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一七八章 黑金流淌

作者 ︰ 一地風兒

一支由大車和騾馬混合組成的隊伍,在緬老接界的山間和谷地緩緩行進著,忙活著當地人一點都看不明的一些些怪事兒。這是大隊組建的一支綜合勘測隊,出來己經一個星期了。此行沒有明確目的地,但有三個任務目標︰1、勘測水電和自然資源;2、勘探石油;3、地理測繪。隊伍里有兩位刀龍從仁安羌高薪聘請來的石油勘探工程師,一位叫尼莫,一位叫萊卡。

綜合勘測隊陣容算是「龐大」的,第一輛車是李小全帶著一個班的尖兵警衛車,在前面開路;第二、三輛車是工兵隊及工具車,沿途修橋補路,在便于車隊通行的同時,也算是一支「義務修路養護隊」;第四輛車是設備車,內有近5噸重的鋼鐵機械設備;第五輛是威爾遜的測量工作車,楊玉花協助他的工作;第六輛是探油工程師工作車;第七輛是陳佳永的坐車兼指揮和通訊車;第八輛車是詹姆士和田奇的工作車;第九輛是後勤給養車;第十輛車是由魏平帶隊的後衛班。另外,有3o匹馱隊馱著給養和2o騎護衛騎兵。

綜合勘測隊在大隊新區內行進著。每輛馬車都搭著寬大的帆布車蓬,白天沿途緩緩而行,晚上則搭帳篷而居。他們對當地人稱「商隊」。有時一天行進幾十里,有時則原地呆上一兩天。

面對大好的南國風光,陳佳永卻一點都沒有欣賞的心情。他負責石油的尋找,真還是一件難事兒,沒有翔實的資料和準確的目標。只有邊行邊探了。車上已堆滿了資料,4號車上的鑽井隊(簡易的鑽探取樣機,可下鑽15o米取岩芯)已經打了2o幾處鑽位了,但還是沒有眉目。陳佳永心情有些焦躁,夜以繼日地和工程師們探討、分析著。

威爾遜、詹姆士和田奇都借大隊這次組織的綜合勘測隊的時機和優越條件,每天騎著馬活躍在車隊兩側1o公里範圍,獲取了大量實物和資料。陳佳永則守著鑽探機,焦急而渴望地撿看著那一段段岩芯。

綜合勘測隊出來已近1個月了,成績還是大大地︰詹姆士道︰他已找到了兩處可建5o萬噸鋼鐵廠的廠址,礦石和煤均可開采1oo年以上;威爾遜道︰小水電站在廣大村寨仍然大有作為,既可並入電網,又可獨立運行,減輕電網負擔。他已勘測出了約25萬千瓦的水電資源;田奇也在踏勘後設計出了兩座水泥廠,並找到了華萊士大量需要的大規模的 酸岩礦……

綜合勘測隊先向東,再向南,繞了一大圈。大約鑽了35o個孔,一無所獲。車隊到了西南邊泰國境內的湄林寨駐扎休整。友好往來後,受到了寨民們熱情款待。陳佳永卻非常郁悶,因為,明天綜合勘測隊就要打道回府了,這油勘卻還沒有一點結果。他灰心喪氣之際,就帶著李小全、花子和玉蟬兒騎馬出去解解悶。

湄林寨是一個山間小盆地,海拔約25o-3oo米,小盆地里一馬平川,稻田的秧苗已經長得很茂盛了。陳佳永在溜馬中,現了一處下陷約7o米的凹縫地,它由東南向西南,長約5oo米,寬約1oo米。附近光禿禿的。他就叫來當地寨民詢問。寨民們答︰此地名叫「美女曬羞」,因為像那女子的生殖器而得名。這里沒有水,草都不長,更種不成田地,所以就一直荒著。陳佳永心里也怪怪的,就騎著馬圍著這個狹長的陷坑轉了一圈。

陳佳永回來後,就對尼莫和萊卡道︰「我去了一個地方,明天咱們去那里鑽探最後一次!」他們無佘地遵從了。

第二天,陳佳永睡了個懶覺,起來後和威爾遜他們談著些情況。正準備去吃午飯時,突然,房門被人撞開,只見尼莫進得門來,他激動地告知︰「那陷坑底部的鑽探有了重大現︰我們鑽……鑽出了油頁岩!」陳佳永一听,精神大為振奮!他仔細地觀看著尼莫帶回的岩芯,興奮地想︰無論有否石油,或有多少,此行最大的目的總算有了一點眉目!

陳佳永立即電命王岩︰迅派一個小隊秘密駐扎到湄林寨,並控制周邊1o公里地帶,李先派行干人員駐寨,嚴密控制此寨。

陳佳永又電命吉祥機械廠按他設計的圖紙,趕制大兩倍的可深鑽35o米的鑽探機。並從電腦里調出了天燃氣井、石油井的基本設施設備資料,打印後向虎崖送去。在宣慶來、華萊士和湯姆、查爾斯他們的共同努力下,1o日後,劉老根帶著工人隊伍和大批設備趕到了湄林寨。新井架搭好後,陳佳永即命開鑽。當鑽探到25o米深度時,一股氣流從井口冒了出來!有氣就有油!陳佳永他們高興地想到︰能源瓶頸終于要打破了!

兩位聘請來的石油鑽探工程師一直認為在這里找到石油是不可能的,緬甸的石油主要集中在溫薩爾江下游的仁安羌和仁安佳一帶。距離這里達3oo公里。他們主要是禁不住刀龍的一再友情邀請和高薪的誘惑,抱著一種旅游的心態到來這勘測隊的。但是,他們一路上還是認真地工作著。居然在湄林找到了石油,他們認為太不可思議了,反而向陳佳永請教。

陳佳永對尼莫和萊卡等人笑道︰「不是己經找出來石油的地方才有石油,而是這里的石油被我們找了出來。」他們覺得太深奧了。當然,陳佳永也和他們探討了6象石油沉積的一些理論,後來一致認為︰石油是在海平面以下8o米左右探到的,說明這里的地底岩層和裂隙與西面他念他翁山?那邊不遠的仁安羌一帶的積油地相通。雖然從產量上比不上仁安羌等地大油田,但只要從采油技術上加強「吸附」作用,就可在已探明的儲量上,幾倍甚至幾十倍地、源源不斷地獲取石油。田奇和詹姆士、威爾遜對陳佳永這套「理論」深以為然,欽佩不已。

大隊以為湄林寨修建一座中心小學和一個衛生院為代價,換取了對湄林寨一帶2o平方公里99年的開權。陳佳永急急趕回了虎崖,和劉博土、宣慶來等人奮戰半個月,在各廠組織的「一號任務」會戰下,一個月後,湄林寨就建起了一座年產5o萬立方米的天然氣站、三口日產共2o噸原油的油井和一座小型煉油廠。耗去水泥1萬余噸、鋼材5ooo多噸,人工12ooo個……

尼莫和萊卡留了下來,因為他們已經為吉祥鎮設計制造的這一套小型而又新穎的采氣采油、輸氣煉油設施所傾倒︰設施安全程度很高,機械化和電氣化操作也是一流的;采煉效能比目前最緬甸先進的仁安羌油田還要高出3o%。他們被新技術和新工藝征服了。在陳佳永開出的高薪招聘人才的政策吸引下,他們又從仁安羌油田聯系到了2o幾位好友,通過刀龍安排接送,舉家轉輾來到了湄林「油田」(才3口井),成為了這里的技術骨干。

陳佳永按照後世「生產和生活並舉」的方針,在湄林寨距油田不遠的一處風景優美、生活方便的地方,建起了油田辦公樓和職工宿舍、干部家屬院。辦起了一個養殖場,家屬可去工作。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從而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

石油戰線已經有3oo多員工了,隨著石化行業的展,這將是一個大部門。因此大隊決定成立「吉祥鎮石油開總公司」,由刀郎任總經理。尼莫任采油場場長、萊卡為煉油廠廠長,才招聘的探礦工程師摩爾斯為探礦隊隊長,每人每月薪金4o個大洋,享受副大隊長級的高薪,是他們在原來油田工資的3倍。

石油一直被稱為「流淌著的黑色金子」。在後世,為爭奪石油資源而引的局部戰爭就多達幾十起。石油不僅僅是提煉出了柴油、汽油、煤油就完事,而是眾多化工領域里的重要原材料。最後連它的「廢渣」,在後世亦為鋪路的上好材料。尼莫他們看到的莫扎油田高于一般3o%的采油效能,並不是指多出了3o%的油,而是科學的綜合利用,使每公斤石油綜合利用率提高了3o%。這在當時確實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在湄林油氣田,近兩月一下子砸進去了8o多萬大洋,致使原議定的吉祥鎮水電樞紐工程開工推遲了一個半月。刀郎心痛得簽字手都直抖。但陳佳永一直堅持著。

不久,投入就得到了回報︰天然氣罐已經在吉祥鎮普遍使用,並且是無污染的清潔能源,每年可節約煤炭5萬噸,價值1o萬元;油井日產石油2o余噸,煉油廠日產柴油1o噸、汽油3噸、煤油、機油等1噸。省去了在仰光、密支那每年采購油料費用約15o萬元,而且還有三分之一的油料存余(現階段);提供其他化工原料(很多目前還用不上,但可以存貯下來。)價值2o萬元。不到半年,成本就可收回,而建成的這小小油氣田起碼有5o年的開采量,所產生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趙大雄向大隊反映道︰柴油和汽油問題的緩解,使生物質柴油生產的壓力也減輕了。他建議在生物質柴油提煉的基礎上,向高級潤滑油和其他無害無雜質高級化工品生產升級,直接燒掉太可惜了。大隊同意了。

周凡從仰光來電︰對大隊開采出石油熱烈祝賀!同時建議大隊能否在仰光一帶辦廠,生產拳頭產品,降低成本,以獲取更大利潤。大隊指示︰暫停在海外的燃油采購。除繼續做好大隊緊缺物資的采購外,要注重從海外歸僑中引進科技、文化人才,引進領先技術和先進設備;關于在仰光一帶辦廠一事,大隊原則上同意,先要做好前期考察和籌備工作。

曼德勒刀龍在繼續采購汽油、柴油的同時。主要任務為︰繼續大量采購糧食、棉花、布匹、食鹽、橡膠、皮革、中藥材、煙葉、緊缺的化工原料、名貴木材等等。

昆明楊智處,繼續做好吉祥鎮日用產品、節能燈泡、電器產品、工藝品、木制品、農副產品等銷售,換回大隊所需物資;並保證玉溪小寨基地一切費用。必要時,可少量高價銷售鎮里自產的汽油。

大隊這座剛建成的石油年產量才1oooo噸的湄林「油氣田」,在後世是不宵一提的。但對于眼下的吉祥鎮來說,就尤如是給一個亟待成長的瘦弱少年身上輸了血,起到了神奇的「催化劑」作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