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九十八章 救徐州張林出兵

作者 ︰ 獠羽

對于徐州的情況,暗部向長安方面匯報的也比較簡單,畢竟情報這種東西不能長篇大論,否則的話就算是傳送起來也相當的麻煩。劉宇知道的只是曹操在陰平縣大肆屠殺兩萬余人的事實,但對于這之中的因果緣由他並不清楚,所以他也不知道一開始曹操其實沒有準備大開殺戒的。不過就算是他知道個事情的經過,他也不輕易的放過曹操,不管是有什麼樣的由,屠戮平民就應當受到嚴厲的懲處,這一點從古到今都是不變的。

不過曹操作出這等事情,倒是也解決了劉宇眼前的麻煩,他本來就為給找個免罪的由而愁,這一下,什麼都解決了。果然,在眾人都將情報傳閱過之後,郭嘉便邁步出班向劉宇道︰「主公,曹孟德做下此等令人神共憤之事,主公身為朝廷輔政,當為天下人討之!」其他人也都紛紛出言,勸劉宇馬上對曹操采取措施,不管是聲討也好,派兵征討也罷,總之絕對不能就這麼放任曹操在徐州為所欲為。何況只要劉宇能夠做出一個姿態,那麼對于長安,對于益州集團來說都是一件有利無害的事情,既可以遏制曹操實力的壯大,又可以博得一個愛民的美名,何樂而不為!

劉宇沉思片刻,而後向說道︰「雲封,此次你擅自離開成都,已經觸犯了軍法,但念在你此行也是為了救自己心愛之人。情有可原,故而本王便暫且饒你一死。但死罪雖免,活罪難逃,本王責你五十軍棍,免去你一應官爵。但仍領征東將軍之職!待執行軍法之後。令你往徐州救援!」對這個決定,當然是感激不盡,欣然領罰,畢竟他原來可是犯地殺頭的軍法,現在只用五十軍棍就能夠了事。這簡直就是天大的恩典。

被王府親兵領下去拜領軍棍。劉宇也下令朝到此為止。不過軍機處的幾位大臣還是被劉宇留了下來,畢竟剛才劉宇說的那番話十分地籠統,只是讓去救援。但具體要怎麼去處這件事劉宇卻並沒有說明,要知道從長安救援徐州。這要涉及到相當多地事情,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的。要說挨了五十軍棍之後,還能不能千里迢迢趕赴徐州,那倒也不必過多的擔心,這五十軍棍說起來還真是不少,但執行起來也要看怎麼打。如果是一般的士兵的話,那五十軍棍是八成實兩成虛,畢竟這一棍一棍地打到身上,要是都挨實地話,那也就等于是判死刑了。

而一般地將佐如果執行軍棍的話,那就是六成實,四成虛。說到底,這軍棍也不過是一種懲罰措施,最終的目地不過是為了能讓那些違反軍法的人能夠長個記性,以後不再犯。可如果執行刑罰把人給打死或者打殘地話,那可就是得不償失了。普通的士兵被打過之後可以休養一段時間,畢竟士兵有很多,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可達到將領一級的人就不一樣了,一般的將領在戰場上也有他自己的職責,如果讓將領休養太長時間的話,那將對以後的戰斗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在執行刑罰的時候要減少刑罰的威力,縮短療養榜傷的時間。

到了像這一級的高級將領,被執行軍棍這種軍法的時候就要少的多了,畢竟能夠被判做軍棍的情形都是一些比較輕微的情況,而級別到了高級將領的這些人,他們犯這種低級別的軍法都很困難。當然,萬中還有一,為了以防萬一,在潛規則之中還是有對高級將領執行軍棍刑罰的規定,那就是七虛三實。高級將領在與敵軍戰斗的過程之中,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因為榜傷而使他們的戰斗、指揮能力受到影響,那所造成的後果就極有可能是令人難以承受的。更何況,高級將領執行這種低級刑罰,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法外施恩,既然已經被施恩了,那這軍棍的執行力度自然也就相應的降下來……就好像這次的五十軍棍,實打實能夠讓他受點皮肉之苦的,恐怕不過十下。

救援徐州,從長安的角度來說,最好的辦法一個是通過朝廷向曹操施壓,這就包括以聖旨的形式譴責曹操在徐州的殺戮行徑,同時責令曹操與陶謙雙方停戰,等待朝廷欽使前往調停,另外,劉宇還需要以個人的名義,向曹操寫一封信,這封信卻需要寫的委婉一些,當初在洛陽的時候,曹操也算是劉宇不錯的朋友,所以這次劉宇就要以朋友的身份來擺明利害規勸曹操,這也是和聖旨形成軟硬兼施的格局,希望能夠讓曹操就此罷手。

不過以劉宇對曹操的了解來看,曹孟德可不是個輕易放棄自己利益的人,所以除了外交手段以外,必要的軍事手段是絕對不能夠缺少的,問題是,如何采用軍事手段來牽制曹操。所謂鞭長莫及,這個時候再從長安調動兵馬,已經是來不及了,所以劉宇等人商量一番之後,便決定兵分兩路,以十萬火急的度傳令在建寧郡的益州水軍都督甘寧,要他立刻調撥一萬人馬,沿著長江東下,進入徐州廣陵郡,再由廣陵郡登6支援徐州,這一萬人馬雖然是水軍,但益州的水軍比起其他郡的6軍來也是強得多,精銳程度也許比青州兵差一點,但絕對過丹陽兵了。

水路行軍最大的好處就是順流而下,船快而且可以晝夜不停的行軍,估計到達廣陵郡的時間大概在十天左右,由廣陵郡到達徐州急行軍還需要五天,再加上軍令傳達時間,也就是說,這一萬兵馬到達徐州最快也要二十天地時間。

徐州能不能堅持二十天。劉宇心里可沒有底,歷史上劉備支援徐州大概是用了半個月左右,那個時候徐州就已經是在快要被攻破邊緣了,而劉宇的救援卻要二十天,從未慮勝先慮敗的角度來考慮。單用這一路兵馬是絕對不夠的。所以還需要第二路兵馬。歷史上的曹操之所以退兵,並不是因為劉備參戰,說實話,就劉備地那點人馬,加上他手底下那些人馬地素質。雖然談不上是沒有用處。但也絕對算不上是什麼決定性力量。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曹操後院起火,被陳宮張遂聯合呂布掏了他的老巢,充州是曹操的根本所在。一旦出了問題,就對曹操造成極為嚴重的打擊。

如今陳宮雖然同樣離開了曹操。但這個家伙明顯沒有留在充州,暗部在充州有眼線,曹操起兵之後暗部在充州地監控勢力不斷地增加,但至今也沒有現陳宮在充州地蹤跡。陳宮的本事,劉宇很清楚,所以他曾經專門的囑咐暗部全力尋找陳宮地下落,在這種情況下還找不到的話,那就只能說明陳宮已經離開充州了。

呂布地蹤跡劉宇倒是知道一點,河北冀州的暗部曾經報稱呂布到冀州韓馥的手下呆了一陣子,只不過韓馥不知道為什麼,對呂布的態度實在是算不上好,甚至說是有些排斥,所以呂布便從韓馥那里離開,帶著自己手下幾百個忠心的侍從繼續向東去了。因為劉宇並沒有特別的囑咐暗部注意呂布的動靜,所以呂布離開鄴城之後,冀州暗部就沒有再花費力氣在他的身上,畢竟河北地區的情況現在也不是十分的明朗,韓馥一方和劉備一方就已經足夠暗部忙乎了。

呂布還在到處找地方安身,這和原來的歷史差不多,可如果沒有陳宮在一旁相助的話,劉宇並不認為呂布能夠奈何的了充州。曹操在充州經營了這麼長時間可不是鬧著玩的,而留守充州的荀更是智計百出之人,呂布不過是一個有勇無謀之輩,就算有張遂做他的內應,他也絕對成不了什麼氣候。何況現在也沒有任何的跡象顯示呂布靠近充州地區。既然呂布這邊沒有動靜,那就干脆由益州方面出手對付曹操的大後方了。

從成都到充州雖然不近,但從上庸到充州可不遠,只要越過荊州南陽郡,就能進入充州的西大門。不過劉宇進入關中,已經將益州能夠抽調的機動兵力全都調走了,現在益州境內就只有各郡縣的基本衛戍人馬,就是這些衛戍人馬也都是剛剛招募不久的,益州最後一批還具有一定戰斗力的部隊,就是孫琳大軍離開成都時從當時的郡縣中選拔上來的二線部隊的精英,這部分人馬現在集中在成都大概有五萬人左右。至于說在益州南部到還有兩萬精兵,但這兩萬精兵卻根本不能被調開,南中剛剛平復,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誰知道這些南中人是不是真心歸附益州呢。

所以即便要從上庸出兵充州,兵馬的調動籌措上也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估計也就是比水軍到達徐州稍微早上那麼一點罷了。當然,劉宇可沒有打譜趁機將充州給打下來,曹操並不是隨便人捏來捏去的軟柿子,如果稍有不慎的話,恐怕還沒咬到他的肉,就被他給崩掉牙!稍稍做做樣子,讓曹操心生忌憚,那這一路兵馬也就達到目的了。不過劉宇對于威懾曹操這件事還是很有信心的,要知道,他益州軍可是名聲在外,曹操不可能不將益州軍放在心上!

可是單單有這兩路人馬的話,如果曹操在二十天內打不下徐州的話也就算了,但若是曹軍太過于勇猛精進,又或者徐州軍太過無能,以至于徐州在短時間內陷落的話,那這一番布置可就白費了,所以在這兩路人馬還沒有開拔之前,要馬上帶著一百精銳虎豹騎連夜趕往徐州。的確,一百騎兵對于徐州之戰來說簡直是可以忽略的,但擁有智將美譽的對于徐州戰役,那可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徐州兵並不都是廢物,只不過他們沒有一個能夠帶領他們取得勝利的統帥。而的才能足夠對抗曹操。雖然等他趕到徐州地時候,徐州恐怕已經不需要勝利只需要死守了,但即便是守城,有在城頭調配指揮的話,劉宇相信。支撐到那兩路人馬趕到支援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如果單單只帶著這一點騎兵前往的話。那也不像話,誰見過只帶著一百人就往陳列著數十萬大軍的戰場上跑地!劉備當初救援徐州,就是因為知道自己地兵馬太少,少的不夠看,所以才臨時跑到公孫攢那里去借了幾千人馬。這才好歹的撐起自己的場面。所以這區區一百人。如果就這樣跑到戰場上去的話,恐怕人家徐州一方都不讓他進城門地。不過,這個問題劉宇在和眾人商量之後也得到了很好地解決。事實上。劉宇集團除了擁有讓天下諸侯都感到十分頭痛地益州軍之外,他們還擁有著其他勢力所不知道的力量。比如隱藏在暗中的暗部還有隱藏在民間地丐幫。

丐幫自從在洛陽成立之後,經過這數年的展,實力已經達到了一個十分可觀地地步。亂世其實並不是個盛產乞丐的時候,一般的來講,盛世才是乞丐最多的時代。亂世的人民的確是饑寒交迫,但問題是亂世的老百姓幾乎個個饑寒交迫,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當了乞丐也照樣活不下去,所以亂世的產品應該是盜匪才對。不過漢朝的這個丐幫,可是劉宇一手扶持起來的,而劉宇成立丐幫的目的可不是真的要弄出一個到處逃犯的叫花子團體,他真正要的,是一個能夠最大限度覆蓋個漢朝底層的情報網絡。既然是情報網絡,那這里面的情報人當然不能天餓著肚子。

漢朝的丐幫有活動經費,凡是加入丐幫,並順利的通過丐幫忠誠度審核的正式弟子,一日兩餐都是統一應的,而且有的時候,一些丐幫弟子如果要打探一些比較有價值的情報的時候,還能夠領到銀錢作為費用。只不過,那些沒有通過審核的丐幫外圍弟子可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他們一般也還是要靠乞討度日,畢竟這是丐幫,要是幫里面連個討飯的都沒有,那還能叫做丐幫嗎?不過,為了保持丐幫的規模,也為了日後能夠不斷的挑選合格的外圍子弟進入丐幫核心,各地的益州產業每隔一段時間都向這些丐幫外圍弟子餐食,當然,是以施舍的模式。如此一來,外圍弟子就不因為饑餓而月兌離丐幫了。就這樣,丐幫如今的正式弟子已經有七八萬人,而外圍弟子更是多達二十多萬。

如果丐幫只是作為情報打探來使用的話,劉宇是不讓它形成現在這麼大的規模,要知道,七八萬的正式弟子,每天耗費的錢糧都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字,至于那二十多萬外圍弟子,成本就算趕不上正式弟子,他們一年的耗費也絕對不是漢朝的那些小諸侯們能夠承受得了的。劉宇之所以願意背上這麼大的一個包袱,最終的原因,當然還是為了為自己儲備一個隱藏的軍事力量,在日後的戰爭中也好起個出其不意的做用。

暗部和丐幫都是益州的隱蔽勢力,但暗部因為他們自身的性質,決定了他們無法成為軍事力量,而丐幫不一樣,一個幫派,為了維護自己幫派的利益,讓自己幫派中的弟子習練些拳腳功夫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再加上丐幫弟子幾乎存在于大漢各個郡縣的優勢,由丐幫來組織隱藏軍事力量那是再合適不過了。當然,說是隱藏的軍事力量,丐幫的那些正式弟子們每天所進行的軍事訓練可是一點都不比益州的玄甲兵少,而他們中的精銳的戰斗能力也基本上和一線玄甲兵持平,只不過身為丐幫的人,根本就不能夠有什麼干淨體面的衣服,更不要說是做工優良的正規衣甲了,所以,丐幫所組成的軍隊,最大的一個缺憾,就是沒有像益州正規軍那樣的戰甲。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以乞丐形象出現在戰場上,真要是那樣的話,丐幫也就不是什麼隱藏的軍事力量了。益州的玄甲不好弄到,那些地方諸侯給自己的士兵裝備的衣甲卻並不難弄到。這個時代雖然沒有像後世的美國那樣靠軍火財地條件。但一些商戶還是從軍事裝備上做做章的。武器生意在劉宇管轄的益州是被絕對禁止的,所有的商戶,不管是那個勢力地,也不管是誰開地,只要是涉及到武器買賣。一旦查出。就被馬上消滅掉!

劉宇有這個魄力,但其他的地方諸侯可沒有這種遠見,這也是因為其他的地方諸侯並沒有和益州一樣出這個時代武器水準的裝備,反正大家都一樣,那泄不泄漏的還有什麼關系呢!因此各地地益州產業都從當地地諸侯手中購買了一定數量地普通兵甲進行儲存。等到用得著的時候就能夠隨時拿出來。丐幫如果參加地方諸侯之間的戰爭地話。他們的武器愷甲來源就是這些來自于地方諸侯地普通愷甲了。不過為了能夠顯示這支隊伍是益州的兵馬,所有的兵甲衣衫的顏色都是黑色,用來和各地諸侯的兵馬進行區分。

這次到徐州需要沿著黃河先往青州。而後再由青州進入徐州北部。而他的兵就是青州地區的丐幫正式弟子。青州也就是現在的山東地區,從古至今。山東大漢那都是出了名的彪悍,不怕死,而且身強力壯,你看曹操的青州兵,在沒有劉宇的歷史中那就是大漢第一精兵。同樣青州的丐幫勢力也是各大州郡中最為強盛的,歷史上圍困北海的管亥如今已經是劉宇手下的大將,而一直盤踞在青徐邊境的減霸也已經是劉宇手下的昭信將軍,沒有了這兩個巨頭挑動帶領,青州的那些貧苦百姓們也就沒有揭竿而起的機,這正好給了丐幫廣闊的展空間。

經過多年的經營,丐幫在青州的正式弟子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一萬多人,至于說外圍弟子更是多達好幾萬。不過在青州只能夠集合三千人的丐幫子弟,因為這一萬多的丐幫弟子實際上是分散在青州各地的,在進入青州西部之後,能夠及時趕到的也就這些人了,再加上武器盔甲的數目有限,能夠武裝起這三千人已經很不容易了。不過這樣也正合劉宇的心思,他可不這麼早就暴露丐幫的力量,萬一引起地方勢力的警覺,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原本劉宇是讓休息一晚上,到第二天再趕路的,但因為心上人身陷險境,心急如焚之下,哪有什麼心情休息,在劉宇敲定了救援方案之後,他便迫不及待的帶著一百虎豹騎連夜啟程了。因為考慮到曹操手下的猛將如雲,而徐州除了兵馬不怎麼樣以外,將領也大都屏弱無能,所以劉宇又讓管亥還有減霸兩個人跟隨一起趕赴徐州,他們兩個人本身就是青州人,又都屬于猛將,帶著他們去,既能夠增加戰力,又可以免去異地作戰的一些不利情況。

臨行前,劉宇將獨自叫到書房之中,並不知道劉宇是為了什麼叫他來,不過看著劉宇一副眉頭緊皺的樣子,他就知道自己的主公肯定是有什麼難以決斷的事情,于是便開口問道︰「主公是否還是在為徐州的事情煩心?」劉宇默然點點頭,臉色一正說道︰「主公但請放心,林此次往徐州,必然不讓曹操老賊討到好去!林敢立軍令狀,若是徐州有失,甘願以死謝罪!」看說的這麼嚴重,劉宇倒是璞味一聲笑了出來。

在疑惑的目光中,他搖頭說道︰「雲封,你是誤我的意思了,徐州到底不有事,我其實並不是很擔心,你在軍略上的才能,並不比曹操差,雖然經驗上欠缺了一點火候,但在徐州你應該是佔據了地利人和,和曹操周旋定然是不成問題。退一步,即便徐州有失,只要你將你那未婚的娘子給救出來,我們的目的也就算是達到了。我剛才所煩心的,是救了徐州以後,徐州到底是該歸誰所有!」

被劉宇說得一愣︰「主公,救了徐州之後,那自然還是繼續由現在的陶謙任徐州牧啊!」劉宇嘆口氣搖頭道︰「陶謙年邁,就算曹操不去攻打徐州,他這把老骨頭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這次被曹操這麼一折騰,連驚帶嚇的,他這條老命估計又去了個六七成,我要是沒有估算錯誤的話,這次徐州之難開解之後。陶謙恐怕活不了一年。如果真地是這樣,那就算我們這次擊退了曹操,徐州也仍然是曹操的囊中之物啊!」

和聰明人說話並不需要說的太多,在劉宇剛一說起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這件事的大概情況。沉思一下。他搖頭說道︰「主公,那徐州雖然是個地廣民豐,物產甚多地地方,但徐州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主公這次幫助徐州度過難關。待擊退曹操之後。徐州對我們來說確實是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但取徐州易,守徐州難,還請主公三思。」

劉宇微微一笑。他似乎是已經料到這麼說。「雲封,如果你來當這個徐州牧。你覺得怎麼樣?」突如其來地這麼一句話,讓先是張口結舌,隨後便是汗流俠背,讓他當徐州牧,這是什麼意思?如果劉宇讓去做益州牧,一定欣然同意,又或者是涼州牧,也不有一句不願意的話,因為這兩個州都是緊挨著長安的,擔任州牧那自然是沒有任何的問題。可現在劉宇說的是徐州牧,徐州距離長安千里之遙,徐州有什麼事,長安很難及時控制,將這樣地一個州交到地手中,這其中地意味,讓不敢象。

難道主公對我已經不信任,要借著這件事來試探我?心中一時間亂成一團,他細思自己這段時間的作為,好像的確是有點太過急躁,尤其是在徐州這件事上,實在是有點太過積極了一點,盡管他是因為擔心未婚妻地安危,但有些事情,尤其是權力上的事情可不是那麼容易說地清楚的。在最初的愣神之後,毫不猶豫的跪倒在地,俯向劉宇說道︰「主公,臣自蒙主公收于摩下,無一時一刻忘記主公的恩德,若是主公對臣有疑心,就請主公賜臣一死,臣寧死不願主公有疑臣之心!」這番話可是心里話,如果一個臣子受到主君的懷疑的話,那真還不如去死。

看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劉宇忍不住苦笑了一下,他沒到自己這麼一個近似于開玩笑的話竟然讓產生這麼大的反應。「雲封,你起來吧,我根本就沒有懷疑你的意思。」劉宇不由分說的將把拉了起來,有些不太高興的說道︰「我說雲封,你總也算是我的半個徒弟,而且跟著我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怎麼連我是不是在開玩笑都听不出來。我根本就沒有懷疑你的意思。至于那個徐州牧,我現在也沒有權力封給你。但如果你救了徐州,那估計有人主動讓給你的!」送了一口氣,隨即不相信的說道︰「主公真是說笑了,陶謙自己有兩個兒子,我又是主公的臣屬,他怎麼可能將徐州牧的位置拱手讓給我!我這次去,逼退了曹操,就把糜環接回長安,絕不在成都多耽擱!」

拍拍的肩膀,劉宇莫測高深的一笑道︰「你放心,陶謙肯定把徐州讓給你!至于說接不接受,我也不去管,反正無論怎樣,我們益州都不吃虧的。只不過,就像你說的,徐州這個地方距離我們長安還有益州實在是太遠,而且三面都是狼子野心之輩,取徐州易守徐州難啊!到時候後你自己掂量一下看著辦吧!」

離開的時候,劉宇從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是一百個不相信,畢竟這個事情如果真的這麼展的話,那可就太過匪夷所思了,有兒子不傳,非要傳給別人的臣屬!對這一點,劉宇也懶得去解釋,總不能說當初陶謙曾經把徐州讓給過劉備,這次他讓給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吧。不信,郭嘉可是相信劉宇的論斷。「主公,如果到時候陶謙真的將徐州讓給雲封,您說雲封不…」郭嘉作為謀士,總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情況,他並不能因為和的私交不錯,就放棄一個謀士向主君出警戒之言的責任。不過對于他的這種擔心,劉宇很干脆的便給否決了︰「奉孝,雲封的為人如何,你我心里面都明白,雖然他不接受徐州,我也不是很清楚,畢竟徐州既是一塊肥肉,也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到底要如何取舍。相信雲封做出一個正確地決斷,不過,不管他的選擇是什麼,相信雲封都是出于為我益州著的角度而作出的決定。只是,從我的角度來說地話。我並不希望他接下徐州這個爛攤子!」劉宇地眼中蒙上一層憂慮︰「徐州可不是那麼好手下的!」

郭嘉默默點了點頭。旋即又說道︰「主公,我們為徐州準備的這兩路援兵,都需要經過荊州劉表的領地,而水路更是要經過江東孫氏的地盤,主公只給了雲封朝廷地通關書。萬一劉表或者孫策不將朝廷放在眼里。那恐怕誤事地。」劉宇擺擺手道︰「沒關系。劉表是個識時務地人,他知道自己如今無法獨自和我們抗衡,所以他是不輕易違背我們益州的命令的。至于說孫策。他們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能把自己照顧周全就不錯了。哪里有余力對付我們!」

劉宇當然有這個信心,在這個亂世,實力就是說話地資本!劉表剛剛和劉宇修好關系,他又是個安于現狀的偏安之人,不可能在這麼短地時間內自找麻煩的。徐州的事情到這里也就算暫時告一段落,趕往徐州,就算是日夜兼程,也需要十天的時間,至于十天之後,他要怎麼和曹操進行對抗,那就不是劉宇所能左右的了,如今劉宇能做的就是相信能夠旗開得勝。

在郭嘉等大臣離開王府之後,劉宇便踱步回到內宅,孫琳這段時間雖然沒有出現在朝等正式場合,但她並不比劉宇輕松多少,甚至說她還要比劉宇更忙一些,益州的商業在大漢全國都是最為昌盛的,可成都畢竟是深處群山之中,不管益州政府對蜀中道路進行了多少修,難不可能改變蜀道艱難的事實。劉宇佔領長安之後,劉宇集團的控制中心也要逐漸的從成都遷移到長安,相應的,農業與商業中心也要遷移到關中來。

東漢時代的長安因為種種因素,農業和商業方面都並不怎麼達,別說趕不上西漢鼎盛時期,就算是比西漢末年恐怕也有所不及,再加上董卓在長安這些年所造成的大規模破壞,長安的農業、商業還有手工業都已經到達了崩潰的邊緣,要重振長安的繁華,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只能按部就班的來,而三大中心里面,唯有商業中心是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遷移的。古代的商業本身流動性就很強,與依賴土地的農業比起來,復興商業的成本要更低一些,所以劉宇集團一方面要求原本家住關中的百姓回遷,一方面向成都的各大商出通告,說明商業中心遷移至長安,凡是與劉宇集團進行貿易的商團,都要在長安辦相關手續之後才能獲得繼續進行交易的權力。

商人就好像蒼蠅一樣,那里有利益就往哪里跑,所以全國各地的商團都紛紛爭著將自己的商業辦事處移到了長安。商業方面的事情自然是由商務部主管,而商務部,戶部等主管劉宇集團財政命脈的部門都是在孫琳的管轄之下,所以這些日子送到王府內院需要孫琳進行批閱的書,每次都有半一米多高,好在有一半左右都是只需要簽上是否同意,否則的話,恐怕孫琳得好好的熬上幾個通宵。對這種情況,劉宇也是覺得很無奈,雖然商業還有財政上的一些平常的業務商務部還有戶部都可以進行處,但涉及到一些關鍵性問題的奏章還是要孫琳點頭的。

「我說琳大小姐,你今天處的奏章好像不多啊!」看著孫琳桌案上擺著的寥寥可數的書,劉宇感到十分的驚訝,要是在前兩天的這個時侯,孫琳應該還埋頭于案犢之中呢,可今天她竟然悠壓地一邊喝茶一邊看奏章。「怎麼,商務部還有戶部的事情都已經告一段落了?」劉宇從桌邊拉了一張椅子坐下,隨手拿過一份還沒有批閱的奏章看了起來。孫琳抬頭白了劉宇一眼道︰「你以為商業中心的遷移就這麼容易嗎?這幾天最多弄了一半而已!」劉宇疑惑的看了看孫琳道︰「那今天你這邊的書怎麼這麼少?」孫琳得意的一笑說道︰「那是因為我已經把那些東西都批完了!」

一邊說。孫琳一邊從身旁挑出三份奏章丟到劉宇地面前。「聰明人總是能夠找到能夠讓自己變得更輕松一點的辦法的!」看著孫琳得意的樣子,劉宇好奇的將那三份奏章中地一份打開,這份是請求通商地書,跳過前面那些公式化的段落,劉宇幾下翻到最後一頁。就見上面在左邊寫著同意。右邊寫著駁回,而在同意兩個字上,一個朱紅色的對號十分醒目的畫在上面。吃驚的抬起頭,劉宇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你竟然在奏章上打對號?」

孫琳哼了一聲道︰「像這種無關痛癢地通商請求,有個對號和簽字沒什麼區別!」劉宇愣了一下。不置可否地將奏章放在一邊。再拿起中間的一份。這一份是申請加大貿易通商額的書,這涉他直接打開最後一頁,就見一個刻著孫琳簽名地朱紅印章蓋在上面。劉宇的眼楮翻了翻道︰「你就不怕印章被造假?」孫琳聳聳肩道︰「權宜之計而已。要知道,我這一手仿宋體可不是誰都能短時間過去地!而且像這種在內部傳達的書。似乎也沒有多少造假的機!」

對于孫琳的由劉宇也只好搖頭苦笑一下,隨手翻開第三份奏章,這份可是關于劉宇集團進入長安之後在軍費、城市建設還有各種修造費用的清單,如果放在後世,這份就應該被叫做內部機密件了,翻到最後一頁,孫琳的朱筆簽名總算是映入劉宇的眼簾。這也讓他多少松了一口氣,看來孫琳還是能夠分得清輕重緩急的。

用了這麼多的手段,難怪處公的度竟然增加的這麼多!劉宇將三份奏章遞還給孫琳,一副被打敗的樣子說道︰「你還真沒白在財政部鍛煉,這些偷工減料的手段還真是一套一套的!」孫琳絲毫不生氣,反而一揚頭道︰「這叫做合的高工作效率!一看你就不懂行!」說著話,孫琳合上了桌上最後一份公。

將這些書交給侍從拿下去送回到各個衙門之後,孫琳長長的打了一個呵欠,然後靠在椅背上看著劉宇道︰「怎麼,徐州那邊的事情已經有了結果了?」劉宇聳聳肩道︰「前面的事情你應該已經知道了吧,這次去徐州,相信能夠應付曹操,只是曹操現在已經被激了凶性,他反正已經大開了一次殺戒,如今殺兩萬人和殺十萬人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區別,我看,在雲封趕到徐州的這段時間里,曹操恐怕再度攻下那些徐州的郡縣,而在攻克城池之後,對平民的屠戮應該還是繼續的!」說到這里,劉宇的臉色有些不忍,這徐州慘劇他知道的很清楚,但盡管現在自己的力量已經被天下諸侯所忌憚,卻仍然無法避免這件事情的生。

「其實你沒有必要過多的自責。」孫琳離開座位來到劉宇的身邊說道︰「人力有時而窮,徐州這麼遠,你能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就已經是仁至義盡了。」看到劉宇還是有些悶悶的,孫琳便一托挽住他的胳膊道︰「自打進入長安之後,咱們還沒有好好的出去逛逛呢,現在城里面民宅修復,商鋪建立,林林總總的事情一大堆,反正今天天色尚早,咱們不如出去轉轉,一來是散散心,二來也能夠好好的視察一下長安的民情!」

孫琳的建議讓劉宇心中一動,的確,來到長安之後,他還沒有好好的逛過這個曾經鑄造過中華明最輝煌時期的大都市,盡管它現在已經沒落,可對長安成了解的越詳細,日後重新建設長安才能夠有更好的規劃,另外,孫琳的第二句話說得很對,長安不比成都,成都的民風已經被劉宇規範了下來,但長安卻還是魚龍混雜,為了重建毀于戰火的民宅以及各類商鋪工房,益州財政已經撥出了大量的資金要知道這些錢是不是已經用在了正途上,單听下面人的報告是沒有用處的,耳听為虛,眼見為實,說不定出去轉轉就能夠撞到那麼一兩個不開眼的倒霉蛋呢!

打定了主意,劉宇和孫琳便馬上行動了起來,因為保護劉宇的近衛軍剛剛搬到董卓舊宅,加上這個宅子實在是太大,所以那些護衛們沒有辦法將新蜀王府保護的那麼周全,並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劉宇夫婦就從府中溜了出來,也就是他們這次游長安,又為他們惹來一堆的麻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