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一百六十九章

作者 ︰ 獠羽

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濤帶著他的弟子,也就是他的預備隊,加入了戰團。他在一開始的時候,是萬萬沒有想到,竟然這麼快就要將自己的唯一後手給拿出來,這預備隊,本來是要到戰況最危急的時候,作為強力的支援頂到前線上去的,但就因為何濤指揮上的大失誤,導致宜君縣守城戰出現了極大的疏漏,鮮卑人抓住戰機,對宜君縣的守軍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並徹底動搖了城頭上的防御戰線,一個個登上城頭的鮮卑軍卒就好像一柄柄鋼刀,毫不留情的砍到宜君縣城那本就不牢固的防御線上,這個戰局,剛剛開始,宜君縣一邊就已經到達了生死一線的危險境地,所以,何濤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將自己所留下的這點後手給派了上來,他知道,只有挺過了這一段危機,才能保住縣城,因此,他自己也身先士卒沖了上去。

鮮卑人攻上城頭的士兵,那都是婁乞部中的精銳,這就是一支部隊的尖兵,迷吞不是不懂兵法的人,他也知道,攻城戰,鮮卑人是處于弱勢的,漢人經營城池多年,對于守城戰那是熟門熟路,而且守城器械豐富,自己這邊的兵馬,雖然也有那麼幾招莊家把式,但真要跟漢軍交上手,作為攻城的一方,死傷難免慘重,而且如果前方進攻不順利,也會影響到整個部落的軍心士氣,畢竟鮮卑族的軍隊是死一個少一個,人口基數遠遠比不上漢朝,像婁乞部這樣規模的部落,絕對無法承受太大數目的傷亡,因此,第一波攻擊力量一定要強,要打出氣勢,打開局面,所以,派上去的都是精銳。

那鮮卑人,有著西方人的血統,黃發黃須,而且身材高大,體格健壯,你看後世的那些歐洲血統的人,一個個都是人高馬大,比起亞洲血統的人,往往要在身體素質上略勝一籌,鮮卑人和漢人一比也是如此,在身體基礎上,比起漢族高一截,而且生活條件艱苦,部落之間也時常發生爭斗,在戰斗素質上,也要比這些菜鳥級的守城漢軍強一些,所以,宜君縣的這些軍隊,在面對如同凶神惡煞一般的鮮卑人時,才會處在下風,幾乎是無法堅持下去的樣子。

可何濤跟他的弟子所組成的這支隊伍,那又有所不同,何濤那是一刀一槍從一個普通的士兵干起來的,手底下的功夫十分了得,而他教的這些徒弟,盡管能耐上比不上自己的老師,但也都有幾把刷子,武藝上,比起吃大鍋飯的普通漢軍士兵,那是強著很多。漢族人的武藝,那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格斗技巧,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武術的源遠流長。

因為明古國,從公元前兩千年前的夏朝開始,在中原地區,就一直有著一個中央政權進行統治,當然,夏商兩代,中央政權並沒有太大的集權性質,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個部落聯盟中的首領,夏朝的統治區域其實就在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也就是中原地區,他的周圍,像是山西,陝西地區,那是西戎的部落,河北地區北部,那是北戎的部落,南部荊楚一帶,是南蠻的勢力,就是山東地區,都是東夷的部落,這東南西北其實存在著很多實力與夏王朝差不多的部落,這些部落並不是夏王朝的屬臣,而是夏王朝的聯盟者,大家是同盟的關系,而夏朝的君主則是聯盟的盟主而已,所以夏朝四百年,期間對外征戰不斷,到後來,被商部落擊敗,王朝滅亡。

夏朝的覆滅與商王朝的建立,其實是中國王朝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王朝的更替,夏朝以前,那部落首領都是禪讓制,講究和平過渡,夏王朝的建立者啟,利用他父親大禹的威名,消滅了部落推舉的伯益,成為部落聯盟的領袖,他的這一舉動,終結了延續數百年的禪讓制,開啟了家天下的源頭,從此,整個中國的政治繼承體系變成了世襲制,夏王朝也成為第一個世襲制的王朝。而商滅夏,並取而代之這件事,則是正式確定了王朝更替的方式,那就是以武力推翻前任王朝,從而取得最高的權力。從此之後,中國的王朝更替,都是以這種暴力方式進行。

除此之外,商王朝的建立還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原王朝的定義,因為商部落的領地,和夏王朝的統治地區,都是在河南地區,夏王朝的發源地的山西,但後來逐漸東至河南東部,黃河中游地區,商部落則是活躍在河南西部,黃河中下游地區。商朝建立之後,將夏王朝的土地接收過來,河南地區基本上就都落入了商王朝的統治,而且一統治就是六百年。夏王朝是第一任部落聯盟首領,統治地區在河南,商王朝是第二任部落聯盟首領,統治地區也是在河南地區,兩者前後一千年之久。一千年,這個時間段實在是太漫長,漫長到整個中國土地上的部落,都已經習慣了盟主部落在河南地區以及山西東部地區這個事實,而中原王朝的定義,也就在這一千年中確定了下來。

商王朝是中國古代王朝史上十分重要的朝代,六百年間,經過商王朝三十一代君主的努力,商王朝的統治範圍從河南地區逐步擴大,到商紂時代,商王朝的統治範圍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為後世的歷朝歷代奠定了統治區域的基礎,在文化上,將世襲制更加的完善,將政治集權化的理念進一步的深入到商朝所征服或者所影響的部落,給中國王朝世代夯實了理論基礎。另外,商朝的政治制度,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政治結構也已經完善。

周朝滅商,將王朝更替繼續下去,周朝起源于陝西,西周的政治中心也在陝西,這個時候,周王朝才真正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而不是一個部落聯盟的首領,周朝的天王們,也才真正的成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而不是一個部落聯盟的盟主。西周四百年,周朝的疆域進一步擴大,對四川地區的影響加深,同時對中原地區的統治也進一步成熟,這個時候,整個中國中部地區,已經不再有部落的關系,已經徹底的成為周王朝自身的統治地區。東周四百年,春秋戰國,諸侯爭霸,雖然戰火不斷,但卻是整個中國封建制度形成的時期,所謂周朝制禮,後世百代王朝,所使用的禮制,都是從周朝時候創立並延續下去的,盡管周王朝立國八百年被秦國取代,但中國版圖的最終成型,就是在兩周時代。

到了秦朝,不用說,確立了封建王朝的根基,並且廢除分封制,確立郡縣制,將君主集權,中央政府集權正式作為王朝的根本政治制度,在秦之後,兩千年間,中國大地上王朝更替,化都一脈相承下來。從夏朝到東漢,兩千二百多年,文化傳承一直是連續的,一個王朝推翻前任王朝,所繼承的不止是前者的土地,還有前者的文化,前者的各種工藝,技術。格斗技術也是文化傳承中的一個部分,華夏兩千年的歷史,其實就是兩千年的戰爭史,夏商周士氣,國家的周圍存在著大量的外族部落,中原王朝為了開疆拓土,難免要和周圍的部落發生戰爭。秦朝兩代而亡,但秦朝卻是經歷了春秋戰國四百年的時間,最終存活下來的勝利者,秦朝的兵甲甲于天下,秦朝兵士的戰爭素質,可說舉世無雙,這個時候,秦軍的戰斗模式格斗技術已經形成了體系,而且,由于軍隊數量眾多,良將輩出,格斗技術也呈現出各種各樣不同的派系。但不管有多少派系,秦朝的國家武裝力量,是當時整個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即便是匈奴人也無法比擬。

秦朝之後,楚漢爭霸,劉邦勝出,漢王朝建立,在漢王朝建立的過程中,漢軍也是經過了秦朝軍隊和楚隊的千錘百煉,在吸收了前秦的格斗技術的同時,也進行了大量的改良,十八般武藝也最終形成了各自的武術體系。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軍容鼎盛,立時二十年,將草原霸主匈奴人打得落荒而逃,從此,漢軍威武之名傳遍天下。

所以說,漢族的文明,托賴中國王朝更替的固定規則,一代一代的延續下來,兩千年間,不斷的總結完善,最終形成了一套合理的體系。但草原民族卻沒有中原王朝這樣程式化的更替方式,草原人強者為尊,對于弱者,往往是將其徹底抹殺,不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所以,草原上始終沒有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文明體系,既然如此,那麼他們的格斗技巧自然也無法形成套路,像是拓跋部這樣歷史悠久的大部落還好一些,能夠有自己的練兵之法,但像是婁乞部這樣的小部落,除了部落貴族,因為家族歷史悠長,而且見多識廣,習練武藝之外,其他的人在平時就是普通的牧民,只有到了戰爭時期,才拿起弓箭,從軍出征,像草原民族的騎術和射獵技術,那都是從小玩到大的東西,在熟練程度上就比漢族的士兵強,但要說到戰陣搏殺,說到肉搏交戰,那經歷過系統訓練的精銳漢軍就要壓過草原人一頭。

何濤所習練的,就是軍中的搏殺之術,他的徒弟們也是如此,他們比起完全是野路子,全靠身大力猛佔便宜的鮮卑人,那戰斗力又要高著一截,所以,這一撥人殺入之後,城頭上的形勢馬上就發生轉變,那些鮮卑人攻擊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章法可言,大都是單人獨個沖上來,摟頭便砍。這一招,對付被嚇傻的普通漢軍還可以,對付這些有武藝在身,而且經過嚴格訓練的人就不成了,人家也不和你單打獨斗,你一刀砍來,這邊一個人拿槍向外一檔,旁邊一人挺槍前刺,你胸前門戶大開,那還不是讓人一扎一個準,也不用多扎,只要一槍,就能把你扎個透心涼。

不止是這樣,漢軍這邊還有個何濤在鎮場子,何濤這個時候,眼楮都紅了,他實在是沒有想到,自己開戰之前,剛剛說下大話,說鮮卑人不足懼,說自己有信心把鮮卑人打個灰頭土臉,讓他們知難而退。但哪想到,這些鮮卑人竟然不按套路出牌,使得自己的布置除了個大紕漏,而且自己的指揮失當,也讓鮮卑人佔到了大便宜,灰頭土臉的,反倒是自己這邊,所以他這個時候可以說是惱羞成怒,把這一肚子的火氣,都撒到了鮮卑人的頭上。而且,何濤也知道,自己這邊的士氣已經跌落到一個危險的境地,士兵們在這種一邊倒的戰斗環境中,隨時有可能崩潰,要真到那時候,他就是有三頭六臂,也無力回天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將守城部隊的士氣給重新鼓動起來,而最好的鼓動方法,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殺死盡可能多的鮮卑人,讓守城的士兵看到希望,他們自然也就能定下心來。

所以,何濤這個時候使開了渾身的解數,那一條鐵槍,就好像使活了一般,跟鮮卑人交手,根本就不多耽擱,槍尖就好似毒蛇的信子,左扎右挑,每一槍都命中敵人的要害,哽嗓、心窩、雙眼、軟肋,那是一扎一個準,這就是何濤在憤怒之下的超水平發揮,就好像是爆了種一般,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一路平趟過去,身後留下一片鮮卑人的尸體。

這兩旁的漢軍士兵那都看傻了,他們實在是想象不到,這人怎麼能這麼神勇,原本凶神惡煞一般的鮮卑人,到了人家的手里面,怎麼就成了紙糊面捏的一般不禁揍呢?不過他們吃驚歸吃驚,那種緊張到快要崩潰的心情,這個時候也緩和了下來,心中那股子認為無法戰勝鮮卑人的怯懦情緒,也在何濤的無敵表演中,被暫時壓了下去,而他們的好勝心,這個時候也被成功的起來,大家都是漢人,憑什麼你能對付鮮卑人,我們就對付不了呢所以,這城頭上的士兵,在何濤的帶領下,也開始對鮮卑人進行反擊。

何濤這個時候都已經殺紅了眼,身上已經濺滿了鮮卑人的鮮血,但是,這個時候,他的頭腦卻還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即便全身都是鐵,那也不可能把進攻的幾千鮮卑人都給收拾掉,別說幾千人,就是現在,殺了幾十個鮮卑人之後,他都有點上喘,手腳都有些發軟了,這要再繼續下去,恐怕就輪到自己吃虧了。他一邊打,一邊偷眼觀瞧,經過自己和徒弟們的這一番拼殺,第一批沖上城頭來的鮮卑人已經被解決了七七八八,而守軍的士氣,這個時候也已經恢復了很多,身前身後,都有漢軍士兵在和扒著城頭想往上爬的鮮卑人在戰斗,但整個城防狀況,還是十分混亂。

因此,解決了士氣問題之後,當務之急,就是要重新恢復守城戰的戰斗秩序,只有整個城防系統正常運轉,守城的器械得到充分使用,守城方的戰斗優勢才能發揮出來,否則,就這樣繼續混戰下去,等到漢軍的這股血氣一衰弱,宜君縣城還是免不了被攻佔的下場。所以,何濤將手中的招數緊了一緊,槍頭左右一擺,啪啪,刺穿前面兩個鮮卑人的咽喉,抓住這個空隙,向著跟在自己身後的徒弟大吼一聲︰「預備隊上前,迎戰鮮卑人,其余人退後,準備滾木礌石,熱油沸水,把這些鮮卑狗砸下去」

你看戰場指揮人員在一場戰斗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何濤最一開始臨陣發愣,犯了大忌,結果被人家給打了個灰頭土臉,一度萬分危急。而這個時候,他的指揮順利展開之後,那些只是盲目與鮮卑人交戰的漢軍士兵立刻就有了主心骨,有了明確的命令,下面的事情就好辦了,前沿的士兵往後退,何濤還有他的那些徒弟往上頂,憑著精湛的武藝,盡管人數少,但短時間呢還是牢牢的將鮮卑人壓制在城頭,尤其是何濤,游走在整個城牆一線,看到哪邊有鮮卑人抽冷子跳上來,他便沖過去,三下五除二,快速將之解決,盡管消耗體力十分巨大,但成效相當不錯。

其他的漢軍在獲得了這一絲喘息的機會之後,也迅速的調整了作戰的模式,按照何濤的規定,將已經搬運到城頭上的滾木礌石向城下的鮮卑人砸去,這些石頭每一塊都有人腦袋那麼大,加上自由落體的沖力再加上漢軍的投擲力,那要砸在身上,頓時就是骨斷筋折,頭破血流的下場,那滾木也是一樣,往下一丟,一砸就撞到一片,另外,還有人將已經燒開的食油、開水,兜頭傾瀉下去,而且,倒的時候,那是用潑水的方式,那殺傷力也十分驚人,一下子就是一大片鮮卑人被燙死燙傷。

就這樣,隨著城池防御的有序展開,鮮卑人的第一波攻擊,被徹底的抵擋了回去,宜君縣城在經歷了幾乎失守的危機之後,整個城頭防線再次穩定下來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百六十九,到網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