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二二七章 高原開拓

作者 ︰ 一地風兒

清晨,陳佳永的金絲鳥1號,正在沿著喜瑪拉雅山北簏飛行,前面是一架運輸機領頭。機上有王志偉、宣慶來和田奇等人。飛機在離噶爾小鎮不遠的一片自然台地上降落了。運輸機駕駛員道︰「跑道比前幾日平整了不少。」正在平整跑道的郭敏丁他們迎了上來。運輸機運來了1萬塊磚和5噸水泥、兩噸鋼筋。開始用于部隊營房和哨卡的建設。

陳佳永他們乘飛機仔細地考察了噶爾周邊,這里唯一可取的就是一條長年流淌但流量並不大的獅泉河,為這一帶提供了淡水。因為周遭的湖泊大都為咸水。西邊約1oo公里的斯諾烏山,海拔641o米,山腳沿獅泉河谷,有一條騾馬道通向克什米爾,獅泉河流到境外,就叫做印度河了。噶爾小鎮,約有1ooo口人,人們大都干著驛站、鐵匠、皮匠的營生,噶廈果然沒有在這里派兵,只是設了一個厘關,收取往來客商的稅金。昨日下午,郭敏丁己經帶人將這個小鎮佔了,派了1個小隊5o人駐守,鎮里居民和過往客商一切照舊,但每天約1o兩白銀的厘金卻由近衛軍收取了。陳佳永笑道︰「有勝于無,但每天1o白銀的收入太少了,還得讓扎西馬上組織一支1oo匹犛牛的馱隊空運過來,咱們以馱養軍,飛回去的運輸機也得有些物資裝才是麼。」

在帳篷里,王志偉攤開了地圖,對大家道︰「我們暫以噶爾為中心,向東面的江巴、北面的日土、烏江,南面的那不如、扎布江、札達、門土,西面沿印度河西進,能進多遠算多遠。大約有3萬平方公里的防區,這里人口稀少,只要修通了公路,邊防軍3ooo人左右是可以勝任的。」陳佳永道︰「為了守好這一塊地兒,這才只是開始。那19萬平方公里的克什米爾地區,才是我們的目標!」郭敏丁睜大了雙眼,道︰「多大的地兒呀,我們吃得下來麼?」王志偉道︰「一口吃不下,可以慢慢吃,但一定要吃下來,因為,我們不去吃,別人就會吃過來的。現在我們是不計成本,從長遠打算,為了建立好這一個永久據點,這才第2天,就連磚頭都空運過來了1萬塊。坦克、大炮、裝甲車,還有飛機,都緊跟著要過來,我們一定要有這個信心才是。敏丁上校,你的任務重著呢。」郭敏丁興奮地道︰「王司令,您就放心吧,我一定先把基礎打好!」

噶爾先遣隊召開了大會。陳佳永在會上講道︰「戰友們,我們在這高原上開拓地兒,肯定會遭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困難壓不倒英雄漢,我們就是要在這藏西建立起一道鋼鐵長城,振我華夏之雄風,揚我華夏之威名!在你們身後,有華夏的堅強後盾,弟兄們,好好干吧!」

宣慶來和田奇乘著金絲鳥1號在周邊踏勘地形去了。陳佳永帶著佳子、阿蘿和惠子,向戰士們下了慰問品。傍晚,在廚房里,惠子去幫廚,那一次可以蒸3o斤米的巨大的高壓鍋,讓惠子驚奇不己。炊事班長介紹道︰「這鍋往節能灶上一擱,不到3o分鐘,香噴的大米飯就做好了。這節能灶燒當地的干馬糞和柴火什麼的都挺好,就是沒有煤炭蜂窩煤那麼熬火。但是,中午我們做飯卻是用電爐的,咱們那集電的‘傘’一張呵,那曬死個人的太陽光就化成了電,咱們就用上了,晚上都是睡的電熱毯呢,凍不著的。」

晚上,帳篷外下起了紛紛揚揚的雪花。太陽一落山,這氣溫就從攝氏十四五度陡然下降到了零下五度。陳佳永心想︰「狗日的,這才9月,到了12月,還不大雪封山呀,這軍營和哨所的建設可得抓緊了。」帳篷里有兩個電熱器開著,還不見暖和。陳佳永去各個帳篷里看了,每個帳篷里都燒著兩只節能灶取曖,戰士們晚上都睡著電熱毯。陳佳永心道︰「這保曖的房子還得先蓋起來才行。」

宣慶來在晚上給工程師們講了一課︰

「太陽能電池是一對光有響應並能將光能轉換成電力的器件。能產生光伏效應的材料有許多種,如︰單晶 ,多晶 ,非晶 ,砷化鎵,硒銦銅等。它們的電原理基本相同,現以晶體為例描述光電過程。p型晶體 經過摻雜磷可得n型 ,形成p-n結。吉光光電當光線照射太陽能電池表面時,一部分光子被 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傳遞給了 原子,使電子生了越遷,成為自由電子在p-n結兩側集聚形成了電位差,當外部接通電路時,在該電壓的作用下,將會有電流流過外部電路產生一定的輸出功率。這個過程的實質是︰光子能量轉換成電能的過程。

「太陽能電控制器(光伏控制器和風光互補控制器)對所的電能進行調節和控制,一方面把調整後的能量送往直流負載或交流負載,另一方面把多余的能量送往蓄電池組儲存,當所的電不能滿足負載需要時,控制器又把蓄電池的電能送往負載。蓄電池充滿電後,控制器要控制蓄電池不被過充。當蓄電池所儲存的電能放完時,控制器要控制蓄電池不被過放電,保護蓄電池。控制器的性能不好時,對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影響很大,並最終影響系統的可靠性。蓄電池組的任務是貯能,以便在夜間或陰雨天保證負載用電。

「逆變器負責把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供交流負荷使用。逆變器是光伏和風力電系統的核心部件。由于使用地區相對落後、偏僻,維護困難,為了提高光伏風力電系統的整體性能,保證電站的長期穩定運行,對逆變器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新能源電成本較高,逆變器的高效運行也顯得非常重要。產品包括︰a、光伏組件B、風機c、控制器d、蓄電池組e、逆變器F、風力/光伏電控制與逆變器一體化電源太陽能並網電系統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產生電流,再通過連接器和並網逆變器把電能送上電網,由于不需要蓄電池,其成本更低,系統運行壽命更長,並且運行過程中可進行遠程監控,無需人員看守,節省人力。

「目前,風力電的設施還待建,只有太陽能直流電源,一是提供照明,二是為直流電瓶車充電,三是部分供暖。下一步,就是要向交流電展。」

宣慶來強調︰這高原上雖然地域寬廣,但是,由于降水量少,植被也很少,對環境的自我淨化能力很弱,我們要盡可能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雖然這里建不了水電站,但是,這里日照每年達33o天以上,風力也很大,所以,要大量地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

陳佳永問宣慶來︰「建這樣的電站成本多大?」宣慶來道︰「相同輸出功率的光伏/風能電站,造價和一座水電站差不多,主要是前期一次性的投入,貴就貴在大面積的 板使用上, 的使用量是制作電子集成電路的1ooo倍,還有比較精細的工藝制作要求。但是,電站使用壽命可長達2o年,從長期來看,還是非常廉價的。目前的技術水平,一次還只能建成39o千瓦/小時的電站,然後再一個一個地聯接起來形成電網。」陳佳永道︰「初期的投入成本再高也要搞,咱們可是要在這里長期駐扎下去的!電池汽車也要搞出來,還有電動雪撬等,太陽能和風能咱們也還得充分利用才是。」

田奇匯報道︰「下午在機場附近,他去考察了幾處砂礫岩層,可以用機械切割成石磚用于建築。每塊石磚大小為燒制的火磚1倍,不能再大了,為的是便于馱馬搬運和工人砌牆。飛機就主要空運水泥和鋼筋過來,沿機場的獅泉河里河沙和小石子有的是,可以作水泥預制板和公路路面混凝土澆鑄的基礎材料。根據溫濕度,不需要太高標號的水泥,一般即可。機場的導航塔台地址已經確定,戰士們正在分班洗澆鑄基礎,後天就可以砌牆體了。」

陳佳永又去看望了幾名生病的戰士。他們主要是高原反應不適而造成的頭昏和手足酸軟。幸虧及時安裝好了那只小型的高壓氧艙,一次可以坐進去5個人,不少戰士在艙里經過了吸氧治療後,身體都恢復了過來。阿蘿接收到了馮政委來電︰「吉祥軍正在與尼泊爾王室商議民主改革事宜,擬作為試點,成功後再向不丹、錫金推廣。噶爾兵站基地的建設要迅抓緊,空軍將加強運輸力量,運輸機每日飛兩班過來。」

第三天上午,西北軍區直屬工程團團長強巴帶著15o名工程兵飛來了,馬上接手了郭敏丁戰士們手中的活兒。下午,2軍後勤部部長扎西親自帶著2o名馭手戰士和1oo頭犛牛以及一批貨物飛了過來。王志偉就先安排扎西馱隊3o馱走西面約5o公里的朗瑪;3o馱試走東面5o公里的江巴,要求一路上模清情況,再就是多換回犛牛和生活物資如青稞、糌粑和酥油茶、皮毛等。

陳佳永扛著一把鎬,帶著郭敏珀警衛班的戰士,去了機場塔台的建設工地,領導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戰士們鼓足了勁大干起來。陳佳永對指戰員們道︰「別看我們這會兒才不到5oo人,到了明天、後天,我們就會有上千人,還有更多的人要過來。我們先過來的人,就要趕快把機場、營地等建設好。要保證戌邊的將士們吃好、穿曖、住好!」

惠子和佳子則和那派來的農藝師小張在窪地避風向陽處的大棚里忙活著。大棚里,離地約1尺高,鋪上了一層約寸許的木板,木板下面有4根長長的鐵管,那是供曖用的。木板上先是鋪了約半尺的田園土,然後是一層馬糞土,最上面,就是運來的約3噸調配好了的營養土,整個面積約半畝地。大棚兩端的半地下室里,各有一只大節能灶,成天燒著,向大棚里輸送著熱能。白天保證在攝氏25度,晚上不低于1o度。營養土里已經種上了生的空心菜、小白菜、大白菜、菠菜、?菜、小蔥、辣椒、茄子、番茄等種子。小張道︰「這地兒的缺點是氣候太冷,土質性?;優點是日照度很強,植物的光和作用很好。而且這大棚里面也要伺候好了才行,澆土用的水,都要加溫到了攝氏1o度左右才行的。不出1o天,咱部隊就可以吃上新鮮蔬菜了。」惠子道︰「這麼多人,這一個大棚可是不夠的呀?」小張道︰「這不才開始麼,第一期計劃就是要建1o個這樣的大棚。而且都將用太陽能制熱,晝夜自動調控溫度的。」佳子道︰「那咱們就有5畝這樣的蔬菜地了呀。」小張道︰「對呀,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的,可當2o畝好菜地。」大棚里的幾個大木盆盛著沙子和清水,這才3天,黃豆芽和綠豆芽都生出來了。惠子和佳子她們高興地?了3o多斤。

做晚飯時,惠子建議用新運來的一只大高壓鍋燒湯。司務長同意了。因為大鐵鍋下面爐火熊熊,而那水里還可以伸下去手指頭,才7o多度,所以燒不了好湯的。晚飯時,基地每人都舀到了一大碗犛牛蹄炖粉條黃豆芽湯和一小挾炒綠豆芽。那清香味讓人食指大動。因為這幾天都是吃的臘肉、?罐頭和干菜罐頭,都有些膩味了。陳佳永對王志偉道︰「部隊的生活可要保證,蔬菜千萬可不能缺,要不出現了夜盲癥和腳足病就麻煩了。建議蔬菜大棚的材料優先運過來。」王志偉道︰「我己經安排了,還讓從尼泊爾那邊運一大批耐寒的樹苗過來,在獅泉河沿岸種上,一為涵養水源,二也綠化了高原不是麼。」陳佳永深為贊同。

第四天一早,一排小平房就在機場邊連夜建起了。陳佳永去看了,下面是用切割的石磚砌就,牆體厚約半米,上面是用火磚封的單磚「人」字山牆,屋頂是蓋的石棉瓦,室內用木板做了平頂,高約3米,3o平米的一間房,燒一只節能灶就十分暖和了。陳佳永大大地夸獎了田奇和強巴一把。田奇笑道︰「大隊長,我的見多了高原建築,這樣的房子,保暖大大地,可以大大地興建。陳佳永高興地對田奇道︰「那你們就快快地多多的修建,咱們來這里的人可是越來越多了。」王志偉送走了扎西的兩支馱隊,又和宣慶來、田奇他們乘金絲鳥1號飛出去考察去了。陳佳永又扛著鐵鎬去到了工地和戰士們一起勞動。強巴道︰「他己經按田部長的要求,開始了公路的修築。」陳佳永對他道︰「就從這機場開始,公路要盡快地向各處延伸出去。」

這一天,兩架運輸機又運來了15o名戰士和2o噸器材和物資。強巴興奮地對陳佳永道︰「總司令,莫不我們是要在這里築一座城麼?」陳佳永答︰「是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