罪候命。

不過,他還沒來得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桓沖,他很想听听,自己最為器重的幼弟听到這個消息後如何看。

「豫州!」,桓溫取箸夾起一塊肥肉,看了看便一口吞入月復中,「這回還能逃得出我桓溫的手掌心!」,桓溫內心暗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未央最新章節 | 漢未央全文閱讀 | 漢未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