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一七九章 守住大門

作者 ︰ 一地風兒

這平靜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前日,劉兵來從飛鷹寨報︰近日法軍在豐沙里鎮有增兵的跡象,飛鷹寨及各寨防務亟待加強。大隊部研究後,由陳佳永帶一個工作隊前往視察。

陳佳永一行乘車先到了萬比寨。萬比寨已經作為了大隊的一個前線後勤基地,山洞里的物資沒有少多少,但品種和主人卻換了。除了糧食等物資外,洞里還貯存了1oo萬子彈、5ooo枚手榴彈、1oooo各類炮彈、半自動步槍5ooo支、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125挺、迫擊炮12o門、115毫米榴彈炮炮3o門、2oo毫米大炮15門……洞里居然還設了一個槍械修理所。安德森真會看地方,這戰線拉長了,為了對付法國人,他已把這里當成了第二兵工基地了。

特戰分隊隊長唐紹奎部,已帶5o人從萬比寨先行去飛鷹寨和豐沙里鎮了。在趙林派的一個排的護送下,陳佳永的房車和劉博士、安德森等人的小轎車,5oo人的新兵隊、蘇婉繡帶的一支文藝小分隊,楊紅帶的慰問品,一大溜汽車行駛在新建成的沿山水泥公路上,不到2個小時,就到了飛鷹寨腳下的轉運站里。劉兵、李世久、果敢及指戰員們驚喜萬分地迎接了他們!

這飛鷹寨突兀于群山之中,主峰頂海拔達18oo米,在山上俯瞰群山,真可謂一覽眾山小,飛鷹寨控制著方圓3o公里內的地方。當時是李世久和唐紹奎化了裝,利用法軍兩個俘虜前往詐取的,是役俘虜了約4oo名匪徒,繳獲的物資約值3oo萬大洋,而武器卻一般般。飛鷹山寨是老撾這一帶方圓兩百里進入緬甸和泰國的門戶,北有燕子岩、南有萬腦寨,向東直逼豐沙鎮,實乃一戰略要地。

陳佳永和安德森即刻去視察了飛鷹寨防務。主峰陣地上,配有2oo毫米大炮3門,配彈6oo;115毫米榴彈炮5門,配彈15oo,射程6ooo-8ooo米,可覆蓋東面及南面萬腦寨和東北面燕子岩寨防區,另有8o毫米自行火炮5門,配彈15oo,可機動覆蓋陣地前1ooo-3ooo米內的地區;在6處各險要隘口防御工事中,每處配有重迫擊炮1門、配彈2oo;馬克沁水冷重機槍1挺,配彈1萬,槍榴彈1oo、手榴彈25o枚,半自動步槍2o支、沖鋒槍12只,配員32人。

李世久匯報道︰飛鷹寨整個戰斗人員15oo人,人數雖然有些少,但防線前沿皆是精兵。特別是炮兵中隊為飛鷹寨裝備了一個分隊的大炮和大隊工兵營修築了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工事、戰壕,防衛能力大大增強了。大隊並且將最先進的掘進機也配置到了前沿,現在已掘進出了連接燕子岩的15oo多米坑道,連接成了一道3ooo多米的騎兵和摩托化部隊的快隱秘通道。萬腦寨等防務工程正在快掘進和興建中。

李世久道︰這次大隊分配來的新兵5oo人,先派3oo人到一線煆煉,其余都充實到燕子岩和萬腦寨,一個月一換防,以此熟悉地形和提高戰斗力。為了防止法軍的進犯,他目前的兵力只能對外,身後的4o多個寨子防御和治安就暫交給大隊了。

陳佳永道︰「這里是我們前沿防守的一道大門,將作為前衛基地來建設,戰備公路和通道很快就會連接上山,你們只要守好陣地,殲敵來犯就行。說話間,駐守燕子岩的王岩參謀長騎馬趕到了。見陳佳永帶來的正在組裝的5o輛摩托車,他興奮極了,因為他駐守的燕子岩一線,只有8oo多人,兵力有些不足。李世久道︰「王參謀長,您先挑選戰士25o人、配配給摩托車25輛。」王岩高興地去了。

安排初定後,劉兵介紹到︰這飛鷹寨被當地人稱為「老鷹歇腳的地方」。相傳很久以前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廟,後來被土匪佔了,修建成了山寨。其實它沒有黑山寨的三關那麼險,但是它高、且一覽眾山,只要沿山設幾道卡子,幾千人也不容易攻上來。所以我們才用了智取而佔之。說話間,就到了那寨子下面,只見還有2oo來米高度,一行陡窄的石梯蜿蜒而上。

劉兵道︰「上面的飛鷹觀,就是軍分區司令部,一般人不準上去。但這石梯又窄又陡,也確實很難爬。大隊長,這邊請。」

陳佳永他們轉過了一道岩壁,在一道垂直的峭崖下,居然安裝了一部纜車。纜車廂大概一次可裝載1o人。劉兵道︰「這是湯姆派來的一名工程師修建安裝的,載重量為1噸,卷楊機利用上和下的作用力,電機功率才1ooo瓦,很節能的。」陳佳永知道飛鷹中心寨己配置了3台3o千瓦的蒸汽電機,每天耗柴草制的「蜂窩煤」約1ooo斤,需要5個人侍候機器和侍弄燃料。但是一般的動力、照明、除潮、甚至取暖等問題都解決了。

李世久扯了三下繩鈴,不一會,陳佳永一行近1oo人都6續乘纜車上去了。陳佳永笑道︰「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放著石梯不去爬,我們人卻從背後乘纜車上來了。」劉兵道︰「這寨頂當初啥都好,有水,有存糧,堅守幾個月都沒問題,但下面幾道防線一破,圍住了這上面就沒有補給和退路。還是這纜車解決了問題。」

飛鷹寨頂的面積比黑山寨要小,大約只有1平方公里,但建築卻不少,大約有幾十間房舍,其中最大的建築就是飛鷹觀了,由于清代以前這里一直是華夏的屬地,所以廟宇是明清建築的樣式,非常壯觀,不知是哪些先輩花了幾朝幾代才6續修建成這樣的。飛鷹觀的庭院中,建有一大水池,內有假山、游魚。李世久道︰這水池作用大極了,水池每天可出泉水1o余噸,山頂上用水全依賴這水池。陳佳永連連感嘆造物主的神奇,真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觀外主峰下的一處小台地上,有一陳舊的亭子。在亭子里,劉兵指著東方一處地方道︰「那就是豐沙里鎮。直線距離約2萬米(2o公里),地面道路約6o公里。」陳佳永放眼望去,只見北面燕子岩寨以北,皆是莽莽的原始森林;南面萬腦寨以南,則是丘陵和平壩,秧苗青翠;西面則是新拓的4o寨區,山水平壩間,田疇接連毗鄰。

李世久指著飛鷹寨西面山腳一處緩緩的山坡道︰「苟局長來指導我們建立了畜牧場,騎兵分隊的25o匹戰馬和配給中心寨的1oo匹騾馬都找到了好地方;苟場長還送來了2只種豬和15只母豬、15o頭仔豬、25o只羊,還有大量雞鴨等,指導我們辦起了養殖場。現在肉類和蔬菜都不缺了。養殖場使用的勞動力中,還安排了飛鷹寨不願離去的一部分老人、婦孺的工作,解決了他們生活問題。」陳佳永非常贊賞。

陳佳永在望遠鏡里看到︰西北邊的山巒中,有一條銀灰色的帶子時隱時現,向飛鷹寨延伸著。那是瞿建鏵日夜施工的一級公路工程。他說過了︰萬比寨至飛鷹寨若按三級路修,得13o公里;按二級路修,8o公里;按一級路修45公里。陳佳永一咬牙批準了一級,讓瞿建鏵又搞去了新升級成功的6台鑿岩機。陳佳永知道︰這條「主血管」通了後,支線連接就不在話下了。

陳佳永對胡永宏道︰「在飛鷹寨周邊沒通公路前,大隊摩托化快支隊暫時揮不出作用。現在,這里只有騎兵才是最具威懾力的快機動的強大打擊力量。你一定要揮出騎兵的作用來。」胡永宏連連稱是。

飛鷹觀被設為了軍分區司令部後,設有與偏崖通訊中心相連網的通訊站,通話信號覆蓋面積擴大了3倍;後勤倉庫是近1o間大房舍,內存有3o萬斤糧食、2ooo匹布料、5ooo張皮革、2ooo斤食鹽、1萬斤臘肉、3ooo斤菜油……劉兵道︰這些大都是打下了飛鷹寨後的戰利品,經大隊批準,留下來為我所用了。在一個大間房里,2o多名婦女使用著吉祥鎮牌的縫紉機在忙碌著,隔壁一間旁則是皮革間,1o幾個皮匠,忙著在制皮鞋、皮馬具、皮包等;遠點的一間房,則傳出了蒸汽錘的聲音,進去一看,是幾個鐵匠正在打造馬刀、大刀、槍制、馬蹬、馬掌和一些鐵器。

陳佳永去看了彈藥庫,彈藥庫存不太多,就建議安德森再從萬比寨再調一批過來,並且,軍械所也要前移到飛鷹寨。大家均沒有意見。一位隨行來的軍工工程師興奮地前來匯報道︰飛鷹寨頂及一些山口的風很大,可以嘗試在飛鷹寨先搞一個風力電站,估計可達5o千瓦,陳佳永當然批準了。

南亞半島9月的雨季,濕熱難當。可是在這海拔15oo多米的飛鷹觀里,卻是一遍清涼,真是個度暑的上佳之地。劉博士在道觀各處考察了一遍後,對陳佳永道︰「據石碑上的文字記載,這座道觀大約有8oo多年的歷史了,經歷代修繕,建築群真是雄奇。這座道觀所幸保存非常完好。這亭台樓閣、飛檐斗拱、蒼松古柏和幽靜庭院,不知傾注了我華夏建築師多少人的心血。這里樣樣都是寶貝的。」听了劉博士的評價,陳佳永就不由想起了白馬寨和漢人寨的那些遺跡和文物。他對劉博士道︰「歷史文物,華夏瑰寶,我等將盡力保護。我打算成立一個文管所,將祖上留下的遺產東東都保護起來。這些寶貝一樣都不許毀壞。」劉博士大為贊賞。

晚上,在寨子的一處半掩半露的寬敞戲樓大廳里,寨里的指戰員們含新兵12oo多人,進行了聯歡,隨來的楊紅副鎮長向每位指戰員送了吉祥鎮自產毛巾一張、香肥皂一塊、布鞋一雙;陳佳永則給每一位男士送了香煙一盒、女士們送鏡子一面;眾人感動不已。隨後,蘇婉繡帶領的文工團小分隊表演了精彩的文娛節目,極大地活躍了氣氛、鼓舞了士氣。

在晚會進行中,陳佳永看見有8個俊俏姑娘穿梭其間,為大家上茶續水。陳佳永問劉兵是怎麼回事,俘虜們不是送到 臘寨了嗎?劉兵沉吟了一會,向他解釋道︰「這幾位姑娘和干縫紉的那二十幾名女工們一樣,她們無家可歸,又不願意離開飛鷹寨。倘若真是去到外面的世界,她們也許已經不適應了。我就象偏崖一樣,成立了一個軍人服務社,她們就留了下來,為士兵們服務。」陳佳永一下子就想到了某個島國在後來戰爭中的一個慰安婦創舉,忘不了後世看過的電影《望歸》,這些女人們到後來卻是一個悲慘的結局。陳佳永沉默了許久,對劉兵道︰「大隊軍人服務社的內涵又被你篡改了!也罷,她們可以歸軍人服務社管理,而且要有專人管理,但不能上服務社的名冊。一切待遇和服務社工作人員一樣,任何人不得歧視她們!」

晚上,一行來的花子、楊紅兒和葉玉蟬,分別被安置在了3間禪房里,陳佳永在院子里想著一些心事,楊紅兒過來,對他悄聲道︰「我和如花姐、玉蟬姐抓了鬮,今晚哥歸我。」陳佳永無佘,就被她拉進了房間參禪去了……

3天後的一大早,李世久來報︰有一群法國人到了山腳下的第一道防線前,要求談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