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消失的光年 脫模子

作者 ︰ 活著活著就老了

私奔事件發生後的幾天里,張玉玲家的人都深居簡出,不大見人。

張玉玲畢竟是孩子,不顧父母的囑咐第二天便主動找張雲霞和張雲鳳來玩了。在張雲鳳家,三個女孩子玩起了過家家的游戲,一會兒當爹一會兒當媽,一會披上被單圍著炕亂轉,做仙女下凡狀……

李秀珍一邊哄著雲明一邊低聲問張玉玲︰「你老姑和你二姑父回來了嗎?」

本來玩的興高采烈的張玉玲一下子便默不作聲了,低著頭小臉兒崩得緊緊的。

「你看,這孩子。」李秀珍自覺有些無趣,便拿出剛曬好的紅薯干兒給幾個孩子吃。

津津有味的吃完紅薯干兒,張雲鳳便提出去玩「月兌模子」。所謂「月兌模子」就是把活好的泥使勁按在從賣雜貨的老頭兒那一分錢一塊買來的帶有各種動物或人物圖案的圓圓的瓦片上,直到把瓦片上的圖案完整清晰到印到泥片兒上,再用細線繩把多余的泥刮去,盡量使泥片的形狀和圖案跟瓦片(模子)一模一樣,然後再把印好的泥片放在柴火的灰燼里燒,火太大了會燒裂,火太小燒不出瓦片的瓦質,泥片既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更不能一邊薄一邊厚,所以,這是一個技術活兒。

每次玩「月兌模子」的時候,張玉玲便喊來大伯家的二哥張玉山,張玉山比張雲霞和張玉玲大一歲,和張雲鳳同歲,是「月兌模子」的「行家」。張玉山七歲,小眼楮,老實巴交但非常聰明,月兌出來的泥片總是又圓又好,這樣好質量的「模子」在他們玩「滾模子」的時候,總是滾的最遠最直,可以贏很多因為質量不好跑不遠又跑不直的「模子。」

不光是這樣,後來他們用一分五分的鋼兒玩看誰滾的最遠的時候,也總是張玉山贏。

那天,張玉山正津津有味的看小人兒書,小人兒書是從隔壁大哥哥那借來的,講述的是一個在解放前給地主做童工的小孩,在受盡地主的欺壓和折磨後,受到解放軍叔叔的解救,後來參加了解放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的故事。

粗糙的紙質,簡單的勾畫,被翻至幾近破爛的小人兒書,給7歲的張玉山帶來了極大的視覺和心靈享受,一遍遍意猶未盡的看著。

听到張玉玲的呼喚,張玉山偷偷把小人書兒藏到炕席底下,快步走出簡陋的三間土房。

張玉山一看張玉玲身後跟著張雲鳳和張雲霞,心里便一陣竊喜,雖然不喜歡膽小的張雲鳳,但喜歡眼楮大大的張雲霞。每年冬天,當別的小孩把棉襖的袖口用鼻涕抹得油光發亮的時候,張雲霞的袖口總是干淨的。因為郭素英針線活做的好人又勤快愛干淨,張雲霞的衣服雖然也是陳舊的,卻總是干淨妥帖的,不像別的小孩的總是肥肥大大髒兮兮的。當然,這也許只是因為張雲霞是老大,不用拾哥哥姐姐的衣服穿。不像張玉山張雲鳳,得拾自己哥哥或姐姐的衣服穿,自己的母親針線活又不好,不會修改,就大的傳二的二的傳三的這樣新三年舊三年的穿。

幾個人在一起玩的時候,張玉山也對張雲霞格外照顧,比如「月兌模子」,總是把弄得最好最圓的那塊給張雲霞,連叔伯妹妹張玉玲都撇撇嘴,說張玉山偏向。

幾個人正在坑水邊活著泥,劉文國和劉文棟這兩個壞小子來了。

劉文國和劉文棟也是叔伯哥倆,劉文國7歲,劉文棟6歲。因為遺傳原因,個子都比同齡人高半頭,再加上愛打架,下手又狠,是周圍同齡小孩中的霸王,有被他們打怕的小孩兒便唯他們馬首是瞻,兩兄弟更以欺負小孩兒作為最大的樂趣。

兩人站在一邊抱著肩看了一會兒他們的杰作,等張玉山給張雲霞做好了一個最好的「模子」,劉文國便一把奪了過來,使勁一掰,又圓又好的泥「模子」便成了兩半兒。

張玉山一下子火了,便沖上去跟劉文國廝打起來。可跟「身高馬大」的劉文國比起來,同歲的張玉山顯得是那麼瘦小孱弱不堪一擊,劉文國只用力一推,張玉山便跌坐在了活好的一小堆泥里。

旁邊的張玉玲見哥哥挨打,便用髒話問候了劉文國的母親,還聲言要找他家告狀去。

膽小的張雲鳳一看這陣勢,便嚇哭了。

張雲霞卻一下子沖了上來,上去便在劉文國的臉上使勁撓了一把,劉文國臉上登時起了幾道血痕。

劉文國登時火起,一腳就把張雲霞踹出老遠。

「張玉玲、張玉山不害臊,老姑跟著姐夫跑!」在一旁觀戰的劉文棟突然喊起來。

張玉山和張玉玲雖然年紀小,但也知道這是一件有辱家門的丑事,便都沖過來和劉文國兩兄弟廝打起來。

被摔得一身泥的張雲霞也爬起來參加了戰斗,只有膽小的張雲鳳在一邊嚇得哇哇大哭。

盡管是三對二,還有張雲鳳的哭聲在一旁吶喊助威,人數少的一方還是佔據了優勢,把那三個身小力單的小家伙摔的混身是泥……

直到有下地干活的大人們從這里經過,大聲呵斥著,這場「戰斗」才宣告結束。

三個渾身是泥的家伙回到家,除了比較受寵溺的張玉山只挨了母親一頓數落,張雲霞和張玉玲都挨了母親一頓好揍。

郭素英一邊責斥著張雲霞換下泥衣服,一邊咒罵著劉文國的祖宗八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那消失的光年最新章節 | 那消失的光年全文閱讀 | 那消失的光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