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柳妻緣 第七章 文武盛會

作者 ︰ 劉澤讓

第一次進白雲山時,倫、柳已嘗到將軍厲害。這次更是開了眼。心里都在贊嘆,真是山不在高,這白雲山,藏龍臥虎啊。

將軍舞完春秋大刀,回到主座坐下後,全村人圍桌歡宴開始了。

有外來的客人在此,除了將軍外,村長當然也要盡地主之儀了。在古代,自然村落的村長一般由本族推舉、德高望重者出任。村長是白發蒼蒼的老漢,在村長面前,將軍還必須謙恭地自稱小弟呢。在這里村長當仁不讓,代表全村人向倫、柳二人敬酒。他老人家也曾經走南闖北,見過大世面,覺得這兩位少年都十分親切面熟,似曾相識,但一時回憶不起來。

氣氛和諧,主賓自然進入話題。他們開始談天說地,縱論古今。

言談中,倫文敘口齒伶俐,思維敏捷,滿月復文章,村長煞是喜歡。話題越談越深,不禁問起小倫的身世來。得悉小倫家境貧寒,邊賣菜邊讀書。村長生出許多希噓感慨,對小倫既同情又欽佩。再觀柳先開也儀表出眾,談吐不俗,也覺可愛。又听說來自湖廣,是遠方的客人,更覺不能慢待。

在年輕後生面前,村長習慣擺擺長者之尊,當然也以一方水土最高行政長官自居,居高臨下,不停地問長問短。柳先開也是見過大世面的,很健談,他列數荊楚、瀟湘文化名人,大談上流社會、官場內幕。村長雖社交廣,見過不少官員,但最大的也是本縣的青天大老爺。而柳先開生在富貴之家,居然還見過多位王爺、朝廷大員,村長感到很新鮮。但村長覺得豪門生活距離自己較遠,便揀近的問,他問柳先開,賢生客居廣州,不知對嶺南風土人情印象如何?柳先開馬上說︰「好啊,當然好啦!」

村長問道︰「怎麼個好法,說說看。」

柳先開說︰「山好、水好、人更好!」

村長滿意地夸獎︰「說得好!」又問︰「既如此,那你想不想長住嶺南啊?」

自從恰逢箭緣,當機立斷向英男托付婚事後,柳先開覺得自己成就了一件大事,心里一直得意洋洋。此刻心情也特別好,痛快地說︰「怎麼不想,當年韓愈任潮州刺史,作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句。蘇東坡貶謫惠州,也被嶺南風物迷住了,在廣州游歷過海珠寺、六榕寺等名勝,有墨寶和詩詞為證。在惠州安家後,還經常到景色秀麗的羅浮山采食荔枝,有‘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辭長作嶺南人’的佳句。先賢如此,何況我輩乎?」

柳先開這番夸獎嶺南的話,說到村長心檻兒上了,村長特愛家鄉,只要听到外地人夸嶺南好,他心里就美滋滋的。此刻村長樂得合不攏嘴,連連勸酒。

區將軍請全村人吃飯,這樣的情況一年踫不到幾回。村長感覺今日非同一般,的確是個盛事,心中高興,講起話來滔滔不絕,酒杯也不停地往嘴邊送,不知不覺多喝了幾杯,很快喝得酒酣耳熱。

村長本也是讀書人,學養很深,興致所起,想借此機會露一手,並考考來山莊作客的小倫、小柳,模一下他倆到底有多大才氣。

村長眨著小眼楮,熱情提議說︰「我們光這樣喝甚是無趣,俗話說︰‘無令不成席’,咱們還是行個酒令吧。這社交場上的酒令五花八門,有雅有俗。今日二位大才子光臨,我提議︰大家吟誦全唐詩,來個‘首尾一條龍’,即先由我開頭吟出一句唐詩來,第二人便以這句唐詩的最後一字作為下一句的首字,再吟出一句唐詩來,如此接替下去,如果輪到誰吟不上來,便受罰一杯。式尊老弟,你看可好?」

區將軍對此雖不外行,但不精于此道。他是極愛面子的人,怕在後生面前出丑,但又不好拒絕,便說︰「兄長之提議甚好,不過客人僅為二人,我們不能以多欺少。愚弟以為,以兄長和英男作為白雲村代表應之為宜。」將軍知道英男雖比不上倫、柳的詩才,但詩詞方面也不差,就把「球」踢給了女兒。村長一听覺得也有道理,就同意了。此項活動高雅,且有一定難度,將軍都謙辭了,席間其他人更不敢冒昧,都表示不參與,只甘願老老實實當觀眾。

長輩既然提議,倫、柳又是嘉賓,哪有拒絕之理,他倆欣然允諾。

酒令開始。村長清了清嗓子,高聲吟道︰「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老人家還算手下留情,尾字是個常用的「青」字。這對倫文敘來說,似乎太容易,《全唐詩》他能倒背如流,所以不假思索,月兌口而出︰「青山一道同**,明月何曾是故鄉。」席間眾人鼓掌喝彩,接著都把目光投向次位的柳先開,柳先開平時雖讀書有欠用功,但對古典詩詞,在這一特別偏愛,這一點比倫文敘並不遜色,他開口便吟︰「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輪到坐在他旁邊的英男,樓字不太難,她馬上接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這是大詩人宋之問的名句,江南名士登樓遠眺時最愛吟誦此句抒情。區將軍見英男對答敏捷,贊許地點了點頭。

又輪到村長,他剛好踫到常用詞,自然輕車熟路,答得飛快︰「潮平兩岸間,風正一帆懸。」這是王灣的著名詩句。

接下來倫文敘也從容應對︰「懸燈千峰夕,卷幔五湖秋。」柳先開、區英男也流利應答,順利跟進。

轉了幾輪,無人被罰,村長心中琢磨,看來小倫、小柳之才名不虛傳,踫上這兩個才華橫溢的後起之秀,照這樣對下去,恐怕說上三天三夜都罰不到他們,因而拿著酒杯,若無其事地思慮一番,選了尾字很險的一句詩︰「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時」字結尾容易,但「時」字開頭的唐詩確實不大好找,踫到一般水平的人恐怕就難住了,偏偏倫文敘是個詩歌鬼才,稍微想了一下,依然難不倒他︰「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入白雲抹青天。」

小倫化險為夷,落在後面的尾字是「天」字,又成了常用字,柳先開輕松接上了︰「天行皆有常,地始道亦高。」高,也是常用字,區英男不假思索即月兌口而出,對上「高山安可伸,徒此揖清芬。」不料這句尾字生僻,比較難接。區英南本來代表白雲村的,結果無意間給自己的隊友——村長大伯留下了一道難題。

這「芬」字讓飽學的村長也抓耳撓腮起來,想了半天,一籌莫展。再加上有一把年紀,喝了不少酒,反應有些遲鈍,越急越想不出,干脆認罰,干了滿滿一杯酒。區將軍見是英男惹的「禍」,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自己也陪著干了一杯。

村長本來想模一下小倫、小柳的底,甚至想讓小倫、小柳見識一下自己的學養風采,為白雲村爭個光,沒想事與願違,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尷尬之余,村長還是由衷地贊揚了小倫、小柳一番,並以長者口吻指示英男好好向小倫、小柳學習,英男諾諾。大家再飲。

剛才‘首尾一條龍’的一幕,區將軍再次領略到倫、柳二生確實有才,心中暗嘆,他倆作為嶺南、湖廣才子名不虛傳。將軍愛才惜才心切,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對村長說︰「今日二才子與白雲村民歡聚同樂,實在難得。我提議,讓二才子當場吟賦詩詞,為白雲村留個墨寶,精心拓裱保存,以供鄉人賞析,如何?」

村長當然贊同,連說︰「好啊,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區將軍馬上吩咐︰「文房四寶伺候!」不多時,家丁擺好案台,準備就緒。

將軍、村長、倫、柳二生談笑離席,英男跑步來到台案前,親自過來研墨。見師弟在「打下手」,柳先開倍受鼓舞,拿起一管碩大的毛筆,提神凝氣,稍加思索,便猿臂輕舒,瀟灑揮毫,在白色牆壁上作《踏莎行》一首,詞曰︰

足躡雲梯,

手攀丹桂,

姓名料在登科內。

馬前喝道狀元來,

金鞍玉勒將成隊。

宴罷歸去,

攻奪五車,

屆時方顯男兒志。

返身再見心上人,

此回要當風流婿。

柳先開書法遒勁,運筆如行流水,一氣呵成。這首詞意境曠達、豪邁抒情,湖廣才子當之無愧!圍觀者贊不絕口,並報以熱烈掌聲。

寫完,柳先開顯得志得意滿,對倫文敘說︰「師兄,該你啦!」

倫文敘草根出身,以寫打油詩見長,這次也不例外,他心平氣和,不緊不慢,工整寫道︰

白雲飄飄飄,

飄到半山腰,

忽成一陣雨,

澆綠山下苗。

詩剛寫完,因為平直易懂,村里的小童們馬上朗朗念出來,村婦們也興致勃勃、指指點點。詩雖簡單,但雅俗共賞,貼近生活,大家覺得很可愛,也報以熱烈掌聲。

皆大歡喜,這次聚會取得極大成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倫柳妻緣最新章節 | 倫柳妻緣全文閱讀 | 倫柳妻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