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九十九章

作者 ︰ 獠羽

「大老爺,賞口吃的吧!」「老爺,您行行好,把我這孩子買走吧,他年齡雖然小,但能干活,只要大爺您每天能給他一頓飯吃就行啊!」這是劉宇夫婦遇到的第幾個乞討者,他們已經記不清楚了,反正當他們來到長安西城的時候,在長長的街道兩旁,幾乎都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百姓。都說亂世賣兒賣女是常有的事兒,但真的出現在劉宇夫婦眼前這卻是第一次,這讓同樣是身為父母的劉宇還有孫琳感到心頭一陣酸楚。

可是,面對那些饑民的哀告,劉宇兩人卻也是無可奈何,他們身上原本是帶了不少的錢但這些錢在剛剛來到西城的時候就已經施舍完了。面對成千上萬的困苦百姓,微服出巡的劉宇夫婦也是沒有任何的辦法。「琳琳,看來我們重新恢復長安農業的計劃要盡量提前了。」看著饑民們一雙雙滿是絕望和麻木的眼楮,劉宇在心中將董卓等人大罵一通之後很是有點無奈的向孫琳說道。「對了,大軍的軍糧還有多出來的部分嗎?我看還是先開個粥廠,讓這些貧民能有口飯吃。」長安農業復興是一定的,可那至少是一年之後的事情,而這些饑民根本就不可能等到那個時候。

戶部在監管財政的同時,也同樣承擔著糧草等方面的管理,對于益州在長安駐軍的情況,孫琳這個戶部的負責人是最清楚的。在沉思片刻之後,孫琳無奈的搖搖頭道︰「我們二十萬大軍的軍糧都是從漢中轉運到長安的,上一批糧草如今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而第二批軍糧現在還沒有運到,不過估計就是這第二批軍糧到了,我們也很難省出多少糧食來幫助這些貧民,除非能將軍隊的伙食標準給降下來。」

孫琳是有苦衷的,長安地區地農業如今已經可說是完全崩潰了。短時間內不要說承擔軍糧供應,就算是長安現在還活著的百姓也都養不活。所以二十萬大軍的軍糧都要由益州承擔。漢中地區雖然是產量的大郡,可單憑一個郡也很難籌措這麼多的糧草,另外不足地一部分是從成都穿越蜀道運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孫琳就算是想要給長安地老百姓提供食糧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當然也不是說一點辦法都沒有。要知道,益州軍隊的伙食是大漢其他勢力的兵馬連想都不敢想的。別的軍隊一天大概只有一頓半地飯食,而益州軍隊卻是一日三餐,頓頓不少。

劉宇對于軍糧的重視要遠遠超過其他的諸侯,餓著肚子的兵馬,無論他們訓練再怎麼嚴格。在戰斗地時候仍然是無法發揮出他們本該擁有地戰斗力的,只有讓這些人吃飽了,他們才能有力氣,有勁頭去感情用事。

在心中快速計算了一下整個益州的糧草財政情況之後,孫琳才點頭說道︰「扣除必須要為大軍所提供的糧草,還有為了應對災荒等特殊情況的儲備糧草之外,我們益州余下的錢糧大概能夠支持長安附近的百姓們使用半年左右。當然,準確的數字還要經過對長安居民具體情況的調查才能最終確定下來,不過我想相差應該不會很大。」

孫琳既然這麼說,劉宇也就松了一口氣,如果能支持半年的話,那麼就能夠讓那些貧民勉強實現自給自足。兩人說話間,已經從長安西城轉了出來,繞過皇宮門前的廣場,來到長安東城。就好象後世也有所謂的高檔社區、普通社區以及棚戶區一樣,長安也是同時擁有貧民區、平民區還有富人區。西城區在和平時期是平民區和貧民區的結合體,南城是平民區,東城是商戶世家還有主要商業區的所在,至于北城區則是官員們的宅邸居多。在漢代這個重農輕傷的時代,很多的官員,尤其是高級官員,對商人是很不屑的,所以在北城區既沒有商人家族,也沒有繁華的商業區。

如此一來,不管是那些大戶人家還是官宦家族,想要購買東西都要到東城區,這也就導致長安東城成為整個長安城中最繁華的城區。不管是在什麼人的統治下,一個大城市肯定是要有幾個看著相當光鮮的地方,就像長安,不管是董卓當政還是王允掌權,這東城區都是繁華的中心,都說天底下的窮人最多,但有錢的人也絕對不少,那些富戶、官僚還有軍隊的大小頭目們,他們平時也要吃喝玩樂,尤其是董卓的那一幫手下,更是對吃喝玩樂要求的質量很高。

在這種需求的刺激下,長安東城雖然同樣經歷了這混亂的一段時間,但卻沒有變得破敗,盡管比之前可能要稍微蕭條一些。可比起其他的城區或者城池來還是相當繁華的。在劉宇進入長安之後,盡管時間還比較短,可益州對商業活動比較寬松這個事實,已經為天下多數商人所共知,加上劉宇在天下人心中那種戰無不勝地形象能夠讓所有在長安的民眾還有商人們都感到十分的安心。所以長安東區這個原本就比較繁華的地方在短時間內迅速的恢復了不少元氣。

在西區弄了滿頭地官司,來到東區這個市井繁華之地。劉宇認為總算能夠稍微安心一點了,算起來,他和孫琳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在一起逛街了。當初在後世的時候,劉宇總是覺得陪著孫琳去逛街是件十分辛苦地事情,但如今卻覺得能夠和孫琳到處轉一轉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看著孫琳在長街上那些攤鋪之間高興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