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柳妻緣 第八章 情歸何處

作者 ︰ 劉澤讓

作客白雲山莊,柳先開因箭得緣,喜不自勝。倫文敘對此一直蒙在鼓里。

情竇初開的區英男因箭在柳先開手里,便假托有個姐姐,實際上暗中以心相許。她想,就連陳老師都說過了,愛情只有走向婚姻才有保障,自己就必須在倫、柳二生間作出選擇。既然是天定,自己此生就要交給柳先開了。心里這麼想,這種想法漸漸清晰、成型,便有了行動。父親邀請全村人吃飯、歡聚,席間有賦詩詞秀書法的環節,英男見柳先開即將上場,立即放段,親自為柳先開研墨,盡現殷勤體貼之情。有師弟熱情助興,柳先開靈感頓發,豪情滿懷,援筆立就,一首優美抒情、激揚大氣的佳作橫空出世,征服了現場所有人,英男誦讀後,心里也佩服激賞。仔細回味,越想越覺柳師兄直抒胸臆,感情真摯︰「他詞里直言不諱,要當風流婿,將要迎娶不是虛構的「姐姐」,而就是我呀!」想到這里,英南不禁臉紅耳熱。

倫文敘揮毫時,英男還拿著柳詞反復吟誦,激動欣慰,愛不釋手,一時顧不上倫師兄了。相比之下,倫文敘由于未得英男精神體貼,情緒醞釀不夠,激情未起,寫的詩雖也通俗清新,但意象平平。英男看後認為,這首詩無論從氣魄上、還是藝術上均遜柳詞一籌。倫、柳二師兄,雖都有才,都親切可人,平時難分伯仲,這次已見分曉。柳師兄的家學淵源深厚,學問功底扎實,辭章文采飛揚,確系當今世上不可多得的大才!越想越崇敬,越喜愛,英男難以抑制少女的春心,浮想連翩,感情的天平開始悄悄向柳師兄傾斜了。

回到學宮,區英男與柳先開的接觸漸多。二人在一起研究經史,切磋文章,相得益彰。柳先開也感覺到自從山莊回學宮後,英男熱乎了許多,經常找個理由和他在一起。以前是三人行,現在成了「二人轉」。對此倫文敘毫無察覺,對柳、區二人熱情如舊。

其實三人中,唯有英男真正地進入了情況。不過,她這個角色確有些難演。對外,包括對倫、柳二友,英男都是以男生面目出現,至今扮演得非常成功。人們都認為英男是英姿瀟灑、玉樹臨風的白面小生,不僅身材好,人也長得美,不僅有男兒的俊美,甚至比一般女子還美麗。但是在男兒外表後面,卻是一個美麗少女的軀體。俗話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在生理上英男形體外貌越變越美麗的同時,心理上也有明顯的青春期特征。那顆少女躁動的心,在毫無目標時,尚能恢復平靜;但鎖定了具體目標後,那顆心簡直如潮水奔騰,波瀾洶涌,難以抑制。

英男自幼習武,外表堅強,但內心柔情似水。在這美麗花季,她渴望被愛,渴望早日摘掉這討厭的面具,還她女兒妝,早日「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古代學宮教室空間狹窄,課桌一張張緊連,騰挪余地很小,面對近在眼前的柳先開,英男開始眼神痴痴,顧盼流離。柳先開與她貼近而坐,二人幾乎零距離,彼此衣裾相挨。課間休息時,柳先開一本正經,耐心為英男分析老師授課內容,暢談自己的課堂心得。英男表面上像仔細听,實際上眼神火辣辣地在柳先開臉上掃來掃去。她一邊似是而非地點頭,一邊含情地掃視對方。異性相吸,他們著實感受到了對方發出的青春氣息。

學宮內環境幽雅,泮水泛波,榕蔭處處。英男與柳先開並肩散步。在學弟面前,柳先開口若懸河,高談闊論;英男常常一言不發,只是默默順從地听,她是在享受這種氛圍、這份甜蜜。有時,不知不覺打破了男女授受不親的樊籬,英男主動挽起柳先開的臂腕,身子斜倚過來,甚至紅得桃花般的腦袋也貼在了柳先開的肩膀上,青青的發絲,不時撩在柳先開的臉上,癢酥酥的,一股奇香沁人心脾,讓他無法抗拒,欲罷不能。

每天相見,每天分別,二人親親熱熱,說說笑笑,成為常態。但柳先開發現,英男每天見面時熱情奔放,分別時臉上卻充滿惜別的憂傷,竟如一個渴望抱抱的孩子……

潤物細無聲。對區英男的悄然變化,柳先開感覺正常。英男對他超熱情和超關愛的舉動,他欣然受之。

柳先開生于富貴之家,家族乃湖廣望族,據說柳家高祖可以追溯到柳下惠。柳下惠是個正人君子,當過魯國大夫,以德行世,一點不,被譽為「和聖」。據說,在一個寒冷的冬夜,有一年輕美麗女子敲門臨時借宿。該女子衣衫單薄,凍得瑟瑟發抖,柳下惠怕她凍死,讓女子坐在他懷中,他緊緊抱著女子,一直抱到次日天亮,也沒有發生越軌的事。這樣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月兌離低級趣味的人,幾千年才有一個,今日的道德模範也難以做到。柳先開小的時候在媽媽溫暖的懷里,听媽媽講祖爺爺「坐懷不亂」的故事,小先開對祖爺爺崇敬得不得了,當時就表態︰「媽媽,將來我也像祖爺爺一樣,雖然對女人好,但不佔她便宜,不做壞事!」

後來,柳先開漸漸了解,柳家除了柳下惠祖爺爺,從戰國到漢、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各朝,幾乎朝朝都有偉大人物,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宋代大詞人柳永等,都是大名鼎鼎,柳氏可謂百世書香,士林盛族。這種現象在百家姓里實屬罕見,史稱‘河東世澤’。河東柳氏族人,繼承先人傳統,德為厚,道為先,禮為誠,人為上。歷朝功名鼎盛,繼承家傳,精忠報國。就大明國朝而言,柳家也出了一狀元,兩榜眼,三探花,大江南北聞名。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面的拓寬,柳先開知道得更多。他弄清楚了祖宗先賢中,沒有一個學習祖爺爺柳下惠的。歷代做官的爺爺們除了有正房夫人,個個都娶二女乃、三女乃,甚至五女乃、六女乃、七女乃。特別是柳永柳老七爺爺,是個超級情聖,獵艷的高手,在都市風月場倚紅偎翠,低吟淺唱,好不瀟灑!柳七爺爺泡妞泡出了靈感,詞興如長江浪濤,滔滔東去,一發而不可收。柳七爺爺寫詞寫到手軟,不僅是高產作家,辭章還很通俗,膾炙人口,以至于人人傳誦,「凡有井水處,皆有柳詞」。柳先開認為柳下惠祖爺爺比較難學,柳七爺爺風流瀟灑,有那麼多美麗女子喜歡他,追隨他,多幸福啊,七爺爺最值得學習!正當他探詢怎樣才能學到七爺爺的風流本領時,母親突然病故。這無疑如晴天霹靂,對他打擊太大了。哭啊,鬧啊,抑郁啊、痛苦了好長一段時間。

柳先開的父親柳士湘是成化二年進士,時任荊州知府,也算相當一級的干部了,政治覺悟相當高。他雖然有喪妻之痛,但平時政務繁忙,社交頻繁,很快就通過努力工作將自己從痛苦中解月兌出來。柳知府賢妻不幸仙逝,英年喪偶,官場同僚、社會名流紛紛伸出援手,四面撮媒,很快就納得一才貌具佳的美妾。

那時,柳先開在荊州一塾館讀書,平時仍住在父親家里。父親有美妾相伴,已漸漸樂不思痛,自己卻因痛失慈母,一時找不到溫暖,也找不到歡快的感覺。因此他產生了厭學,想離家出游。父親怕他年幼無知,出去會闖禍,且影響學業,一直未同意。一段時間,柳先開心情郁郁,與父親有了「代溝」,與繼母感情也很疏離,甚至有摩擦。兩年多前,在父親家中,柳先開偷偷將一只老鼠放進繼母睡衣,把年輕的繼母嚇得哇哇大哭。父親知道這肯定是兒子干的,不好深究,但覺得是應該給他換個環境了。干脆找了個理由,讓他到南方散散心,到廣州為官的姨夫家住一段時間,如果習慣,就在廣州完成學業。

柳先開早就巴不得這一天,由此興高采烈踏上了南下的旅途。當然一路有管家呵護,銀兩充足,衣食住行都不在話下。從長江順流而下,不久即入八百里洞庭,登岳陽樓,爬岳麓山,再上南岳衡山,對瀟湘風光盡行飽覽,好不痛快。

五嶺逶迤騰細浪,柳先開離開湖廣之地,繼續往嶺南進發。穿越大庾嶺時,他發現了刻在山路邊山岩上的蘇東坡的詩句︰

過大庾嶺

一念失垢污,

身心洞清靜。

浩然天地間,

唯我獨心正。

峰嶺嵯峨,山風凜冽,柳先開仰望名句,想到大文豪也經此地,不禁心潮起伏。

來到嶺南第一雄關——韶關,這是唐代著名宰相、大詩人張九齡的故鄉。柳先開馬上想起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的著名詩句。這首詩詞意象廣闊唯美,至今仍朗朗上口。這也是柳先開最喜歡的古典美句之一。

古代學子,標榜讀聖賢書,做聖人弟子。每到一地,少不了都要拜一拜古代先賢。柳先開首先來到著名的曹溪溫湯沐浴淨身,然後懷著崇敬的心情,到張九齡墓拜祭,接著拜謁世界聞名的南華寺,瞻仰了六祖真身。

體內的確流淌著尊貴家族的血液、出身官宦之家、受過良好啟蒙、自幼即被稱作神童、後又有湖廣才子之美譽的柳先開,帶著長江的恢宏氣韻,荊楚人的豁達豪邁,一路南下、再南下,自此融入嶺南的浩茫煙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倫柳妻緣最新章節 | 倫柳妻緣全文閱讀 | 倫柳妻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