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四十七章 議行科舉

作者 ︰ 獠羽

從一開始,劉宇就沒想過科舉制度能夠那麼順利的就算現在漢朝的門閥政治還沒有像經過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的洗禮,但各大世族之間的關系盤根錯節,早已經不是挖出蘿卜帶出泥這麼簡單了,如今是挖出一個蘿卜,除了泥以外,還另外帶著其他的N個籮卜,可以說的確是讓人感到相當頭痛。

不過劉宇同樣也沒有想到,這個科舉制度會在自己剛剛在內部一提出來的時候,就遭到這麼一致的反對。畢竟他手底下的這幫人都是漢朝難得的人才,不管怎麼說,在見識和才學方面都是比尋常的官員高出一大截的,本以為他們能夠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但沒想到他們竟然也反對的這麼干脆,連一點考慮都沒有。

「奉孝,說說你為什麼覺得此計不妥?」劉宇現在已經習慣于有了事情就先征求郭嘉的意見,當然,這次這件事,他也是有意要點郭嘉的名字,因為這科舉制度施行之後,最終的獲益人還是寒族的學子,田豐本身的家族也是河北的一個大家族,只不過他本人的家庭只是那個田氏家族的一個旁枝,但無論怎麼說,都是世族出身的人,但郭嘉不一樣,他可是如假包換的寒族學子,在劉宇看來,就算全益州的官員都反對這項制度,郭嘉也應該站在支持自己的一方,但沒想到他今天竟然也加入了反對的行列,這就讓劉宇更加的感到好奇,想要知道郭嘉心中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

郭嘉對于劉宇那有些不太高興的語氣似乎並沒有什麼感覺,行了個禮之後,便開口說道︰「主公。嘉以為主公此計,確實能夠解決官員缺乏地問題。其一,若是不論出身,分科取士,則上至豪門世家,下至草莽村舍,凡有才能者,皆可憑科考入仕,如此,則天下才能之輩。皆可被主公招攬,長久之後,則國無遺才之弊。其二,據主公所言,凡考入前三者,皆可委以重任,而最終的決定權在于主君,如此,也就保證了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都能夠最好的為君主所用!」

劉宇被郭嘉弄糊涂了,他知道。科舉具體操作起來雖然不至于像郭嘉所說的那麼美好,但從理論上來說。郭嘉所說的這些,確實都是科舉制度相對于現行制度的好處,可郭嘉剛才不是反對實行科舉制嗎?可怎麼現在所說的都是科舉制度的好處呢?劉宇心中更是有些搞不清楚了,所以他不禁有些好笑的問道︰「奉孝,你剛才所言,確實是我要推行科舉制地主要原因,不過,我記得我是想听一听你為什麼要反對科舉制的理由吧?」

郭嘉也是一笑道︰「主公,對于主公提出的這個科舉制的好處,嘉還有一點沒有說。那就是會徹底的動搖世家在朝廷的根基,久而久之,各大世家在朝廷,在地方政治上的影響力就會被徹底的清除。而朝廷的權力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劉宇點點頭道︰「沒錯,這其實也正是我要推行科舉制地一個原因,我認為世家勢力從現在開始。就已經不適合再過多的摻入到朝廷政局之中了,否則,就算日後我們得到了天下,最終也免不了重蹈兩朝地覆轍!」

郭嘉嘆了口氣道︰「主公,正是因為科舉會動搖世家的根基,也只正是因為主公有統一天下的大志,所以我才會反對主公推行三省六部制!」劉宇一愣,被郭嘉的這句話弄得有些搞不清狀況,連忙問道︰「奉孝,你的意思是不是要繼續支持世族勢力對朝廷政務的干涉?」郭嘉搖搖頭道︰「主公誤會了,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主公真的只打算偏居于益州一隅的話,那這科舉制大可推行。但主公若是想要一統天下的話,這科舉制還是暫緩實行地好!」

劉宇不是不開竅的人,被郭嘉這麼一說,他頓時就默然了。田豐在一旁見劉宇低頭不語,便上前一步道︰「主公,奉孝所言有理。我大漢數百年來都是以察舉和征闢取士,而世族勢力也左右了朝政幾百年,主公,屬下的家族,在河北也算是個小家族,所以屬下也很清楚,如今大漢的世族究竟有多麼巨大地勢力。雖然主公當年入川之時,以雷霆手段,清除了川中半數的世家,但不也同樣要拉攏剩下的幾個家族嗎?地確,如今益州經過主公的治理,世族的力量被前所未有的削弱,但放眼整個天下,主公難道還能用雷霆手段消滅所有的世族?士人是朝廷的根基,而我朝士子多出于世族,一旦主公得罪了天下的世族,也就等于得罪了天下的士人,到時,主公的宏圖大業,又要靠誰來輔佐呢?」

劉宇心中長嘆一口氣,他又何嘗不知道郭嘉和田豐的擔心呢。但如果就這樣放棄科舉制的話,不論是從現在的情況還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都是十分不明智的,劉宇有他自己的想法,在大漢的土地上,唯有益州是最適合作為科舉制的試行地,因為這里的基礎比起其他地方都要好的多,如果連一個益州都束手束腳的話,那劉宇不敢想像,等日後平定天下之後,這個科舉制還要怎樣才能推行下去。他自認為沒有唐太宗那樣的魄力和手段,若是等到日後世族勢力再次抱成一團,成為鐵板一塊,再想有所作為,可就是難上加難了。倒不如現在就開始零敲碎打,這中間還能有緩沖的余地。

打定主意,劉宇便嚴肅面容向郭嘉和田豐說道︰「奉孝,元皓,你們兩位的意思,我也都明白,我現在只想向你們問一句,你們覺得這科舉制比起察舉制,到底是好還是壞?」郭嘉和田豐一怔,對視了一眼,郭嘉躊躇了一下才說道︰「兩者各有千秋,但從長遠來看,主公所提科舉制確實優于我朝現行的察舉制。」田豐更是說道︰「主公所制定的這套制度,若是日後推行開來,則利在千秋。」

劉宇搖頭一笑,心中暗想︰利在千秋?哼,恐怕到千年之後倒是會被人罵的體無完膚才對,不過罵歸罵,直到千年之後,不也是沒有人能夠找到更好的可以替代這種制度的方法嘛!苦笑一下,劉宇對眾人說道︰「既然科舉制對朝廷,對社稷有利,那我心意已決,先在益州開始試行科舉制,待日後奪取其他州郡,每得一地,便試行一處!」

郭嘉和田豐大驚,剛要開口說什麼,卻被劉宇一擺手止住道︰「你們兩個也不要多說了,現在推行科舉制,雖然是無奈之舉,但卻也是恰逢其時!我大漢保有社稷四百年,如今天下大亂,一來是天數有變,二來也是多年積弊甚多,惹出了人怨。如今我既然要再續漢祚,若還是因循守舊,不思變革,則大漢之氣運將入萬劫不復之地了。如今科舉制的推行是勢在必行,與其日後與整個天下世家作對,不如此時便先從益州著手,破開天下一角,而後在慢慢收拾其他的世族!奉孝,你現在便和元皓好好商量一下,先擬出一個條款來,等回到成都,我再召齊三省六部的官員,共同商議此事!」

郭嘉和田豐神色一變,他們心中也在盤算著劉宇剛才的話,細想之下,也覺得劉宇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他們都是當世人杰,當然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科舉制不但對現在益州的情況有顯著的效果,而且放眼將來的話,也絕對是有利于國的。與其諸多顧及,倒不如放手先在益州試行。至于以後,誰都知道這個天下比起西漢末年王莽之亂的時候還要混亂,劉宇想要統一天下,又豈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

如今天下名義上還是大漢江山,但這華夏大地上的每一個州郡都有軍閥獨佔一方,雖然還不至于冒然自立,但一個個也都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稱王稱霸,想要平定天下,恐怕沒有二十年,進行一城一地的攻佔,休想能夠成功!在這個期間,足夠劉宇逐步的推行這科舉制了。

只不過田豐還是擔心的說道︰「主公之言雖然有理,但豐擔心,其他州郡的世族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會視我益州為敵,從而輔助他人與我為敵,到時主公想要掃平天下,恐怕要難上加難了!」劉宇很是無所謂的一笑道︰「那倒是省了我們的事情了,正好借助戰爭,將那些州郡的世族一個個名正言順的鏟除干淨!」

郭嘉和田豐听得頭冒冷汗,心中暗想︰這根本是要給人下套兒,哪里是什麼光明正大啊!不過他們知道,自己的這個主公這次應該是真的下定了決心了,劉宇一旦決定的事情,就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所以郭嘉和田豐也只好拱手領命。眼下劉宇已經將制定科舉制細則的事情交給了他們,如何能夠草擬出一份能夠被益州士人盡可能接受的條文,也夠他們頭痛了。

眼見這件事情暫時得到了通過,劉宇也就算先放下了一件心事。他知道這件事急不得,反正這次回去之後,估計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會留在成都,有的是時間和那些人打擂台。暫時從隴西的這兩個縣挑選了兩個在當地很得民心的人擔任縣丞之後,劉宇終于迫不及待的下令班師回漢中,而後火速趕回成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